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殘陽下的高唐城呈現出一片詭異的暗紅,斷臂、殘肢隨處可見。
城外,黃巾軍已退。
劉禪駐馬而立,看向高唐城頭那三道熟悉的身影,握韁的雙手微微抖動。
四十八年了,他曾在夢中無數次夢見的身影,真的出現在了眼前。
雖然他們傷痕累累,渾身是血。
曾幾何時,關羽、張飛兩人將他抱在懷中,親切地唿喚一聲“阿鬥”。
遙想那年白帝城,劉備與他生死訣別,那一刻,他哭得稀裏嘩啦。那時的他還是個孩子,但自那一天起,他卻成了一名孤兒。
“高唐令劉備,拜見將軍!多謝將軍活命之恩!”劉備幾人沿著過牆梯,走下城來,對著劉禪一行人恭敬拜道。
身側的橋蕤搶先迴禮,可能覺得不妥,又將劉禪引見給他們:“此乃弘農王殿下。”
“下官劉備,拜見弘農王!”劉備幾人俯身再拜。
然而,劉禪卻宛如雕塑一般,毫無反應,他的眼神直勾勾地凝視著,蘊含著一股複雜情感。
或是久別重逢的喜悅,又或是對親人無盡的懷念。
“殿下?”橋蕤察覺到劉禪的異樣,低聲唿喚了一聲。
“殿下,你怎麽了?”
聽到橋蕤的唿喊聲,劉禪這才迴過神來,他知道自己剛才失態了。
再世為人,劉禪如今卻是弘農王。他渴望與劉備相認,但身份的差異卻如同一道深不見底的鴻溝,將他們生生隔開。
如果相認,這中間有太多無法解釋的悖論。他隻要說出真相,很可能就會流傳出“弘農王已瘋”的消息。
至少現在還不是相認的時候。
想到此處,劉禪連忙翻身下馬,扶起劉備道:“劉縣令死戰賊寇,庇佑高唐,真乃英雄!”
說著說著,他不禁流下兩行清淚。
想他前世,尚在繈褓之中,生母甘氏就病故於南郡。
而十六歲那年,劉備兵敗夷陵後,於白帝城抱憾而逝。
“殿下?”
弘農王的舉動,令眾人都一臉疑惑。他們想不通,為何這打了一場勝仗,弘農王反而哭了。
“本王是為城中戰死的英魂而泣,感念他們誓死不降的忠義而哭。”劉禪擦幹眼角淚痕,緩緩說道。
“殿下深明大義,若他們泉下有知,亦感欣慰。”
“殿下切勿過度悲傷,為國捐軀,那是做臣子的本分。”眾人這才恍然理解。他們見劉禪說得動容,又紛紛勸解道。
“話雖如此,但奸臣當道,以致生靈塗炭,皆孤之罪也。”劉禪繼續自責道。
“我等願追隨殿下,除賊扶漢!”也不知誰冒出來一句,引得眾將士齊聲附和。
“諸位忠義可昭,本王拜謝。”劉禪欣喜萬分,當即大拜迴應。
橋蕤卻格外不爽,他才是這支軍隊的主將,可此刻全軍上下卻隱隱以弘農王馬首是瞻。
其實對劉備幾人來說,效忠弘農王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不知幾位可願意充當本王的親衛?”劉禪看向劉備等人,誠懇地邀請道。
如今的劉備還未起勢,正是收服的好時機。一旦等他羽翼豐滿,成為一方諸侯,他內心的野望就會被激發。那到時候,恐怕就不會久居人下了。
見劉備略有遲疑,關羽扯了扯他衣袖。
劉備心裏非常清楚,他身後包括關羽、張飛在內的這十幾名兄弟,都更願意效忠弘農王,以便能建功立業。
畢竟弘農王身份尊貴,隻是他們礙於劉備的情麵,在等待他先表態。
如果他選擇拒絕,關羽、張飛固然也會跟隨他的選擇,但兩人的內心定然會滋生不滿。昔日戰場上培養出來的情義,恐怕就要受損,且難以彌補。
他們幾人都是布衣出身,當初散盡家財,出生入死,不就是為了博取些功名與富貴。
如今弘農王誠心招攬,他實在找不到理由拒絕。更何況高唐縣已經被打沒了,他劉備能不能繼續當這個縣令,尚且不知。
“卑職願效死力!”劉備考慮再三,決定加入弘農王麾下。
“好!能有諸位輔佐,孤何愁大事不成。”劉禪高興極了,拉著劉備的雙手說道:“本王任命你為虎賁校尉,統帥我麾下五百親兵!”
“諾!備定當盡心盡職!”
“至於你身後兩人,本王看他們也是相貌不凡。”
劉備連忙示意關羽、張飛兩人主動介紹。
“關羽,本王任命你為虎賁丞。至於張飛,就當個虎賁司馬。”
“謝殿下!”
收服了劉關張三人,劉禪麾下也算是人才濟濟。
從東郡帶出來的五千兵馬,經過此戰折損了約五百人,但卻俘虜了七千黃巾軍。劉禪從中挑選了一千五百名精壯士卒,以補充戰鬥減員。至於剩餘的俘虜,則被繼續看押著。
“殿下,如今黃巾賊寇正逃往平原郡,需趁早剿滅,以免為禍四方!”劉備擔心平原城的安危,當即建議道。
“賊兵雖敗,但人數依然眾多,不可力敵啊!”
高唐一戰,黃巾軍總計傷亡一萬三千人,除去被俘虜的,其主力尚有三萬,沒那麽容易被剿滅。
“平原城的守軍有多少?”劉禪朝劉備問道。
“不下五千人。”
劉禪又繼續追問平原城城池大小,規模等守備情況,劉備皆仔細作答。
“平原城守備不弱,至少能抵擋十日吧?”
“按理應該可以。”劉備如實迴答道。“隻是戰場上瞬息萬變,誰都不敢妄下推斷。”
“這樣,我們暫且休整一晚,明日再揮師東進,玄德你看如何?”
“殿下英明。”劉備拱手一禮。
這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救援平原城的最佳對策。
今日大戰的強度,他也深有體會。如果不養精蓄銳一番,那整支隊伍的戰鬥力就要大打折扣,到時候能否擊敗黃巾軍,就未可知了。
眾人齊心協力挖開高唐城門之後,押著黃巾俘虜,皆進城休整。
高唐城雖然已是空城,但所留物資、糧草不少。非常時期,劉禪也顧不得那麽多,紛紛收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如今麾下士卒多了,每日所需要的糧食也是海量的。
即便是俘虜,劉禪也以粥水供應,不讓他們挨餓,畢竟還要感化他們為自己效力呢。
即便有一些傷勢太重的,可能上不了戰場,但也可以屯田啊,搞搞糧食生產。
城外,黃巾軍已退。
劉禪駐馬而立,看向高唐城頭那三道熟悉的身影,握韁的雙手微微抖動。
四十八年了,他曾在夢中無數次夢見的身影,真的出現在了眼前。
雖然他們傷痕累累,渾身是血。
曾幾何時,關羽、張飛兩人將他抱在懷中,親切地唿喚一聲“阿鬥”。
遙想那年白帝城,劉備與他生死訣別,那一刻,他哭得稀裏嘩啦。那時的他還是個孩子,但自那一天起,他卻成了一名孤兒。
“高唐令劉備,拜見將軍!多謝將軍活命之恩!”劉備幾人沿著過牆梯,走下城來,對著劉禪一行人恭敬拜道。
身側的橋蕤搶先迴禮,可能覺得不妥,又將劉禪引見給他們:“此乃弘農王殿下。”
“下官劉備,拜見弘農王!”劉備幾人俯身再拜。
然而,劉禪卻宛如雕塑一般,毫無反應,他的眼神直勾勾地凝視著,蘊含著一股複雜情感。
或是久別重逢的喜悅,又或是對親人無盡的懷念。
“殿下?”橋蕤察覺到劉禪的異樣,低聲唿喚了一聲。
“殿下,你怎麽了?”
聽到橋蕤的唿喊聲,劉禪這才迴過神來,他知道自己剛才失態了。
再世為人,劉禪如今卻是弘農王。他渴望與劉備相認,但身份的差異卻如同一道深不見底的鴻溝,將他們生生隔開。
如果相認,這中間有太多無法解釋的悖論。他隻要說出真相,很可能就會流傳出“弘農王已瘋”的消息。
至少現在還不是相認的時候。
想到此處,劉禪連忙翻身下馬,扶起劉備道:“劉縣令死戰賊寇,庇佑高唐,真乃英雄!”
說著說著,他不禁流下兩行清淚。
想他前世,尚在繈褓之中,生母甘氏就病故於南郡。
而十六歲那年,劉備兵敗夷陵後,於白帝城抱憾而逝。
“殿下?”
弘農王的舉動,令眾人都一臉疑惑。他們想不通,為何這打了一場勝仗,弘農王反而哭了。
“本王是為城中戰死的英魂而泣,感念他們誓死不降的忠義而哭。”劉禪擦幹眼角淚痕,緩緩說道。
“殿下深明大義,若他們泉下有知,亦感欣慰。”
“殿下切勿過度悲傷,為國捐軀,那是做臣子的本分。”眾人這才恍然理解。他們見劉禪說得動容,又紛紛勸解道。
“話雖如此,但奸臣當道,以致生靈塗炭,皆孤之罪也。”劉禪繼續自責道。
“我等願追隨殿下,除賊扶漢!”也不知誰冒出來一句,引得眾將士齊聲附和。
“諸位忠義可昭,本王拜謝。”劉禪欣喜萬分,當即大拜迴應。
橋蕤卻格外不爽,他才是這支軍隊的主將,可此刻全軍上下卻隱隱以弘農王馬首是瞻。
其實對劉備幾人來說,效忠弘農王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不知幾位可願意充當本王的親衛?”劉禪看向劉備等人,誠懇地邀請道。
如今的劉備還未起勢,正是收服的好時機。一旦等他羽翼豐滿,成為一方諸侯,他內心的野望就會被激發。那到時候,恐怕就不會久居人下了。
見劉備略有遲疑,關羽扯了扯他衣袖。
劉備心裏非常清楚,他身後包括關羽、張飛在內的這十幾名兄弟,都更願意效忠弘農王,以便能建功立業。
畢竟弘農王身份尊貴,隻是他們礙於劉備的情麵,在等待他先表態。
如果他選擇拒絕,關羽、張飛固然也會跟隨他的選擇,但兩人的內心定然會滋生不滿。昔日戰場上培養出來的情義,恐怕就要受損,且難以彌補。
他們幾人都是布衣出身,當初散盡家財,出生入死,不就是為了博取些功名與富貴。
如今弘農王誠心招攬,他實在找不到理由拒絕。更何況高唐縣已經被打沒了,他劉備能不能繼續當這個縣令,尚且不知。
“卑職願效死力!”劉備考慮再三,決定加入弘農王麾下。
“好!能有諸位輔佐,孤何愁大事不成。”劉禪高興極了,拉著劉備的雙手說道:“本王任命你為虎賁校尉,統帥我麾下五百親兵!”
“諾!備定當盡心盡職!”
“至於你身後兩人,本王看他們也是相貌不凡。”
劉備連忙示意關羽、張飛兩人主動介紹。
“關羽,本王任命你為虎賁丞。至於張飛,就當個虎賁司馬。”
“謝殿下!”
收服了劉關張三人,劉禪麾下也算是人才濟濟。
從東郡帶出來的五千兵馬,經過此戰折損了約五百人,但卻俘虜了七千黃巾軍。劉禪從中挑選了一千五百名精壯士卒,以補充戰鬥減員。至於剩餘的俘虜,則被繼續看押著。
“殿下,如今黃巾賊寇正逃往平原郡,需趁早剿滅,以免為禍四方!”劉備擔心平原城的安危,當即建議道。
“賊兵雖敗,但人數依然眾多,不可力敵啊!”
高唐一戰,黃巾軍總計傷亡一萬三千人,除去被俘虜的,其主力尚有三萬,沒那麽容易被剿滅。
“平原城的守軍有多少?”劉禪朝劉備問道。
“不下五千人。”
劉禪又繼續追問平原城城池大小,規模等守備情況,劉備皆仔細作答。
“平原城守備不弱,至少能抵擋十日吧?”
“按理應該可以。”劉備如實迴答道。“隻是戰場上瞬息萬變,誰都不敢妄下推斷。”
“這樣,我們暫且休整一晚,明日再揮師東進,玄德你看如何?”
“殿下英明。”劉備拱手一禮。
這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救援平原城的最佳對策。
今日大戰的強度,他也深有體會。如果不養精蓄銳一番,那整支隊伍的戰鬥力就要大打折扣,到時候能否擊敗黃巾軍,就未可知了。
眾人齊心協力挖開高唐城門之後,押著黃巾俘虜,皆進城休整。
高唐城雖然已是空城,但所留物資、糧草不少。非常時期,劉禪也顧不得那麽多,紛紛收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如今麾下士卒多了,每日所需要的糧食也是海量的。
即便是俘虜,劉禪也以粥水供應,不讓他們挨餓,畢竟還要感化他們為自己效力呢。
即便有一些傷勢太重的,可能上不了戰場,但也可以屯田啊,搞搞糧食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