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人群的最前方,房玄齡,王珪和李靖三人目光對視了一下。


    他們三人的眼中都透露著一種複雜的情緒。


    這裏麵既有對李治所展現出來的超強才華的一種肯定也有對朝堂局勢的一份擔憂。


    到目前為止三位嫡係皇子各自的表現都堪稱優秀。


    其中作為太子的李承乾溫良聰慧,幾番代替皇帝處理朝政都有上佳的表現。


    嫡次子李泰的學識則是在眾皇子中獨領風騷,一些政治見解也與皇帝頗為一致,也是深得皇上的寵愛。


    如今晉王李治不但早慧,更是在格物之道上有著如同妖孽一般的表現。


    這樣的情形對於皇家來說雖然看似是一件好事,然而在朝中大臣們的眼裏看來卻增加了皇位繼承人的不確定性。


    房玄齡等人都能想象的到朝堂之上恐怕很快就要出現一股支持晉王的勢力。


    關於李治的信任風波隨著新式馬車的出現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李治也將更多的時間用在了自己的學習上。


    李世民原本想要收迴李治在將作監的任命以便讓他安心學習但是卻被李治給拒絕了。


    他對李世民說道:“父皇,兒臣的許多想法還需要將作監裏的工匠們幫忙實現,請父皇準許兒臣繼續在將作監掛職。”


    李世民想了一下覺得李治的想法也對,於是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李治在和孫迴璞學醫的同時也經常會找孫思邈請教醫學上的問題。


    在此期間他將自己了解的有關石灰的藥用價值告訴給了孫迴璞和孫思邈兩人。


    他們兩人問診的病人較多,能夠有機會更多地開發出石灰的用途。


    李治還跟孫思邈學習了很多養生之道,每當空閑的時候就會強拉著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以及李麗質進行鍛煉。


    李世民身經百戰身上的大小傷勢多達十幾處。


    現在的他還年輕因此這些傷勢對他的影響並不明顯。


    但是李治深知如果不能及早的將他的身體調理好那麽一些暗傷肯定會在將來對他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


    長孫皇後的身體本就不好,而且又連續生了好幾個孩子,所以更有必要加強身體鍛煉。


    為了能讓他們更加主動地進行鍛煉,李治決定自己出錢讓人在宮裏建造了一座大型的遊泳池。


    這座泳池不但要使用水泥而且李治還準備讓人專門燒製一些瓷磚用於裝飾。


    同時李治還和顏立德等人一起專門給泳池設計了一套供水係統,進水和排水都用上了專門的管路。


    為了增加燒水的效率李治第一次在人前展露了他在金屬加工方麵的才華。


    讓鍋爐這件後世被廣泛應用的重要產物提前麵世了上千年。


    當他將鍋爐的圖紙擺到顏立德等人麵前的時候,這群大唐最頂尖的大匠們全都被震驚得失去了言語。


    他們實在是無法想象要有什麽樣的聰明才智才能想到這麽神奇的東西。


    良久的沉默之後顏立德激動地開口說道:“恩師之才仿如天人,學生有生之年能得見此物死亦無憾了。”


    李治聽了他的話以後擺手道:“哪有你說的那樣神奇,不過一個稍大些的銅壺罷了。”


    顏立德開口道:“恩師此言過謙了,學生等人終日與銅壺為伍,然則卻無一人能夠想到如此深遠,屬實慚愧。”


    顏立德說得沒錯,唐朝時期茶文化開始盛行,銅壺作為燒水的器具的確是許多人經常接觸的東西。


    然而這種用途畢竟隻是剛剛被人開發出來,因此人們根本就不可能萌生其它想法。


    李治不想在這方麵和他們糾纏,於是轉移話題說道:“此物尺寸巨大,我等還需仔細研究,以便能找到最佳的方法製造此物。”


    聽了李治的話以後顏立德等人全都點了點頭。


    由於銅的價格過於昂貴,所以李治選用了鐵作為製造鍋爐的原料。


    但是無論銅鐵在現如今的條件下都沒有能力生產出大塊的型材。


    另外有了型材以後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加工,這樣的工藝目前也是不具備的。


    因此,他們就需要一步一步地從頭解決這些問題。


    而這也讓李治有了接觸大唐煉鐵工藝的機會。


    由於煉鐵工坊歸於少府監管理所以李治便帶著顏立德一起找到了裴匪舒。


    當裴匪舒聽說李治想要參觀煉鐵工坊的時候他馬上就高興地答應了下來。


    李治在格物上的特殊才能早就已經在朝堂上廣為流傳。


    如果能夠借此機會讓李治對煉鐵工藝進行一番指點那豈不是賺翻了?


    大安坊,這裏坐落著長安城裏最大的煉鐵工坊。


    此處靠近安化門方便煉鐵材料的運送。


    同時這裏又緊挨著永安渠有著充足的水源。


    李治等人到來的時候發現這裏所使用的燃料已經由木炭換成了焦炭。


    幾架利用水力傳動的鼓風機正在往窯爐裏不停地吹風。


    工坊的負責人名叫巴肯,是一名突厥人。


    他在突厥被滅以後來到了長安,很快就憑借著一手出色的煉鐵技術受到了李世民的賞識,從而成為了這家工坊的負責人。


    李治在他的帶領下參觀了一下這裏,發現現在普遍使用的還是地爐。


    這樣的方法煉鋼速度太慢並且由於單爐的產量太低也不利於鑄造大型的工件。


    李治見到這種情況心裏馬上就生出了建造高爐的想法。


    有了高爐就能生產出大量的鐵水,從而也就能夠鑄造更大的型材。


    剛好泳池的建設要到春天才能開始,這段時間正好可以用來改造高爐。


    於是李治馬上就開口對巴肯問道:“巴鐵使,不知您可曾考慮過將熔爐懸掛起來進行煉鐵?”


    巴肯聽了李治的話以後有些茫然地問道:“不知殿下為何生出如此想法?這樣做又有何等好處?”


    李治道:“本王是這樣想的,土爐放置在地麵因此加熱時就隻能從下往上逐漸使礦物融化。”


    說到這裏他指著其中的一座平爐說道:“如此一來爐料在其中就不利於混合,使得鐵水的成分無法均勻。”


    巴肯聽到這裏的時候眼睛已經發亮,他激動的開口說道:“殿下的意思是讓熔爐擺動起來,起到攪拌的功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並收藏錦繡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