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的守軍不多,僅有一千餘人。
徐榮正是仗著此關險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才敢僅留下這麽點人守關。
隻是他怎麽也想到,親率主力出關迎敵,竟然會敗給這群烏合之眾。
他又如何能料到,麾下一萬五千名步、騎精銳竟然被全部擊潰。
更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就連他的屍首,也被當作開啟虎牢關大門的鑰匙,而這座險峻雄關就這樣被輕而易舉地打開了。
當劉禪率領騎兵,衝入關內,城牆上的西涼守軍徹底絕望,士卒們爭相逃命。
不到一個時辰,虎牢關戰局已定。有了曹操麾下一眾猛將的加持,劉禪軍勢更加銳不可當。
虎牢關城牆。
劉禪麵西而立,眺望洛陽。數月前的那隻囚籠就在遠方。
當他記憶與靈魂重塑之後,內心深處始終有一道揮之不去的執念,那就是複仇。
他倒不是留戀那個皇位,他隻是想洗刷董卓給大漢帶來的種種屈辱,他隻是單純地想置董卓於死地。
西出虎牢,穿過嵩箕山脈,不過百餘裏就能抵達洛陽。
為了防止走漏消息,劉禪安排魏延、太史慈提前把守住各大城門,以免走脫了任何一名西涼軍。他孤軍在外,隻有這樣才能稍微拖延時間,以防敵軍反撲。
劉禪又趕緊向劉備、管亥求援,他們這兩隊人馬離得不遠。
“殿下,請即刻下令加強城防,整軍備戰。”如今的虎牢關好似一座孤城,一旦暴露在董卓的視線下,岌岌可危。
“孟德言之有理。”
“雲長。”
“末將在!”
“傳令下去,將士們不許卸甲,今夜都給本王盯緊了。另外,繼續懸掛西涼軍的旗幟,若有西涼潰兵逃至城下,切莫攻擊,讓他們聚集在關外。”
“諾!”
黑暗中的虎牢關雖然看似平靜,但實則暗流湧動,兇險異常。
若董卓得知此關已失,親率大軍來攻,恐怕劉禪隻能連夜棄關而逃。此刻駐守在關內的士卒尚不足兩千人,就算劉禪想守,也完全守不住。
所以他才心生一計,索性繼續扮作敵軍。這樣一來,就沒人知道虎牢關內的真實情況。
關外,陸續有潰逃的西涼士卒匯聚在城下,隻是他們並沒有察覺虎牢關已經換了主人。
城樓大廳,燈火通明。
劉禪與諸將帶甲而眠,以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危機。
所幸整夜無事發生。
原來此時的董卓早被拴在另一處戰場,根本無暇顧及東麵的虎牢關。
就在滎陽大戰的同時,董卓在平陰津布下五千疑兵,佯裝要北渡黃河,襲擊袁紹、王匡所部。
而暗地裏,卻讓牛輔率軍三萬偷渡小平津,往黃河北麵進攻,他自己則親率五萬主力墊後。
袁紹有高人指點,早已識破平陰津的疑兵,於是將計就計,在黃河北岸擺下一道口袋陣,就等著董卓軍往裏鑽。
牛輔那三萬士卒一頭紮進去,被瞬間擊潰。他拚死殺出重圍,最終隻帶迴來百餘騎。
袁紹獲此大勝,隨即渡過黃河追擊,卻正好撞上前來接應的董卓主力。兩軍交鋒數次,勢均力敵。也多虧董卓老賊留了一手,才避免全軍覆沒。
但袁紹擔心後方有失,隻好退守黃河北岸。董卓見計策失敗,也隻得固守小平津,以拒敵軍。
雙方就這樣隔著黃河對峙著。
第二日。
劉備、管亥兩人各自率領五千步卒,趕至虎牢關。他們與劉禪聯手,還順便將城下聚集的敵軍一網打盡。
這一萬援兵的加入,讓劉禪頓時有了些底氣。陸續有哨探歸來,他大致了解周圍的情況。
“殿下,董賊不在洛陽,這可是天賜良機。”大帳內,曹操朝劉禪微微拱手,興奮地說道。
劉禪環顧四周,在座諸將中,要論軍事能力,的確是曹操最強。
“孟德有何良謀?”
“殿下當立即疾速進兵,奪取洛陽城。”
“殿下,不可!”劉備當即表示反對。“洛陽城牆高大巍峨,殿下當堅守此地,待與盧師主力會合之後再從長計議。”
“玄德豈不知兵家之勝,當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曹操凝視著劉備,反駁道。“等主力抵達,恐怕董卓早已迴援。那時若想再拿下洛陽,勢必會是一場苦戰。”
“茲事體大,不可不察。”劉備得顧及弘農王的安危,不敢冒險。
劉禪倒也不急著表態,隻是饒有興趣地看向曹操:“孟德,你覺得此時發兵,有幾成勝算?”
“不足三成。”曹操如實迴答。
他得承認,就算洛陽空虛,他們這點兵馬在帝都麵前都不夠看的。但既然兵行險招,拚的就是這點可勝之機。
或許是擔心劉禪不同意,他稍作思慮,又補充了一句:“若有內應,則有五成勝算。”
劉禪這才滿意地笑了,沒錯,要迅速奪取洛陽城,就得有內應。
可是內應去哪找呢?
劉禪並沒有問曹操。
他昔日逃離洛陽之時,就讓史子眇等人潛伏在洛陽城中。
因為董卓囂張跋扈,不得人心。史子眇的隊伍越發壯大,許多心懷正義,厭惡董卓的人,紛紛加入。
“所謂必勝之術,合變之形,妙在於機。本王覺得此計可行。”
曹操沒想到劉禪隨口一句都暗合兵法,一臉的難以置信。“眼前少年還是那位被董卓廢黜的弘農王嗎?”他不禁有些動容。
“看來弘農王的背後,應有高人指點!”曹操熟讀兵書,如何不曉得這必勝的關鍵,就在於審時度勢,把握戰機。
“此計太過冒險,還請殿下三思而行。”劉備等人繼續勸道。
隻是劉禪心意已決,並不理會。
“眾將聽令!速速集合兵馬,進軍洛陽!”
“諾!”諸將隻得允諾聽令,不好再勸。
劉禪留下親衛周倉和一千名士卒守關,以接應盧植的主力部隊,而他自己則親率剩餘的所有部隊棄輜重,卸鎧甲,輕裝簡行,直奔洛陽而去。
此時的洛陽,確實如曹操預料的那樣,幾乎是一座空城。
董卓率西涼軍主力屯駐在洛陽北麵的小平津,防備袁紹軍南渡。
華雄、胡軫、呂布三人各率五千人馬列陣於陽人、太穀一帶,阻斷袁術所部聯盟軍北上。
拿下虎牢關之後,洛陽的東麵門戶洞開,劉禪軍可以長驅直入。當大部隊抵達洛陽城南,已是第二天晚上。
經過百餘裏的急行軍,將士們早已疲憊不堪。隻是當他們看到近在咫尺的洛陽城牆時,卻一個個欣喜若狂。
半年後,他劉禪又領兵殺迴來了。
早在昨日,劉禪通過靈鴿聯絡到史子眇,兩人約定子時放火,到時候內外夾擊,奪取開陽門。
洛陽城南麵有四道城門,自西往東依次是津門、小苑門、平城門和開陽門。
劉禪之所以選擇最西麵的開陽門,主要是考慮到此門離相國府很近,可以迅速控製董卓家小,同時也方便聯絡朝中大臣,以便平定洛陽城。
劉禪來不及休整,他當即將麾下士卒分成三隊。
先鋒隊兩千餘人,由魏延統領,他們人手一副鉤繩,負責率先登上城樓,打開城門。
弓弩手三千餘人,由太史慈率領,他們負責遠程射擊,為先鋒隊提供掩護。
剩餘的八百騎兵和六千步兵以及一眾將領都被劃歸為預備隊,為先鋒隊提供支援。
徐榮正是仗著此關險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才敢僅留下這麽點人守關。
隻是他怎麽也想到,親率主力出關迎敵,竟然會敗給這群烏合之眾。
他又如何能料到,麾下一萬五千名步、騎精銳竟然被全部擊潰。
更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就連他的屍首,也被當作開啟虎牢關大門的鑰匙,而這座險峻雄關就這樣被輕而易舉地打開了。
當劉禪率領騎兵,衝入關內,城牆上的西涼守軍徹底絕望,士卒們爭相逃命。
不到一個時辰,虎牢關戰局已定。有了曹操麾下一眾猛將的加持,劉禪軍勢更加銳不可當。
虎牢關城牆。
劉禪麵西而立,眺望洛陽。數月前的那隻囚籠就在遠方。
當他記憶與靈魂重塑之後,內心深處始終有一道揮之不去的執念,那就是複仇。
他倒不是留戀那個皇位,他隻是想洗刷董卓給大漢帶來的種種屈辱,他隻是單純地想置董卓於死地。
西出虎牢,穿過嵩箕山脈,不過百餘裏就能抵達洛陽。
為了防止走漏消息,劉禪安排魏延、太史慈提前把守住各大城門,以免走脫了任何一名西涼軍。他孤軍在外,隻有這樣才能稍微拖延時間,以防敵軍反撲。
劉禪又趕緊向劉備、管亥求援,他們這兩隊人馬離得不遠。
“殿下,請即刻下令加強城防,整軍備戰。”如今的虎牢關好似一座孤城,一旦暴露在董卓的視線下,岌岌可危。
“孟德言之有理。”
“雲長。”
“末將在!”
“傳令下去,將士們不許卸甲,今夜都給本王盯緊了。另外,繼續懸掛西涼軍的旗幟,若有西涼潰兵逃至城下,切莫攻擊,讓他們聚集在關外。”
“諾!”
黑暗中的虎牢關雖然看似平靜,但實則暗流湧動,兇險異常。
若董卓得知此關已失,親率大軍來攻,恐怕劉禪隻能連夜棄關而逃。此刻駐守在關內的士卒尚不足兩千人,就算劉禪想守,也完全守不住。
所以他才心生一計,索性繼續扮作敵軍。這樣一來,就沒人知道虎牢關內的真實情況。
關外,陸續有潰逃的西涼士卒匯聚在城下,隻是他們並沒有察覺虎牢關已經換了主人。
城樓大廳,燈火通明。
劉禪與諸將帶甲而眠,以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危機。
所幸整夜無事發生。
原來此時的董卓早被拴在另一處戰場,根本無暇顧及東麵的虎牢關。
就在滎陽大戰的同時,董卓在平陰津布下五千疑兵,佯裝要北渡黃河,襲擊袁紹、王匡所部。
而暗地裏,卻讓牛輔率軍三萬偷渡小平津,往黃河北麵進攻,他自己則親率五萬主力墊後。
袁紹有高人指點,早已識破平陰津的疑兵,於是將計就計,在黃河北岸擺下一道口袋陣,就等著董卓軍往裏鑽。
牛輔那三萬士卒一頭紮進去,被瞬間擊潰。他拚死殺出重圍,最終隻帶迴來百餘騎。
袁紹獲此大勝,隨即渡過黃河追擊,卻正好撞上前來接應的董卓主力。兩軍交鋒數次,勢均力敵。也多虧董卓老賊留了一手,才避免全軍覆沒。
但袁紹擔心後方有失,隻好退守黃河北岸。董卓見計策失敗,也隻得固守小平津,以拒敵軍。
雙方就這樣隔著黃河對峙著。
第二日。
劉備、管亥兩人各自率領五千步卒,趕至虎牢關。他們與劉禪聯手,還順便將城下聚集的敵軍一網打盡。
這一萬援兵的加入,讓劉禪頓時有了些底氣。陸續有哨探歸來,他大致了解周圍的情況。
“殿下,董賊不在洛陽,這可是天賜良機。”大帳內,曹操朝劉禪微微拱手,興奮地說道。
劉禪環顧四周,在座諸將中,要論軍事能力,的確是曹操最強。
“孟德有何良謀?”
“殿下當立即疾速進兵,奪取洛陽城。”
“殿下,不可!”劉備當即表示反對。“洛陽城牆高大巍峨,殿下當堅守此地,待與盧師主力會合之後再從長計議。”
“玄德豈不知兵家之勝,當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曹操凝視著劉備,反駁道。“等主力抵達,恐怕董卓早已迴援。那時若想再拿下洛陽,勢必會是一場苦戰。”
“茲事體大,不可不察。”劉備得顧及弘農王的安危,不敢冒險。
劉禪倒也不急著表態,隻是饒有興趣地看向曹操:“孟德,你覺得此時發兵,有幾成勝算?”
“不足三成。”曹操如實迴答。
他得承認,就算洛陽空虛,他們這點兵馬在帝都麵前都不夠看的。但既然兵行險招,拚的就是這點可勝之機。
或許是擔心劉禪不同意,他稍作思慮,又補充了一句:“若有內應,則有五成勝算。”
劉禪這才滿意地笑了,沒錯,要迅速奪取洛陽城,就得有內應。
可是內應去哪找呢?
劉禪並沒有問曹操。
他昔日逃離洛陽之時,就讓史子眇等人潛伏在洛陽城中。
因為董卓囂張跋扈,不得人心。史子眇的隊伍越發壯大,許多心懷正義,厭惡董卓的人,紛紛加入。
“所謂必勝之術,合變之形,妙在於機。本王覺得此計可行。”
曹操沒想到劉禪隨口一句都暗合兵法,一臉的難以置信。“眼前少年還是那位被董卓廢黜的弘農王嗎?”他不禁有些動容。
“看來弘農王的背後,應有高人指點!”曹操熟讀兵書,如何不曉得這必勝的關鍵,就在於審時度勢,把握戰機。
“此計太過冒險,還請殿下三思而行。”劉備等人繼續勸道。
隻是劉禪心意已決,並不理會。
“眾將聽令!速速集合兵馬,進軍洛陽!”
“諾!”諸將隻得允諾聽令,不好再勸。
劉禪留下親衛周倉和一千名士卒守關,以接應盧植的主力部隊,而他自己則親率剩餘的所有部隊棄輜重,卸鎧甲,輕裝簡行,直奔洛陽而去。
此時的洛陽,確實如曹操預料的那樣,幾乎是一座空城。
董卓率西涼軍主力屯駐在洛陽北麵的小平津,防備袁紹軍南渡。
華雄、胡軫、呂布三人各率五千人馬列陣於陽人、太穀一帶,阻斷袁術所部聯盟軍北上。
拿下虎牢關之後,洛陽的東麵門戶洞開,劉禪軍可以長驅直入。當大部隊抵達洛陽城南,已是第二天晚上。
經過百餘裏的急行軍,將士們早已疲憊不堪。隻是當他們看到近在咫尺的洛陽城牆時,卻一個個欣喜若狂。
半年後,他劉禪又領兵殺迴來了。
早在昨日,劉禪通過靈鴿聯絡到史子眇,兩人約定子時放火,到時候內外夾擊,奪取開陽門。
洛陽城南麵有四道城門,自西往東依次是津門、小苑門、平城門和開陽門。
劉禪之所以選擇最西麵的開陽門,主要是考慮到此門離相國府很近,可以迅速控製董卓家小,同時也方便聯絡朝中大臣,以便平定洛陽城。
劉禪來不及休整,他當即將麾下士卒分成三隊。
先鋒隊兩千餘人,由魏延統領,他們人手一副鉤繩,負責率先登上城樓,打開城門。
弓弩手三千餘人,由太史慈率領,他們負責遠程射擊,為先鋒隊提供掩護。
剩餘的八百騎兵和六千步兵以及一眾將領都被劃歸為預備隊,為先鋒隊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