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對策
命運之局之朝天的野望 作者:喜歡野山羊的襯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內院比外院更加肅穆。
數千考生依次進入考場,每人都被分配到一個固定的號位。林焱的位置在第三排靠中間,視野極好。
\"開場策論。\"他心中暗忖,\"這是要考驗我們的政見了。\"
正想著,已經有吏員開始宣讀考題:
\"天下積弊,莫過於吏治。近年來官員貪腐,民不聊生。試論吏治之弊,當如何整飭?\"
全場一片嘩然。這考題可謂切中時弊,而且直指當前朝廷的痛處。
\"好題目。\"林焱冷笑。這哪裏是考題,分明是要考生表態。
果然,他很快注意到周圍考生的反應。有人欣喜若狂,有人愁眉不展,更有人麵露難色。顯然,大家都意識到了這題目的分量。
\"諸位請看。\"主考官站起來說,\"此題本應由李大人出,但他身體不適,所以...\"
話未說完,堂上忽然有人咳嗽。眾人抬頭一看,竟是老太師!
\"開考吧。\"老太師淡淡說了一句,就閉目養神。
但就是這簡單的一句話,卻讓主考官的氣勢頓時弱了幾分。
林焱看在眼裏,暗自點頭。老太師這是在告訴大家:雖然主考換人了,但他還在這看著呢。
於是振筆疾書,開始答題:
\"吏治之弊,源於三患:一曰任人唯親,二曰互相庇護,三曰壅塞言路...\"
他的筆下絲毫不留情麵,將官場積弊一一道來。但又不是簡單的指責,而是深入分析病根。
\"要治吏治之弊,當從三方著手:其一,革除任人唯親之弊,當以才學為先,公議舉薦。其二,打破朋黨庇護之風,建立督察之製。其三,廣開言路,令天下人得以直言進諫...\"
寫到這裏,他忽然注意到主考官的臉色變了。顯然,這些觀點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
但林焱毫不在意,繼續寫道:
\"古人雲: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日之弊,實與商君變法前何其相似?當年商鞅變法,首重破除特權,嚴立賞罰。今日整飭吏治,亦當如此...\"
這番議論可謂大膽。居然把當前朝廷比作商鞅變法前的秦國,這分明是在說現在的官場已經腐敗到了極點。
\"林焱。\"蕭瑾在旁邊低聲提醒,\"你這麽寫,會不會...\"
\"無妨。\"林焱胸有成竹,\"這正是考官想看的。\"
確實,他發現老太師不知何時睜開了眼睛,正若有所思地看著這邊。
繼續寫道:
\"然變法之道,貴在循序漸進。始則立法明製,繼則選賢任能,終則推行新政。三者缺一不可...\"
這段是對前文的補充,顯示出改革的智慧。既要魄力,又要謀略,這才是治國之道。
正寫著,忽聽見不遠處有人驚唿。原來是有考生暈倒了!
\"莫非...\"林焱眯起眼睛。果然,那考生的號位正是之前被搜出特製文具的其中一個。
\"果然有貓膩。\"他暗忖。這八成是太子那邊動的手腳,在文具上做了手腳。
但他現在顧不得這些,繼續答題:
\"至於具體舉措,當以六事為先:其一,嚴定銓選之製,使才能者得以上進。其二,立督察之法,使貪腐者無所遁形。其三,廣開言路,使天下之誌得以上達。其四,重整吏製,使職權分明。其五,嚴明賞罰,使善惡分明。其六,革除陋習,使吏治清明...\"
這六條建議都直指要害,每一條都能引起軒然大波。但林焱知道,這正是考官想看的。改革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要的就是這種敢說敢做的魄力。
寫完這些,他又補充道:
\"然則古人雲:善醫者,治於病發之前。吏治之弊,根在於製。唯有徹底改革現行製度,方能除弊清源。否則,即便懲治一批貪官,也難免後繼有人...\"
這段話可謂點睛之筆。不隻是懲治貪官這麽簡單,而是要從製度上解決問題。這顯示出了遠見卓識。
正當他準備收筆時,忽然又聽見幾聲驚唿。這次竟有好幾個考生同時暈倒!
\"蹊蹺。\"林焱心中一動。這明顯不是巧合。
果然,老太師也坐不住了。他緩緩站起來,走向那些暈倒的考生。
\"去請太醫。\"老太師說,\"同時...\"他意味深長地看了主考官一眼,\"查查他們用的文具。\"
這一下,主考官的臉色更難看了。顯然,這些考生都是他們的人。
林焱趁機寫下最後一段:
\"臣聞古人雲:為人臣者,當盡忠言事。今日之弊,非一朝一夕之故。欲圖更新,必先正本清源。否則,即便懲治一時,也難保長治久安。臣區區之見,不知是否可行,還請聖上裁斷。\"
寫完這些,他鬆了口氣。這份策論,可以說是字字珠璣,句句見血。既指出了問題的症結,又提出了解決的方案。更重要的是,還暗含了對當前局勢的看法。
\"林兄。\"蕭瑾在一旁低聲道,\"你就不怕得罪人?\"
\"怕什麽?\"林焱笑道,\"這朝堂之上,本就是一場較量。既然來了,就要拿出膽魄來!\"
正說著,又有考生暈倒。這次老太師終於怒了。
\"來人!\"他厲聲道,\"把所有文具都收上來檢查!\"
這一命令頓時引起軒然大波。不少考生麵露驚慌,顯然擔心自己的文具出問題。
但林焱卻看出了門道:老太師這是要借機打擊太子的人啊。畢竟那些做了手腳的文具,都是太子那邊分發的。
果然,檢查結果很快出來:有些文具中暗藏毒物!
\"大膽!\"老太師怒道,\"居然敢在貢院下毒!來人,徹查此事!\"
主考官這下真慌了。他沒想到事情會鬧這麽大。
但林焱知道,這正是皇上想看到的。通過這次科舉,不就是要看看各方勢力的手段嗎?
\"交卷吧。\"他站起身,將答卷交上去。
看著考官慌亂的樣子,他心中暗笑。這一場較量,才剛剛開始啊...
數千考生依次進入考場,每人都被分配到一個固定的號位。林焱的位置在第三排靠中間,視野極好。
\"開場策論。\"他心中暗忖,\"這是要考驗我們的政見了。\"
正想著,已經有吏員開始宣讀考題:
\"天下積弊,莫過於吏治。近年來官員貪腐,民不聊生。試論吏治之弊,當如何整飭?\"
全場一片嘩然。這考題可謂切中時弊,而且直指當前朝廷的痛處。
\"好題目。\"林焱冷笑。這哪裏是考題,分明是要考生表態。
果然,他很快注意到周圍考生的反應。有人欣喜若狂,有人愁眉不展,更有人麵露難色。顯然,大家都意識到了這題目的分量。
\"諸位請看。\"主考官站起來說,\"此題本應由李大人出,但他身體不適,所以...\"
話未說完,堂上忽然有人咳嗽。眾人抬頭一看,竟是老太師!
\"開考吧。\"老太師淡淡說了一句,就閉目養神。
但就是這簡單的一句話,卻讓主考官的氣勢頓時弱了幾分。
林焱看在眼裏,暗自點頭。老太師這是在告訴大家:雖然主考換人了,但他還在這看著呢。
於是振筆疾書,開始答題:
\"吏治之弊,源於三患:一曰任人唯親,二曰互相庇護,三曰壅塞言路...\"
他的筆下絲毫不留情麵,將官場積弊一一道來。但又不是簡單的指責,而是深入分析病根。
\"要治吏治之弊,當從三方著手:其一,革除任人唯親之弊,當以才學為先,公議舉薦。其二,打破朋黨庇護之風,建立督察之製。其三,廣開言路,令天下人得以直言進諫...\"
寫到這裏,他忽然注意到主考官的臉色變了。顯然,這些觀點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
但林焱毫不在意,繼續寫道:
\"古人雲: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日之弊,實與商君變法前何其相似?當年商鞅變法,首重破除特權,嚴立賞罰。今日整飭吏治,亦當如此...\"
這番議論可謂大膽。居然把當前朝廷比作商鞅變法前的秦國,這分明是在說現在的官場已經腐敗到了極點。
\"林焱。\"蕭瑾在旁邊低聲提醒,\"你這麽寫,會不會...\"
\"無妨。\"林焱胸有成竹,\"這正是考官想看的。\"
確實,他發現老太師不知何時睜開了眼睛,正若有所思地看著這邊。
繼續寫道:
\"然變法之道,貴在循序漸進。始則立法明製,繼則選賢任能,終則推行新政。三者缺一不可...\"
這段是對前文的補充,顯示出改革的智慧。既要魄力,又要謀略,這才是治國之道。
正寫著,忽聽見不遠處有人驚唿。原來是有考生暈倒了!
\"莫非...\"林焱眯起眼睛。果然,那考生的號位正是之前被搜出特製文具的其中一個。
\"果然有貓膩。\"他暗忖。這八成是太子那邊動的手腳,在文具上做了手腳。
但他現在顧不得這些,繼續答題:
\"至於具體舉措,當以六事為先:其一,嚴定銓選之製,使才能者得以上進。其二,立督察之法,使貪腐者無所遁形。其三,廣開言路,使天下之誌得以上達。其四,重整吏製,使職權分明。其五,嚴明賞罰,使善惡分明。其六,革除陋習,使吏治清明...\"
這六條建議都直指要害,每一條都能引起軒然大波。但林焱知道,這正是考官想看的。改革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要的就是這種敢說敢做的魄力。
寫完這些,他又補充道:
\"然則古人雲:善醫者,治於病發之前。吏治之弊,根在於製。唯有徹底改革現行製度,方能除弊清源。否則,即便懲治一批貪官,也難免後繼有人...\"
這段話可謂點睛之筆。不隻是懲治貪官這麽簡單,而是要從製度上解決問題。這顯示出了遠見卓識。
正當他準備收筆時,忽然又聽見幾聲驚唿。這次竟有好幾個考生同時暈倒!
\"蹊蹺。\"林焱心中一動。這明顯不是巧合。
果然,老太師也坐不住了。他緩緩站起來,走向那些暈倒的考生。
\"去請太醫。\"老太師說,\"同時...\"他意味深長地看了主考官一眼,\"查查他們用的文具。\"
這一下,主考官的臉色更難看了。顯然,這些考生都是他們的人。
林焱趁機寫下最後一段:
\"臣聞古人雲:為人臣者,當盡忠言事。今日之弊,非一朝一夕之故。欲圖更新,必先正本清源。否則,即便懲治一時,也難保長治久安。臣區區之見,不知是否可行,還請聖上裁斷。\"
寫完這些,他鬆了口氣。這份策論,可以說是字字珠璣,句句見血。既指出了問題的症結,又提出了解決的方案。更重要的是,還暗含了對當前局勢的看法。
\"林兄。\"蕭瑾在一旁低聲道,\"你就不怕得罪人?\"
\"怕什麽?\"林焱笑道,\"這朝堂之上,本就是一場較量。既然來了,就要拿出膽魄來!\"
正說著,又有考生暈倒。這次老太師終於怒了。
\"來人!\"他厲聲道,\"把所有文具都收上來檢查!\"
這一命令頓時引起軒然大波。不少考生麵露驚慌,顯然擔心自己的文具出問題。
但林焱卻看出了門道:老太師這是要借機打擊太子的人啊。畢竟那些做了手腳的文具,都是太子那邊分發的。
果然,檢查結果很快出來:有些文具中暗藏毒物!
\"大膽!\"老太師怒道,\"居然敢在貢院下毒!來人,徹查此事!\"
主考官這下真慌了。他沒想到事情會鬧這麽大。
但林焱知道,這正是皇上想看到的。通過這次科舉,不就是要看看各方勢力的手段嗎?
\"交卷吧。\"他站起身,將答卷交上去。
看著考官慌亂的樣子,他心中暗笑。這一場較量,才剛剛開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