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郡,廣縣。


    是曾經青州的治所,又被稱為青州城。


    其東鄰瀑水澗,西鄰南陽河,又有為山之險,實乃易守難攻之地。


    城中的黃巾頭目正是徐和。


    剛才,他率領麾下八千士卒與弘農王的軍隊在這廣縣城外打了一仗。


    毫無意外,慘敗收場,其間折損了將近三千人。


    幸好,他見機不妙就趕緊撤了,僥幸撿迴一條性命。


    此刻,他正領著剩餘的弟兄,龜縮在城中,閉門不出。任由城外的張飛如何叫罵,都不敢再出城迎戰。


    “不是說弘農王的軍隊不會往西麵打嗎?”


    城樓上,徐和氣得想罵娘,他就是聽信了那司馬俱的鬼話,才沒有嚴加防備。


    那日,司馬俱說什麽弘農王的部隊,拿了劇縣之後,肯定會東取都昌縣,再南下朱虛縣。


    這簡直是他娘的放狗屁!


    其實這也不能怪司馬俱,誰讓劉禪藝高人膽大,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肅清前往徐州的通道。


    “當時朱虛縣會盟時,咱司馬俱說什麽,自己就信了呢?”徐和一臉後悔。


    他身側的徐五,見此情形,靈機一動。


    “將軍莫慌!如今弘農王的軍隊兵臨城下,正是一舉消滅他們的好機會啊!”


    “就憑我們?你小子難道沒看見嗎?剛才廣縣城外,我們的軍隊與弘農王的精銳步兵一交鋒,那嘩的一下,瞬間就潰散了。”


    徐和看傻子一般,看向自己的這位族弟。


    “當然不會隻有我們。”徐五滿懷信心地說道:“將軍隻需派人去聯絡周圍郡縣的黃巾頭目,請他們一起出兵圍剿弘農王。”


    “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到時候我們人多勢眾,任他們再怎麽勇猛過人,不管他們的兵卒如何精銳,還不是要敗在這廣縣城下。”


    徐和聽後大喜。


    “你總算帶了迴腦子,這些說得還像是人話,且立刻派人去辦。”


    “他們不是也想要得到劇縣的糧食嗎?讓他們速速發兵前來支援,隻要滅了弘農王,整個青州都是我們的。”


    “諾!”


    齊郡,廣縣城下十餘裏。


    弘農王營帳內。


    張飛氣衝衝地走了進來,隨手將蛇矛甩給一旁的親衛。


    轉而朝劉禪說道:“殿下,那徐和就是隻縮頭烏龜,怎麽罵都不敢出城迎戰。”


    “哦,翼德啊!”劉禪抬頭一看,也不以為意,徐和的反應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來坐,嚐嚐本王親手做的飲品。”


    張飛一屁股坐在小馬紮上。


    如今這種可折疊的小型胡椅早已被劉禪推廣,行軍打仗用起來也確實方便。


    “豆腐羹!”


    張飛看見案台上正擺著新鮮出爐的豆腐腦,滿臉盡是欣喜。剛才那股子不爽,都一掃而光。


    “這又是什麽?”


    他見劉禪盛了一碗豆腐腦,又從旁邊的陶罐裏舀了一勺晶瑩剔透的汁水調料,澆在上麵。


    “蔗汁。”劉禪可是花了不少心思才搞到這甘蔗汁。


    張飛接過盛滿豆腐腦的陶碗,品嚐了一口:“真是人間美味啊!殿下可真厲害,比那淮南王還厲害。”


    張飛口中的淮南王,正是豆腐的發明者劉安。


    相傳,劉安此人不務政事,反而醉心於長生不老之術。


    有一次他召集術士、門客在山下煉丹,竟偶然煉得一爐雪白細膩、美味可口的食物,因而取名為豆腐。


    從此,豆腐就迅速傳開了,因原料獲取容易,沒過多久就風靡於世,成為大漢朝人人喜愛的一道美食。


    “翼德謬讚了,比起淮南王的發明,本王這不算什麽。”


    劉禪還是非常尊重原創的,他隻是依靠後世的經驗,略微改良了製作工藝。


    經過這一番改良,弘農王的豆腐腦更加細嫩、柔軟,加入蔗汁之後,甜而不膩,顯得更加美味。


    張飛接連幹了好幾碗豆腐腦,直到打了個飽嗝,才在劉禪的瞪視下,訕笑著放下手中的陶碗。


    他頓時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隻好見機轉移了話題:“殿下,何時進攻廣縣城?”


    劉禪白了一眼張飛,指了指身側的齊郡地形圖。


    “翼德,你覺得我們該怎麽拿下這座廣縣城?”


    “俺就是個莽夫,哪裏知道什麽計謀?”張飛撓了撓頭,也一臉肅靜地看向正在沉思的劉禪。“俺甘願加入先登隊,拿下這廣縣城,以解殿下之憂。”


    劉禪搖了搖頭,否定了張飛強攻的想法。他不僅是舍不得讓張飛冒險,更是憐惜手下這點兵。


    他此行隻帶了五千步卒,且將領也隻有張飛一人。他之所以選擇進攻劇縣西麵的徐和勢力,主要是為了解臨淄之圍。


    臨淄是青州的治所所在,董卓任命的青州刺史焦和,就躲在臨淄城中。


    劉禪知道焦和此人,好虛名,喜歡空談,滿嘴跑火車,又迷信鬼神。


    董卓自然是被蒙在鼓裏,才派了這樣一位廢材刺史來統領青州。不過,這也正好幫了劉禪一把。


    劉禪在解除臨淄之圍後,順勢就將焦和控製了起來。


    因為青州刺史,準確的來說,焦和的印綬對他劉禪有大用。很多事情借刺史之名來做,就不用再擔心名不正、言不順的問題。


    例如在青州大範圍募兵。之前劉禪想在青州募兵,他可沒這個權限。


    畢竟他是弘農王,他的封地範圍遠在弘農郡,又如何能插手青州的事務?


    即便他麾下有了一支實力強悍的部隊,但青州的世家豪族,下轄六郡六十五縣的吏員之中,可有不少硬骨頭,並不願意聽他劉禪的。


    如今有了青州刺史的印綬就不一樣了。


    像青州這種情況,州刺史是可以擁有一定的軍事統率權的,加上還有監察、任免官員的權力。


    哪個郡守不聽話,直接名正言順地換掉。


    正因為此前擊敗了徐和,嚴重削弱了廣縣的防守力量,如果能趁勢收拾掉這塊絆腳石,那將可以大幅緩解整個劇縣的局勢。


    不過,這廣縣城三麵環水,一麵靠山,這仗似乎根本沒法打。


    此次出征,他並沒有攜帶大量的攻城器械。因此要拿下廣縣,隻能智取,而非強攻。


    “不如,就翻越這片後山,給廣縣城來個夜襲?”劉禪突然靈機一動。


    但如何利用這南麵的山脈,如何布局,他還得仔細琢磨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鬥穿越昭寧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樸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樸鴨並收藏阿鬥穿越昭寧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