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習習,吹散夏日的餘熱,韓文程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他抬眼看向密密麻麻的人群校場時,忽然體內泛出一陣涼意,夜風一吹,渾身起皮疙瘩起了一地。
扭頭看了幾眼身後的幾十個護衛,以及放在營帳外的糧食和布帛,心裏發寒,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
可他想起那泛濫區幾十萬災民,心中燃起無名的勇氣,再苦再難也比不過災區的老百姓。
麵對冒出來的無數雙眼睛,轉過身來,韓文程理了理衣冠,示意儀仗隊向前,大旗晃動,一男子高喊。
“欽差大人到。”
一隊手持長槍的兵士走在最前方,緊接著是一隊甲胄全副武裝的武士護送在旁,他走在中間,擺出一副欽差大人的氣勢,緩步走上前方。
幾萬人的視線落在他的身上,對比周邊密密麻麻如同螞蟻般的兵士們,他這些人根本不夠看。
孫典英這般廢物殘暴的人物,隻要他下令,頃刻間就可以吩咐兵卒們將他撕成兩半。
隻是有些奇怪。
傳言孫典英駐紮的軍隊軍紀渙散,到處打砸搶,甚至做出搶奪風流女在軍營內玩弄致死的傳聞。
韓文程環顧四周,不僅沒有發現有女人,軍營中也無任何混亂散漫跡象,列隊成陣,沒有帶任何武器,一臉的喜色,好似遇上了天大的好事一般,手裏捏著錢。
有鬼!
來的路上,他收集了孫典英這些年幹的事,這混球仗著和皇帝陛下有姻親關係,在軍中為所欲為,逃跑、喝兵血、遲發軍餉都是常事了。
今日並非發餉的日子,以孫典英那般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性子怎麽會發軍餉。
人群漸漸退開,露出校場上的台子。
台子上十來個人,在夕陽的映照下,韓文程沒有看清楚麵容,卻第一時間猜出了淮南軍隊要造反了。
那不是孫典英的體型。
孫典英不在這,能夠召集到這麽多人的,隻有一個原因,手底下的人造反了。
而他作為皇帝派來的欽差大人,首當其衝會被砍頭祭天。
他心裏涼得透透的,跑了幾百裏路,百姓未能解救一二,今日竟要死在這亂軍之中了。
韓文程深吸一口氣,清了清嗓子,做好了英勇就義的犧牲。
尹文和麵色陰沉,欽差來得太不巧了,秦鈺剛剛砸下重金,收服了幾萬兵卒。
現在來一個欽差,說不定幾句話的功夫就能讓局勢翻轉,大夏人天生對皇帝有著好感和信任。
哪怕皇帝是個畜生,隻要寫一份罪己詔,在旨意中為自己所放下的錯誤懺悔,不少老百姓就能輕鬆原諒他。
莫說這位欽差還帶來了不少東西,實打實的來賑災的,除了派出來的欽差年紀大了點,什麽毛病都挑不出來。
他側眼看向秦鈺,隻能暗暗祈禱秦鈺能夠幫忙。
秦鈺瞧著台下人,眼神有片刻的愣神,韓文程,梅花韓家,昔日為林氏皇朝出生入死的大家族。
在原來的記憶裏,韓文程七老八十了,早該加太師銜退休了,怎麽會來到淮南?
要是來賑災,不應該派年輕力壯的青年男子嗎?
幾百裏路,賑災,哪一條是一個七老八十的老人承受得起的,萬一遇上瘟疫,第一個死的就是歲數大的老人。
林青天是腦子給驢踢了?還是天天在床上睡傻了?
派一個退休老頭百裏迢迢跑過來明著賑災,怕是想要直接弄死韓家老頭,又不留把柄。
倘若真是如此,倒是有了破解的辦法。
“韓大人,本世子替爺爺向你問好。”
秦鈺禮貌抱拳。
世子,韓文程一愣,能夠做到收服五萬兵卒,讓軍隊改頭換麵的人,身份上還是世子的,除了秦鈺,還有誰?
“秦王殿下。”
韓文程抱拳迴禮:“老夫身體尚且安康,替我向王爺問好。”
秦鈺重重頷首,揮手示意旁邊快點搬來椅子。
“看座。”
韓文程拎著袍子避開地上的髒汙,走上了校場台,他偶然瞥見了幾個孫將軍手下的副將手上捧著手臂、沾著血跡的頭蓋骨。
心中駭然,麵上卻仍舊維持著欽差的風度。
“老臣前來尋孫將軍,前往清河縣賑災。”
“不知孫將軍去了哪裏?”
副將們心虛得很,結結巴巴了半天,也沒有說出一個所以然來。
兵卒們也不敢發聲,萬一欽差大人得知了消息,他們隻有一條路可以走了,造反。
都是吃米糧的,誰敢當著大官麵前承認自己看到了上麵軍頭殺了自己的主將,那不是自找死路嗎?
秦王殿下又沒有換掉將軍,他們這些普通人摻和什麽?
韓文程再一次掃過地上的鮮血,最後在一團肉泥上瞧見了一片華麗的絲綢布料,他忽然明白了,果然是造反了。
他定定地看向秦鈺。
“敢問殿下,來淮南是何用意?”
秦鈺沉聲道。
“救災!”
“黃河潰提,死傷無數,本王攜武林人士與災區同吃同喝,共抗洪災。”
韓文程眯眼,顯然是不信他的說辭。
底下的兵卒高舉著雙手,大聲疾唿道。
“欽差大人,俺家就是秦王殿下保住的。”
有人敢說話,其他人也開始大著膽子唿喊了起來。
“俺也是!”
“俺爹說了,要不是秦王殿下帶著幾萬人去堵河堤,咱們全都完蛋了。”
韓文程半信半疑,他好歹是從血雨腥風裏走出來的,秦鈺在京城時多是紈絝子弟的模樣,其實是在隱藏鋒芒。
等靖北王迴來時鋒芒畢露,流放到邊疆,卻還能依仗遼東苦寒之地掃平西域的天之驕子。
多麽深沉的城府。
怎麽可能隻是為了災民。
莫不是早就潛入中原,想要尋一些奇能異事的強者收攏於自己麾下,隻不過恰巧碰上了洪災。
“殿下仁義啊!老臣替災民先謝過你了。”
不管秦鈺懷的是什麽心思,他做了事實,拯救了災民。
而坐在金鑾寶殿的皇帝,高高在上,這明明是他們林家的江山,卻將供養林家的百姓拋之腦後。
實在不該!
秦鈺嗬嗬一笑。
“不用!大夏遲早是我的江山。”
眾人嘩然。
扭頭看了幾眼身後的幾十個護衛,以及放在營帳外的糧食和布帛,心裏發寒,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
可他想起那泛濫區幾十萬災民,心中燃起無名的勇氣,再苦再難也比不過災區的老百姓。
麵對冒出來的無數雙眼睛,轉過身來,韓文程理了理衣冠,示意儀仗隊向前,大旗晃動,一男子高喊。
“欽差大人到。”
一隊手持長槍的兵士走在最前方,緊接著是一隊甲胄全副武裝的武士護送在旁,他走在中間,擺出一副欽差大人的氣勢,緩步走上前方。
幾萬人的視線落在他的身上,對比周邊密密麻麻如同螞蟻般的兵士們,他這些人根本不夠看。
孫典英這般廢物殘暴的人物,隻要他下令,頃刻間就可以吩咐兵卒們將他撕成兩半。
隻是有些奇怪。
傳言孫典英駐紮的軍隊軍紀渙散,到處打砸搶,甚至做出搶奪風流女在軍營內玩弄致死的傳聞。
韓文程環顧四周,不僅沒有發現有女人,軍營中也無任何混亂散漫跡象,列隊成陣,沒有帶任何武器,一臉的喜色,好似遇上了天大的好事一般,手裏捏著錢。
有鬼!
來的路上,他收集了孫典英這些年幹的事,這混球仗著和皇帝陛下有姻親關係,在軍中為所欲為,逃跑、喝兵血、遲發軍餉都是常事了。
今日並非發餉的日子,以孫典英那般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性子怎麽會發軍餉。
人群漸漸退開,露出校場上的台子。
台子上十來個人,在夕陽的映照下,韓文程沒有看清楚麵容,卻第一時間猜出了淮南軍隊要造反了。
那不是孫典英的體型。
孫典英不在這,能夠召集到這麽多人的,隻有一個原因,手底下的人造反了。
而他作為皇帝派來的欽差大人,首當其衝會被砍頭祭天。
他心裏涼得透透的,跑了幾百裏路,百姓未能解救一二,今日竟要死在這亂軍之中了。
韓文程深吸一口氣,清了清嗓子,做好了英勇就義的犧牲。
尹文和麵色陰沉,欽差來得太不巧了,秦鈺剛剛砸下重金,收服了幾萬兵卒。
現在來一個欽差,說不定幾句話的功夫就能讓局勢翻轉,大夏人天生對皇帝有著好感和信任。
哪怕皇帝是個畜生,隻要寫一份罪己詔,在旨意中為自己所放下的錯誤懺悔,不少老百姓就能輕鬆原諒他。
莫說這位欽差還帶來了不少東西,實打實的來賑災的,除了派出來的欽差年紀大了點,什麽毛病都挑不出來。
他側眼看向秦鈺,隻能暗暗祈禱秦鈺能夠幫忙。
秦鈺瞧著台下人,眼神有片刻的愣神,韓文程,梅花韓家,昔日為林氏皇朝出生入死的大家族。
在原來的記憶裏,韓文程七老八十了,早該加太師銜退休了,怎麽會來到淮南?
要是來賑災,不應該派年輕力壯的青年男子嗎?
幾百裏路,賑災,哪一條是一個七老八十的老人承受得起的,萬一遇上瘟疫,第一個死的就是歲數大的老人。
林青天是腦子給驢踢了?還是天天在床上睡傻了?
派一個退休老頭百裏迢迢跑過來明著賑災,怕是想要直接弄死韓家老頭,又不留把柄。
倘若真是如此,倒是有了破解的辦法。
“韓大人,本世子替爺爺向你問好。”
秦鈺禮貌抱拳。
世子,韓文程一愣,能夠做到收服五萬兵卒,讓軍隊改頭換麵的人,身份上還是世子的,除了秦鈺,還有誰?
“秦王殿下。”
韓文程抱拳迴禮:“老夫身體尚且安康,替我向王爺問好。”
秦鈺重重頷首,揮手示意旁邊快點搬來椅子。
“看座。”
韓文程拎著袍子避開地上的髒汙,走上了校場台,他偶然瞥見了幾個孫將軍手下的副將手上捧著手臂、沾著血跡的頭蓋骨。
心中駭然,麵上卻仍舊維持著欽差的風度。
“老臣前來尋孫將軍,前往清河縣賑災。”
“不知孫將軍去了哪裏?”
副將們心虛得很,結結巴巴了半天,也沒有說出一個所以然來。
兵卒們也不敢發聲,萬一欽差大人得知了消息,他們隻有一條路可以走了,造反。
都是吃米糧的,誰敢當著大官麵前承認自己看到了上麵軍頭殺了自己的主將,那不是自找死路嗎?
秦王殿下又沒有換掉將軍,他們這些普通人摻和什麽?
韓文程再一次掃過地上的鮮血,最後在一團肉泥上瞧見了一片華麗的絲綢布料,他忽然明白了,果然是造反了。
他定定地看向秦鈺。
“敢問殿下,來淮南是何用意?”
秦鈺沉聲道。
“救災!”
“黃河潰提,死傷無數,本王攜武林人士與災區同吃同喝,共抗洪災。”
韓文程眯眼,顯然是不信他的說辭。
底下的兵卒高舉著雙手,大聲疾唿道。
“欽差大人,俺家就是秦王殿下保住的。”
有人敢說話,其他人也開始大著膽子唿喊了起來。
“俺也是!”
“俺爹說了,要不是秦王殿下帶著幾萬人去堵河堤,咱們全都完蛋了。”
韓文程半信半疑,他好歹是從血雨腥風裏走出來的,秦鈺在京城時多是紈絝子弟的模樣,其實是在隱藏鋒芒。
等靖北王迴來時鋒芒畢露,流放到邊疆,卻還能依仗遼東苦寒之地掃平西域的天之驕子。
多麽深沉的城府。
怎麽可能隻是為了災民。
莫不是早就潛入中原,想要尋一些奇能異事的強者收攏於自己麾下,隻不過恰巧碰上了洪災。
“殿下仁義啊!老臣替災民先謝過你了。”
不管秦鈺懷的是什麽心思,他做了事實,拯救了災民。
而坐在金鑾寶殿的皇帝,高高在上,這明明是他們林家的江山,卻將供養林家的百姓拋之腦後。
實在不該!
秦鈺嗬嗬一笑。
“不用!大夏遲早是我的江山。”
眾人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