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叔既然識得,定然也知道此陣的威力,現在束手就擒還來得及?”


    葛玄話音剛落,陣中凝實三道九天玄雷,朝於吉劈了過去。


    “看來左慈沒告訴你,老夫最擅長的是什麽,區區九天小陣又能奈我何?”


    “太乙陣!”


    於吉左手顯出一本太平經,右手也拿出陣旗輕輕一揮,當即一道淡黃色的陣法將他籠罩在內。


    太乙陣是南華老仙所創,雖然沒有任何攻擊能力,卻是一門極致防禦的陣法。那三道九天玄雷劈在上麵,竟無法撼動分毫。


    三道不行,那就五道!


    葛玄催動陣法,又凝出五道玄雷劈了過去,但太乙陣依然毫無損傷。


    九道!


    葛玄繼續催動,但太乙陣依舊無礙。


    南華老仙不愧是九大仙山的最強者,以金丹之境竟能煉製出此等陣法。


    “沒用的,想要攻破老夫的太乙陣,隻有祭出九天大陣。”


    “其實隻要困住師叔就夠了。”葛玄目的已經達到,一副風輕雲淡的表情。


    “你!!”


    “若自己被困在這陣中幾十年,那外麵的布局就全亂套了。”於吉在心中快速盤算著。


    “左慈受秘法反噬,而葛玄牽製他的同時,也無暇分身。九大仙山既然已經出手,並不會再派人增援。”


    “也就是此前的布局並不會受到什麽影響。”於吉想到此處,心中稍安。


    兩人就這樣僵持著。


    葛玄也不敢收起陣法,一旦放跑了於吉,就很難再困住他了。


    陣外,兩名少年不知所措,他們看不清白鹿宮裏的情況,也無法知曉大陣之中到底是誰占據了上風。


    “你別過來!”司馬懿怒喝一聲,嚇得諸葛亮一時愣在原地。


    “既然他們敢上門找茬,自然是有所依仗。”司馬懿雙眼骨碌一轉,心中仔細盤算。


    “雖然眼前少年的年紀不大,但他那一襲白衣,盡顯高人風範。此時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趁對方還未動手,先保住小命要緊。”


    於是,司馬懿轉身扭頭就跑。


    葛玄也注意到陣外的情況,他起陣之時,有意避開兩位少年,不然他們恐怕要困死其中。


    他帶諸葛亮前來,更多的是想讓他傳遞消息,於是傳音道:“師弟,車夫正在宮外等候。你速迴青州,將情況告知殿下。”


    諸葛亮也發現自己多餘,應了一聲便朝宮外走去。


    葛玄隨即服下一顆丹藥,他是做足了持久戰的準備。


    如今左慈身受重傷,正在天鷹峰閉關調息,沒人再能抗衡於吉,葛玄不得已才使出這道困敵之策。


    洛陽城西,聯盟軍營寨。


    “不好,董卓親率主力部隊連夜往西麵逃了。”


    “請盧中郎速速發兵,莫讓董賊跑了。”營帳中,一眾將領紛紛看向盧植,等他下令。


    此時,盟主袁紹駐守在黃河北岸,東、南兩路聯盟軍的指揮權便交在盧植手上。


    劉禪擊破胡軫,幾日前已經班師返迴。


    南麵的袁術率部三萬,也剛剛抵達洛陽。


    此時聯盟軍的兵力將近十七萬,是董卓軍勢的三倍多。


    曹操拱手出列,指著輿圖上洛陽西麵的兩條山路,朝眾人示意:“當務之急是增兵崤函古道,堵住董卓的退路。”


    “孟德說得不錯。”盧植點頭讚許,又環視眾人,問道:“北麵古道距離董卓的駐地最近,不知哪位將領願意領兵前往?”


    眾將麵麵相覷,積極請戰的心思瞬間消失不見。


    顯然,他們也看出來,北麵這條路很可能將是阻擊董卓軍的主戰場。


    這種賣力不討好的事,誰願意做?


    讓他們跟董卓硬剛正麵?門都沒有。


    保存實力,跟著躺贏,才是最重要的。


    正當劉禪準備起身自薦,身側的曹操卻搶先一步應命。


    “末將願往。”


    “好!”盧植頷首讚許。“曹操聽令!命你領兵三萬守住崤函北道。”


    “諾!”


    “魏延、太史慈聽令!”


    “屬下在。”


    “命你二人率兵兩萬去守南麵古道。”


    “劉備聽令,留一萬兵馬給你,守好這洛陽城。”


    “盧師放心。”


    除曹操外,這幾人都是青州嫡係,盧植安排起來得心應手,無須顧忌。


    盧植眼神一冷,再次環視眾人,緩緩說道:“那就請諸位整頓兵馬,隨老夫一起追擊董卓。”


    “悉聽號令!”


    皇甫嵩、袁術等一眾武將這才拱手領命。


    半個時辰後,十幾萬兵馬開拔,直奔小平津而去。


    小平津關是洛陽的北大門,昔日靈帝為抵禦黃巾軍所設的八關之一,與孟津關各分東西,成犄角之勢,同時扼守黃河。


    洛陽丟了,胡軫被滅,一連串的壞消息讓董卓寢臥難安。


    這時候他隻得聽從李儒的計策,放棄奪迴洛陽的打算,丟下兩處空營迷惑袁紹,連夜帶著主力部隊翻越邙山,往西南方向撤退。


    “啟稟相國,洛陽方向發現聯盟軍主力。”正當董卓大軍行至邙山腳下,有斥候來報。


    “何人領兵?有多少人馬?”


    “盧植,軍隊人數不下十萬。”


    嘶……,董卓倒吸一口涼氣。“這老東西,盡給我使絆子,當初崇德殿上真應該結果了他。”董卓後悔幾個月前讓盧植從邙山小路逃了。


    “大軍轉道翻越崤山,往函穀關進軍。”董卓當即下令。


    他可不想與盧植正麵硬碰,畢竟兵力數量差得太遠。


    “且慢。”李儒走至跟前,分析道:“相國,盧植擅長兵法,肯定會在函穀關的必經路上設計埋伏。”


    “若我們往西走,勢必會被前後夾擊,到時候被死死圍在穀中,必定全軍覆沒。”


    董卓聽後麵露焦慮,急切地問道:“文優,那我們該怎麽辦?”


    “往南,突破聯盟軍主力的堵截,假意進攻洛陽,再急轉往西,走南麵的崤函古道,也可以抵達函穀關。”


    “聯盟軍勢大,恐怕無力突圍。”


    “相國勿憂,聯盟軍內部諸將心思不齊,總能找到機會的。”


    “好,此計甚妙,就按文優說得辦。”


    “相國謬讚,也談不上什麽妙計,隻是兩害取其輕罷了。”李儒憮然長歎。


    當初劉禪攻下洛陽之時,他就力勸董卓西撤,可惜諫言未被采納,白白錯過了最好的逃離時機。


    此時聯盟軍已經完成集結,早就把守住各處關隘要道,想要突圍,恐怕是難了。


    “盡人事聽天命吧。”李儒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希望盧植沒有在南麵古道上派遣重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鬥穿越昭寧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樸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樸鴨並收藏阿鬥穿越昭寧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