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時,老婦人含著淚,千囑咐萬囑咐要楊琴明天一定要來看自己。
楊琴心裏也難受,但是有時候的分別很有必要,她滿腔心酸,連連點頭。
人老了,最珍惜的就是親情了。
阮幼寧看著這一幕,心裏有些唏噓。
出了小區的門,阮幼寧很快就訂了酒店,打了車。
等待車來的時候,阮幼寧忍不住看了眼楊琴,她能看的出來楊琴的不舍,既然不舍,為什麽不留下來呢……
阮幼寧咬咬唇,還是開了口:“其實……其實你留下來,我自己一個人也能行的。沒必要為了我讓自己留遺憾……”
出乎意料的,楊琴沒有立刻迴答,沉默許久後,她還是搖搖頭:“幼寧,你不懂。不舍得並不代表要留下來,有時候離開了,一些錯失的時光沒了就是沒了。無論以後你怎麽拚命的想彌補,都沒用的。”
“就這樣,不去想任何事情,也不去過分親近,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
楊琴的這番話,阮幼寧有些沒太懂,她心想,如果是我,那我一定拚命的把丟掉的時光彌補迴來。
車輛很快就來了,阮幼寧沒有接話,楊琴也沒有再說話,二人很快就上了車趕往酒店。
酒店裏,簡單收拾好後,二人便躺在了床上。
阮幼寧其實有很多話想問,但是又想想,其實很多事情也已經很明白了,沒有什麽可問的了。
楊琴也沒有再談論往日的意思,盡管很累了,她還是開口說著對以後的打算。
她的意思很簡單,如今她老了,她的媽媽也老了,雖然都不知道以後還有多少時日,但是她眼下隻想好好的陪著老人。
阮幼寧應著,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楊琴做什麽她都不會反對。
楊琴雖然是自己的母親,但是每個人終究是獨立的個體,應該有自己獨立的生活方式。
最後,簡單談論了之後,楊琴決定每天白天去陪陪老人,晚上迴來。
畢竟老人的作息跟年輕人不一樣,還是都不要彼此磨合了。
阮幼寧自然是沒有任何意見,她的工作基本都是居家辦公,自然要很安靜的環境,而且從臨南匆匆的來到荊州,其實身上沒多少錢,必須要盡快賺錢了。
就這樣,第二天,阮幼寧獨自去找房子租住,楊琴迴去陪老婦人。
荊州雖然靠近著濟州,但是好在物價沒有往濟州靠攏,吃住方麵還是很便宜的。
就比如同樣的三室一廳,在晏城一個月租金要四千多,在濟州一個月租金需要三千五左右,但是到了荊州,就是兩千一個月。
阮幼寧很快就看好了一個帶著獨立小院子的三室一廳,按照之前的習慣,朝南方向的房間是用來辦公的書房,朝北方向是是自己的臥室,剩下的一間則是楊琴的臥室。
簽了三個月的租房合同,交了押金和房租後,阮幼寧便拉著行李箱直接搬進來了。
好在她租住的房子是精裝修,基本上買點生活用品就能居住了。
阮幼寧去附近買了些東西,跟楊琴簡單的說了一下地址,便迴來先整理了。
小元寶顯然是一隻土生土長的南方貓,眼下見到了北方的熱氣騰騰的天氣,興奮的在小院子東跑西跑,不一會兒,就熱的唿唿吐舌頭。
阮幼寧正安裝著自己的電腦,透過落地窗,瞧著小元寶這幅模樣就忍不住笑了。
新的生活開始了。
-
接下來的日子平淡又溫馨。
楊琴每天早早的做好早飯之後,便出了門,等阮幼寧起床的時候,剛好能吃上熱乎的早飯。
午飯基本上都是阮幼寧一個人吃了。
晚上楊琴如果迴來吃飯的話,她會早早的就打來電話,迴來的路上買好蔬菜,等阮幼寧把工作做完後,基本上倆人就一起吃了。
這樣的生活稱不上大富大貴,但是很溫馨,就是普通人的生活。
雖然生活在慢慢的好起來,但是阮幼寧的繪畫卻一直沒有好轉,不知道是什麽緣故,她能接到的單子越來越少了。
不論怎麽努力,怎麽去降低報價,但是就是沒有人願意約畫稿。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幾天,阮幼寧就有點焦慮了。
是的,她焦慮。
如果按照這樣入不敷出的下去,卡裏的錢很快就會被徹底用光了。
有經濟的壓力下,她根本沒有辦法靜下心去專心繪畫,也沒有辦法帶著純粹的目的去繪畫。
即便她努力的說服自己不要浮躁,不要焦慮,不要心急,可是無數種負麵情緒還是紛湧而來。
阮幼寧開始失眠,開始掉頭發,開始找不到繪畫的初心。更可怕的是,麵對電腦,她有點畫不出來了。
盯著白板,她一個字,一個符號都畫不出來。
無從下手,無處下手,拿起畫筆就沒有任何靈感。
她能清楚的感覺到,自己引以為傲的東西在慢慢的流失,在慢慢的從她的身體裏、大腦裏、思想裏流失。
而楊琴早出晚歸,完全沒有發現阮幼寧的不對勁。
七月份的荊州很熱,空氣中全是焦灼的熱氣。
一次深夜,楊琴口渴難耐,就起了床去客廳接點水喝。
她的動作刻意的放輕了,然而一出了臥室的門就被客廳裏的陰影嚇了一跳。
“幼寧?”她試探著叫著。
“嗯。是我,媽。”
黑暗中,阮幼寧的聲音有點沙啞。
楊琴本能的覺得女兒的聲音不對勁,她摸索著要開燈:“怎麽不睡覺啊?太熱了嗎?”
而她的舉動立刻就被坐在沙發上的人察覺到了。
“別開燈!”
沙發上的人製止了她的動作。
楊琴被這有些兇巴巴的口氣嚇了一跳,當下就確定女兒確實有點不對勁,她停下了開燈的動作,借著月光往沙發那邊走:“怎麽了,幼寧。有什麽心事嗎?”
楊琴說著,就忍不住反思去了自己,是不是最近她天天往老婦人那邊跑,所以忽略了阮幼寧?
荊州對她來說,是自己的長大的地方,但是對阮幼寧來說,卻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啊。
人生地不熟的,幼寧她……是不是生活的不習慣?
她這樣想著,心下就覺得有些對不起阮幼寧。
-
而阮幼寧木著臉,完全不知道要怎麽迴答楊琴的話。
或者說,她的大腦空蕩蕩的,潛意識的不想說一句話。
見她沒有說話,楊琴有點著急了,上前去拉她的手:“怎麽了?是不是身體哪裏不舒服?”
楊琴的手很溫熱,碰上阮幼寧的手,無形的也給阮幼寧帶來了一股莫名的心安感。
“我……我沒事兒。”
阮幼寧滿腔的話到了嘴邊,還是變成了一句我沒事兒。
但是楊琴哪能當她真的沒事兒呢,楊琴急促的追問:“幼寧,有什麽事情就一定要說出來!”
黑暗中,忽的就沉默了下來。
半晌,才響起阮幼寧低低的話:“我……我畫不出來畫了……”
“什麽?”
楊琴有點沒反應過來,她有一瞬間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我真的畫不出來任何東西了。”
阮幼寧的語調聽不出什麽感情,但是卻帶著麻木和絕望,還有焦灼。
這一晚,二人聊了很多很多很多。
楊琴想盡了一切辦法去鼓勵、安慰阮幼寧,雖然沒什麽顯著的效果,但是看到女兒的情緒有所好轉後,胸口的那顆提著的心還是往下落了落。
楊琴很自責,自從阮幼寧來了之後,幾乎沒有得到任何優待,卻一直再為她收拾爛攤子。
她真的對不起她。
“沒事兒,沒事兒。一切會好起來的,會好起來的。”
楊琴低低的安慰著,卻也知道自己或許應該開始找工作賺錢了,不能把全部的時間都陪在老人身邊了。
雖然她也不能賺多少錢,但是經濟上會減輕很多壓力。
繪畫方麵她是幫不了女兒,其他方麵她能做到的就是賺點錢了。
-
第二天,楊琴做好早飯後,便出門了。
她沒有去看自己的老母親,也沒有去做旁的,直接就去了一家二手市場購買出攤的東西。
想了一夜後,楊琴還是覺得自己應該重操舊業。
而就在楊琴出門了之後,阮幼寧也出門了。
荊州今天的天氣不算熱,甚至還有一點點涼爽。
阮幼寧沒有目標,完全就是走到哪裏算哪裏。
漫無目的的走了兩條喧嘩的街後,拐了個彎,下一條街忽的就變得很安靜了,身後的喧嘩聲完全被隔絕了。
高大的梧桐樹並立在街道的兩旁,遮天蔽日。而整個街道上,隻有幾個長凳,一個公交站牌,就沒有任何東西了。
這或許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阮幼寧掃視了一眼,就找了一個長凳坐下發呆。
有風徐徐的透過梧桐樹過來,吹的樹葉沙沙作響,也帶著一股說不上的清新味道。
阮幼寧鼻尖微動,輕嗅著,是樹葉的味道。
樹葉的味道很濃烈,幾乎是整條街上都彌漫著這個味道。
無端的,她忽的想起來有一年的秋天,她和宋時景去法國,宋時景當時製作了一片楓葉標本。
她記得,那片楓葉的味道就是這個味道。
楊琴心裏也難受,但是有時候的分別很有必要,她滿腔心酸,連連點頭。
人老了,最珍惜的就是親情了。
阮幼寧看著這一幕,心裏有些唏噓。
出了小區的門,阮幼寧很快就訂了酒店,打了車。
等待車來的時候,阮幼寧忍不住看了眼楊琴,她能看的出來楊琴的不舍,既然不舍,為什麽不留下來呢……
阮幼寧咬咬唇,還是開了口:“其實……其實你留下來,我自己一個人也能行的。沒必要為了我讓自己留遺憾……”
出乎意料的,楊琴沒有立刻迴答,沉默許久後,她還是搖搖頭:“幼寧,你不懂。不舍得並不代表要留下來,有時候離開了,一些錯失的時光沒了就是沒了。無論以後你怎麽拚命的想彌補,都沒用的。”
“就這樣,不去想任何事情,也不去過分親近,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
楊琴的這番話,阮幼寧有些沒太懂,她心想,如果是我,那我一定拚命的把丟掉的時光彌補迴來。
車輛很快就來了,阮幼寧沒有接話,楊琴也沒有再說話,二人很快就上了車趕往酒店。
酒店裏,簡單收拾好後,二人便躺在了床上。
阮幼寧其實有很多話想問,但是又想想,其實很多事情也已經很明白了,沒有什麽可問的了。
楊琴也沒有再談論往日的意思,盡管很累了,她還是開口說著對以後的打算。
她的意思很簡單,如今她老了,她的媽媽也老了,雖然都不知道以後還有多少時日,但是她眼下隻想好好的陪著老人。
阮幼寧應著,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楊琴做什麽她都不會反對。
楊琴雖然是自己的母親,但是每個人終究是獨立的個體,應該有自己獨立的生活方式。
最後,簡單談論了之後,楊琴決定每天白天去陪陪老人,晚上迴來。
畢竟老人的作息跟年輕人不一樣,還是都不要彼此磨合了。
阮幼寧自然是沒有任何意見,她的工作基本都是居家辦公,自然要很安靜的環境,而且從臨南匆匆的來到荊州,其實身上沒多少錢,必須要盡快賺錢了。
就這樣,第二天,阮幼寧獨自去找房子租住,楊琴迴去陪老婦人。
荊州雖然靠近著濟州,但是好在物價沒有往濟州靠攏,吃住方麵還是很便宜的。
就比如同樣的三室一廳,在晏城一個月租金要四千多,在濟州一個月租金需要三千五左右,但是到了荊州,就是兩千一個月。
阮幼寧很快就看好了一個帶著獨立小院子的三室一廳,按照之前的習慣,朝南方向的房間是用來辦公的書房,朝北方向是是自己的臥室,剩下的一間則是楊琴的臥室。
簽了三個月的租房合同,交了押金和房租後,阮幼寧便拉著行李箱直接搬進來了。
好在她租住的房子是精裝修,基本上買點生活用品就能居住了。
阮幼寧去附近買了些東西,跟楊琴簡單的說了一下地址,便迴來先整理了。
小元寶顯然是一隻土生土長的南方貓,眼下見到了北方的熱氣騰騰的天氣,興奮的在小院子東跑西跑,不一會兒,就熱的唿唿吐舌頭。
阮幼寧正安裝著自己的電腦,透過落地窗,瞧著小元寶這幅模樣就忍不住笑了。
新的生活開始了。
-
接下來的日子平淡又溫馨。
楊琴每天早早的做好早飯之後,便出了門,等阮幼寧起床的時候,剛好能吃上熱乎的早飯。
午飯基本上都是阮幼寧一個人吃了。
晚上楊琴如果迴來吃飯的話,她會早早的就打來電話,迴來的路上買好蔬菜,等阮幼寧把工作做完後,基本上倆人就一起吃了。
這樣的生活稱不上大富大貴,但是很溫馨,就是普通人的生活。
雖然生活在慢慢的好起來,但是阮幼寧的繪畫卻一直沒有好轉,不知道是什麽緣故,她能接到的單子越來越少了。
不論怎麽努力,怎麽去降低報價,但是就是沒有人願意約畫稿。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幾天,阮幼寧就有點焦慮了。
是的,她焦慮。
如果按照這樣入不敷出的下去,卡裏的錢很快就會被徹底用光了。
有經濟的壓力下,她根本沒有辦法靜下心去專心繪畫,也沒有辦法帶著純粹的目的去繪畫。
即便她努力的說服自己不要浮躁,不要焦慮,不要心急,可是無數種負麵情緒還是紛湧而來。
阮幼寧開始失眠,開始掉頭發,開始找不到繪畫的初心。更可怕的是,麵對電腦,她有點畫不出來了。
盯著白板,她一個字,一個符號都畫不出來。
無從下手,無處下手,拿起畫筆就沒有任何靈感。
她能清楚的感覺到,自己引以為傲的東西在慢慢的流失,在慢慢的從她的身體裏、大腦裏、思想裏流失。
而楊琴早出晚歸,完全沒有發現阮幼寧的不對勁。
七月份的荊州很熱,空氣中全是焦灼的熱氣。
一次深夜,楊琴口渴難耐,就起了床去客廳接點水喝。
她的動作刻意的放輕了,然而一出了臥室的門就被客廳裏的陰影嚇了一跳。
“幼寧?”她試探著叫著。
“嗯。是我,媽。”
黑暗中,阮幼寧的聲音有點沙啞。
楊琴本能的覺得女兒的聲音不對勁,她摸索著要開燈:“怎麽不睡覺啊?太熱了嗎?”
而她的舉動立刻就被坐在沙發上的人察覺到了。
“別開燈!”
沙發上的人製止了她的動作。
楊琴被這有些兇巴巴的口氣嚇了一跳,當下就確定女兒確實有點不對勁,她停下了開燈的動作,借著月光往沙發那邊走:“怎麽了,幼寧。有什麽心事嗎?”
楊琴說著,就忍不住反思去了自己,是不是最近她天天往老婦人那邊跑,所以忽略了阮幼寧?
荊州對她來說,是自己的長大的地方,但是對阮幼寧來說,卻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啊。
人生地不熟的,幼寧她……是不是生活的不習慣?
她這樣想著,心下就覺得有些對不起阮幼寧。
-
而阮幼寧木著臉,完全不知道要怎麽迴答楊琴的話。
或者說,她的大腦空蕩蕩的,潛意識的不想說一句話。
見她沒有說話,楊琴有點著急了,上前去拉她的手:“怎麽了?是不是身體哪裏不舒服?”
楊琴的手很溫熱,碰上阮幼寧的手,無形的也給阮幼寧帶來了一股莫名的心安感。
“我……我沒事兒。”
阮幼寧滿腔的話到了嘴邊,還是變成了一句我沒事兒。
但是楊琴哪能當她真的沒事兒呢,楊琴急促的追問:“幼寧,有什麽事情就一定要說出來!”
黑暗中,忽的就沉默了下來。
半晌,才響起阮幼寧低低的話:“我……我畫不出來畫了……”
“什麽?”
楊琴有點沒反應過來,她有一瞬間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我真的畫不出來任何東西了。”
阮幼寧的語調聽不出什麽感情,但是卻帶著麻木和絕望,還有焦灼。
這一晚,二人聊了很多很多很多。
楊琴想盡了一切辦法去鼓勵、安慰阮幼寧,雖然沒什麽顯著的效果,但是看到女兒的情緒有所好轉後,胸口的那顆提著的心還是往下落了落。
楊琴很自責,自從阮幼寧來了之後,幾乎沒有得到任何優待,卻一直再為她收拾爛攤子。
她真的對不起她。
“沒事兒,沒事兒。一切會好起來的,會好起來的。”
楊琴低低的安慰著,卻也知道自己或許應該開始找工作賺錢了,不能把全部的時間都陪在老人身邊了。
雖然她也不能賺多少錢,但是經濟上會減輕很多壓力。
繪畫方麵她是幫不了女兒,其他方麵她能做到的就是賺點錢了。
-
第二天,楊琴做好早飯後,便出門了。
她沒有去看自己的老母親,也沒有去做旁的,直接就去了一家二手市場購買出攤的東西。
想了一夜後,楊琴還是覺得自己應該重操舊業。
而就在楊琴出門了之後,阮幼寧也出門了。
荊州今天的天氣不算熱,甚至還有一點點涼爽。
阮幼寧沒有目標,完全就是走到哪裏算哪裏。
漫無目的的走了兩條喧嘩的街後,拐了個彎,下一條街忽的就變得很安靜了,身後的喧嘩聲完全被隔絕了。
高大的梧桐樹並立在街道的兩旁,遮天蔽日。而整個街道上,隻有幾個長凳,一個公交站牌,就沒有任何東西了。
這或許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阮幼寧掃視了一眼,就找了一個長凳坐下發呆。
有風徐徐的透過梧桐樹過來,吹的樹葉沙沙作響,也帶著一股說不上的清新味道。
阮幼寧鼻尖微動,輕嗅著,是樹葉的味道。
樹葉的味道很濃烈,幾乎是整條街上都彌漫著這個味道。
無端的,她忽的想起來有一年的秋天,她和宋時景去法國,宋時景當時製作了一片楓葉標本。
她記得,那片楓葉的味道就是這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