鄃縣,又名夏津。
縣中有趙、朱兩大豪門,其中又屬趙氏最強。
“殿下,鄃縣縣令已親率吏員出城迎接。”劉備朝劉禪稟報道。
“那便進城吧。進城後,定要約束士卒,不可犯民。”
“遵命。”
“下官攜鄃縣子民拜謝殿下活命之恩!”一名中年富態男子率領一眾官吏朝劉禪拜道。
“諸位不必多禮。”劉禪翻身下馬,將他扶起。“縣令不必言謝,保境安民也是本王的責任。”
“殿下高義。”眾人齊聲恭維。
一位聲音洪亮、容貌不凡的白衣青年,頓時引起了劉禪的注意。
“鄃縣佐吏趙琪,拜見弘農王!”白衣青年不卑不亢地說道。
聽到此人姓趙,劉禪心中頓時明白,這必定是趙氏子弟無疑了。
鄃縣縣令連忙解釋道:“趙佐吏雖未及冠,卻曾師從幽州牧劉公!”
“真少年英才!”劉禪淡然一笑。
縣令打量著劉禪身後的軍隊,似乎左右為難:“殿下,您的軍隊也要一並進城嗎?”
他心中想著,要是請這些士卒們入城吧,又擔心他們驚擾了城中豪門富戶。不放他們進去吧,又要得罪弘農王。
顯然,劉禪軍沒有帶任何輜重,難道讓他們露宿城外?
趙琪似乎猜到了縣令的擔憂,圓場道:“素聞弘農王治軍紀嚴明,縣令大人多慮了!”
劉禪微笑不語,心想這趙琪倒是個人才。他還沒治過軍,眾人怎麽就知道他嚴明了呢?
“倒是下官唐突了,請殿下及麾下精銳之師隨我一道入城!”
浩浩蕩蕩的隊伍,沿鄃縣北城門而入,引來城中百姓一陣圍觀。
黑夜裏,篤馬河南岸輝光搖曳。
鄃縣,府衙內堂,燈火高懸,一場饕餮盛宴開始了。
劉禪向東而坐,居於正中,其右側是麾下諸將,左側依次坐著一眾權貴,隱隱以趙琪為首,不禁令劉禪大感意外,對這位鄃縣佐吏的身份愈發好奇。
酒還未過三巡,眾人也皆是清醒。
趙琪忽地起身,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他走至劉禪麵前,悲憤地哭訴道:“殿下,那日洛陽兵變,大將軍身亡,我等悲痛萬分衝入宮廷,一舉將宦官殺了個幹淨。”
“本以為宦官除盡,便可還我大漢一個朗朗乾坤,卻未曾料到董卓老賊趁虛而入,占據了洛陽城,並挾持了陛下和朝堂諸公。”
“殿下曾貴為九五至尊,卻被奸臣所辱。臣等恨不能寢其皮,食其肉。”
“臣當年受大將軍之恩,莫不敢忘。若殿下願意重登大寶,我趙氏當舉族相助!”
“對,我等皆願意助殿下重迴帝位!”
劉禪聽了半天,直到最後才心中恍然,原來這趙氏一族打的是這個主意。
要是劉禪真如外表這般天真,或許頭腦一熱,就真信了趙琪的話,隻可惜他是再世為人,豈能被這種小伎倆誆騙。
見劉禪沒有迴應,趙琪繼續勸說道:“殿下,您可是靈帝膝下長子,那皇帝之位本來就是您的,又有何猶豫呢?”
“那董卓老賊,一介邊郡武夫,有何權利來廢長立幼?就算他把陳留王扶上了皇位,許多劉姓宗室、世家豪門也未必會認可。”
“殿下如今已從洛陽脫困,猶如龍歸於海。隻需登高一唿,這天下英雄必將雲集於您的麾下。”
不得不說,這趙琪的口才很好,不愧是幽州牧的弟子。
隻可惜,稱帝對劉禪來說,並沒有絲毫好處。相反,隻會讓這些世家大族的反骨仔名正言順地擴張地盤。
此時的劉禪,根基尚淺,根本搶不過他們。
“殿下!”堂中諸人,紛紛催促道。甚至連劉備、魏延等人都帶著幾分期待,朝劉禪看了過來。
劉禪見此情形,緩緩放下手中酒杯,在眾目睽睽之下站直了身子,朝西麵洛陽方向拱手一禮。
“陛下是本王同父異母的弟弟,雖然年少,卻聰慧過人,先帝在世時,也萬般寵愛。”
“董卓老賊,專權跋扈不假。但他扶陳留王為帝,也算順應了先帝遺願。本王實不忍再奪吾弟的皇位,孤也無僭越之心。”
“這……!”眾人頓時傻眼了,他們完全沒料到劉禪竟然這樣說。
趙琪也是睜大了雙眼,一臉難以置信。擱這樣,他白說那麽多話了。
其實,劉禪又何嚐不想重迴帝位呢?
隻是前世的經驗告訴他,在羽翼未豐之時,皇帝就好比那籠中的金絲雀,看起來高高在上,其實他的天下卻早已被各方勢力架空。
劉禪不想淪為世家豪族手中的金絲雀。
賈詡也曾明示他要“緩稱帝”。如此,大漢方才有機會曉喻新生。
如今的大漢土地兼並嚴重,帝國的政治、社會、經濟資源都被世家豪族掌控。
如果他想成為真正的雄鷹,俯瞰眾生,就必須擺脫世家豪族的束縛,帶領大漢浴火重生。
隻是,這席間諸位又如何懂得這些道理。
見眾人默然不語,劉禪轉而說道:“董卓老賊禍亂朝綱,毒害百姓,又欺淩太後,奸淫後宮。本王身為人子,誓要誅殺此賊,替國除害,為母報仇!”
眾人聽後,心中頓時一亮。雖然弘農王沒同意再當皇帝,但在討伐董卓一事上與他目標一致。
趙琪也恢複了神色,擊掌而誓:“吾等誓殺董賊,為國除害,為太後報仇!”
緊接著,他又問道:“不知太後尊駕何處?”
“太後尚在東郡濮陽。”
關於何太後的行蹤,劉禪也沒啥好隱瞞的,遲早會傳揚出去。
趙琪聽說何太後不在平原,心中暗暗稱妙:“弘農王這邊計謀不成,或許還可以從太後這邊入手。”
或許是因為眾人有了一致的目標,整場宴會頓時顯得其樂融融,一直到深夜才散。
劉備、魏延兩人扶著似有醉意的劉禪迴到居所。
“玄德、文長且留步!!”兩人正準備離開,剛行至門口,卻被劉禪叫住。
“殿下可還有事?”
“且坐!”劉禪也不再裝醉,引二人案前入座。
“趙氏一族所謀非小啊!太後久居於濮陽,恐怕會受到世家豪族的脅迫。”
“你二人誰願領兵前往,護衛太後周全?”
“但憑殿下吩咐!”兩人都想跟弘農王建功立業,故而麵麵相覷,卻都不表態。
“那就勞煩文長了!”
其實劉備才是最優人選,同為漢室宗親,處理一些事情,更加方便。但劉禪打算去幽州買馬,需要一名本地向導。
“臣定當不負所托,竭力守衛太後安全。”既然劉禪欽點,魏延倒也沒有任何推辭,爽快地答道。
“好,我將這六千步卒和二百弓手都交予你指揮。”
“切記,沿途勿騷擾百姓!”
“諾!”
劉禪點頭,又道:“你們明日一早出發!到了濮陽之後,一切聽從伍孚命令!”接著又寫下一封書信,封泥蓋印之後,遞給了魏延。
“玄德,今晚用心戒備。明日一早,我們也速迴平原城!”
“諾!”二將轉身出了房門,各自準備去了。
距劉禪不遠的一處院落中,燈火依舊通明,書房中那趙琪奮筆疾書,將今日的情況,詳細記錄在竹簡之上。
寫完又謄抄了一份,分裝兩個錦囊之中,由兩人分別送往渤海郡和南陽郡。
話說袁紹到了渤海郡之後,也是聯絡地方豪強,招兵買馬,訓練士卒。
途經安平郡時,又招募了遊俠顏良、文醜,據說此二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加上謀臣逢紀、許攸的輔佐,冀州世家豪族的支持,其勢力迅速坐大。
而袁術拿著董卓給的金印紫綬,頂著後將軍的頭銜,逃到南陽郡後,自然也在積極聯絡各方豪傑之士,招募士卒,有孫堅、紀靈等一眾猛將紛紛來投。
加上閻象,袁渙,楊弘等人的輔佐,也頗具威勢。
此時的大漢,宛如一隻闖入凡間的麋鹿,引得一眾英雄豪傑爭相逐之。
縣中有趙、朱兩大豪門,其中又屬趙氏最強。
“殿下,鄃縣縣令已親率吏員出城迎接。”劉備朝劉禪稟報道。
“那便進城吧。進城後,定要約束士卒,不可犯民。”
“遵命。”
“下官攜鄃縣子民拜謝殿下活命之恩!”一名中年富態男子率領一眾官吏朝劉禪拜道。
“諸位不必多禮。”劉禪翻身下馬,將他扶起。“縣令不必言謝,保境安民也是本王的責任。”
“殿下高義。”眾人齊聲恭維。
一位聲音洪亮、容貌不凡的白衣青年,頓時引起了劉禪的注意。
“鄃縣佐吏趙琪,拜見弘農王!”白衣青年不卑不亢地說道。
聽到此人姓趙,劉禪心中頓時明白,這必定是趙氏子弟無疑了。
鄃縣縣令連忙解釋道:“趙佐吏雖未及冠,卻曾師從幽州牧劉公!”
“真少年英才!”劉禪淡然一笑。
縣令打量著劉禪身後的軍隊,似乎左右為難:“殿下,您的軍隊也要一並進城嗎?”
他心中想著,要是請這些士卒們入城吧,又擔心他們驚擾了城中豪門富戶。不放他們進去吧,又要得罪弘農王。
顯然,劉禪軍沒有帶任何輜重,難道讓他們露宿城外?
趙琪似乎猜到了縣令的擔憂,圓場道:“素聞弘農王治軍紀嚴明,縣令大人多慮了!”
劉禪微笑不語,心想這趙琪倒是個人才。他還沒治過軍,眾人怎麽就知道他嚴明了呢?
“倒是下官唐突了,請殿下及麾下精銳之師隨我一道入城!”
浩浩蕩蕩的隊伍,沿鄃縣北城門而入,引來城中百姓一陣圍觀。
黑夜裏,篤馬河南岸輝光搖曳。
鄃縣,府衙內堂,燈火高懸,一場饕餮盛宴開始了。
劉禪向東而坐,居於正中,其右側是麾下諸將,左側依次坐著一眾權貴,隱隱以趙琪為首,不禁令劉禪大感意外,對這位鄃縣佐吏的身份愈發好奇。
酒還未過三巡,眾人也皆是清醒。
趙琪忽地起身,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他走至劉禪麵前,悲憤地哭訴道:“殿下,那日洛陽兵變,大將軍身亡,我等悲痛萬分衝入宮廷,一舉將宦官殺了個幹淨。”
“本以為宦官除盡,便可還我大漢一個朗朗乾坤,卻未曾料到董卓老賊趁虛而入,占據了洛陽城,並挾持了陛下和朝堂諸公。”
“殿下曾貴為九五至尊,卻被奸臣所辱。臣等恨不能寢其皮,食其肉。”
“臣當年受大將軍之恩,莫不敢忘。若殿下願意重登大寶,我趙氏當舉族相助!”
“對,我等皆願意助殿下重迴帝位!”
劉禪聽了半天,直到最後才心中恍然,原來這趙氏一族打的是這個主意。
要是劉禪真如外表這般天真,或許頭腦一熱,就真信了趙琪的話,隻可惜他是再世為人,豈能被這種小伎倆誆騙。
見劉禪沒有迴應,趙琪繼續勸說道:“殿下,您可是靈帝膝下長子,那皇帝之位本來就是您的,又有何猶豫呢?”
“那董卓老賊,一介邊郡武夫,有何權利來廢長立幼?就算他把陳留王扶上了皇位,許多劉姓宗室、世家豪門也未必會認可。”
“殿下如今已從洛陽脫困,猶如龍歸於海。隻需登高一唿,這天下英雄必將雲集於您的麾下。”
不得不說,這趙琪的口才很好,不愧是幽州牧的弟子。
隻可惜,稱帝對劉禪來說,並沒有絲毫好處。相反,隻會讓這些世家大族的反骨仔名正言順地擴張地盤。
此時的劉禪,根基尚淺,根本搶不過他們。
“殿下!”堂中諸人,紛紛催促道。甚至連劉備、魏延等人都帶著幾分期待,朝劉禪看了過來。
劉禪見此情形,緩緩放下手中酒杯,在眾目睽睽之下站直了身子,朝西麵洛陽方向拱手一禮。
“陛下是本王同父異母的弟弟,雖然年少,卻聰慧過人,先帝在世時,也萬般寵愛。”
“董卓老賊,專權跋扈不假。但他扶陳留王為帝,也算順應了先帝遺願。本王實不忍再奪吾弟的皇位,孤也無僭越之心。”
“這……!”眾人頓時傻眼了,他們完全沒料到劉禪竟然這樣說。
趙琪也是睜大了雙眼,一臉難以置信。擱這樣,他白說那麽多話了。
其實,劉禪又何嚐不想重迴帝位呢?
隻是前世的經驗告訴他,在羽翼未豐之時,皇帝就好比那籠中的金絲雀,看起來高高在上,其實他的天下卻早已被各方勢力架空。
劉禪不想淪為世家豪族手中的金絲雀。
賈詡也曾明示他要“緩稱帝”。如此,大漢方才有機會曉喻新生。
如今的大漢土地兼並嚴重,帝國的政治、社會、經濟資源都被世家豪族掌控。
如果他想成為真正的雄鷹,俯瞰眾生,就必須擺脫世家豪族的束縛,帶領大漢浴火重生。
隻是,這席間諸位又如何懂得這些道理。
見眾人默然不語,劉禪轉而說道:“董卓老賊禍亂朝綱,毒害百姓,又欺淩太後,奸淫後宮。本王身為人子,誓要誅殺此賊,替國除害,為母報仇!”
眾人聽後,心中頓時一亮。雖然弘農王沒同意再當皇帝,但在討伐董卓一事上與他目標一致。
趙琪也恢複了神色,擊掌而誓:“吾等誓殺董賊,為國除害,為太後報仇!”
緊接著,他又問道:“不知太後尊駕何處?”
“太後尚在東郡濮陽。”
關於何太後的行蹤,劉禪也沒啥好隱瞞的,遲早會傳揚出去。
趙琪聽說何太後不在平原,心中暗暗稱妙:“弘農王這邊計謀不成,或許還可以從太後這邊入手。”
或許是因為眾人有了一致的目標,整場宴會頓時顯得其樂融融,一直到深夜才散。
劉備、魏延兩人扶著似有醉意的劉禪迴到居所。
“玄德、文長且留步!!”兩人正準備離開,剛行至門口,卻被劉禪叫住。
“殿下可還有事?”
“且坐!”劉禪也不再裝醉,引二人案前入座。
“趙氏一族所謀非小啊!太後久居於濮陽,恐怕會受到世家豪族的脅迫。”
“你二人誰願領兵前往,護衛太後周全?”
“但憑殿下吩咐!”兩人都想跟弘農王建功立業,故而麵麵相覷,卻都不表態。
“那就勞煩文長了!”
其實劉備才是最優人選,同為漢室宗親,處理一些事情,更加方便。但劉禪打算去幽州買馬,需要一名本地向導。
“臣定當不負所托,竭力守衛太後安全。”既然劉禪欽點,魏延倒也沒有任何推辭,爽快地答道。
“好,我將這六千步卒和二百弓手都交予你指揮。”
“切記,沿途勿騷擾百姓!”
“諾!”
劉禪點頭,又道:“你們明日一早出發!到了濮陽之後,一切聽從伍孚命令!”接著又寫下一封書信,封泥蓋印之後,遞給了魏延。
“玄德,今晚用心戒備。明日一早,我們也速迴平原城!”
“諾!”二將轉身出了房門,各自準備去了。
距劉禪不遠的一處院落中,燈火依舊通明,書房中那趙琪奮筆疾書,將今日的情況,詳細記錄在竹簡之上。
寫完又謄抄了一份,分裝兩個錦囊之中,由兩人分別送往渤海郡和南陽郡。
話說袁紹到了渤海郡之後,也是聯絡地方豪強,招兵買馬,訓練士卒。
途經安平郡時,又招募了遊俠顏良、文醜,據說此二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加上謀臣逢紀、許攸的輔佐,冀州世家豪族的支持,其勢力迅速坐大。
而袁術拿著董卓給的金印紫綬,頂著後將軍的頭銜,逃到南陽郡後,自然也在積極聯絡各方豪傑之士,招募士卒,有孫堅、紀靈等一眾猛將紛紛來投。
加上閻象,袁渙,楊弘等人的輔佐,也頗具威勢。
此時的大漢,宛如一隻闖入凡間的麋鹿,引得一眾英雄豪傑爭相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