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梁郡,睢陽縣。
這裏是梁王的封國所在。
不過睢陽的話事人卻並不是梁王,也不是梁郡太守,而是焦氏一族。
梁郡焦氏,源起於西漢時的焦貢。
焦貢是睢陽本地人,因深受當地藩王的賞識,而走上仕途。他為政愛民,深得民心,在梁郡逐漸有了很大的影響力。
自此以後,焦氏便在睢陽縣,乃至整個梁郡開枝散葉。
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逐漸滲透至各行各業,雖然其聲名不顯,也沒有經學傳家,但其實力卻無愧為梁郡的頂尖豪門。
但就是這樣的豪門,在頂級世家大族眼中卻依舊屬於寒門,就因為他們沒有一部傳家經學。
漢靈帝在位時,像焦氏這樣的寒門,滿朝公卿自然是瞧不上的,焦氏族中能被舉薦出來做官的人不多。
但等到同樣出身寒門的董卓上台,形勢瞬間逆轉。
董卓急需拉攏一批新勢力,以穩定朝堂局勢,這就給了焦氏一族鑽營的機會。
經過一番運作,他們成功將嫡長子焦和送上了青州刺史的位置,總算當上了一方大佬,算是為整個家族揚眉吐氣了一番。
可惜焦和這人愛慕虛名,又沒啥實際能力,遇到手握重兵的劉禪,立馬就被架空了。
之後,劉禪成為青州的實際掌控者,而焦和隻是名義上的刺史,形同傀儡。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焦和的消息最終還是傳迴了梁郡。
梁郡,睢陽縣焦府。
“族長,請為子平兄做主啊!”
子平是焦和的表字,而說話之人正是焦和的弟弟,喚作焦祝。他趁劉禪率軍東征,看守鬆懈,便從青州逃了迴來。
“祝兒快說,和兒是怎麽了?”族長焦俊麵露疑惑,一時間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大事,連忙追問。
焦祝便把他們最近遭受來自弘農王的迫害,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說到情真意切之處,還不禁掩麵而泣,怎一個慘字了得。
“沒想到弘農王竟這般無恥!!”焦俊跟權貴們打交道多年,對於一個小小的藩王,自然沒有放在眼裏。
“族長,那弘農王是當今天子的兄長!”焦祝補充道。
“這老夫豈能不知?不就是幾個月前,那位被董相國廢黜的少年皇帝!”焦俊一臉的嘲諷之意,接著語重心長地考問道:“我且問你,如今這天下誰說了算?”
“董卓!”
“那董卓之後呢?”
“董卓之後?難道董卓要垮台了?”焦祝搖了搖頭,表示不知。
“哎,老夫以前怎麽教你們的?年輕人要有悟性!如此愚鈍,老夫怎麽放心把族中大權交到你們手上?”
“老祖教訓的是。”焦祝不敢反駁,隻是恭敬一禮。
“董卓之後,便是那些世家豪門的機會。誰能誅殺董卓,誰就能掌控天子,那他背後的家族便可一飛衝天。”
焦俊不愧是執掌家族多年,對大漢的形勢看得格外透徹。隻是他並不知道,亂世中,名望為輔,實力才是一切。
“跟那些龐然大物相比,我焦氏一族終究還是太小了啊!”想到此處,焦俊不禁又暗自歎息。
大漢的門閥眾多,像焦氏這樣的大族,因為沒有名望,也沒有傳家經學,即便再有錢糧,也隻能稱之為寒門。
“祝兒,隨我去一趟南陽!”
“老祖是想去見後將軍袁術?”焦祝大膽猜測。
“算你聰慧,猜對了一迴。”焦俊欣慰一笑,接著解釋道:“袁氏四世三公,又同為豫州人,我焦氏一族可不敢輕慢,每年都有供奉。如今我焦氏有難,是時候讓他們出手相助了。”
“那孩兒先下去準備。”
“去吧!”焦俊揮手示意焦祝退下,心中同時在盤算著如何拿迴青州。
這青州刺史一職,可是他們焦氏一族舉全族之力運作來的,豈能白白便宜了弘農王?
荊州,南陽郡魯陽縣。
十日後,焦俊領著一眾護衛,帶著大量的財貨、糧食,來到袁術的地盤。
“草民焦俊,拜見袁將軍!”經過親衛引見,焦俊步入中軍大帳,朝一位方臉短須的中年男子參拜道。此人,正是後將軍袁術。
“家伯如此厚禮,真是羞煞小侄了。”袁術作勢起身,扶起焦俊。
百餘年來,焦氏一直依附於袁氏,兩家算得上是世交,關係很親密。焦俊一陣寒暄、吹捧之後,道明了來意。
袁術聽後,勃然大怒:“放肆!這弘農王身為藩王,竟敢行如此叛逆之事。焦伯放心,待本將軍麾下兵馬攻破洛陽城,救迴聖上,定當為你主持公道。”
“那就多謝將軍了。”焦俊略作猶豫,又接著問道:“聽聞將軍梁東一戰失利,可還有再戰之力?”
“區區小敗,有何影響?看我軍容之盛可是更勝往昔?”袁術豪氣幹雲,拍著胸脯展示實力:“家伯若還不信,可留在軍中,看我如何大破董卓。”
“那就先祝將軍旗開得勝。”
焦俊決定留下來督促,免得袁術收了錢不辦事。
“啟稟將軍!”
正當袁術、焦俊兩人交談之際,一名虎背熊腰的猛將闖了進來。
“文台啊!”來人正是袁術麾下第一猛將孫堅。
“但說無妨。”袁術示意帳中沒有外人,讓孫堅直言。
“將軍,三萬大軍已集結完畢。隨時可以進兵。”
“好!”袁術大喜,轉身對焦俊炫耀道:“家伯現在可相信了?”
“信……信!將軍竟有如此多的兵馬,何愁那董賊不滅?”焦俊一番恭維。
“哈哈!”袁術大笑,“孫堅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部三萬,即刻進兵大穀關,誓要一雪前恥!”
“諾!”
一個月前,袁術私底下授意孫堅,令他逼死荊州刺史王睿,又殺掉南陽太守張諮,攬收兵馬五萬有餘。
袁術自以為兵多糧足,可以殺迴洛陽,扳倒董卓,於是便讓孫堅率軍兩萬進軍洛陽南麵關隘——大穀關。
就在此時,屯兵虎牢關的徐榮親率五千西涼鐵騎火速支援,順便抄了袁術軍的後路。
最終,戰鬥的勝負不出所料,兩萬大軍全軍覆沒,就連孫堅自己都差點沒能逃迴來。
此番,孫堅率領一眾猛將和三萬步卒,再次攻打陽人縣,正是為了報仇雪恨。
這裏是梁王的封國所在。
不過睢陽的話事人卻並不是梁王,也不是梁郡太守,而是焦氏一族。
梁郡焦氏,源起於西漢時的焦貢。
焦貢是睢陽本地人,因深受當地藩王的賞識,而走上仕途。他為政愛民,深得民心,在梁郡逐漸有了很大的影響力。
自此以後,焦氏便在睢陽縣,乃至整個梁郡開枝散葉。
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逐漸滲透至各行各業,雖然其聲名不顯,也沒有經學傳家,但其實力卻無愧為梁郡的頂尖豪門。
但就是這樣的豪門,在頂級世家大族眼中卻依舊屬於寒門,就因為他們沒有一部傳家經學。
漢靈帝在位時,像焦氏這樣的寒門,滿朝公卿自然是瞧不上的,焦氏族中能被舉薦出來做官的人不多。
但等到同樣出身寒門的董卓上台,形勢瞬間逆轉。
董卓急需拉攏一批新勢力,以穩定朝堂局勢,這就給了焦氏一族鑽營的機會。
經過一番運作,他們成功將嫡長子焦和送上了青州刺史的位置,總算當上了一方大佬,算是為整個家族揚眉吐氣了一番。
可惜焦和這人愛慕虛名,又沒啥實際能力,遇到手握重兵的劉禪,立馬就被架空了。
之後,劉禪成為青州的實際掌控者,而焦和隻是名義上的刺史,形同傀儡。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焦和的消息最終還是傳迴了梁郡。
梁郡,睢陽縣焦府。
“族長,請為子平兄做主啊!”
子平是焦和的表字,而說話之人正是焦和的弟弟,喚作焦祝。他趁劉禪率軍東征,看守鬆懈,便從青州逃了迴來。
“祝兒快說,和兒是怎麽了?”族長焦俊麵露疑惑,一時間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大事,連忙追問。
焦祝便把他們最近遭受來自弘農王的迫害,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說到情真意切之處,還不禁掩麵而泣,怎一個慘字了得。
“沒想到弘農王竟這般無恥!!”焦俊跟權貴們打交道多年,對於一個小小的藩王,自然沒有放在眼裏。
“族長,那弘農王是當今天子的兄長!”焦祝補充道。
“這老夫豈能不知?不就是幾個月前,那位被董相國廢黜的少年皇帝!”焦俊一臉的嘲諷之意,接著語重心長地考問道:“我且問你,如今這天下誰說了算?”
“董卓!”
“那董卓之後呢?”
“董卓之後?難道董卓要垮台了?”焦祝搖了搖頭,表示不知。
“哎,老夫以前怎麽教你們的?年輕人要有悟性!如此愚鈍,老夫怎麽放心把族中大權交到你們手上?”
“老祖教訓的是。”焦祝不敢反駁,隻是恭敬一禮。
“董卓之後,便是那些世家豪門的機會。誰能誅殺董卓,誰就能掌控天子,那他背後的家族便可一飛衝天。”
焦俊不愧是執掌家族多年,對大漢的形勢看得格外透徹。隻是他並不知道,亂世中,名望為輔,實力才是一切。
“跟那些龐然大物相比,我焦氏一族終究還是太小了啊!”想到此處,焦俊不禁又暗自歎息。
大漢的門閥眾多,像焦氏這樣的大族,因為沒有名望,也沒有傳家經學,即便再有錢糧,也隻能稱之為寒門。
“祝兒,隨我去一趟南陽!”
“老祖是想去見後將軍袁術?”焦祝大膽猜測。
“算你聰慧,猜對了一迴。”焦俊欣慰一笑,接著解釋道:“袁氏四世三公,又同為豫州人,我焦氏一族可不敢輕慢,每年都有供奉。如今我焦氏有難,是時候讓他們出手相助了。”
“那孩兒先下去準備。”
“去吧!”焦俊揮手示意焦祝退下,心中同時在盤算著如何拿迴青州。
這青州刺史一職,可是他們焦氏一族舉全族之力運作來的,豈能白白便宜了弘農王?
荊州,南陽郡魯陽縣。
十日後,焦俊領著一眾護衛,帶著大量的財貨、糧食,來到袁術的地盤。
“草民焦俊,拜見袁將軍!”經過親衛引見,焦俊步入中軍大帳,朝一位方臉短須的中年男子參拜道。此人,正是後將軍袁術。
“家伯如此厚禮,真是羞煞小侄了。”袁術作勢起身,扶起焦俊。
百餘年來,焦氏一直依附於袁氏,兩家算得上是世交,關係很親密。焦俊一陣寒暄、吹捧之後,道明了來意。
袁術聽後,勃然大怒:“放肆!這弘農王身為藩王,竟敢行如此叛逆之事。焦伯放心,待本將軍麾下兵馬攻破洛陽城,救迴聖上,定當為你主持公道。”
“那就多謝將軍了。”焦俊略作猶豫,又接著問道:“聽聞將軍梁東一戰失利,可還有再戰之力?”
“區區小敗,有何影響?看我軍容之盛可是更勝往昔?”袁術豪氣幹雲,拍著胸脯展示實力:“家伯若還不信,可留在軍中,看我如何大破董卓。”
“那就先祝將軍旗開得勝。”
焦俊決定留下來督促,免得袁術收了錢不辦事。
“啟稟將軍!”
正當袁術、焦俊兩人交談之際,一名虎背熊腰的猛將闖了進來。
“文台啊!”來人正是袁術麾下第一猛將孫堅。
“但說無妨。”袁術示意帳中沒有外人,讓孫堅直言。
“將軍,三萬大軍已集結完畢。隨時可以進兵。”
“好!”袁術大喜,轉身對焦俊炫耀道:“家伯現在可相信了?”
“信……信!將軍竟有如此多的兵馬,何愁那董賊不滅?”焦俊一番恭維。
“哈哈!”袁術大笑,“孫堅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部三萬,即刻進兵大穀關,誓要一雪前恥!”
“諾!”
一個月前,袁術私底下授意孫堅,令他逼死荊州刺史王睿,又殺掉南陽太守張諮,攬收兵馬五萬有餘。
袁術自以為兵多糧足,可以殺迴洛陽,扳倒董卓,於是便讓孫堅率軍兩萬進軍洛陽南麵關隘——大穀關。
就在此時,屯兵虎牢關的徐榮親率五千西涼鐵騎火速支援,順便抄了袁術軍的後路。
最終,戰鬥的勝負不出所料,兩萬大軍全軍覆沒,就連孫堅自己都差點沒能逃迴來。
此番,孫堅率領一眾猛將和三萬步卒,再次攻打陽人縣,正是為了報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