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不必悲傷,妾身會一直追隨殿下,陪伴殿下的!”
唐姬害怕劉禪再受刺激,連忙柔聲勸道。
“即使殿下不當皇帝,也貴為弘農王,是當今天子的親哥哥。”
“改日求陛下準許我們返迴封地,我們的封地就在弘農郡,離京城不遠,幾日便能抵達。”
“董卓!弘農王!”唐姬話還未說完,劉禪臉色突然大變。
他哪裏還不知道此時的身份,他一巴掌拍在額頭上,這真實的疼痛感傳來,頓時讓他心灰意冷。
“不會的……!這應該是夢!……啊!”劉禪心中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急萬分。
他的胸口劇烈起伏著,一口氣沒喘上來,暈了過去。
這一定不是真的!
劉禪不想相信,但是這一切,又令他不得不確信。
如今的他變成了那個隻活了不到一年的廢材皇帝——劉辯。
“少帝劉辯死於昭寧年間,詔除少帝在位之年號光熹、昭寧,複稱中平六年。”這一段文字,劉禪年少時是讀過的。
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改寫命運,身為弘農王的他頂多還有兩個月可活。
“殿下!殿下!!你怎麽了?……來人!快來人!!”唐姬見劉禪暈了過去,大聲唿救。
一名小黃門慌慌張張地闖了進來,看到劉禪的模樣,又急忙跑了出去。
他一邊跑,一邊對院門外守衛的士卒,大聲唿道:“快!殿下有恙!快進宮傳醫官,快!”。
他的聲音在夜空中迴蕩,令黑夜中的永安宮,頓時亮起了許多火光。
就連看守永安宮的士卒們也都打起了精神,他們倒不擔心弘農王生病,隻是怕他趁亂跑了。
不久,醫官被緊急召來。
他冷靜地為劉禪號脈,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最後鬆開了手,轉身對一旁焦急等待的何太後說道:“殿下隻是受了驚嚇,並無大礙,安心休養便可。”
聽到醫官的話,何太後那顆懸著的心終算放了下來。
她跟劉禪一起被關在這永安宮,隻是她居住在偏殿。剛才的唿喊聲,也將何太後驚醒,於是,她趕緊過來看看兒子的情況。
唐姬聽了醫官所說,也長舒一口氣,稍稍放寬了心。
在眾人一番忙碌的過程中,劉禪已悠悠轉醒。
何太後!唐姬!這一張張記憶裏熟悉的麵容,這十二分真實的感覺,無不昭示著:這一切都是真的,這不是夢!
他睜大眼睛,靜靜看著這一切,並未言語,隻是覺得人多太吵想靜靜,於是抬起手揮了揮,示意他們告退。
醫官與一眾奴仆恭敬行了一禮,依次退出了房間。隻留下唐姬和太後兩人陪著劉禪。
“母後也請迴吧!”
“皇兒!”何太後輕聲唿喚,眼神之中依舊充滿了擔憂。
她並不想離開,但又怕自己的堅持,會忤逆了兒子的意願。
她這兒子自從失去帝位以後,性格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種無言的沉默,令她心疼不已。
她深知,帝位被廢對她兒子來說,定然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其內心一定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其實,何太後如今也失去了皇太後的身份,其心中又何嚐沒有憤怒與悔恨呢?
怒其兄長無謀,引狼入室,恨自己心慈手軟,聽信了那十常侍的鬼話。
如今,她和兒子都淪為了階下囚,這種屈辱和痛苦讓她無法釋懷。但又有何用?她除了照看兒子,什麽也做不了。
何太後最後還是走了,小黃門也隨之關閉了房門,屋內又陷入一片寂靜。
劉禪輕歎了一聲,他總算明白了目前的處境。
但他依舊沒有明白,為何他能從泰始七年,穿越迴到了昭寧年間,並附身在廢帝劉辯的身上,這之間可是隔了有八十多年。
劉禪心中琢磨著,同時檢查著自己的身體。
先不管形勢怎麽樣,至少他對於現在的形體是非常滿意的。
那緊致的淡黃色肌膚,那流暢的肌肉線條,那棱角分明的臉龐,無不彰顯著旺盛的活力。
突然,他摸到自己鎖骨處的一道玉飾。
對於這一枚玉飾,他是再熟悉不過了。
這是他年少遊曆青城山時,一位素不相識、白發童顏的道長贈予他的。
此玉飾晶瑩剔透,其中有無數道紋路,看起來非常奇特。
劉禪起初也並未留意,直到後來他偶然發現,此玉竟然有催眠的功效。
每次凝望片刻,便能即刻入眠。
正因此奇效,自那之後,他就時常把這道月牙形玉飾掛於胸前。
“它怎麽也隨本王一起穿越了?”劉禪搜遍全身,隻發現這一件舊物。
“難道全是因為它?”他取下玉飾,仔細把玩著。
“這是?”隻見玉飾表麵竟多三個字,赫然是“太子辯”。
“這字是怎麽迴事?”劉禪心中詫異不已。
他可是清晰地記得,這玉飾上除了玄而又奇的紋路,沒有任何字符。
“難道當初那老道所贈玉飾,乃是昔日已故弘農王劉辯的貼身配飾?”
“而且還具有某種神奇的仙法?又將本王帶到了這裏?”
似乎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何劉禪和這道玉飾一起穿越了。
劉禪轉而又有點憤怒。
那老道把自己送到此絕境之中,又是何意?
如今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已淪為階下囚,被關在這永安宮內。
宮門外守衛森嚴,其中帶甲的西涼士卒將近三十人。
“這如何逃得出去?”劉禪知道,如果他繼續待在這裏,不久將會被人毒殺。
“如果早來幾個月,還算好辦。”
“要不,躺平算了?不過一死而已!”
劉禪倒是活夠了,該享樂的也都享受過了。
但想起這身軀的原主人——劉辯,實在是挺可惜的。
劉禪在前世,其實就聽說過他的種種遭遇。
劉辯是已故靈皇帝的長子,依靠以舅舅為首的強大外戚勢力,繼承了皇位。
但又因為外戚的昏庸無能,進而引發的宮廷叛亂,流落至民間,被領兵進京勤王的西涼軍將領董卓所獲。
那野心勃勃的董卓,順勢控製了皇帝劉辯和整個京城。
為了擴大影響力,把帝國的中樞踩在腳下,他聽了麾下謀士的建議,改立靈帝的次子——劉協為帝,廢劉辯為弘農王。
劉協,年僅八歲,年紀尚幼,比起十六歲的劉辯,自然更加容易掌控。
“怎麽辦?如今皇位被廢,還被軟禁在這永安宮內!”劉禪麵如死灰。
“難道真的就這樣眼睜睜地等死?”
唐姬害怕劉禪再受刺激,連忙柔聲勸道。
“即使殿下不當皇帝,也貴為弘農王,是當今天子的親哥哥。”
“改日求陛下準許我們返迴封地,我們的封地就在弘農郡,離京城不遠,幾日便能抵達。”
“董卓!弘農王!”唐姬話還未說完,劉禪臉色突然大變。
他哪裏還不知道此時的身份,他一巴掌拍在額頭上,這真實的疼痛感傳來,頓時讓他心灰意冷。
“不會的……!這應該是夢!……啊!”劉禪心中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急萬分。
他的胸口劇烈起伏著,一口氣沒喘上來,暈了過去。
這一定不是真的!
劉禪不想相信,但是這一切,又令他不得不確信。
如今的他變成了那個隻活了不到一年的廢材皇帝——劉辯。
“少帝劉辯死於昭寧年間,詔除少帝在位之年號光熹、昭寧,複稱中平六年。”這一段文字,劉禪年少時是讀過的。
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改寫命運,身為弘農王的他頂多還有兩個月可活。
“殿下!殿下!!你怎麽了?……來人!快來人!!”唐姬見劉禪暈了過去,大聲唿救。
一名小黃門慌慌張張地闖了進來,看到劉禪的模樣,又急忙跑了出去。
他一邊跑,一邊對院門外守衛的士卒,大聲唿道:“快!殿下有恙!快進宮傳醫官,快!”。
他的聲音在夜空中迴蕩,令黑夜中的永安宮,頓時亮起了許多火光。
就連看守永安宮的士卒們也都打起了精神,他們倒不擔心弘農王生病,隻是怕他趁亂跑了。
不久,醫官被緊急召來。
他冷靜地為劉禪號脈,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最後鬆開了手,轉身對一旁焦急等待的何太後說道:“殿下隻是受了驚嚇,並無大礙,安心休養便可。”
聽到醫官的話,何太後那顆懸著的心終算放了下來。
她跟劉禪一起被關在這永安宮,隻是她居住在偏殿。剛才的唿喊聲,也將何太後驚醒,於是,她趕緊過來看看兒子的情況。
唐姬聽了醫官所說,也長舒一口氣,稍稍放寬了心。
在眾人一番忙碌的過程中,劉禪已悠悠轉醒。
何太後!唐姬!這一張張記憶裏熟悉的麵容,這十二分真實的感覺,無不昭示著:這一切都是真的,這不是夢!
他睜大眼睛,靜靜看著這一切,並未言語,隻是覺得人多太吵想靜靜,於是抬起手揮了揮,示意他們告退。
醫官與一眾奴仆恭敬行了一禮,依次退出了房間。隻留下唐姬和太後兩人陪著劉禪。
“母後也請迴吧!”
“皇兒!”何太後輕聲唿喚,眼神之中依舊充滿了擔憂。
她並不想離開,但又怕自己的堅持,會忤逆了兒子的意願。
她這兒子自從失去帝位以後,性格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種無言的沉默,令她心疼不已。
她深知,帝位被廢對她兒子來說,定然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其內心一定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其實,何太後如今也失去了皇太後的身份,其心中又何嚐沒有憤怒與悔恨呢?
怒其兄長無謀,引狼入室,恨自己心慈手軟,聽信了那十常侍的鬼話。
如今,她和兒子都淪為了階下囚,這種屈辱和痛苦讓她無法釋懷。但又有何用?她除了照看兒子,什麽也做不了。
何太後最後還是走了,小黃門也隨之關閉了房門,屋內又陷入一片寂靜。
劉禪輕歎了一聲,他總算明白了目前的處境。
但他依舊沒有明白,為何他能從泰始七年,穿越迴到了昭寧年間,並附身在廢帝劉辯的身上,這之間可是隔了有八十多年。
劉禪心中琢磨著,同時檢查著自己的身體。
先不管形勢怎麽樣,至少他對於現在的形體是非常滿意的。
那緊致的淡黃色肌膚,那流暢的肌肉線條,那棱角分明的臉龐,無不彰顯著旺盛的活力。
突然,他摸到自己鎖骨處的一道玉飾。
對於這一枚玉飾,他是再熟悉不過了。
這是他年少遊曆青城山時,一位素不相識、白發童顏的道長贈予他的。
此玉飾晶瑩剔透,其中有無數道紋路,看起來非常奇特。
劉禪起初也並未留意,直到後來他偶然發現,此玉竟然有催眠的功效。
每次凝望片刻,便能即刻入眠。
正因此奇效,自那之後,他就時常把這道月牙形玉飾掛於胸前。
“它怎麽也隨本王一起穿越了?”劉禪搜遍全身,隻發現這一件舊物。
“難道全是因為它?”他取下玉飾,仔細把玩著。
“這是?”隻見玉飾表麵竟多三個字,赫然是“太子辯”。
“這字是怎麽迴事?”劉禪心中詫異不已。
他可是清晰地記得,這玉飾上除了玄而又奇的紋路,沒有任何字符。
“難道當初那老道所贈玉飾,乃是昔日已故弘農王劉辯的貼身配飾?”
“而且還具有某種神奇的仙法?又將本王帶到了這裏?”
似乎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何劉禪和這道玉飾一起穿越了。
劉禪轉而又有點憤怒。
那老道把自己送到此絕境之中,又是何意?
如今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已淪為階下囚,被關在這永安宮內。
宮門外守衛森嚴,其中帶甲的西涼士卒將近三十人。
“這如何逃得出去?”劉禪知道,如果他繼續待在這裏,不久將會被人毒殺。
“如果早來幾個月,還算好辦。”
“要不,躺平算了?不過一死而已!”
劉禪倒是活夠了,該享樂的也都享受過了。
但想起這身軀的原主人——劉辯,實在是挺可惜的。
劉禪在前世,其實就聽說過他的種種遭遇。
劉辯是已故靈皇帝的長子,依靠以舅舅為首的強大外戚勢力,繼承了皇位。
但又因為外戚的昏庸無能,進而引發的宮廷叛亂,流落至民間,被領兵進京勤王的西涼軍將領董卓所獲。
那野心勃勃的董卓,順勢控製了皇帝劉辯和整個京城。
為了擴大影響力,把帝國的中樞踩在腳下,他聽了麾下謀士的建議,改立靈帝的次子——劉協為帝,廢劉辯為弘農王。
劉協,年僅八歲,年紀尚幼,比起十六歲的劉辯,自然更加容易掌控。
“怎麽辦?如今皇位被廢,還被軟禁在這永安宮內!”劉禪麵如死灰。
“難道真的就這樣眼睜睜地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