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破三城的大功,猶如一杯醇厚的美酒,喝得眾人暈暈乎乎,幾乎所有人一改以往的謹慎,放肆遊玩。
而這一戰的意義,對比與南陽那一戰,顯然更加重大一些。
其實秦鈺當時決定會會狼兵時,遭到了許多參軍包括尹文和在內的所有人反對。
一是因為南陽城中尚未維持穩定,二是因為可用的大將傷得傷,死得死,貿然對一個擁有著巨大兵力,以及彪悍狼兵所在城池發動攻擊,幾乎等於自找死路。
莫說尹文和,就是秦鈺自己心中也是沒有個底,可以說是自遼東以來,頭一次打得如此艱難的一戰。
地利,顯然是不占的,皖州城地勢高,又沒有水泊環繞,也就是意味著張德部最為擅長的水戰用不了。
天時,也是不占的,秋季雨水多,台風也跟著來往不停,時間緊張,十天內就必須湊夠糧草,發動大軍開拔,否則汛期來臨,渡河都是個艱難的事情。
人和,這一個,秦鈺斟酌了良久,最終給出的評價是勉強算吧,畢竟不久前才鬧出張德那一攤子的破事。
雖然說大勝了,可是傷亡慘重,光是底層兵卒,就死亡了兩萬左右,更別說重傷殘廢者了。
許多部隊全部都搭在裏麵了,九成以上的傷亡率著實驚人。
也恰恰是這一次,秦鈺一改往日對於林青天的輕蔑,原本定下秋收後,就攻打京城的計劃需要往後推遲了。
說到底,原身就是個吃喝嫖賭樣樣有的混球,很多事情根本不知道,腦子裏基本上都是些亂七八糟的玩意,成不了事,對於整個大夏的兵力全然不知。
而幾乎打戰以來,戰無不勝的事情使得秦鈺有些飄飄然,不過換成是誰,在戰場上拚殺數次獲得榮譽,也會如此。
當然,得意所帶來的後果,就是錯估了狼兵的實力,說實在的就是秦鈺打心底就沒有看得起林青天。
一心鑽營權謀小術,將所有可能威脅他地位的人鏟除,哪怕是一個一事無成的賭徒也不放過,這種人沒救,不配為一國之軍。
先皇加上林青天監國後的攏共四十年,父子倆一個都沒有掃平西域,而他不過幾月就蕩平了西域,這叫他怎麽看得起林青天?以及他手底下的六十萬大軍。
如今正和林青天手裏的狼兵一對上,秦鈺恍然,難怪林青天做出了弑父的舉止,還能壓得住其他王爺諸侯。
是有真本事的,但凡狼兵再多個五千,那就不是慘勝了,他還極有可能將自己折騰在了這裏。
一念至此,秦鈺更加看不起林青天了。
這麽好用的兵卒不去送上戰場,掃平西域,蕩平天下,反而畏畏縮縮,專研下毒流放這等破事。
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
不過,從另一方麵來說,林青天一心鑽研小道,反而幫助了自己,說到底林家這個招牌很招人喜歡,就算林青天一天天的什麽也不幹,百姓都不會指責他,最多是嗬斥旁邊的大臣。
而放權給大臣,大臣基於林家這百年來的基石和大夏的科舉製度,也真鬧不出奸臣,國之棟梁還是極多的,最多就是個霍光、張居正。
但是林青天一天天幹得都是混賬事,長此以往,林家招牌被他一次又一次的糟蹋了,襯得秦鈺自己猶如漢文唐宗在世。
故而在戰勝後裝模作樣地檢閱了部隊,渾身疲憊的秦鈺隻想一頭紮入床榻上的溫柔鄉,至於清醒過後的荒唐事,也有著子嗣大事做遮掩。
隻是再一次醒來時,已經是下午了,他探出腦袋瞅了瞅太陽,已然是未時了,再過不久,天就要黑了。
“我……本世子……來人……”
秦鈺翻身做起,隔著屏風,遙遙地望見了劉越的身影,又有什麽事了?
他摁了摁太陽穴,領導也不太好當啊!
在仆人的簇擁上套上衣服,一轉出屏幕,就瞧見了跪在地上不知多久的劉越:“你找本世子有什麽要事?”
“迴稟世子。”劉越張嘴欲言,又想起來到此處的原因頗為荒唐,斟酌了片刻,還是緩緩道:“我軍所派出的騎兵已經發現了部分殘兵往北麵去,早有皇帝派來兵接應。”
“不出我所料。”秦鈺垂著眼眸,接過仆人遞來的帕子,使勁擦幹了臉,含糊道:“還有什麽事嗎?本世子看你一臉躊躇。”
被拆穿了心事的劉越再也無法辯駁,俯身和盤托出:“世子!尹參軍和張統製皆有言,懇請世子前往大營內議事!”
議事?秦鈺半眯著眼,不由得失笑,哪裏是議事,分明是巴不得從他口中打聽到關於此次人事提拔的消息,以及三地戰果分發賞賜。
這才是他們最渴望的,隻是沒有想到他們壓根等不住,區區一天都擋不住他們的渴望。
不過從某方麵來說,最起碼這幾隻軍隊他握得牢靠,再無在江東之地漂泊,隨時就會被大軍逼到牆角的緊迫。
拋開了皇帝的軍事威脅,目前唯一能夠威脅到他的就是南陽城邊上的江南軍,魏王一家子都是個心眼多的,如今卻是再也奈何不了他了。
想到這裏,秦鈺也不在追究他們連遮都不遮掩的事了。
“本世子待會就去,死亡士兵的大墓動工了沒?”
“已經尋了不少工匠了,開工了。”劉越偷偷地瞟了一眼秦鈺的臉色,見到秦鈺不悲不喜,心口鬆了口氣,他和尹文和一眾文臣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怎麽會不著急?
一念之間,他們就未必能見到了秦鈺了,如今從秦鈺口中得知了他的心思,劉越頓時喜笑顏開:“仿照了南陽大墓一般形製,決不會虧待了烈士!”
“賞賜和撫恤金呢?有沒有發生亂搶亂認的混賬事?”
“沒有。”
得到了肯定的迴答,秦鈺點頭不已,這些兵卒們的家人和身後榮辱,秦鈺決心管到底,不能寒了活著人的心。
他仰頭思索了片刻,怎麽在接下來的宴席中做一個收攏人心的明君,低頭便將帕子遞給仆人,再理了理發髻,便出門赴宴去了。
而這一戰的意義,對比與南陽那一戰,顯然更加重大一些。
其實秦鈺當時決定會會狼兵時,遭到了許多參軍包括尹文和在內的所有人反對。
一是因為南陽城中尚未維持穩定,二是因為可用的大將傷得傷,死得死,貿然對一個擁有著巨大兵力,以及彪悍狼兵所在城池發動攻擊,幾乎等於自找死路。
莫說尹文和,就是秦鈺自己心中也是沒有個底,可以說是自遼東以來,頭一次打得如此艱難的一戰。
地利,顯然是不占的,皖州城地勢高,又沒有水泊環繞,也就是意味著張德部最為擅長的水戰用不了。
天時,也是不占的,秋季雨水多,台風也跟著來往不停,時間緊張,十天內就必須湊夠糧草,發動大軍開拔,否則汛期來臨,渡河都是個艱難的事情。
人和,這一個,秦鈺斟酌了良久,最終給出的評價是勉強算吧,畢竟不久前才鬧出張德那一攤子的破事。
雖然說大勝了,可是傷亡慘重,光是底層兵卒,就死亡了兩萬左右,更別說重傷殘廢者了。
許多部隊全部都搭在裏麵了,九成以上的傷亡率著實驚人。
也恰恰是這一次,秦鈺一改往日對於林青天的輕蔑,原本定下秋收後,就攻打京城的計劃需要往後推遲了。
說到底,原身就是個吃喝嫖賭樣樣有的混球,很多事情根本不知道,腦子裏基本上都是些亂七八糟的玩意,成不了事,對於整個大夏的兵力全然不知。
而幾乎打戰以來,戰無不勝的事情使得秦鈺有些飄飄然,不過換成是誰,在戰場上拚殺數次獲得榮譽,也會如此。
當然,得意所帶來的後果,就是錯估了狼兵的實力,說實在的就是秦鈺打心底就沒有看得起林青天。
一心鑽營權謀小術,將所有可能威脅他地位的人鏟除,哪怕是一個一事無成的賭徒也不放過,這種人沒救,不配為一國之軍。
先皇加上林青天監國後的攏共四十年,父子倆一個都沒有掃平西域,而他不過幾月就蕩平了西域,這叫他怎麽看得起林青天?以及他手底下的六十萬大軍。
如今正和林青天手裏的狼兵一對上,秦鈺恍然,難怪林青天做出了弑父的舉止,還能壓得住其他王爺諸侯。
是有真本事的,但凡狼兵再多個五千,那就不是慘勝了,他還極有可能將自己折騰在了這裏。
一念至此,秦鈺更加看不起林青天了。
這麽好用的兵卒不去送上戰場,掃平西域,蕩平天下,反而畏畏縮縮,專研下毒流放這等破事。
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
不過,從另一方麵來說,林青天一心鑽研小道,反而幫助了自己,說到底林家這個招牌很招人喜歡,就算林青天一天天的什麽也不幹,百姓都不會指責他,最多是嗬斥旁邊的大臣。
而放權給大臣,大臣基於林家這百年來的基石和大夏的科舉製度,也真鬧不出奸臣,國之棟梁還是極多的,最多就是個霍光、張居正。
但是林青天一天天幹得都是混賬事,長此以往,林家招牌被他一次又一次的糟蹋了,襯得秦鈺自己猶如漢文唐宗在世。
故而在戰勝後裝模作樣地檢閱了部隊,渾身疲憊的秦鈺隻想一頭紮入床榻上的溫柔鄉,至於清醒過後的荒唐事,也有著子嗣大事做遮掩。
隻是再一次醒來時,已經是下午了,他探出腦袋瞅了瞅太陽,已然是未時了,再過不久,天就要黑了。
“我……本世子……來人……”
秦鈺翻身做起,隔著屏風,遙遙地望見了劉越的身影,又有什麽事了?
他摁了摁太陽穴,領導也不太好當啊!
在仆人的簇擁上套上衣服,一轉出屏幕,就瞧見了跪在地上不知多久的劉越:“你找本世子有什麽要事?”
“迴稟世子。”劉越張嘴欲言,又想起來到此處的原因頗為荒唐,斟酌了片刻,還是緩緩道:“我軍所派出的騎兵已經發現了部分殘兵往北麵去,早有皇帝派來兵接應。”
“不出我所料。”秦鈺垂著眼眸,接過仆人遞來的帕子,使勁擦幹了臉,含糊道:“還有什麽事嗎?本世子看你一臉躊躇。”
被拆穿了心事的劉越再也無法辯駁,俯身和盤托出:“世子!尹參軍和張統製皆有言,懇請世子前往大營內議事!”
議事?秦鈺半眯著眼,不由得失笑,哪裏是議事,分明是巴不得從他口中打聽到關於此次人事提拔的消息,以及三地戰果分發賞賜。
這才是他們最渴望的,隻是沒有想到他們壓根等不住,區區一天都擋不住他們的渴望。
不過從某方麵來說,最起碼這幾隻軍隊他握得牢靠,再無在江東之地漂泊,隨時就會被大軍逼到牆角的緊迫。
拋開了皇帝的軍事威脅,目前唯一能夠威脅到他的就是南陽城邊上的江南軍,魏王一家子都是個心眼多的,如今卻是再也奈何不了他了。
想到這裏,秦鈺也不在追究他們連遮都不遮掩的事了。
“本世子待會就去,死亡士兵的大墓動工了沒?”
“已經尋了不少工匠了,開工了。”劉越偷偷地瞟了一眼秦鈺的臉色,見到秦鈺不悲不喜,心口鬆了口氣,他和尹文和一眾文臣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怎麽會不著急?
一念之間,他們就未必能見到了秦鈺了,如今從秦鈺口中得知了他的心思,劉越頓時喜笑顏開:“仿照了南陽大墓一般形製,決不會虧待了烈士!”
“賞賜和撫恤金呢?有沒有發生亂搶亂認的混賬事?”
“沒有。”
得到了肯定的迴答,秦鈺點頭不已,這些兵卒們的家人和身後榮辱,秦鈺決心管到底,不能寒了活著人的心。
他仰頭思索了片刻,怎麽在接下來的宴席中做一個收攏人心的明君,低頭便將帕子遞給仆人,再理了理發髻,便出門赴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