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柔然虎視眈眈,南方南夷王朝進犯,天下不太平,我為朝廷練兵,怎麽是私兵?”
魯王馬上說道:“我聽說他們叫做世子營,軍餉不從兵部發,是你給的,這不是你的私兵是什麽!”
劉玉好奇地笑道:“三叔打聽得如此清楚,為何說是賊兵?你在恐嚇誰?”
“我...”
魯王發現自己說漏嘴了...
劉耀不悅皺眉,嗬斥道:“什麽私兵,玉兒練兵,朕早就知道了。”
“你不事先搞清楚,跑到朝堂危言聳聽,成何體統!”
“現在迴去,閉門思過3個月,不得外出!”
魯王臉色煞白,跪下磕頭拜道:“父皇恕罪,兒臣知錯。”
“知錯還不迴去閉門思過,要朕送你迴去嗎!”
“兒臣領旨,兒臣領旨...”
魯王爬起來,灰頭土臉往外走。
殿內大臣暗暗發笑,這個魯王自討苦吃。
楚王、晉王低頭不敢看人,生怕牽連到自己。
“好了,說正事吧。”
劉耀很不高興,劉玉安慰道:“皇爺爺別生氣了,保重龍體。”
劉耀搖頭歎笑道:“朕的兒子還不如太子的兒子,豈有此理!”
劉頌莫名抬頭,不知道該怎麽說。
大理寺卿殷長風走出來,拜道:“啟奏皇上,大理寺收到告發信,檢舉禮部侍郎蒲成慧貪汙受賄,賣官鬻爵!”
“哦?可有實證?”
“微臣正在核實。”
“他賣的什麽官爵?”
“青州郡西靈縣令賀世功,以30萬兩白銀,買了縣令一職。”
“又是青州郡,給朕仔仔細細地查!看看這個蒲成慧到底收了多少錢!”
“微臣領旨。”
殷長風退下,眾人心中都知道怎麽迴事。
蒲成慧自作聰明,以為把蒲家和劉玉的矛盾公開化就能自保,也不想想這天下是誰的?
最大的問題還是蒲家作惡太多,根本沒人想保他。
“還有嗎?”
劉耀的目光掃過群臣,劉玉抬頭說道:“皇爺爺,兒臣有事啟奏。”
“嗯?你有事啟奏?說來聽聽!”
劉玉有事啟奏,大家好奇地看向龍椅,心中猜測到底什麽事情?
劉玉說道:“我在青州郡賑災的時候,當地百姓反映一個問題,蒲家占據了一半的土地,佃戶差不多十幾萬,但每年交稅卻隻有3萬斤糧食。”
“而那些失地的農戶,卻仍然要交人頭稅,致使青州郡流民十幾萬,雪災的時候,這些人成了亂民,衝擊蒲家莊,殺死蒲家上千口,蒲家一夜之間滅族。”
劉玉在上麵說,下麵的大臣聽得心驚膽戰。
青州郡蒲家滅族的事情,他們聽說了,但裏麵摻雜了很多謠言,比如有人說蒲家實際上是禦林軍殺的。
現在劉玉當眾說是被流民滅族,他們更害怕了。
流民造反,針對的就是他們這些官宦世家。
劉玉繼續說道:“我朝的稅賦按人頭算,男丁若幹、女人若幹,這樣做是非常不合理的。”
“立國已經上百年,土地兼並嚴重,手握萬頃良田,交稅還不如中產之家!”
“沒有立錐之地,卻要納稅服徭役,這是逼著老百姓造反!”
“所以,我建議清查全國土地,攤丁入畝,不按照人頭收稅,按照實有土地收稅!”
劉玉說完,殿內大臣騷動起來。
他們都是地主,手裏都有很多土地。
如果攤丁入畝,首先收割的就是他們。
大臣們議論紛紛,劉玉早有預料,並不著急,讓大臣慢慢議論。
太子劉頌茫然地看著大臣議論,不知道該說什麽。
抬頭看向龍椅,劉耀和劉玉氣定神閑,太子覺得自己也該做些什麽。
轉過身,劉頌對戶部尚書楚河山說道:“楚大人,你覺得...玉兒說的如何?”
楚河山有些錯愕,他不知道太子什麽意思,到底是自己想問,還是替劉玉問?
“世子所說切中時弊,朝廷的稅賦連年減少,世家大族積累巨額財富,普通百姓失地越發嚴重,確實應該推行改革。”
“隻是...這個改革定然會遭到反對,恐怕難以推行..”
太子撓了撓頭,說道:“是啊,是應該改革...為何他們會反對呢?”
“如果推行改革,世家大族就要多交稅,他們不肯,自然反對。”
“哦對,是這個道理。”
太子假裝自己懂了,楚河山禮貌地笑了笑。
半個時辰過去,朝堂還是嗡嗡響。
劉耀開口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眾位大臣慢慢安靜下來。
“可行還是不可行,諸位愛卿說說。”
劉耀終於開口,吏部尚書杜明走出來,拜道:“皇上,清查丈量土地波及範圍太廣,微臣以為此事須慎重。”
“是啊,此事要慎重,不可因為青州郡一地之事而全麵推行。”
“蒲家作惡多端,其他世家大族並非如此。”
“世子所言不妥當,臣等以為應當慎重。”
反對的聲音居多,大家都不同意這樣做。
這些人家中都有土地,都不交稅,讓他們交稅就是割肉,哪個願意?
反對的聲音淹沒了朝堂,劉玉靜靜看著,太子似乎明白了什麽,額頭冒出冷汗。
“皇上,微臣以為世子所言有理,應當推行改革!”
大學士韓先正走出來,眾人安靜下來,一起看向韓先正。
“近年來,國庫頻頻空虛,各地流寇不斷,皆因土地兼並,富戶大族不交稅,平頭百姓沒有產業,卻承擔了人頭稅。”
“據微臣所知,我朝開國至今,在冊納稅的土地減少了近一半。”
“這些土地哪裏去了?憑空消失了嗎?非也,都在富戶大族手裏,他們不交稅,國庫才日益空虛。”
“為了彌補國庫空虛,又增加了平民稅賦,最後官逼民反。”
“所以,微臣讚同世子推行攤丁入畝,此乃國策,應該實行!”
韓先正說完,周圍的大臣立即群起而攻之。
“韓先正,你家裏也是有土地的,你為什麽不交?”
“我們的土地都是買來的,按照本朝律法,就是按照人頭收稅。”
“對,祖宗之法不可變!”
朝堂鬧哄哄,吵得不可開交。
劉玉站起來,踩在龍椅扶手上,高聲問道:“諸位大人,我問你們一句話!”
所有人安靜下來,看向站在龍椅上的劉玉。
魯王馬上說道:“我聽說他們叫做世子營,軍餉不從兵部發,是你給的,這不是你的私兵是什麽!”
劉玉好奇地笑道:“三叔打聽得如此清楚,為何說是賊兵?你在恐嚇誰?”
“我...”
魯王發現自己說漏嘴了...
劉耀不悅皺眉,嗬斥道:“什麽私兵,玉兒練兵,朕早就知道了。”
“你不事先搞清楚,跑到朝堂危言聳聽,成何體統!”
“現在迴去,閉門思過3個月,不得外出!”
魯王臉色煞白,跪下磕頭拜道:“父皇恕罪,兒臣知錯。”
“知錯還不迴去閉門思過,要朕送你迴去嗎!”
“兒臣領旨,兒臣領旨...”
魯王爬起來,灰頭土臉往外走。
殿內大臣暗暗發笑,這個魯王自討苦吃。
楚王、晉王低頭不敢看人,生怕牽連到自己。
“好了,說正事吧。”
劉耀很不高興,劉玉安慰道:“皇爺爺別生氣了,保重龍體。”
劉耀搖頭歎笑道:“朕的兒子還不如太子的兒子,豈有此理!”
劉頌莫名抬頭,不知道該怎麽說。
大理寺卿殷長風走出來,拜道:“啟奏皇上,大理寺收到告發信,檢舉禮部侍郎蒲成慧貪汙受賄,賣官鬻爵!”
“哦?可有實證?”
“微臣正在核實。”
“他賣的什麽官爵?”
“青州郡西靈縣令賀世功,以30萬兩白銀,買了縣令一職。”
“又是青州郡,給朕仔仔細細地查!看看這個蒲成慧到底收了多少錢!”
“微臣領旨。”
殷長風退下,眾人心中都知道怎麽迴事。
蒲成慧自作聰明,以為把蒲家和劉玉的矛盾公開化就能自保,也不想想這天下是誰的?
最大的問題還是蒲家作惡太多,根本沒人想保他。
“還有嗎?”
劉耀的目光掃過群臣,劉玉抬頭說道:“皇爺爺,兒臣有事啟奏。”
“嗯?你有事啟奏?說來聽聽!”
劉玉有事啟奏,大家好奇地看向龍椅,心中猜測到底什麽事情?
劉玉說道:“我在青州郡賑災的時候,當地百姓反映一個問題,蒲家占據了一半的土地,佃戶差不多十幾萬,但每年交稅卻隻有3萬斤糧食。”
“而那些失地的農戶,卻仍然要交人頭稅,致使青州郡流民十幾萬,雪災的時候,這些人成了亂民,衝擊蒲家莊,殺死蒲家上千口,蒲家一夜之間滅族。”
劉玉在上麵說,下麵的大臣聽得心驚膽戰。
青州郡蒲家滅族的事情,他們聽說了,但裏麵摻雜了很多謠言,比如有人說蒲家實際上是禦林軍殺的。
現在劉玉當眾說是被流民滅族,他們更害怕了。
流民造反,針對的就是他們這些官宦世家。
劉玉繼續說道:“我朝的稅賦按人頭算,男丁若幹、女人若幹,這樣做是非常不合理的。”
“立國已經上百年,土地兼並嚴重,手握萬頃良田,交稅還不如中產之家!”
“沒有立錐之地,卻要納稅服徭役,這是逼著老百姓造反!”
“所以,我建議清查全國土地,攤丁入畝,不按照人頭收稅,按照實有土地收稅!”
劉玉說完,殿內大臣騷動起來。
他們都是地主,手裏都有很多土地。
如果攤丁入畝,首先收割的就是他們。
大臣們議論紛紛,劉玉早有預料,並不著急,讓大臣慢慢議論。
太子劉頌茫然地看著大臣議論,不知道該說什麽。
抬頭看向龍椅,劉耀和劉玉氣定神閑,太子覺得自己也該做些什麽。
轉過身,劉頌對戶部尚書楚河山說道:“楚大人,你覺得...玉兒說的如何?”
楚河山有些錯愕,他不知道太子什麽意思,到底是自己想問,還是替劉玉問?
“世子所說切中時弊,朝廷的稅賦連年減少,世家大族積累巨額財富,普通百姓失地越發嚴重,確實應該推行改革。”
“隻是...這個改革定然會遭到反對,恐怕難以推行..”
太子撓了撓頭,說道:“是啊,是應該改革...為何他們會反對呢?”
“如果推行改革,世家大族就要多交稅,他們不肯,自然反對。”
“哦對,是這個道理。”
太子假裝自己懂了,楚河山禮貌地笑了笑。
半個時辰過去,朝堂還是嗡嗡響。
劉耀開口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眾位大臣慢慢安靜下來。
“可行還是不可行,諸位愛卿說說。”
劉耀終於開口,吏部尚書杜明走出來,拜道:“皇上,清查丈量土地波及範圍太廣,微臣以為此事須慎重。”
“是啊,此事要慎重,不可因為青州郡一地之事而全麵推行。”
“蒲家作惡多端,其他世家大族並非如此。”
“世子所言不妥當,臣等以為應當慎重。”
反對的聲音居多,大家都不同意這樣做。
這些人家中都有土地,都不交稅,讓他們交稅就是割肉,哪個願意?
反對的聲音淹沒了朝堂,劉玉靜靜看著,太子似乎明白了什麽,額頭冒出冷汗。
“皇上,微臣以為世子所言有理,應當推行改革!”
大學士韓先正走出來,眾人安靜下來,一起看向韓先正。
“近年來,國庫頻頻空虛,各地流寇不斷,皆因土地兼並,富戶大族不交稅,平頭百姓沒有產業,卻承擔了人頭稅。”
“據微臣所知,我朝開國至今,在冊納稅的土地減少了近一半。”
“這些土地哪裏去了?憑空消失了嗎?非也,都在富戶大族手裏,他們不交稅,國庫才日益空虛。”
“為了彌補國庫空虛,又增加了平民稅賦,最後官逼民反。”
“所以,微臣讚同世子推行攤丁入畝,此乃國策,應該實行!”
韓先正說完,周圍的大臣立即群起而攻之。
“韓先正,你家裏也是有土地的,你為什麽不交?”
“我們的土地都是買來的,按照本朝律法,就是按照人頭收稅。”
“對,祖宗之法不可變!”
朝堂鬧哄哄,吵得不可開交。
劉玉站起來,踩在龍椅扶手上,高聲問道:“諸位大人,我問你們一句話!”
所有人安靜下來,看向站在龍椅上的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