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變革二
命運之局之朝天的野望 作者:喜歡野山羊的襯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春日的朝陽灑落在翰林院的院牆上,林焱正在與一群官員商議新政細節。
\"首輔大人,這份改革章程已經擬好了。\"一位編修恭敬地呈上文書。
林焱仔細翻看。這是新政最重要的一環——科舉改革方案。除了傳統的經義考試外,還增加了實務考核,確保選拔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不錯。\"他點頭讚許,\"不過還需要補充一點。\"
\"什麽?\"
\"要增加對品德的考察。\"林焱說,\"一個人的才能再高,如果品行不端,也難堪重任。\"
眾人紛紛點頭。經曆了之前的動亂,大家都明白人品的重要性。
正說著,鄭明遠匆匆而來:\"出事了。\"
\"怎麽了?\"
\"江南漕運那邊出了問題。幾個大族聯合起來,想要抵製新政。\"
林焱並不意外。變法觸動既得利益,阻力在所難免。
\"具體情況如何?\"
\"他們打著保護傳統的旗號,暗中串聯商戶,抵製朝廷的新稅製。不僅如此,還散布謠言,說新政會損害百姓利益。\"
林焱沉吟片刻:\"傳我令,著巡按使即刻南下調查。另外......\"
他看向眾人:\"諸位覺得該如何處置?\"
一名年輕官員站出來:\"依下官之見,應該立即派兵鎮壓。否則隻會助長他們的氣焰。\"
\"不可。\"另一位老臣反對,\"應該曉之以理。這些大族根基深厚,貿然動武反而會激化矛盾。\"
眾說紛紜,各執一詞。
林焱聽完,笑道:\"諸位說得都有道理,但似乎忽略了最關鍵的一點。\"
\"什麽?\"
\"民心。\"林焱說,\"那些大族為什麽敢抵製新政?因為他們覺得有民意支持。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讓百姓明白新政的好處。\"
說著,他展開一份詳細計劃:首先在江南選擇幾個州縣試點,實施新的稅收製度。同時派遣能幹官員,深入基層了解民情。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機製,讓百姓看到變革帶來的實際好處。
\"這......\"眾人恍然大悟。
\"沒錯。\"林焱說,\"隻要百姓支持,那些大族就失去了借口。到時候,自然會知難而退。\"
就在這時,蕭瑾來訪。
\"林兄,北方傳來消息。\"他說,\"邊軍改革已經初見成效。新的指揮體係運轉順利,士氣大振。\"
這是個好消息。邊軍改革是新政的重要組成部分。林焱親自設計了新的軍製,不僅理順了指揮關係,還改善了軍需供應。
\"很好。\"林焱點頭,\"讓他們繼續推進。對了,天機閣那邊怎麽說?\"
\"大長老說時機已到。\"蕭瑾說,\"可以開始第二階段了。\"
所謂第二階段,就是建立新的監察係統。這個係統將結合朝廷和江湖兩股力量,形成一個高效的監督網絡。
\"那就開始吧。\"林焱說,\"不過要注意一點。\"
\"什麽?\"
\"監察不是為了打擊報複,而是為了維護公平正義。一定要讓大家明白這一點。\"
說話間,又一份奏報送到。是關於西北賑災的情況。
打開一看,林焱的表情變得凝重。災情比預想的更嚴重,需要立即調集糧草救援。
\"馬上擬旨。\"他當機立斷,\"調用京城糧倉儲備,星夜運往災區。另外,讓各地商會配合,確保運輸通暢。\"
\"可是......\"有人遲疑,\"朝廷儲備不多了。如果全部調去救災......\"
\"倉廩實而知禮節。\"林焱說,\"如果連百姓的溫飽都保證不了,還談什麽變法?\"
他的話讓在場眾人沉默。確實,任何改革都必須建立在民生改善的基礎上。
\"對了。\"他突然想起什麽,\"讓問天樓的人準備一下。\"
\"要做什麽?\"
\"我要親自去災區看看。\"林焱說,\"隻有實地了解情況,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這個決定讓眾人驚訝。以往的首輔大多高居廟堂,很少親臨基層。
\"可是......\"鄭明遠擔憂,\"現在局勢正敏感,您親自出京......\"
\"正因為局勢敏感,才更要實地考察。\"林焱說,\"而且我相信,隻要按規矩辦事,就不會有問題。\"
他看向眾人:\"諸位,變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隻要堅持初心,一定能開創新局。\"
眾人被他的誠意打動,紛紛表示願意全力配合。
林焱滿意地點頭。他知道,真正的變革不在於製度的更改,而在於人心的改變。隻有讓每個人都明白變革的意義,新政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他走到窗前,看著院子裏一群學子正在認真讀書。這些都是通過新科舉製度選拔出來的人才,將是未來朝廷的棟梁。
\"有希望。\"他喃喃自語。
確實,盡管前路艱難,但隻要堅持正確的方向,美好的未來一定會來臨。
而這,正是他手中止戈刀帶給他的啟示。力量從來都不是用來統治的,而是用來守護的。守護這片土地,守護這裏的百姓,守護所有美好的願望。
\"首輔大人,這份改革章程已經擬好了。\"一位編修恭敬地呈上文書。
林焱仔細翻看。這是新政最重要的一環——科舉改革方案。除了傳統的經義考試外,還增加了實務考核,確保選拔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不錯。\"他點頭讚許,\"不過還需要補充一點。\"
\"什麽?\"
\"要增加對品德的考察。\"林焱說,\"一個人的才能再高,如果品行不端,也難堪重任。\"
眾人紛紛點頭。經曆了之前的動亂,大家都明白人品的重要性。
正說著,鄭明遠匆匆而來:\"出事了。\"
\"怎麽了?\"
\"江南漕運那邊出了問題。幾個大族聯合起來,想要抵製新政。\"
林焱並不意外。變法觸動既得利益,阻力在所難免。
\"具體情況如何?\"
\"他們打著保護傳統的旗號,暗中串聯商戶,抵製朝廷的新稅製。不僅如此,還散布謠言,說新政會損害百姓利益。\"
林焱沉吟片刻:\"傳我令,著巡按使即刻南下調查。另外......\"
他看向眾人:\"諸位覺得該如何處置?\"
一名年輕官員站出來:\"依下官之見,應該立即派兵鎮壓。否則隻會助長他們的氣焰。\"
\"不可。\"另一位老臣反對,\"應該曉之以理。這些大族根基深厚,貿然動武反而會激化矛盾。\"
眾說紛紜,各執一詞。
林焱聽完,笑道:\"諸位說得都有道理,但似乎忽略了最關鍵的一點。\"
\"什麽?\"
\"民心。\"林焱說,\"那些大族為什麽敢抵製新政?因為他們覺得有民意支持。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讓百姓明白新政的好處。\"
說著,他展開一份詳細計劃:首先在江南選擇幾個州縣試點,實施新的稅收製度。同時派遣能幹官員,深入基層了解民情。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機製,讓百姓看到變革帶來的實際好處。
\"這......\"眾人恍然大悟。
\"沒錯。\"林焱說,\"隻要百姓支持,那些大族就失去了借口。到時候,自然會知難而退。\"
就在這時,蕭瑾來訪。
\"林兄,北方傳來消息。\"他說,\"邊軍改革已經初見成效。新的指揮體係運轉順利,士氣大振。\"
這是個好消息。邊軍改革是新政的重要組成部分。林焱親自設計了新的軍製,不僅理順了指揮關係,還改善了軍需供應。
\"很好。\"林焱點頭,\"讓他們繼續推進。對了,天機閣那邊怎麽說?\"
\"大長老說時機已到。\"蕭瑾說,\"可以開始第二階段了。\"
所謂第二階段,就是建立新的監察係統。這個係統將結合朝廷和江湖兩股力量,形成一個高效的監督網絡。
\"那就開始吧。\"林焱說,\"不過要注意一點。\"
\"什麽?\"
\"監察不是為了打擊報複,而是為了維護公平正義。一定要讓大家明白這一點。\"
說話間,又一份奏報送到。是關於西北賑災的情況。
打開一看,林焱的表情變得凝重。災情比預想的更嚴重,需要立即調集糧草救援。
\"馬上擬旨。\"他當機立斷,\"調用京城糧倉儲備,星夜運往災區。另外,讓各地商會配合,確保運輸通暢。\"
\"可是......\"有人遲疑,\"朝廷儲備不多了。如果全部調去救災......\"
\"倉廩實而知禮節。\"林焱說,\"如果連百姓的溫飽都保證不了,還談什麽變法?\"
他的話讓在場眾人沉默。確實,任何改革都必須建立在民生改善的基礎上。
\"對了。\"他突然想起什麽,\"讓問天樓的人準備一下。\"
\"要做什麽?\"
\"我要親自去災區看看。\"林焱說,\"隻有實地了解情況,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這個決定讓眾人驚訝。以往的首輔大多高居廟堂,很少親臨基層。
\"可是......\"鄭明遠擔憂,\"現在局勢正敏感,您親自出京......\"
\"正因為局勢敏感,才更要實地考察。\"林焱說,\"而且我相信,隻要按規矩辦事,就不會有問題。\"
他看向眾人:\"諸位,變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隻要堅持初心,一定能開創新局。\"
眾人被他的誠意打動,紛紛表示願意全力配合。
林焱滿意地點頭。他知道,真正的變革不在於製度的更改,而在於人心的改變。隻有讓每個人都明白變革的意義,新政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他走到窗前,看著院子裏一群學子正在認真讀書。這些都是通過新科舉製度選拔出來的人才,將是未來朝廷的棟梁。
\"有希望。\"他喃喃自語。
確實,盡管前路艱難,但隻要堅持正確的方向,美好的未來一定會來臨。
而這,正是他手中止戈刀帶給他的啟示。力量從來都不是用來統治的,而是用來守護的。守護這片土地,守護這裏的百姓,守護所有美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