一句經典的國罵出口,李治頓時尷尬地咳嗽了一聲。


    他在柴紹兩人疑惑的目光注視下開口對柴龍說道:“叔父的功夫果然了得,小侄算是見識到了。”


    柴紹開口試探道:“不知侄兒可願留他在此?”


    李治道:“固所願也,隻恐委屈了叔父。”


    柴紹“哈哈”一笑後開口說道:“都是自家人有何委屈之說,既然侄兒願意那姑父就將人交與你了。”


    此時柴紹的心裏大為歡喜。


    他清楚地知道李治如今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說句誇張的話,李治如今的地位一點都不比太子差,更是隱隱高過了李泰。


    眼下太子府中有近衛保護,自己的弟弟即使去了也未必能得到重用。


    而李治的身邊此時正好缺人,在這個時候將自己的弟弟安排進來定能很快成為心腹。


    李治聽了柴紹的話以後先是對他點了點頭隨後開口對柴龍說道:“今後便要有勞叔父了。”


    柴龍雖然對自己的功夫有些自傲但卻不是單純的莽夫。


    他見李治已經答應收留自己於是馬上就放下了自己的身段。


    隻見他恭恭敬敬地向李治行了一禮並開口說道:“屬下柴龍見過殿下。”


    李治見柴龍如此懂事連忙上前兩步伸手虛托了一下柴龍的手臂。


    他抬頭對柴龍說道:“今後在家中無需如此,你我便以叔侄相稱即可。”


    柴龍道:“自古上下有別,如今卑職已入殿下門下自當謹守規矩。”


    柴紹也在一旁插口道:“確實不可壞了規矩,賢侄就勿再推辭了。”


    李治無奈之下隻能點頭答應了下來。


    李治的王府並未配置護衛,這也是柴紹看中的一點。


    李治接納了柴龍之後便將谘議之職授予了他,讓他幫自己招募一些護衛保護王府。


    不但如此,李治了解到柴榮對於潛行,刺探均有專長於是就將他推薦給了李靖。


    柴榮的專長正好可以用來培養龍騎軍的潛伏及刺殺能力,使這支部隊更加接近於現代意義的特種部隊。


    李治對柴龍的重視讓他很是感動。


    同時由於接觸到了李靖這樣的名將和龍騎軍也讓他心中的傲氣消退了不少。


    通過這樣的接觸使得柴龍的個人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從而也讓他興起了將自己的同門引入晉王府的念頭。


    貞觀六年似乎並不是一個好年頭。


    這是李世民自己親口說的。


    貞觀六年正月初一,李世民興之所至在兩儀殿中大宴宗室及群臣。


    正當眾人喝得酒酣耳熱的時候天色突然暗沉了下來。


    見到這種情況李世民的臉色當時就陰沉了下來。


    他知道李淳風之前向他密報過的日蝕果然出現了。


    這種情況他這幾年雖然經曆了不少但是此刻他的心裏仍然充滿忐忑。


    從貞觀元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日蝕,而這些年也確實每年都會有一些大小災禍。


    不是水旱之災就是兵慌之亂可以說從未安定過。


    果然沒過多久張阿難就向他稟告道:“陛下,外麵發生了日蝕。”


    李世民聽了以後頓時興致全無。


    此時已經有宮女開始忙碌著點燃燈盞。


    李世民看了一眼,忍不住對眾人抱怨道:“朕自問繼位以來對百姓從未虧欠,為何這日蝕總是頻頻出現?”


    坐在左手第一位的房玄齡開口安慰道:“陛下無需為此事擔憂,大唐雖連年有此情況但卻也算平安無事。”


    對麵的尉遲敬德也開口道:“是啊陛下,我大唐還在前兩年征服了突厥呢!”


    李世民自責地說道:“但我大唐這幾年也確實是災禍不斷啊!”


    魏征開口道:“以臣看來這些雖是瑕疵但總歸瑕不掩瑜,陛下之功績足以抵消此不利之勢。”


    眾人看到連一向對皇上吹毛求疵的魏征都開口安慰起來,於是也紛紛出言安慰。


    李治坐在一旁看著眼前的一切臉上不由的露出了一抹苦笑。


    現在的人們對於災害的認知相當貧乏,人們往往認為天災就是上天對人間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滿從而降下的懲罰。


    而這其中皇帝的道德問題往往都會被人拿出來當做攻擊的目標。


    李治倒是很想跟他們解釋一下災害產生的原因。


    可是一來他對這方麵不是很了解,二來這些人的認知也不支持他們相信科學。


    偏偏這幾年大唐的平均氣溫又比較高。


    因此冬季很少下雪而夏季又往往多雨,於是就接連發生春旱夏澇的情況。


    其實這幾年朝廷還是做了許多事情的。


    比如減少受災百姓的賦稅,建立糧倉以及不斷開挖運河。


    這些工作有的能夠直接減輕百姓的負擔,有的雖然不能馬上見到成效但是卻能為以後打好基礎。


    可是百姓們往往看不到這些,他們所能看到的隻是不斷出現的災情。


    老天爺似乎是為了堅定這些人的迷信思想。


    於是從新年開始一直到三月整個大唐連一滴雨都沒下。


    李世民不斷地派人到各地去督促打井和挖渠,為此耗費了不少人力和財力。


    然而即便如此有心人還是趁此機會發動了輿論攻勢。


    他們借著日蝕的由頭拚命地在詆毀朝廷的宗教政策。


    這些不是別人,正是在去年被李世民狠狠打擊了一波的宗教勢力。


    其中又以佛教及其利益相關的那些官員,氏族和一些富商為主。


    如今大唐各地普遍流行著一種說法,那就是因為皇帝限製了宗教的發展使得天下的信徒減少。


    而上天感受到了信徒的減少所以降下了懲罰。


    除此之外這些流言裏還夾雜著一些其它的私貨。


    比如向廟宇收稅就是在朝上天要錢,讓出家人對父母長輩跪拜就是要讓神仙低頭等等。


    李世民聽到這些流言以後更是覺得惶恐不安,就連房玄齡,魏征這樣的大臣都開始勸說李世民收迴之前的命令。


    李治在龍騎軍的大營裏聽李靖說起了這件事以後馬上急匆匆地找到了李世民。


    當他來到太極殿的時候李世民正在和一眾大臣商量取消限製宗教的事情。


    他在進門之後的第一句話就是:“父皇,兒臣認為一定不能放開對宗教的管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並收藏錦繡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