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屏風,照入堂前,劉禪也似有感應般從夢中醒來。
他右手撐著床沿緩緩坐起,又望向身側還在沉睡的甄薑,心中略感歉意。
“昨夜確實令她受累了。”劉禪俯身一吻,憐惜地說道。
轉而又想起她那招架不住的模樣,劉禪不禁莞爾一笑。
劉禪穿戴整齊,打開房門,隻看見趙雲自縛雙手正跪在院子中間,似乎還跪了整整一夜。
“哎呀,壯士這是陷我於不義啊!快快請起。”劉禪大步向前,熱情地扶起趙雲。
“昨夜,小人衝撞了殿下,心中難安,懇請殿下恕罪。”此刻,趙雲已經知曉了劉禪的身份。
“孤怎麽會怪你呢?”劉禪拉起趙雲拍了拍,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前世,趙雲對他有救命之恩。昔日長阪坡,趙雲浴血奮戰,殺了個七進七出,隻為救下尚在繈褓之中的劉禪。
其實昨夜劉禪也是有意冷漠,畢竟他那時候麵對的是一名刺客,他不敢表現出真實的情感,那樣反而會惹得趙雲懷疑。
萬一,把趙雲嚇跑了呢?
如今冰釋前嫌之後,劉禪自然就無此顧忌了。相反,這時候他表現得越熱情,就越能籠絡人心,顯示出他的大度。
“殿下大恩,在下沒齒難忘!”趙雲感動得再次大拜。
“子龍先別急著謝我,等你們夫妻相聚,再謝不遲。”
劉禪扶起趙雲,接著示意道:“且隨我來!”
李鴻雁住在甄府南麵的一處別院,離劉禪的住處不遠,走百來步就到。
劉禪輕叩院門。
片刻後,走出來一位婢女。
“速去通傳你家姑娘,就說弘農王來訪。”劉禪急切地說道。
“諾,貴人請進院稍候。”
李鴻雁一聽是弘農王來拜訪,也連忙走出屋來迎接。
當她的目光落在趙雲身上時,她驚呆了,她簡直難以置信。
“夫君!”
這道身影,她是再熟悉不過了,不正是她朝思暮想、魂牽夢繞的夫君麽?
“鴻雁!”趙雲也看見了前方來人,頓時激動得連聲音都嘶啞了幾分。
這一刻,雙目相對,仿佛整個時空都被凝固了一般。
李鴻雁再也顧不上什麽,快步奔向趙雲。
同時,趙雲也主動展開臂膀,迎了上去,將她緊緊地擁入懷中。
“子龍,我以為此生再也見不到你了。”她聲音哽咽,眼眶中的淚珠,猶如斷線了一般,一泄而下。
趙雲眼中也是滿含晶瑩之色。
他的妻子“死而複生”,這如何不令他激動萬分?
柔和的陽光,沿著屋簷照進了整座院落,正散發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溫暖。
劉禪此刻也感動不已,他隻覺得鼻子一陣發酸,眼眶微紅。
他沒想到,也從來沒有聽說過,趙雲竟還有這樣一段往事。
前世的趙雲常年征戰沙場,孑然一身,直到四十多歲才娶妻生子。
如今,他能與發妻重逢,劉禪也打心底為他們高興。
雖然他們之前的孩子沒了,但既然夫妻團圓,那一切還可以重來。
趙雲替妻子抹去眼角淚痕,又領著她來到劉禪麵前大拜致謝。
“殿下大恩,雲沒齒難忘,以後旦有差遣,雲定當為殿下赴湯蹈火,以報今日之恩!”
“感恩之言切莫再說,也非本王之功。乃你夫妻二人的拳拳之心感動了上蒼,才幸有今日一聚。”
劉禪是真心為他們高興,倒是不僅僅因為又收服了一名猛將。
“你們且在此歇息,孤就不打擾二位互訴情愫了。”說完,劉禪拱手告辭。
趙雲、李鴻雁兩人攜手而行,熱情地將劉禪送出院外。
“對了,此物歸還給夫人。”劉禪從懷中取出那幅畫像,交給了李鴻雁。
還笑著打趣道:“還多虧了夫人的畫像,才讓子龍相信了本王的話。”
“在下慚愧,險些鑄成大錯。”
當劉禪轉迴住所,已是巳時。
甄薑早已妝扮完畢,迎了上來對他說道:“兄長請殿下過去,有事相商!”
“哦?所為何事?”劉禪有些好奇地問道。
“兄長他未曾交代。”甄薑如實迴答道。
甄家議事堂內。
甄玄、甄儼見劉禪到了,起身作揖:“參見殿下!”
“兩位兄長不必多禮!”劉禪當仁不讓,坐了主位。他既然已經納了甄氏女,也不再把自己當外人。
兩人對視一眼,皆心中喜悅。
顯然,劉禪這一聲兄長的稱唿,讓他們很是受用。
於是,也不拐彎抹角,直言道:“我等願贈殿下兩千匹良駒,以作為吾妹的陪嫁之資。”
“承蒙兩位兄長厚愛,孤怎可受如此厚禮!”劉禪知道他們倆人的打算,於是委婉拒絕道。
弘農王膝下並無子嗣,而弘農王妃也沒有陪在身邊。也就是說,此刻劉禪身邊的女人,僅甄薑一人。
隻要她懷上弘農王的子嗣,很可能便是弘農王長子。雖是庶出,但若是甄薑做了王妃呢?
而且一旦弘農王重登帝位之後,甄薑便能以子為貴,去角逐皇後之位。
到那時,甄氏才可謂是真正地一飛衝天了。
想到此處,甄玄,甄儼兩人豁出去了。
“殿下之言謬矣,吾妹承蒙不棄,得侍奉於左右,實乃甄氏之幸。而甄氏無以為報,唯有些許薄資。”
甄玄率先勸道,他是鐵了心要把這兩千匹馬的人情送出去。
劉禪思考著,接受甄氏的資助也並沒有什麽危害之處。至於提防甄氏坐大,那是以後的事了。
“兄長言至於此,孤便受之!”
“但本王帶了些許錢財出來,總不好又帶迴去吧,還請兄長替孤將它也換成兩千匹馬。”
劉禪心中是如此打算的:“反正來都來了,你送的兩千匹馬,我收了,那再買兩千匹馬,總不會再拒絕了吧。”
“如此數量的馬匹,恐怕得出幽州,去鮮卑馬場才能買到啊!”甄玄拈須思索著。
四千匹馬,的確不好弄。此時甄氏上下勉強能湊出兩千的數量。
“無妨,孤就隨諸位去鮮卑走上一遭。”隻要能搞到戰馬,劉禪倒不在意多跑些路,這不正好還能去涿郡老家看看。
“殿下真乃仁義之君,我甄氏感激不盡。”甄儼覺得,弘農王是為了不讓他們吃虧,硬要再買一些馬。
畢竟拋開其中利潤,有一些錢糧補貼,他甄氏完全不虧,而人情也賺了,簡直是雙贏。
“兩位兄長客氣了。”想到能收獲四千匹良駒,劉禪不禁喜出望外。
又接著問道:“不知何時出發?”
“五日之後,便有甄氏商隊從中山郡無極縣往涿郡涿縣而去,正好同行。”甄玄掐指算了算日子,答道。
“如此甚好。”
“隻是為何要從無極縣出發呢?”劉禪有些不解。
“殿下問得好,這就是我甄氏先祖的智慧了。”甄儼弄出一幅輿圖來,詳細解釋了一番,劉禪才總算弄明白。
原來這無極縣和真定縣,前者是在滹沱河北岸、下遊,而後者是在滹沱河南岸、上遊。
因此,真定縣的貨物很容易通過渡船輸送到無極縣,再隨商隊運送至關外進行貿易。
真定縣人口稠密,又處於交通要道之上,相當於集散中心。
而無極縣則更多地承擔起轉運中心的作用。
絲綢、陶瓷、藥材、香料等等大漢朝的商品,被源源不斷出口至塞外,以換迴馬匹和奇珍異寶。
最後沿著滹沱河、臨晉、上郡兩條馳道,遠銷大漢各地。
幽州以北,目前主要有烏桓族和鮮卑族,這些民族在東漢末年,通過邊市貿易逐漸坐大。
其中少數首領甚至被各大勢力招攬成為打手。他們依靠中原勢力帶來的利益、技術,逐漸發育成型。
某種程度上來說,邊市貿易為後世的五胡亂華埋下了禍根。
這些遊牧民族之所以能入主中原,並建立政權,是因為他們吸收了中原地區的高等文明成果。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屏風,照入堂前,劉禪也似有感應般從夢中醒來。
他右手撐著床沿緩緩坐起,又望向身側還在沉睡的甄薑,心中略感歉意。
“昨夜確實令她受累了。”劉禪俯身一吻,憐惜地說道。
轉而又想起她那招架不住的模樣,劉禪不禁莞爾一笑。
劉禪穿戴整齊,打開房門,隻看見趙雲自縛雙手正跪在院子中間,似乎還跪了整整一夜。
“哎呀,壯士這是陷我於不義啊!快快請起。”劉禪大步向前,熱情地扶起趙雲。
“昨夜,小人衝撞了殿下,心中難安,懇請殿下恕罪。”此刻,趙雲已經知曉了劉禪的身份。
“孤怎麽會怪你呢?”劉禪拉起趙雲拍了拍,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前世,趙雲對他有救命之恩。昔日長阪坡,趙雲浴血奮戰,殺了個七進七出,隻為救下尚在繈褓之中的劉禪。
其實昨夜劉禪也是有意冷漠,畢竟他那時候麵對的是一名刺客,他不敢表現出真實的情感,那樣反而會惹得趙雲懷疑。
萬一,把趙雲嚇跑了呢?
如今冰釋前嫌之後,劉禪自然就無此顧忌了。相反,這時候他表現得越熱情,就越能籠絡人心,顯示出他的大度。
“殿下大恩,在下沒齒難忘!”趙雲感動得再次大拜。
“子龍先別急著謝我,等你們夫妻相聚,再謝不遲。”
劉禪扶起趙雲,接著示意道:“且隨我來!”
李鴻雁住在甄府南麵的一處別院,離劉禪的住處不遠,走百來步就到。
劉禪輕叩院門。
片刻後,走出來一位婢女。
“速去通傳你家姑娘,就說弘農王來訪。”劉禪急切地說道。
“諾,貴人請進院稍候。”
李鴻雁一聽是弘農王來拜訪,也連忙走出屋來迎接。
當她的目光落在趙雲身上時,她驚呆了,她簡直難以置信。
“夫君!”
這道身影,她是再熟悉不過了,不正是她朝思暮想、魂牽夢繞的夫君麽?
“鴻雁!”趙雲也看見了前方來人,頓時激動得連聲音都嘶啞了幾分。
這一刻,雙目相對,仿佛整個時空都被凝固了一般。
李鴻雁再也顧不上什麽,快步奔向趙雲。
同時,趙雲也主動展開臂膀,迎了上去,將她緊緊地擁入懷中。
“子龍,我以為此生再也見不到你了。”她聲音哽咽,眼眶中的淚珠,猶如斷線了一般,一泄而下。
趙雲眼中也是滿含晶瑩之色。
他的妻子“死而複生”,這如何不令他激動萬分?
柔和的陽光,沿著屋簷照進了整座院落,正散發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溫暖。
劉禪此刻也感動不已,他隻覺得鼻子一陣發酸,眼眶微紅。
他沒想到,也從來沒有聽說過,趙雲竟還有這樣一段往事。
前世的趙雲常年征戰沙場,孑然一身,直到四十多歲才娶妻生子。
如今,他能與發妻重逢,劉禪也打心底為他們高興。
雖然他們之前的孩子沒了,但既然夫妻團圓,那一切還可以重來。
趙雲替妻子抹去眼角淚痕,又領著她來到劉禪麵前大拜致謝。
“殿下大恩,雲沒齒難忘,以後旦有差遣,雲定當為殿下赴湯蹈火,以報今日之恩!”
“感恩之言切莫再說,也非本王之功。乃你夫妻二人的拳拳之心感動了上蒼,才幸有今日一聚。”
劉禪是真心為他們高興,倒是不僅僅因為又收服了一名猛將。
“你們且在此歇息,孤就不打擾二位互訴情愫了。”說完,劉禪拱手告辭。
趙雲、李鴻雁兩人攜手而行,熱情地將劉禪送出院外。
“對了,此物歸還給夫人。”劉禪從懷中取出那幅畫像,交給了李鴻雁。
還笑著打趣道:“還多虧了夫人的畫像,才讓子龍相信了本王的話。”
“在下慚愧,險些鑄成大錯。”
當劉禪轉迴住所,已是巳時。
甄薑早已妝扮完畢,迎了上來對他說道:“兄長請殿下過去,有事相商!”
“哦?所為何事?”劉禪有些好奇地問道。
“兄長他未曾交代。”甄薑如實迴答道。
甄家議事堂內。
甄玄、甄儼見劉禪到了,起身作揖:“參見殿下!”
“兩位兄長不必多禮!”劉禪當仁不讓,坐了主位。他既然已經納了甄氏女,也不再把自己當外人。
兩人對視一眼,皆心中喜悅。
顯然,劉禪這一聲兄長的稱唿,讓他們很是受用。
於是,也不拐彎抹角,直言道:“我等願贈殿下兩千匹良駒,以作為吾妹的陪嫁之資。”
“承蒙兩位兄長厚愛,孤怎可受如此厚禮!”劉禪知道他們倆人的打算,於是委婉拒絕道。
弘農王膝下並無子嗣,而弘農王妃也沒有陪在身邊。也就是說,此刻劉禪身邊的女人,僅甄薑一人。
隻要她懷上弘農王的子嗣,很可能便是弘農王長子。雖是庶出,但若是甄薑做了王妃呢?
而且一旦弘農王重登帝位之後,甄薑便能以子為貴,去角逐皇後之位。
到那時,甄氏才可謂是真正地一飛衝天了。
想到此處,甄玄,甄儼兩人豁出去了。
“殿下之言謬矣,吾妹承蒙不棄,得侍奉於左右,實乃甄氏之幸。而甄氏無以為報,唯有些許薄資。”
甄玄率先勸道,他是鐵了心要把這兩千匹馬的人情送出去。
劉禪思考著,接受甄氏的資助也並沒有什麽危害之處。至於提防甄氏坐大,那是以後的事了。
“兄長言至於此,孤便受之!”
“但本王帶了些許錢財出來,總不好又帶迴去吧,還請兄長替孤將它也換成兩千匹馬。”
劉禪心中是如此打算的:“反正來都來了,你送的兩千匹馬,我收了,那再買兩千匹馬,總不會再拒絕了吧。”
“如此數量的馬匹,恐怕得出幽州,去鮮卑馬場才能買到啊!”甄玄拈須思索著。
四千匹馬,的確不好弄。此時甄氏上下勉強能湊出兩千的數量。
“無妨,孤就隨諸位去鮮卑走上一遭。”隻要能搞到戰馬,劉禪倒不在意多跑些路,這不正好還能去涿郡老家看看。
“殿下真乃仁義之君,我甄氏感激不盡。”甄儼覺得,弘農王是為了不讓他們吃虧,硬要再買一些馬。
畢竟拋開其中利潤,有一些錢糧補貼,他甄氏完全不虧,而人情也賺了,簡直是雙贏。
“兩位兄長客氣了。”想到能收獲四千匹良駒,劉禪不禁喜出望外。
又接著問道:“不知何時出發?”
“五日之後,便有甄氏商隊從中山郡無極縣往涿郡涿縣而去,正好同行。”甄玄掐指算了算日子,答道。
“如此甚好。”
“隻是為何要從無極縣出發呢?”劉禪有些不解。
“殿下問得好,這就是我甄氏先祖的智慧了。”甄儼弄出一幅輿圖來,詳細解釋了一番,劉禪才總算弄明白。
原來這無極縣和真定縣,前者是在滹沱河北岸、下遊,而後者是在滹沱河南岸、上遊。
因此,真定縣的貨物很容易通過渡船輸送到無極縣,再隨商隊運送至關外進行貿易。
真定縣人口稠密,又處於交通要道之上,相當於集散中心。
而無極縣則更多地承擔起轉運中心的作用。
絲綢、陶瓷、藥材、香料等等大漢朝的商品,被源源不斷出口至塞外,以換迴馬匹和奇珍異寶。
最後沿著滹沱河、臨晉、上郡兩條馳道,遠銷大漢各地。
幽州以北,目前主要有烏桓族和鮮卑族,這些民族在東漢末年,通過邊市貿易逐漸坐大。
其中少數首領甚至被各大勢力招攬成為打手。他們依靠中原勢力帶來的利益、技術,逐漸發育成型。
某種程度上來說,邊市貿易為後世的五胡亂華埋下了禍根。
這些遊牧民族之所以能入主中原,並建立政權,是因為他們吸收了中原地區的高等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