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的紅色光束覆蓋了前方,狂暴的屍群如撞到一堵牆上,被阻斷在200米外。屍體迅速堆疊成一座座小山,小山的高度不斷增高。最後一隻二型活屍衝上了山頂,借助高度一躍而起,然後就被十幾道紅色光束打成了篩子。
剛子晃了晃腦袋,發射的激光束對他的電子眼有些幹擾,讓他有些頭暈。
鍾老八看了看頭盔內置的擊殺記錄,又看了看手中提著的重型激光機槍:頭兒,這,這也太猛了吧。
林浩也看著自己手中的激光步槍:耗電量還是太大了,冷卻係統也差點意思。大家多注意電池消耗,盡量不要連發,不要太依賴後背的電池背包。
猴子咂咂嘴:這李老板的新玩具還真多。
林浩點點頭:也多虧了有這些新裝備,要不遇上這個屍群我們隻能跑路了。來幾個人和我檢查一下有沒有那種新型活屍。
屍群中確實有幾隻五型活屍,激光步槍對它們的傷害可觀,但也無法做到一擊必殺,被改進型病毒強化的軀體需要集火連射才能擊穿。
猴子看向來路,車隊主力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
猴子:頭兒,車隊跟上來了,要不要掩埋消殺?
林浩站起身來:交給他們處理吧,我們繼續前進。
第二批車隊數量龐大,所承擔的任務也很繁重,不單單要支援十七號庇護所拯救那些幸存者,還要尋找合適地點建立前進基地,作為大舉支援內地庇護所的第一個立足點。
四號避難所派出了一個整編合成旅,第五集團軍第三合成旅作為主力,提供後勤保障的各種車輛就有上千輛之多。山xi省的地形多山多丘陵,為數不多的公路樞紐要麽是核打擊的目標要麽被地震坍塌所掩埋。
好在幾支偵查小隊打了前站勘察出可以通行的行進路線,其中一支小隊正在沿著鐵路線勘察,希望能夠整修鐵軌。單靠那些坑坑窪的公路運輸,實在無法滿足必然存在的巨量物資需求。
四號避難所目前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需要建立要塞群來應對必然出現的超級屍潮,需要打通和內地庇護所的陸上通道,需要派出兵力收攏幸存者。每一項任務都需要海量的物資和人力,四號避難所的產能龐大,但不是無限的。李成福手裏有一份全國各省份軍方戰備倉庫的坐標圖,現在林浩手裏也有一份。他們這個小隊不單單要前往第十七號庇護所,還要沿途開啟各處戰備倉庫獲取物資。
林浩知道老友的隱藏台詞,現在的運力太過寶貴,除了一些特殊裝備,如果能夠就地解決補給,那就盡量就地解決。
第一支支援車隊早於林浩十天到達了十七號庇護所,他們把所有幸存者帶離了這塊飽受輻射折磨的土地。新的營地建立在十七號庇護所原址西南方向八十公裏的一處小鎮,建立了簡易基地和戰地醫院。
這裏的輻射值要低很多,但還是超過普通人能夠承受的範圍內,這很無奈,但也是周邊幾百公裏內能找到的最好的地方了。
林浩在腦海中無數次想象過十七號庇護所幸存者的慘狀,現實給眾人的打擊還是高過預期。戰地醫院的病房內充斥著各種藥劑的刺鼻味和嘔吐物的酸臭味,高劑量的輻射下,引發了人體免疫係統的劇烈反應。皮膚紫紅,血管暴漲,渾身各處的淋巴結腫大,失明,惡性腫瘤,血液病,每個活下來的幸存者都飽受煎熬。
盡管趕來支援的車隊攜帶了足量的物資,盡管所有人不眠不休的盡力救治每一個幸存者,但每天還是有人在死去。
林浩在一間病房中找到了劉思成和牛牛,醫護人員實在無法把父子二人分開,隻好讓他們在一個病房裏接受治療。
林浩拿過一個板凳,坐在了劉思成麵前。這個堅強的男人,現在如一攤爛泥般躺在病床上,帶著氧氣麵罩,被監控儀器和點滴架包圍。
牛牛躺在旁邊的病床上,被同樣的冰冷機器和藥劑包圍。
林浩坐在那裏,眾人圍攏在病床前,沒有人說話,靜靜的等著他醒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手指動了動,眼皮如萬鈞般沉重,但是我得睜開眼睛,這房間裏有人,那個人在這裏已經很久了,就在我的麵前。
他是誰?不行,我要睜開眼睛,兒子就在我的身邊。
睜開啊,給我睜開啊。
疲憊的上眼皮肌肉不情不願的卷起,它太累了,還想要更多的休息,但來自大腦的信號它無法拒絕。
一絲光亮讓習慣黑暗的眼球很不適應,出於本能,眼皮來迴眨動。
慢慢的,視線可以聚焦了。慢慢的,我看清了眼前的人。
是浩哥,真的是他嗎?這是夢嗎?還是我們在地獄重逢了?
好幾個人影圍攏過來,那是徐姐?鍾老八?鍾宇?剛子?猴子?呂榮?大家都來了?
手被浩哥抓住,他的手溫暖,顫抖,他的眼中有淚,變大,然後在他的臉頰流下。
他是活人,那麽,我也沒死。
自己應該笑的,來,笑笑,起碼笑一下。
劉思成的腦袋努力的轉了轉,林浩知道他的意思:放心吧,牛牛就在旁邊。我和醫生聊過,他的狀態比你好很多,你是個好父親,把兒子保護得很好。
劉思成的臉上閃過一絲笑意,那笑意中帶著驕傲。
“哥!”
嗓音嘶啞,帶著委屈,帶著依賴,帶著喜悅,也帶著一陣咳嗽和監控儀器的警報聲。
幾名大夫護士衝了進來,把林浩眾人都攆了出去。
過了好久,林浩才被允許重新進入病房。大夫下了死命令,五分鍾,多一秒都不行,他居然還派了個護士守在門口掐著時間。
林浩重新坐迴病床前,淚水再次從二人眼中流出。
劉思成在笑,他在哭。他在笑,劉思成在哭。
林浩握著劉思成的手:長話短說,支援的車隊是我帶領的。有最先進的設備,最好的醫生,外麵正在建設更大的醫院。你會好起來的,牛牛也會好起來。我們還有好多話要說,我們還有好多年要一起活,牛牛還需要你的照顧。現在你要做的,就是放下所有心思,相信我說的話,能做到嗎?
自己的眼睛被淚水浸泡,視線模糊。但那聲音,那語氣,果然是林浩,果然是記憶中的浩哥,那個帶領他們一路拚殺轉戰千裏的浩哥。
他說的,我信。
嗓子好疼,好多話說不出來,那就點點頭吧。
十幾名士兵拿著水龍,透著絲絲淡藍色的液體噴出,幾輛油罐車慢慢的行駛在前麵。油罐車中是富友集團研發的核輻射中和液,無法徹底清除輻射,但可以把輻射強度降低到人體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在對比了偵查小隊反饋迴來的周圍情報後,林浩和第三旅的旅長鄭德把這個小鎮選做前進地基。此處交通還算發達,高速公路就在鎮外穿過,可能是因為鎮子太小人口太少,並沒有高速入口。一處國道從鎮子中間穿過,在向西南方向行駛三十公裏就是另外兩條國道的交匯點。
最重要的,一座鐵路高架橋就緊挨著鎮子。
最近的一座三線城市距離小鎮起碼上百公裏,鄭德已經派出兩支偵查小隊前往探查。最重要的,根據四號避難所的資料,此處距離一座核聚變發電廠很近,隻有不到二十公裏。如果能夠攻占那裏並固守,就能給前進基地提供穩定的能源供給,還能形成犄角之勢,非常有利於防守。
在所有部隊到達後,鄭德就派出一個合成營的兵力前往核聚變發電廠。攻占發電廠沒遇到什麽麻煩,倒是重啟核聚變反應堆恢複發電量需要一些時間。
鎮子有現成的房子可用,雖然荒廢了一年多,但打掃過後還是可以使用的。這些空置的建築物當然無法滿足前進基地的需求,跟隨前來的工程機械就派上了用場。戰壕挖掘機和重型推土機從運載卡車卸下,挖掘壕溝構築圍牆。
而林浩最關心的新醫院也開始營建。那些長達三米的醫療艙是富友集團的最新科技成果,安裝好後,患者被浸泡在特製的營養液中,可以穩定傷勢病情,通過更換不同的藥劑能夠治療包括嚴重輻射病惡性腫瘤在內的幾乎所有已知傷病。
當然,缺點也很多。醫療艙的本質是提供一個封閉的無菌環境,並用營養液穩定傷者情況。所需要的物資很多,消耗的電力也很大。類似骨折和器官移植切除的傷情都需要先進行手術,才能被轉移到醫療艙中進行後期治療。
據說,這東西的原型是那些基因改造體士兵的培養倉。
那些病情還算穩定的幸存者排到了後麵,危重病人被第一時間送進了醫療艙,看著躺在營養液中的劉思成父子,林浩長出了一口氣,心中大石落地。徐婷婷等人找遍戰地醫院也沒有劉思成妻子李思雅的消息,看來已經遭遇不幸,現在這對父子能夠活下來,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剛子晃了晃腦袋,發射的激光束對他的電子眼有些幹擾,讓他有些頭暈。
鍾老八看了看頭盔內置的擊殺記錄,又看了看手中提著的重型激光機槍:頭兒,這,這也太猛了吧。
林浩也看著自己手中的激光步槍:耗電量還是太大了,冷卻係統也差點意思。大家多注意電池消耗,盡量不要連發,不要太依賴後背的電池背包。
猴子咂咂嘴:這李老板的新玩具還真多。
林浩點點頭:也多虧了有這些新裝備,要不遇上這個屍群我們隻能跑路了。來幾個人和我檢查一下有沒有那種新型活屍。
屍群中確實有幾隻五型活屍,激光步槍對它們的傷害可觀,但也無法做到一擊必殺,被改進型病毒強化的軀體需要集火連射才能擊穿。
猴子看向來路,車隊主力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
猴子:頭兒,車隊跟上來了,要不要掩埋消殺?
林浩站起身來:交給他們處理吧,我們繼續前進。
第二批車隊數量龐大,所承擔的任務也很繁重,不單單要支援十七號庇護所拯救那些幸存者,還要尋找合適地點建立前進基地,作為大舉支援內地庇護所的第一個立足點。
四號避難所派出了一個整編合成旅,第五集團軍第三合成旅作為主力,提供後勤保障的各種車輛就有上千輛之多。山xi省的地形多山多丘陵,為數不多的公路樞紐要麽是核打擊的目標要麽被地震坍塌所掩埋。
好在幾支偵查小隊打了前站勘察出可以通行的行進路線,其中一支小隊正在沿著鐵路線勘察,希望能夠整修鐵軌。單靠那些坑坑窪的公路運輸,實在無法滿足必然存在的巨量物資需求。
四號避難所目前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需要建立要塞群來應對必然出現的超級屍潮,需要打通和內地庇護所的陸上通道,需要派出兵力收攏幸存者。每一項任務都需要海量的物資和人力,四號避難所的產能龐大,但不是無限的。李成福手裏有一份全國各省份軍方戰備倉庫的坐標圖,現在林浩手裏也有一份。他們這個小隊不單單要前往第十七號庇護所,還要沿途開啟各處戰備倉庫獲取物資。
林浩知道老友的隱藏台詞,現在的運力太過寶貴,除了一些特殊裝備,如果能夠就地解決補給,那就盡量就地解決。
第一支支援車隊早於林浩十天到達了十七號庇護所,他們把所有幸存者帶離了這塊飽受輻射折磨的土地。新的營地建立在十七號庇護所原址西南方向八十公裏的一處小鎮,建立了簡易基地和戰地醫院。
這裏的輻射值要低很多,但還是超過普通人能夠承受的範圍內,這很無奈,但也是周邊幾百公裏內能找到的最好的地方了。
林浩在腦海中無數次想象過十七號庇護所幸存者的慘狀,現實給眾人的打擊還是高過預期。戰地醫院的病房內充斥著各種藥劑的刺鼻味和嘔吐物的酸臭味,高劑量的輻射下,引發了人體免疫係統的劇烈反應。皮膚紫紅,血管暴漲,渾身各處的淋巴結腫大,失明,惡性腫瘤,血液病,每個活下來的幸存者都飽受煎熬。
盡管趕來支援的車隊攜帶了足量的物資,盡管所有人不眠不休的盡力救治每一個幸存者,但每天還是有人在死去。
林浩在一間病房中找到了劉思成和牛牛,醫護人員實在無法把父子二人分開,隻好讓他們在一個病房裏接受治療。
林浩拿過一個板凳,坐在了劉思成麵前。這個堅強的男人,現在如一攤爛泥般躺在病床上,帶著氧氣麵罩,被監控儀器和點滴架包圍。
牛牛躺在旁邊的病床上,被同樣的冰冷機器和藥劑包圍。
林浩坐在那裏,眾人圍攏在病床前,沒有人說話,靜靜的等著他醒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手指動了動,眼皮如萬鈞般沉重,但是我得睜開眼睛,這房間裏有人,那個人在這裏已經很久了,就在我的麵前。
他是誰?不行,我要睜開眼睛,兒子就在我的身邊。
睜開啊,給我睜開啊。
疲憊的上眼皮肌肉不情不願的卷起,它太累了,還想要更多的休息,但來自大腦的信號它無法拒絕。
一絲光亮讓習慣黑暗的眼球很不適應,出於本能,眼皮來迴眨動。
慢慢的,視線可以聚焦了。慢慢的,我看清了眼前的人。
是浩哥,真的是他嗎?這是夢嗎?還是我們在地獄重逢了?
好幾個人影圍攏過來,那是徐姐?鍾老八?鍾宇?剛子?猴子?呂榮?大家都來了?
手被浩哥抓住,他的手溫暖,顫抖,他的眼中有淚,變大,然後在他的臉頰流下。
他是活人,那麽,我也沒死。
自己應該笑的,來,笑笑,起碼笑一下。
劉思成的腦袋努力的轉了轉,林浩知道他的意思:放心吧,牛牛就在旁邊。我和醫生聊過,他的狀態比你好很多,你是個好父親,把兒子保護得很好。
劉思成的臉上閃過一絲笑意,那笑意中帶著驕傲。
“哥!”
嗓音嘶啞,帶著委屈,帶著依賴,帶著喜悅,也帶著一陣咳嗽和監控儀器的警報聲。
幾名大夫護士衝了進來,把林浩眾人都攆了出去。
過了好久,林浩才被允許重新進入病房。大夫下了死命令,五分鍾,多一秒都不行,他居然還派了個護士守在門口掐著時間。
林浩重新坐迴病床前,淚水再次從二人眼中流出。
劉思成在笑,他在哭。他在笑,劉思成在哭。
林浩握著劉思成的手:長話短說,支援的車隊是我帶領的。有最先進的設備,最好的醫生,外麵正在建設更大的醫院。你會好起來的,牛牛也會好起來。我們還有好多話要說,我們還有好多年要一起活,牛牛還需要你的照顧。現在你要做的,就是放下所有心思,相信我說的話,能做到嗎?
自己的眼睛被淚水浸泡,視線模糊。但那聲音,那語氣,果然是林浩,果然是記憶中的浩哥,那個帶領他們一路拚殺轉戰千裏的浩哥。
他說的,我信。
嗓子好疼,好多話說不出來,那就點點頭吧。
十幾名士兵拿著水龍,透著絲絲淡藍色的液體噴出,幾輛油罐車慢慢的行駛在前麵。油罐車中是富友集團研發的核輻射中和液,無法徹底清除輻射,但可以把輻射強度降低到人體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在對比了偵查小隊反饋迴來的周圍情報後,林浩和第三旅的旅長鄭德把這個小鎮選做前進地基。此處交通還算發達,高速公路就在鎮外穿過,可能是因為鎮子太小人口太少,並沒有高速入口。一處國道從鎮子中間穿過,在向西南方向行駛三十公裏就是另外兩條國道的交匯點。
最重要的,一座鐵路高架橋就緊挨著鎮子。
最近的一座三線城市距離小鎮起碼上百公裏,鄭德已經派出兩支偵查小隊前往探查。最重要的,根據四號避難所的資料,此處距離一座核聚變發電廠很近,隻有不到二十公裏。如果能夠攻占那裏並固守,就能給前進基地提供穩定的能源供給,還能形成犄角之勢,非常有利於防守。
在所有部隊到達後,鄭德就派出一個合成營的兵力前往核聚變發電廠。攻占發電廠沒遇到什麽麻煩,倒是重啟核聚變反應堆恢複發電量需要一些時間。
鎮子有現成的房子可用,雖然荒廢了一年多,但打掃過後還是可以使用的。這些空置的建築物當然無法滿足前進基地的需求,跟隨前來的工程機械就派上了用場。戰壕挖掘機和重型推土機從運載卡車卸下,挖掘壕溝構築圍牆。
而林浩最關心的新醫院也開始營建。那些長達三米的醫療艙是富友集團的最新科技成果,安裝好後,患者被浸泡在特製的營養液中,可以穩定傷勢病情,通過更換不同的藥劑能夠治療包括嚴重輻射病惡性腫瘤在內的幾乎所有已知傷病。
當然,缺點也很多。醫療艙的本質是提供一個封閉的無菌環境,並用營養液穩定傷者情況。所需要的物資很多,消耗的電力也很大。類似骨折和器官移植切除的傷情都需要先進行手術,才能被轉移到醫療艙中進行後期治療。
據說,這東西的原型是那些基因改造體士兵的培養倉。
那些病情還算穩定的幸存者排到了後麵,危重病人被第一時間送進了醫療艙,看著躺在營養液中的劉思成父子,林浩長出了一口氣,心中大石落地。徐婷婷等人找遍戰地醫院也沒有劉思成妻子李思雅的消息,看來已經遭遇不幸,現在這對父子能夠活下來,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