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隻能夠選擇撤退了。


    到了這種時候,哪怕是自負如他,也意識到情況不妙了。


    不管這次東征他有多少大謀劃小心思,他都得放棄,因為命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楊廣覺悟的還是太晚了。


    楊廣的敵人可不僅僅是遼河東岸遼東城裏的諸葛亮所部,遼河西岸竟然也出現了大批大虞軍。


    賈詡都督張遼、兀突骨、廉頗、徐晃、樂進等軍團通過海運轉進登陸的方式,成功繞後,旌旗招展、鬥誌昂揚的出現在隋軍主力的身後,不僅斷了隋軍的後路,更斷了隋軍的補給線。


    在隋軍驚慌萬分的時候,諸葛亮所部終於出城,嶽飛所部也在飛速趕來的路上。


    隋軍無奈,決定利用大虞軍還沒有徹底完成合圍的機會,先擊敗出城的諸葛亮所部,斷大虞軍一臂,然後集中全力擊敗河西的賈詡所部。


    然而,隋軍的這個選擇,也在諸葛亮的預料之中。


    諸葛亮甚至早就布置好了戰場。


    此時,楊廣所部的隋軍主力,其實還有七十多萬,民夫、輔兵更多。


    這也是楊廣的底氣。


    說到底,楊廣並不是不知兵的人,他甚至還是當年滅陳的主帥;當然了,這個知兵也是相對而言的,事實上,他的軍事水準甚至都遠不如董璜。


    對於隋軍和楊廣而言,此時最好的選擇應該是派人殿後,阻擋追兵,然後大軍強渡遼水,擊敗賈詡所部或者至少撕裂賈詡所部的防禦,退迴到大隋國境範圍內。


    但是,楊廣卻想要打一場。


    說白了,還是麵子作祟,他不想這麽丟人的撤退。


    結果,隋軍剛壓到諸葛亮所部布陣的位置附近,隋軍厚實的軍陣中央就發生了衝天的爆炸。


    埋在地下的六千億張起爆符同時引發,爆炸中心,人馬俱碎,周圍也震死了一大片,大量戰馬受驚胡亂狂奔。


    隋軍厚實的軍陣出現了大量的破綻。


    利用隋軍大亂的機會,極為擅長陣法指揮的諸葛亮從容指揮無當飛軍等精銳,殺入隋軍陣中,大虞的重騎兵部隊隨即瞄準隋軍薄弱部位,展開鑿穿。


    陷入了無比混亂中的隋軍,有的憑借血氣之勇反擊,有的四散奔逃,有的跪地投降,有的的呆呆的不知道幹什麽。


    大虞騎兵幾乎要將中控的隋軍撕裂成兩半。


    危難時刻,隋軍有幾員大將挺身而出。


    原本應該在明年叛亂的楊玄感,這次竟然當了忠臣,展現出了他的項羽之勇,率領部分楊廣的禁衛驍果軍逆戰,竟然堪堪擋住了黃忠所部。


    楊玄感與黃忠竟然鬥得旗鼓相當。


    大隋最精銳的驍果軍也擋住了黃忠所部。


    不過,這次楊玄感出戰,倒真的不是出於忠心,而是他意識到,再沒有人力挽狂瀾的話,大隋可就要慘敗了!


    大軍都敗了,在這種近乎三麵合圍的情況下,楊玄感可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夠跑得了。


    所以,他也是在自救。


    他自信的覺得,以他的勇猛,這次表現之後,應該可以從容撤退!


    除了楊玄感,大將吐萬緒、魚俱羅等也挺身而出,帶領麾下還沒有亂套的軍隊填了上去。


    李景、樊子蓋乃至李淵、裴矩等人也都各展其能。


    這些名將和精兵,充分展示了從南北朝大浪淘沙下來的軍事貴族和百戰強兵們的實力。


    在他們的努力下,隋軍竟然得以重整後軍,重新有了一戰之力。


    不過,隋軍付出的代價也是極為慘重的,楊玄感在轉身欲逃的時候,被黃忠射中後心而死;吐萬緒、魚俱羅等大將也戰死陣前,他們所率領的軍隊,也基本損失殆盡。


    隋軍的前部人馬,也近乎全軍覆沒。


    隻是一場接觸戰,大隋就損失了二十餘萬人。


    令人扼腕的是,楊廣並沒有抓住臣子們拚命所換來的機會。


    楊廣慌了,他在是戰是撤上猶豫了。


    楊廣並沒有把軍隊壓上孤注一擲的去決戰,而是命王仁恭率軍殿後,他則親率大軍選擇了撤退。


    這裏的殿後,其實和送死並沒有差別。


    作為忠臣,王仁恭隻能夠領命。


    王仁恭想要據營死守,等掩護隋軍主力過河後再進行突圍,但是士氣低迷的軍隊很快被諸葛亮所部擊破,王仁恭被手下殺死,拎著他的腦袋投降。


    而這個時候,楊廣的大軍過河的也不過三分之一。


    等楊廣大軍二分之一左右過河的時候,河西的大虞軍也終於發動了進攻。


    兀突骨的象兵一馬當先。


    經曆過多個世界遴選培育的巨像,輔以108枚再生核催動的重甲,就是戰場上的重裝怪獸。


    不要說強弓硬弩了,就是這個世界的床弩,都不一定能夠破得了防。


    象群衝鋒之下,所向披靡,敵莫敢當。


    少數的隋軍想要用長矛等抵抗,但是長矛刺在重甲上,隻是冒出火星,矛杆卻隨即崩斷,持矛的將士也被大象踩成了肉泥。


    行動如風的重裝戰象就已經夠可怕了,戰象上麵的兀突骨等巨型戰士,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揮舞著重型武器,所向披靡,一掃就是一大片。


    在級別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體型的優勢是十分可怕的。


    幾十米長的陌刀,掃過去就是人馬俱碎。


    隋軍前鋒損失慘重,甚至根本生不出反抗之心。


    就連楊廣,也被奪了氣勢,驚懼不已。


    “來人,護駕!快護駕!”


    楊廣快要打哆嗦了。


    在兀突骨所部發動攻擊的時候,諸葛亮所部、嶽飛所部以及水軍蔣欽所部也也都依次趕來,成功將楊廣軍分割在遼河兩岸,首尾不能兼顧。


    大戰持續了半天,隋軍損失慘重,但因為有太多名將精兵的緣故,隨軍還是勉強立住了營寨,被大虞軍合圍。


    楊廣決定背水一戰。


    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大虞現在的高級將領,基本上都打過“背水一戰”的巔峰統帥韓信的屁股。


    楊廣大軍還沒來得及背水一戰,就先嚐到了四麵楚歌的滋味。


    大量之前被嶽飛所部俘虜的隋軍和連日來被大虞軍擊敗的隋軍俘虜,在營帳外唱起了隋歌。


    隋軍士氣一落千丈。


    楊廣在麾下名將的建議下,楊廣下令四麵突圍,並將龍袍儀仗給了麾下的死士,他則換上普通騎兵的裝束,混在人群裏逃跑。


    然而,隋軍剛剛行動,又遇到了大虞軍的十麵埋伏。


    擁有偵查優勢的大虞軍,幾乎沒有放走一個敵人。


    並沒有被認出身份來的楊廣也被包圍在一處小山丘。


    到了這個時候,楊廣已經知道自己逃不掉了,不願意投降他,最終選擇在一顆歪脖子樹上自縊而死。


    整場戰役,隋軍包括楊玄感、宇文述、王仁恭、麥鐵杖、來護兒、吐萬緒等在內的大部分出戰將領戰死,李淵等少量將領選擇投降,前後有超過七十萬的隋軍成為俘虜。


    當然,大虞的損失也十分慘重,精銳遭遇了自與秦一戰以來最大的損失。


    再生核因為被摧毀或過度使用,損失的數量超過了二十萬。


    每一顆再生核可都是一條忍者或者白絕的性命啊!


    不過,損失固然很大,收獲就更大了。


    整場遼東戰役下來,大虞軍所有參戰的將士資質都有了一定的提升,部分人員尤其是低階人員,獲得了境界的突破。


    大虞不論是底蘊還是實力,都更強了。


    就連在後馨身上耕耘的董璜,都覺得自己的持續時間更持久了。


    而在董璜的初次耕耘之下,後馨的境界也終於獲得了突破,達到了神話八階,並一路飆升到神話八階巔峰。


    之前,後馨的積累其實早就夠了,所欠缺的不過是臨門一腳而已,如今被董璜破門而入,她也就理所當然的再次突破了。


    以這個世界的靈氣密度,後馨甚至覺得自己可以突破到神話九階。


    在遼東決戰的同時,大虞的其他人也沒有閑著。


    法正都督本部人馬以及徐晃、衛青、尉繚、章邯、王離、完顏陳和尚諸部跨海出擊,法正派遣衛青率領別部奇襲臨榆關(山海關),攻略北平郡,他則親率之主力則沿永濟渠水陸並進,直取諑郡。


    (發正進軍路線圖)


    此時的幽州諸郡,正是防禦最薄弱的時候,連民夫們都被動員了起來,向前線運輸物資,守備的力量極為薄弱。


    法正所部輕輕鬆鬆就占領了涿郡,而衛青也突襲拿下了臨榆關。


    此時,整個幽州最成建製的抵抗力量,竟然是羅藝所部。


    先前,隋煬帝發兵東征的時候,命羅藝督軍北平郡治新昌縣(今河北遷安市建昌營鎮),手下有虎賁郎將趙十住、賀蘭宜、晉文衍等人以及三萬餘軍隊。


    如今擺在羅藝麵前的選擇,唯有投降與撤退。


    猶豫了一下,羅藝選擇投降,並擺下酒席邀請同為虎賁郎將的趙十住等人,酒過三巡,羅藝正要開口相勸,卻沒想到趙十住等人竟然先一步開口試探羅藝的想法,表露出想要投降的意思。


    曆史上,涿郡物阜民豐,兵器精良,糧倉充盈,多據財寶,招致眾多賊子前來侵擾掠奪。留守的官員虎賁郎將趙十住、賀蘭宜、晉文衍等人都不能抵抗,隻有羅藝獨自出戰,殺敵無數。


    後來羅藝殺了趙十住等人,在幽州自立。


    這個時空,羅藝一見眾人和他想法相同,頓時哈哈大笑,然後摔杯為號,一眾手下衝了進來,將趙十住等人砍成了肉泥。


    “父親大人,他們都願意投降,為何還要……”


    堅定地執行了羅藝命令,帶領刀斧手殺人的羅成,在殺人之後忍不住問道。


    羅藝揮了揮手,讓其他人都下去,這才對兒子說道:“若是和他們一起投降,功勞是大家的,若是殺了他們投降,對大虞說是我們父子殺了這些不想投降的人之後,舉城投降,那麽功勞就是我們父子的!”


    羅成拜服。


    隨著羅藝的投降,幽州越來越多的城市選擇了投降,這個時候大虞也帶著隋煬帝的屍體和大量的降兵入關,大虞實行輕徭薄賦的策略,一麵減輕勞役一麵開倉放糧,幽州迅速平定。


    大虞北方主力隨即兵分三路,一路南下平定河北,一路往西,進攻山西,最後一路則是由嶽飛、衛青、霍去病率領,進攻突厥。


    此時的大虞軍,戰鬥力有了普遍提升,大批大批的突破原來的境界,在裸兵等階上,已經不下於這個世界的頂尖精銳,然而大虞還有著裝備和後勤的優勢,這足以支撐大虞三麵出擊。


    除了這三路人馬外,大虞之前的後手也同時發動。


    程昱、韓信所部分兵出動,程昱襲取了瓦崗,建立瓦崗寨,而韓信則采取了誘敵深入的計策,隨即在濰水玩了一出正版的背水一戰,在幾乎沒有動用大虞軍隊,隻是依靠一路收服的土著人馬的情況下,大敗張須陀所部。


    張須陀及麾下大將樊虎、唐萬仁戰死,秦瓊、羅士信、賈閏甫等人投降。


    隨即韓信分兵南下,攻略沂水等地,拿下山東隻是時間問題。


    項燕所部,則一路拿下了彭城等要地,兵臨江都。


    江南,昊京。


    負責此處戰事的,主要是董璜麾下的女將們,祝融女王、花鬘、呂玲綺、黃月英、王異、孫尚香、黃舞蝶、馬雲祿、扈三娘、步練師、梁紅玉、盧夢、張玉蘭、張琪瑛……


    憋了太久的母老虎們在水軍的配合下,斷了王世充的後路,祝融女王飛刀擊傷王世充,將之活捉。


    呂玲綺等人則殺到了餘杭。


    割據一方的劉元進等人慌了神,但是卻還是在戰爭代行者的攛掇下出城決戰。


    結果,女將們一口氣出動了三十多架“金人”,直接掀翻了劉元進和戰爭代行者聯軍的軍陣。


    呂玲綺等不喜歡束縛的女將則拍馬上陣,猶如一道道狂風,撕裂了劉元進所部最後的勇氣。


    劉元進管崇等人被殺,劉元進部下全部投降。


    女將軍團隨即北上,與項燕所部合力攻下了江都城。


    而此時,並沒有足夠準備的河北之地也被大虞全部占領。


    至此,從東北到華北、山東再到江東,都被大虞占據。


    天下震動。


    鎮守長安的代王楊侑,在大臣們的擁立下匆忙稱帝,時年八歲(虛歲)。


    楊侑是楊廣的孫子,父親是元德太子楊昭,母親是韋妃。


    因楊侑年幼,眾臣請楊廣的皇後蕭皇後也就是如今的蕭太後攝政。


    蕭皇後婉順聰慧,知書達禮,天生麗質,風韻猶存,人送外號,六味帝皇玩。


    傳說,宇文化及在弑君稱帝後,又將楊廣的後宮納入後宮,對時年五十一歲的蕭皇後愛之深親之切;


    竇建德幹死宇文化及之後,同樣對五十多歲的蕭皇後驚為天人,日日笙歌;


    之後又有妹夫處羅可汗;


    處羅可汗死後,又和處羅可汗的妻子也是隋文帝的堂妹一起,歸了處羅可汗的弟弟頡利可汗;


    最後才輾轉歸了天可汗李世民……


    總之,這也是一個騎女子。


    一身太後的裝扮垂簾聽政,更是別有一番韻味。


    如果被號稱烏雞百鳳玩的董某人看到的話,一定會把持不住。


    不過,董璜現在還無法得到遠在長安的蕭皇後,他隻能夠審問一下自投羅網的陰後祝玉妍壓壓jing……


    隻能說,隻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其錯的外號,陰hou名不虛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捂中生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捂中生友並收藏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