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殿試的大日子。


    天還未亮,所有進士就已聚集在金鑾殿外。林焱站在隊伍中,看著眼前巍峨的宮門,神色平靜。


    \"緊張嗎?\"蕭瑾在旁邊低聲問。


    \"有什麽好緊張的。\"林焱淡淡道,\"不過是另一種考驗罷了。\"


    確實,殿試雖然是定名次的關鍵,但更重要的是君臣初見。能在金鑾殿上留下什麽印象,比名次更重要。


    五更剛到,鍾聲響起。


    \"皇上駕到!\"太監尖細的聲音劃破黎明。


    眾人齊齊跪拜。林焱透過袍袖的縫隙,看到龍輦停在殿前。皇上在內侍的攙扶下走上金階。


    \"平身。\"


    眾人起身,依次走入大殿。林焱被安排在第三排靠中間的位置,視野極好。他注意到,太子和二皇子都已經在殿上就座。


    殿試的規矩很簡單。皇上會親自出題,考生當場作答。這不僅考驗學問,更考驗應變。


    \"今日朕要考諸位一個問題。\"皇上開口,\"近聞邊境多事,盜賊猖獗,軍民不安。諸位以為,當如何應對?\"


    此言一出,滿殿肅然。這哪裏是在考試,分明是在問計。當前朝廷最大的問題就是邊境不穩,皇上這是要看看這些新科進士有什麽見解。


    不少人開始思索對策,有的甚至已經提筆。但林焱卻沒有急著迴答。他發現太子和二皇子的表情都變得嚴肅起來。顯然,這個問題關係重大。


    \"啟奏陛下。\"有人率先開口,\"臣以為,當先增兵邊境,嚴加防範...\"


    這個迴答中規中矩,說了等於沒說。皇上麵無表情地聽著,目光掃視全場。


    又有人答道:\"臣以為,當以安撫為主,招撫為輔...\"


    這個答案就更虛了。林焱注意到,老太師微微搖頭。顯然,這種敷衍的迴答入不了眼。


    \"林焱。\"皇上忽然點名,\"你來說說。\"


    滿殿嘩然。按理說殿試是自由答題,皇上卻點名讓林焱迴答,這意味著什麽?


    林焱從容起身:\"臣以為,邊境之患,表在盜賊,實在民生。\"


    \"哦?\"皇上來了興趣,\"詳細說說。\"


    \"邊境不穩,源於三患:其一,軍餉不足,將士難以為戰。其二,百姓生計艱難,易被盜賊蠱惑。其三,官吏貪腐,致使軍政廢弛。\"


    此言一出,滿殿寂靜。這番話可謂一針見血,直指要害。那些原本還在沉思的考生,都不禁側目。


    皇上點頭:\"那依你之見,應當如何?\"


    \"臣以為當從三方著手:其一,嚴查軍餉,確保軍需充足。其二,安撫百姓,解決民生之困。其三,整頓吏治,嚴懲貪腐之徒。\"


    說到這裏,林焱停頓了一下,又補充道:\"但根本之策,在於徹查邊軍內部。臣聞近日有人在暗中調動糧草,恐非偶然...\"


    此言一出,殿上震動。所有人都知道他說的是謝雲陽一案。在殿試上提這件事,需要極大的勇氣。


    \"哦?\"皇上眼中精光閃動,\"此話何解?\"


    \"臣以為,盜賊猖獗必有內應。若無人暗中接應,他們如何能得到軍情?若無人泄露消息,他們如何能避開巡防?\"


    這番話可謂石破天驚。林焱等於是在說,邊境問題的根源在於朝廷內部有人通敵!


    殿上一片寂靜。太子和二皇子的臉色都變了。這番話太過鋒利,直接戳破了表象。


    但皇上卻露出讚許的神色:\"繼續說。\"


    \"臣以為,要平邊患,必先肅內。當從三處著手:其一,徹查軍需去向,看看這些年的軍餉都流向何處。其二,清查邊將來往,看看誰在暗中與盜賊勾結。其三,整頓邊軍,重立軍紀...\"


    這番議論可謂鞭辟入裏。林焱不但指出了問題,還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說得好。\"皇上讚道,\"那依你看,這件事該由誰來辦?\"


    \"此事幹係重大,非一部可辦。臣以為,當命大理寺會同兵部、都察院,共同徹查。如此,方能水落石出。\"


    林焱的迴答顯示出過人的政治智慧。這三個衙門互相牽製,誰也不能包庇誰。


    皇上滿意地點頭,又問其他考生。但林焱知道,自己已經在這場殿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事情還沒完。就在大家以為殿試就要結束時,皇上又拋出一個問題:


    \"方才林焱說,要肅內。那麽,如何肅內?\"


    這個問題更加棘手。涉及到朝廷內部的整頓,稍有不慎就會得罪人。


    但林焱不愧是經曆過商場風雨的人,從容答道:


    \"臣以為,肅內當從三方麵著手:其一,重整吏治,嚴懲貪官。其二,改革製度,堵塞漏洞。其三,選賢任能,用人唯才。\"


    \"這些都是空話。\"皇上忽然道,\"如何落實?\"


    \"請陛下容臣細說。\"林焱不慌不忙,\"重整吏治,當先從邊軍入手。比如謝雲陽一案,就是一個突破口。順藤摸瓜,必有發現...\"


    \"改革製度呢?\"


    \"當以軍需為先。目前軍需采買混亂,中間環節太多。不如改為直接采購,由兵部統一負責。如此可省去中間盤剝,也好追查去向。\"


    \"選賢任能又當如何?\"


    \"此事簡單。今科考中的舉子,多有真才實學。不如派他們去邊地實習,既可曆練,又可了解實情...\"


    這番對答可謂精彩。林焱的每個建議都很具體,而且都直指要害。最後一個建議更是巧妙,既表明了新科進士的態度,又給朝廷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案。


    殿試一直持續到日上三竿。等到散朝時,所有人都知道,今年的頭名進士非林焱莫屬。


    但林焱並不在意這些。他更關注的是,自己在這場殿試中展現出的態度。那些建議,那些觀點,都會成為將來的政治資本。


    走出金鑾殿,陽光正好。林焱深深地看了一眼這座巍峨的宮殿。殿試不過是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著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命運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野山羊的襯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野山羊的襯套並收藏命運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