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儼的父親官至上蔡令,但在三年前就去世了,留下二子五女,其中以甄儼的年齡最大。
所謂長兄如父,甄儼他三年守孝期已滿,得再入仕為官,同時還得為這些未長大成人的弟弟、妹妹考慮。
“所謂鐵打的江山、士族,流水一般的皇帝,如今皇權衰微,寧可得罪皇帝一人,也好過與天下士人為敵啊!”甄儼暗自歎息一聲道。
弘農王和袁氏之間,他更傾向於後者。
“那兄長為何又想將我送與弘農王呢?”甄薑畢竟是一介女流,不懂世家大族多方下注的生存之道。
“阿薑若不願意,為兄也不勉強,隻是我今日觀那弘農王也一表人才,又貴為藩王,即便碌碌無為,也一生錦衣玉食,絕不會辱沒了阿薑的秀美容顏!”
“非阿薑不願,隻是……!哎,全憑兄長吩咐吧!”甄薑臉色一紅,聲若蚊蠅般說道。緊接著轉身跑了出去。
這半日相處,甄薑見劉禪儀表堂堂,又是同齡,芳心早已暗許。
這一耽擱,等到甄儼重新修好書信,再令人送出去,已臨近黃昏時分。
此間,甄玄又帶著劉禪去玉吟樓逛了逛,再驅車返迴甄府時,車駕之中竟多了位美人。
甄玄的用意很明顯,這不天都快黑了,得給弘農王找幾位會暖床的婢女。
甄玄沒有族弟甄儼那樣的好福氣,他無親妹可送。能拿得出手的,隻有玉吟樓自小培養的舞妓們。
她們絕大多數都是處子之身,容貌清秀可人,還身兼多種才藝,深受權貴們的喜愛。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劉禪竟選了一名喚作李鴻雁的舞妓。
甄玄隻好將李鴻雁的來曆和身世對劉禪詳細說了,但劉禪竟絲毫不以為意,反而將那女子載迴了甄府。
“想不到弘農王年紀不大,竟也好人妻這一口,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甄玄心中如此想道。
但他嘴上卻不好多說什麽。反正人已送出去了,也就代表著弘農王承了這一份情。
這一路上,兩人的關係瞬間也活絡了起來。下車後,他們還把手而行,相談甚歡,看起來宛如親兄弟一般。
當他們迴到府內,正好碰到甄儼、甄薑兩人,似乎正在爭執些什麽。
當甄儼看見跟在劉禪身後的李鴻雁,頓時麵色不悅。這位是玉吟樓的頭牌,他自然認得。
“兄長這是何意?阿薑那裏怎麽辦?”甄儼拉過甄玄,低聲責問道。
“我也不知啊,弘農王自己選的。要不讓她倆都去弘農王那邊候著。”甄玄怕傷了兄弟間的和氣,隻好把責任往劉禪身上推。
“兩位在說些什麽呢?”劉禪見甄儼、甄玄落在身後,正竊竊私語地爭論著什麽,便好奇問道。
“殿下,不知這位姑娘如何安排?”甄玄索性甩鍋甩到底,直接問道。
“另外安排一處院落吧。”劉禪沒有過多解釋。因為這中間的關係,隻會越描越黑。
甄玄朗聲答道:“那就聽殿下的。”隻是他看了看甄儼兄妹,心裏卻很不是滋味。這不擺明了給甄薑創造了機會。
“也罷,都是甄氏,肥水不流外人田,關係日後再搞。”甄玄隻能如此安慰自己。
甄府,大門緊閉,一場更豪華的晚宴開始了。
府外一處街角,一名遊俠裝束的年輕男子,死死盯著甄府的方向,遲遲未曾離開。
而在真定城外的軍帳內,劉備手中拿著兩封帛書,仔細地看著。
“好一個大膽的甄氏!”劉備看完後,憤怒地將帛書扔在地上。
帳內跪著的兩人見此情形,皆瑟瑟發抖,隻是嘴巴被碎布堵住,不能求饒。
若那甄儼在此,定然能認出,這兩人便是他此前安排送信的親從。
而劉備又是如何截獲這兩封信的呢?這就不得不佩服劉備此人的遠見了。
他趁夜色降臨,早已安排了哨騎重點關注著真定縣城四周。在城門不遠的馳道兩旁,皆埋伏了人手。
凡是有可疑的快馬信使經過,紛紛截下來詢問一番。這也是劉備出於對弘農王的安全考慮。弘農王隻帶了九人進城,一旦城中有變,他必須隨時做好接應準備。
這營寨之中可是有三千步卒和四百騎兵,這些兵力足以攻下整座真定縣城了。
至於什麽時候救援,這就需要他時刻注意這真定縣城發生的一切變化。所以穩妥起見,劉備隻能簡單粗暴地截斷真定縣一切對外的信息。
劉備在四道城門都埋伏了人手監視,沒料想到在南門和東門處,竟截獲了兩封對弘農王不利的密信。
“帶下去嚴加看管,若走脫了此二人,待弘農王迴來,可有你們受的。”劉備對帳內親衛吩咐道。
雖然弘農王對他有所授權,但劉備依然喜歡借用弘農王的威勢來指揮眾人。
夜幕降臨,燈火通明的真定縣,猶如一顆鑲嵌在滹沱河畔,璀璨而又奪目的夜明珠。
此刻那明珠中倒映出的甄府夜宴,也終於臨近尾聲。
李鴻雁因心情不佳而早早離場,他的夫君趙雲仿佛消失了一般,再也沒出現在玉吟樓。
而橋蕤、張飛有護衛之責,也不敢飲酒。整場宴會,其實也就是劉禪和甄玄、甄儼在豪飲取樂。
劉禪雖然年紀最小,但畢竟活了兩世,見識豐富,借著酒勁,跟他們講述被散養於宮外的一些奇聞趣事,倒惹得眾人歡笑連連。
“今日有幸與殿下把酒言歡,才知道那些傳言皆不足為信。”甄儼握住劉禪的手,誠懇說道。
“都有哪些傳言?敬方且說來聽聽!”劉禪好奇問道。
甄玄見他正欲迴答,暗地裏扯了扯他衣袖,提醒他別胡說,免得在弘農王麵前失言。
不過,甄儼酒勁上頭,渾然不覺,他扯迴衣袖攀著劉禪的肩膀說道:“江湖傳言說殿下舉止輕佻,毫無威儀。”
“但今日一見,方知殿下是率性不羈,平易近人,著實讓人如沐春風,欽佩不已。”
“敬方謬讚了!”
劉禪心中想說,這舉止輕佻,他甄儼也算得上一個,不過看在他妹妹的份上,也就不與他計較了。
甄玄擔心這位族弟醉酒後,再做出什麽出格的舉動,隻能強行拉開兩人,提前結束了宴會。
甄薑走上前,攙扶起劉禪往住所而去。而甄玄則架著甄儼背向而行。
“明日再與殿下一醉方休!”行至拐角處,甄儼再次迴身喊道,也不管視線中早已不見劉禪的蹤跡。
“你兄長倒真是位性情中人。”劉禪神色如常,輕聲對身側的甄薑說道。
“還請殿下切莫怪罪,我大兄以前也不是這樣。”甄薑略有些惶恐,連忙解釋道。
“或許是境遇所致吧。”劉禪懂得甄儼的這種心態,甚至跟他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
甄儼還未加冠成年,父親就去世了,他在這世上唯一可以依靠的天就塌了。他甚至還沒來得及做好準備,就不得不承受他那個年紀不能承受的重擔。
甚至還得在弟弟、妹妹麵前,在那位失去依靠的老母親麵前,表現得如父親一般成熟穩重。
其實他內心是何等的惶恐不安,又是何等的孤立無助,或許隻有喝醉了,才會真正的輕鬆一些吧。
而劉禪正因為前世也有這樣的經曆,所以才感同身受。
所謂長兄如父,甄儼他三年守孝期已滿,得再入仕為官,同時還得為這些未長大成人的弟弟、妹妹考慮。
“所謂鐵打的江山、士族,流水一般的皇帝,如今皇權衰微,寧可得罪皇帝一人,也好過與天下士人為敵啊!”甄儼暗自歎息一聲道。
弘農王和袁氏之間,他更傾向於後者。
“那兄長為何又想將我送與弘農王呢?”甄薑畢竟是一介女流,不懂世家大族多方下注的生存之道。
“阿薑若不願意,為兄也不勉強,隻是我今日觀那弘農王也一表人才,又貴為藩王,即便碌碌無為,也一生錦衣玉食,絕不會辱沒了阿薑的秀美容顏!”
“非阿薑不願,隻是……!哎,全憑兄長吩咐吧!”甄薑臉色一紅,聲若蚊蠅般說道。緊接著轉身跑了出去。
這半日相處,甄薑見劉禪儀表堂堂,又是同齡,芳心早已暗許。
這一耽擱,等到甄儼重新修好書信,再令人送出去,已臨近黃昏時分。
此間,甄玄又帶著劉禪去玉吟樓逛了逛,再驅車返迴甄府時,車駕之中竟多了位美人。
甄玄的用意很明顯,這不天都快黑了,得給弘農王找幾位會暖床的婢女。
甄玄沒有族弟甄儼那樣的好福氣,他無親妹可送。能拿得出手的,隻有玉吟樓自小培養的舞妓們。
她們絕大多數都是處子之身,容貌清秀可人,還身兼多種才藝,深受權貴們的喜愛。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劉禪竟選了一名喚作李鴻雁的舞妓。
甄玄隻好將李鴻雁的來曆和身世對劉禪詳細說了,但劉禪竟絲毫不以為意,反而將那女子載迴了甄府。
“想不到弘農王年紀不大,竟也好人妻這一口,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甄玄心中如此想道。
但他嘴上卻不好多說什麽。反正人已送出去了,也就代表著弘農王承了這一份情。
這一路上,兩人的關係瞬間也活絡了起來。下車後,他們還把手而行,相談甚歡,看起來宛如親兄弟一般。
當他們迴到府內,正好碰到甄儼、甄薑兩人,似乎正在爭執些什麽。
當甄儼看見跟在劉禪身後的李鴻雁,頓時麵色不悅。這位是玉吟樓的頭牌,他自然認得。
“兄長這是何意?阿薑那裏怎麽辦?”甄儼拉過甄玄,低聲責問道。
“我也不知啊,弘農王自己選的。要不讓她倆都去弘農王那邊候著。”甄玄怕傷了兄弟間的和氣,隻好把責任往劉禪身上推。
“兩位在說些什麽呢?”劉禪見甄儼、甄玄落在身後,正竊竊私語地爭論著什麽,便好奇問道。
“殿下,不知這位姑娘如何安排?”甄玄索性甩鍋甩到底,直接問道。
“另外安排一處院落吧。”劉禪沒有過多解釋。因為這中間的關係,隻會越描越黑。
甄玄朗聲答道:“那就聽殿下的。”隻是他看了看甄儼兄妹,心裏卻很不是滋味。這不擺明了給甄薑創造了機會。
“也罷,都是甄氏,肥水不流外人田,關係日後再搞。”甄玄隻能如此安慰自己。
甄府,大門緊閉,一場更豪華的晚宴開始了。
府外一處街角,一名遊俠裝束的年輕男子,死死盯著甄府的方向,遲遲未曾離開。
而在真定城外的軍帳內,劉備手中拿著兩封帛書,仔細地看著。
“好一個大膽的甄氏!”劉備看完後,憤怒地將帛書扔在地上。
帳內跪著的兩人見此情形,皆瑟瑟發抖,隻是嘴巴被碎布堵住,不能求饒。
若那甄儼在此,定然能認出,這兩人便是他此前安排送信的親從。
而劉備又是如何截獲這兩封信的呢?這就不得不佩服劉備此人的遠見了。
他趁夜色降臨,早已安排了哨騎重點關注著真定縣城四周。在城門不遠的馳道兩旁,皆埋伏了人手。
凡是有可疑的快馬信使經過,紛紛截下來詢問一番。這也是劉備出於對弘農王的安全考慮。弘農王隻帶了九人進城,一旦城中有變,他必須隨時做好接應準備。
這營寨之中可是有三千步卒和四百騎兵,這些兵力足以攻下整座真定縣城了。
至於什麽時候救援,這就需要他時刻注意這真定縣城發生的一切變化。所以穩妥起見,劉備隻能簡單粗暴地截斷真定縣一切對外的信息。
劉備在四道城門都埋伏了人手監視,沒料想到在南門和東門處,竟截獲了兩封對弘農王不利的密信。
“帶下去嚴加看管,若走脫了此二人,待弘農王迴來,可有你們受的。”劉備對帳內親衛吩咐道。
雖然弘農王對他有所授權,但劉備依然喜歡借用弘農王的威勢來指揮眾人。
夜幕降臨,燈火通明的真定縣,猶如一顆鑲嵌在滹沱河畔,璀璨而又奪目的夜明珠。
此刻那明珠中倒映出的甄府夜宴,也終於臨近尾聲。
李鴻雁因心情不佳而早早離場,他的夫君趙雲仿佛消失了一般,再也沒出現在玉吟樓。
而橋蕤、張飛有護衛之責,也不敢飲酒。整場宴會,其實也就是劉禪和甄玄、甄儼在豪飲取樂。
劉禪雖然年紀最小,但畢竟活了兩世,見識豐富,借著酒勁,跟他們講述被散養於宮外的一些奇聞趣事,倒惹得眾人歡笑連連。
“今日有幸與殿下把酒言歡,才知道那些傳言皆不足為信。”甄儼握住劉禪的手,誠懇說道。
“都有哪些傳言?敬方且說來聽聽!”劉禪好奇問道。
甄玄見他正欲迴答,暗地裏扯了扯他衣袖,提醒他別胡說,免得在弘農王麵前失言。
不過,甄儼酒勁上頭,渾然不覺,他扯迴衣袖攀著劉禪的肩膀說道:“江湖傳言說殿下舉止輕佻,毫無威儀。”
“但今日一見,方知殿下是率性不羈,平易近人,著實讓人如沐春風,欽佩不已。”
“敬方謬讚了!”
劉禪心中想說,這舉止輕佻,他甄儼也算得上一個,不過看在他妹妹的份上,也就不與他計較了。
甄玄擔心這位族弟醉酒後,再做出什麽出格的舉動,隻能強行拉開兩人,提前結束了宴會。
甄薑走上前,攙扶起劉禪往住所而去。而甄玄則架著甄儼背向而行。
“明日再與殿下一醉方休!”行至拐角處,甄儼再次迴身喊道,也不管視線中早已不見劉禪的蹤跡。
“你兄長倒真是位性情中人。”劉禪神色如常,輕聲對身側的甄薑說道。
“還請殿下切莫怪罪,我大兄以前也不是這樣。”甄薑略有些惶恐,連忙解釋道。
“或許是境遇所致吧。”劉禪懂得甄儼的這種心態,甚至跟他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
甄儼還未加冠成年,父親就去世了,他在這世上唯一可以依靠的天就塌了。他甚至還沒來得及做好準備,就不得不承受他那個年紀不能承受的重擔。
甚至還得在弟弟、妹妹麵前,在那位失去依靠的老母親麵前,表現得如父親一般成熟穩重。
其實他內心是何等的惶恐不安,又是何等的孤立無助,或許隻有喝醉了,才會真正的輕鬆一些吧。
而劉禪正因為前世也有這樣的經曆,所以才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