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城西麵城樓,燈火通明。
那管亥居中而坐,正看著城外的夜幕,陷入一陣沉思。
“稟報渠帥,弘農王麾下兩名文士求見。”一名親衛的言語,瞬間將他從思緒中拉了迴來。
“喔?讓他們上來。”
管亥不知其來意,但聽到隻是兩名文士,也就打消了諸多顧慮。
一身文士裝扮的關羽,將佩劍交給守衛後,步態從容地走了進去。
他的雙眼中閃爍著絕對自信的光芒,仿佛這一切都盡在他的掌控之中。不過,他身後還跟著另一位少年儒生。
看到關羽他們進來,管亥眉頭微皺,疑惑問道:“你們是何人?為何深夜來訪?”
關羽微微一笑,拱手施禮:“某乃弘農王麾下文士關羽。隻是心中有幾個疑惑不解,隻好深夜前來請教諸位。”
管亥聞言大笑,笑聲中還透露出幾分挑釁之意。他如何不知道,這關羽定是來當說客的。
“你們這些文士,總是喜歡拐彎抹角。不過,本渠帥看你倒是有些膽識,竟敢夜闖我軍營地。”
“周倉,賜座。”管亥朝身側的周倉吩咐一聲。
“既然你有疑問,那就請坐下來慢慢問,讓本渠帥好好為你解答。”
周倉安置好座位,卻正好瞥見關羽那頗為魁梧的身材,心中不禁暗生警惕。
接著又掃過關羽身側的少年儒生,惡狠狠地瞪了一眼,方才迴到管亥身邊。
他環顧四周,見一眾親衛皆已嚴陣以待,而對方隻有區區兩人,也就放寬了心。
關羽看向身側的少年,略做猶豫,方才坐定:“關某聽聞黃巾軍旨在解救蒼生,那為何卻在平原郡內屢行燒殺搶掠之舉?”
“本渠帥燒的是世家豪門,殺的是商賈富戶,一路上開倉放糧,民眾自願相隨,又何談劫掠?”
“即便有誤殺、錯殺,那也是無奈之舉,隻是為了活下去。”管亥義正言辭地緩緩說道。
“等推翻這腐朽的大漢,自然也就解救了天下蒼生。”
“強詞奪理!無辜百姓因此而蒙受苦難的,比比皆是。”關羽一臉冷笑地反駁。
“你們又哪裏會管底層百姓的死活,等你們掌權?怕是比現在更加腐朽吧。”
“不然,你們在弘農王的軍隊麵前,為何會敗得如此徹底?”
管亥也跟著一陣冷笑,說到這裏他就格外不服。
“哼,你們不過是逞兵器之利罷了。”
“非也!”關羽搖頭否定。
接著朗聲說道:“因為弘農王的所做作為,才是真正的解救蒼生之舉。所以才民心所向,將士效命,智者鹹集,所過之處黃巾賊寇無不望風而降。”
管亥無言以對,他確實聽到了關於弘農王的一些事跡。
昔日那些投降的黃巾士卒,如今都心甘情願為弘農王賣命,就連身為渠帥的管亥企圖策反他們,也無法成功。
“難道我真的錯了?”管亥捫心自問。
他不知道,為何昔日的袍澤紛紛背叛他,轉而誓死效忠弘農王。
他帶領的這些黃巾士卒整日在為糧食發愁,搶了這家,搶那家,最後搶無可搶,隻好四處流竄。
難道他這樣做,是錯的?
為何大賢良師轟轟烈烈的呐喊、抗爭,最終被消弭於無形?
管亥心中的信念開始動搖。
見他麵露疑慮,關羽繼續勸說:“看將軍也是一名俠義之士,何不率部投降弘農王。”
“上可報效國家,下可安撫百姓,若能名垂青史,豈不比淪為寇賊要好上千百倍。”
管亥心想:“久聞弘農王賢德之名,若能隨他青史留名,光耀門楣,那確也不枉此生。”
隻是他心中還有顧慮。
昔日一位大漢名將曾言:“今海內一統,惟黃巾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
意思就是,如果朝廷容納黃巾軍投降,那麽將無法警示天下。
所以,大漢正規軍的態度一直是斬草除根,拒不受降。
迴想起當年下曲陽之戰,管亥心中不禁一顫。
漢軍一聲令下,十萬黃巾叛軍被屠戮殆盡,所有的屍骨竟還被築成了“京觀”。
朝廷對於叛逆之行的嚴酷態度,讓管亥深感艱難。於是,說出了心中的顧慮:“隻怕弘農王難以接納。”
身為黃巾軍渠帥,曾經與朝廷為敵,這樣的身份無疑會給投降帶來極大的阻礙。
弘農王是否願意接納他這樣的降將,是否會對他心存芥蒂,都是未知數。
“隻要爾等誠心投效,弘農王必定誠心接納,且一視同仁。”關羽身側那少年儒生,突然朗聲迴答。
“你為何敢如此肯定?”管亥心有不解,他隻以為此人是關羽的跟班,人微言輕。
“因為,我就是弘農王。”少年正是劉禪,他語出驚人,字字鏗鏘有力。
唰!
不等管亥反應,其身側的周倉聽到弘農王幾個字的同時,就已經出手。他拔出長刀,便飛速朝弘農王接近。
他心中暗道:“隻要抓住這弘農王,渠帥和弟兄們都有救了。”
豈不料,關羽的動作更快,他閃電一擊,瞬間奪過周倉手中長刀。
關羽順勢將他夾在腋窩之下,縱身一躍,就出現在管亥麵前。長刀遞出,正明晃晃地架在管亥的脖頸上。
“都別亂動,否則立刻殺了他。”
劉禪頓時也長舒一口氣,收起了體內的禹王訣。
四周的親衛見此,不敢前行,隻好遠遠地守著。
城樓外的一些黃巾士卒,聽到響動,紛紛過來支援。轉眼間,竟已將城樓團團圍住。
“統統把兵器放下。”就在這形勢萬分危急之時,管亥卻對黃巾軍下令了不準抵抗的命令。
其實,他剛才也沒打算反擊,不然以他的武勇,也不可能輕易就被關羽挾持住。
叮叮叮!
既然渠帥發話了,黃巾軍隻好統統放下了兵器。
見對方示好,關羽也將周倉扔還給他們。
管亥見此,長籲一口氣。
他在關羽的嚴密監視下,緩緩起身,走到劉禪身前,俯身大拜。
“沒想到弘農王竟屈尊來勸降我等,管亥感激不盡。自今日起,管某甘願做殿下的馬前卒。”
“快快請起。”劉禪也沒料到管亥竟如此深明大義。
他此行偷偷跟著關羽前來,也是臨時起意。
一方麵為了打消管亥等一眾黃巾軍心中的顧慮。
另一方麵自然也是顯得對黃巾軍的重視。
“孤深知黃巾軍中士卒也多是苦難之人,都是大漢的子民,隻是為了活命,不得已而落草為寇。”
“本王在此起誓,隻要諸位願意歸順,定當一視同仁。”
“誓死追隨弘農王。”管亥再無顧慮,當即領著眾人朝劉禪大拜。
那管亥居中而坐,正看著城外的夜幕,陷入一陣沉思。
“稟報渠帥,弘農王麾下兩名文士求見。”一名親衛的言語,瞬間將他從思緒中拉了迴來。
“喔?讓他們上來。”
管亥不知其來意,但聽到隻是兩名文士,也就打消了諸多顧慮。
一身文士裝扮的關羽,將佩劍交給守衛後,步態從容地走了進去。
他的雙眼中閃爍著絕對自信的光芒,仿佛這一切都盡在他的掌控之中。不過,他身後還跟著另一位少年儒生。
看到關羽他們進來,管亥眉頭微皺,疑惑問道:“你們是何人?為何深夜來訪?”
關羽微微一笑,拱手施禮:“某乃弘農王麾下文士關羽。隻是心中有幾個疑惑不解,隻好深夜前來請教諸位。”
管亥聞言大笑,笑聲中還透露出幾分挑釁之意。他如何不知道,這關羽定是來當說客的。
“你們這些文士,總是喜歡拐彎抹角。不過,本渠帥看你倒是有些膽識,竟敢夜闖我軍營地。”
“周倉,賜座。”管亥朝身側的周倉吩咐一聲。
“既然你有疑問,那就請坐下來慢慢問,讓本渠帥好好為你解答。”
周倉安置好座位,卻正好瞥見關羽那頗為魁梧的身材,心中不禁暗生警惕。
接著又掃過關羽身側的少年儒生,惡狠狠地瞪了一眼,方才迴到管亥身邊。
他環顧四周,見一眾親衛皆已嚴陣以待,而對方隻有區區兩人,也就放寬了心。
關羽看向身側的少年,略做猶豫,方才坐定:“關某聽聞黃巾軍旨在解救蒼生,那為何卻在平原郡內屢行燒殺搶掠之舉?”
“本渠帥燒的是世家豪門,殺的是商賈富戶,一路上開倉放糧,民眾自願相隨,又何談劫掠?”
“即便有誤殺、錯殺,那也是無奈之舉,隻是為了活下去。”管亥義正言辭地緩緩說道。
“等推翻這腐朽的大漢,自然也就解救了天下蒼生。”
“強詞奪理!無辜百姓因此而蒙受苦難的,比比皆是。”關羽一臉冷笑地反駁。
“你們又哪裏會管底層百姓的死活,等你們掌權?怕是比現在更加腐朽吧。”
“不然,你們在弘農王的軍隊麵前,為何會敗得如此徹底?”
管亥也跟著一陣冷笑,說到這裏他就格外不服。
“哼,你們不過是逞兵器之利罷了。”
“非也!”關羽搖頭否定。
接著朗聲說道:“因為弘農王的所做作為,才是真正的解救蒼生之舉。所以才民心所向,將士效命,智者鹹集,所過之處黃巾賊寇無不望風而降。”
管亥無言以對,他確實聽到了關於弘農王的一些事跡。
昔日那些投降的黃巾士卒,如今都心甘情願為弘農王賣命,就連身為渠帥的管亥企圖策反他們,也無法成功。
“難道我真的錯了?”管亥捫心自問。
他不知道,為何昔日的袍澤紛紛背叛他,轉而誓死效忠弘農王。
他帶領的這些黃巾士卒整日在為糧食發愁,搶了這家,搶那家,最後搶無可搶,隻好四處流竄。
難道他這樣做,是錯的?
為何大賢良師轟轟烈烈的呐喊、抗爭,最終被消弭於無形?
管亥心中的信念開始動搖。
見他麵露疑慮,關羽繼續勸說:“看將軍也是一名俠義之士,何不率部投降弘農王。”
“上可報效國家,下可安撫百姓,若能名垂青史,豈不比淪為寇賊要好上千百倍。”
管亥心想:“久聞弘農王賢德之名,若能隨他青史留名,光耀門楣,那確也不枉此生。”
隻是他心中還有顧慮。
昔日一位大漢名將曾言:“今海內一統,惟黃巾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
意思就是,如果朝廷容納黃巾軍投降,那麽將無法警示天下。
所以,大漢正規軍的態度一直是斬草除根,拒不受降。
迴想起當年下曲陽之戰,管亥心中不禁一顫。
漢軍一聲令下,十萬黃巾叛軍被屠戮殆盡,所有的屍骨竟還被築成了“京觀”。
朝廷對於叛逆之行的嚴酷態度,讓管亥深感艱難。於是,說出了心中的顧慮:“隻怕弘農王難以接納。”
身為黃巾軍渠帥,曾經與朝廷為敵,這樣的身份無疑會給投降帶來極大的阻礙。
弘農王是否願意接納他這樣的降將,是否會對他心存芥蒂,都是未知數。
“隻要爾等誠心投效,弘農王必定誠心接納,且一視同仁。”關羽身側那少年儒生,突然朗聲迴答。
“你為何敢如此肯定?”管亥心有不解,他隻以為此人是關羽的跟班,人微言輕。
“因為,我就是弘農王。”少年正是劉禪,他語出驚人,字字鏗鏘有力。
唰!
不等管亥反應,其身側的周倉聽到弘農王幾個字的同時,就已經出手。他拔出長刀,便飛速朝弘農王接近。
他心中暗道:“隻要抓住這弘農王,渠帥和弟兄們都有救了。”
豈不料,關羽的動作更快,他閃電一擊,瞬間奪過周倉手中長刀。
關羽順勢將他夾在腋窩之下,縱身一躍,就出現在管亥麵前。長刀遞出,正明晃晃地架在管亥的脖頸上。
“都別亂動,否則立刻殺了他。”
劉禪頓時也長舒一口氣,收起了體內的禹王訣。
四周的親衛見此,不敢前行,隻好遠遠地守著。
城樓外的一些黃巾士卒,聽到響動,紛紛過來支援。轉眼間,竟已將城樓團團圍住。
“統統把兵器放下。”就在這形勢萬分危急之時,管亥卻對黃巾軍下令了不準抵抗的命令。
其實,他剛才也沒打算反擊,不然以他的武勇,也不可能輕易就被關羽挾持住。
叮叮叮!
既然渠帥發話了,黃巾軍隻好統統放下了兵器。
見對方示好,關羽也將周倉扔還給他們。
管亥見此,長籲一口氣。
他在關羽的嚴密監視下,緩緩起身,走到劉禪身前,俯身大拜。
“沒想到弘農王竟屈尊來勸降我等,管亥感激不盡。自今日起,管某甘願做殿下的馬前卒。”
“快快請起。”劉禪也沒料到管亥竟如此深明大義。
他此行偷偷跟著關羽前來,也是臨時起意。
一方麵為了打消管亥等一眾黃巾軍心中的顧慮。
另一方麵自然也是顯得對黃巾軍的重視。
“孤深知黃巾軍中士卒也多是苦難之人,都是大漢的子民,隻是為了活命,不得已而落草為寇。”
“本王在此起誓,隻要諸位願意歸順,定當一視同仁。”
“誓死追隨弘農王。”管亥再無顧慮,當即領著眾人朝劉禪大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