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王齕的主動退讓,諸葛亮、嶽飛所部順利兵進鄧城。


    一直密切關注大虞軍情況的王齕,敏銳的發現了嶽飛所部與大虞水軍、諸葛亮部竟然出現了脫節。


    【好機會!】


    王齕有些忍不住了。


    嶽飛所部不過十萬餘人又在漢水東側,就算是虞軍有著水戰之利,可襄陽的秦軍這些年也訓練了不少水軍,建造了大量戰船,更有大量陸戰拉跨,但是擁有一定水戰能力的空間兵水軍的加入,在這種情況下,王齕認為戰機出現了。


    他完全可以先調動主力去殲滅冒進的嶽飛所部,之後攜大勝之威與諸葛亮部主力決戰。


    殲敵於野,各個擊破!


    此戰優勢在我!


    (來自dy好運同學,侵刪)


    王齕拿定了主意。


    王齕集中了二十五萬精銳,其中包括八萬銳士。


    王齕所部的銳士目前一共有十萬,其中五萬秦銳士的老兵,自從郢都之戰的時候起,就跟隨王齕在南郡作戰,還有五萬則是這些年訓練、遴選出來的新人。


    這些新人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是秦國精銳軍團裏的精英,三分之二則是戰爭代行者的將領和精英自然人。


    王齕並不知道戰爭代行者的事,隻是以為是自己的能力強,才在這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又為大秦訓練出了五萬秦銳士——盡管很多隻是堪堪達到了秦銳士的水準,但那也是秦銳士啊。


    這次決戰,王齕直接帶了八萬秦銳士。


    巴蜀之戰,讓王齕認識到大虞的戰鬥力有了質的飛躍,但最多的還是覺得昌平君無能,且大虞有象兵這個大殺器,打了秦國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這次虞國可沒有象兵!他王齕也不像昌平君那樣無能。


    兩軍在漢水以東的平原上列陣。


    戰鬥一開始就陷入了焦灼。


    例行箭雨覆蓋打擊之後,王齕將七萬秦銳士全部壓在了中軍,他想要以絕對的實力一舉打垮大虞中軍,然後,最精銳的軍團與大虞軍嶽飛所部中軍撞在了一起。


    嶽飛淩然不懼,親自指揮十萬背嵬軍與中路秦軍決戰。


    雙方中軍在廣闊的平原上展開了血腥的廝殺。


    秦軍的銳士的確強力,但嶽飛所部的背嵬軍也絕非庸才。


    以大量虎賁軍為骨幹,在宋遼金夏世界就有不小規模的背嵬軍,在來到這個世界的這些年,從未曾有過懈怠,尤其是之前與麃公的一戰和成都戰役的奔襲之戰,讓這支部隊已經擁有了與秦銳士正麵交鋒的實力。


    而巴蜀之戰的一年多來,這支部隊又一直沒斷了訓練,還與來自秦銳士的夏侯法等將領多次切磋,如今已經有了和秦銳士正麵抗衡的資本。


    而比起秦銳士,嶽飛所部的猛將似乎要更多一些。楊再興、高寵、嶽雲、張憲、牛皋等人都是一等一的猛將。


    擁有十萬人的背嵬軍麵對擁有七萬人的秦銳士及大量其他秦軍精銳軍團,並沒有落入下風。


    這樣的情況,讓王齕不安起來。


    他沒有想到,這才短短幾年的時間,虞軍竟然能夠拉出這麽多可以與秦銳士決戰的部隊。


    【敵軍為什麽在東岸會有這麽多精兵?難道有什麽陰謀?】


    王齕心中的不安在加劇。


    在他看來,這樣的精銳水準,恐怕是大虞舉國而來,至少也是集中了這次北伐的全部精銳。


    【必須要速戰速決了!】


    王齕下定了決心:“傳令,左右兩翼不惜一切代價進行突破,擊潰敵軍兩翼,對敵軍中軍進行包圍。”


    王齕的頭腦很清醒,隻要一旦左右兩翼形成突破,對敵軍中軍形成三麵包圍,那麽再強的軍隊也會崩潰。


    然而,他的命令剛傳下去沒多久,就有傳令兵來報:“將軍左翼被敵軍精銳突襲,將軍司馬克被陣斬!”


    王齕:???


    什麽情況?


    王齕懵了。


    原來,就在不久前,與秦軍左翼對陣的趙雲在意識到秦軍隻有五千多銳士,其他都是普通軍團精銳之後,果斷率領龍膽軍團對秦軍左翼中軍發動突襲,趙雲麾下大將花榮、欒廷玉、史文恭等人,則統帥一部騎兵繞後,從側麵發動進攻。


    秦將沒有料到看上去隻有四五萬人十分薄弱的虞軍右翼竟然也全是銳士級別的精銳,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秦將司馬克直接被趙雲陣斬。


    當王齕的命令下達的時候,狂熱軍團龍膽軍團在趙雲等猛人的率領下,已經將秦軍左翼軍陣擊穿。


    意識到大事不妙的王齕,連忙分出一部分士兵在中軍左側進行防禦。


    然而,還沒過多久,就又有傳令兵來報:秦軍右翼已經支撐不住了。


    攻擊秦軍右翼的張郃所部。


    張郃用兵巧變,他的訓練兵種也既有大戟士鐵騎也有步兵大戟士,多年訓練之下,核心軍團雖然隻有三萬餘人,比趙雲的狂熱軍團都要少一些,但戰鬥力卻十分不俗。


    秦軍不出所料吃了一個大虧,如今也已經支持不住了。


    原本應該在漢水西岸的趙雲、張郃所部出現在漢水東岸,其實已經很說明了問題。


    諸葛亮用計了。


    這個計策是在大軍北伐之前就訂好了的,那就是讓嶽飛所部做出孤軍深入的態勢,給秦軍以可乘之機。


    在秦軍覺得基本上摸透了嶽飛所部虛實之後,秘密把趙雲、張郃所部調到嶽飛所部,以替代本來就撥給嶽飛所部的空間兵,從而讓秦軍形成誤判。


    這個時候,如果秦軍接受不了誘惑,出城決戰,那麽以嶽飛、趙雲、張郃所部的精銳,就算不能一場大勝,也絕對能夠堅持到大虞援軍的到來。


    當然,如果能夠戰而勝之,那就更好了。


    要是秦軍忍受住誘惑,那麽這一支部隊就會在水軍的配合下,直插襄陽的後方,對鄧城形成合圍之勢,斷了鄧城的糧道,配合主力,把敵軍困死在鄧城!


    硬攻鄧城是很難的,但如果在水軍優勢下進行圍困,卻並不是很難。


    為了完成這一戰略目標,諸葛亮已經寫信請求水軍的進一步支援,賈詡已經又派遣了十萬水軍和鮫鯊部隊,歸入到蔣欽的麾下。


    蔣欽是跟著董璜起家的將領之一,和周泰一同投靠董璜,在水軍中的地位一直居於周泰之下,雖然能力可能遜色於陸遜,但大虞自有國情在此,早就默認了漢水一路的水軍以蔣欽為主。


    幸好,經曆了多少大戰的蔣欽能力不錯且聽勸,就是靠著實力,在與秦軍水軍的交戰中一直處於優勢。


    其實,現階段的水軍大戰也沒有那麽多花裏胡哨可言,用計的話,也就是一個火攻,這個隻要防好了就可以,蔣欽也早就做了多方位的偵察。


    正麵交戰的話,首先看船隻,其次看將士的戰鬥力,這些虞軍都占據絕對優勢。


    所以,就算是秦軍這次不入彀中,大虞也能夠保證讓襄陽變成一座孤城。


    王齕顯然也能夠看出來,所以對他而言最好的選擇不僅僅要像李鴻章一樣“避戰保船”,為保障糧道和援軍的通路留下可能,而且更要主動出擊。


    隻要能夠擊敗嶽飛這一路,秦軍在戰略就活了,諸葛亮的這次北伐也隻能夠草草收場,甚至就連占據的鄢城等地都不一定能夠保得住,因為鄢城自從有了白起打樣之後,就是一個兵家死地。


    所以,隻要王齕不是太廢物,他就隻有一種選擇。


    作為白起的副將之一,王齕當然不是廢物。


    但正是因為他不是廢物,所以在北伐還未開始前,他的行動就已經被諸葛亮等人給算到了。


    當然了,計謀歸計謀,最終決定計謀能不能成功的,還得要看硬實力。很顯然,如今的大虞軍隊,已經有了足夠的硬實力。


    在嶽飛等部與王齕大軍交戰的時候,一直利用海東青等的視力觀察戰場的諸葛亮部、蔣欽部立刻行動起來。


    諸葛亮在一部水軍的支持下,強度漢水,擊潰沿漢水防禦的部分秦軍,並進鄧城。


    蔣欽所部主力則沿漢水迅速逆流而上,做出要從側翼攻打王齕部的架勢,逼迫秦軍水師決戰。


    與此同時,在後方統帥空間騎兵埋伏的夏侯蘭、夏侯法部也快速向嶽飛所部的位置機動。


    大虞軍隊多線出擊。


    王齕從嶽飛所部的強悍戰力上就已經意識到了情況不對,想要速戰速決,然而誰讓他的左右兩翼弱了一些呢!


    為了能夠一舉擊敗大虞軍隊,王齕可是讓七萬銳士都集中到了中軍,左右兩翼隻是各有五千銳士,而且還是新訓練的銳士,而且還是戰爭代行者及其麾下所訓練而成的銳士。


    這些人最大的特點是什麽呢?


    那就是不忠!


    他們不可能為了秦國赴死!


    包括在中軍中的那些跟戰爭代行者有關的銳士以及普通軍陣精銳也是一樣!


    戰爭代行者是讓他們來借殼上市或者偷師的,可不是來為任務世界的土著赴死的。


    這也是秦軍左右兩翼迅速被擊潰的一個重要原因。


    眼見左右兩翼都被擊潰,虞軍已經形成了三麵包圍之勢,而大虞軍正麵的嶽飛軍團雖然承受了慘重的傷亡,卻仍舊巋然不動,這些戰爭代行者及他們的手下很快便動搖了。


    意識到戰敗已經不可避免的王齕為了減輕損失,想要下令主力向右翼方向突圍,沿漢水依托水軍邊戰邊退,但他的命令剛一下達,麾下的戰爭代行者部隊就已經翻了天,尤其是那些被命令斷後的戰爭代行者部隊,幾乎立刻就狂亂而逃。


    有人逃跑,後麵原本還成建製的大軍立刻就變得混亂起來。


    淝水之戰也不是打穿了前秦軍才取勝的,反而後麵的前秦軍大部分都是還沒有看到東晉軍就開始潰逃了。


    秦軍的戰鬥意誌、組織能力、戰鬥素養無疑都要遠強於前秦軍,但是因為吸收了大量戰爭代行者及其麾下後,已經變得不再純粹,很多人都沒有為了軍功爵而聞戰則喜的戰鬥意誌。


    雖然因為戰爭代行者的加入讓秦軍的人力資源更充沛了,物質資源更豐富了,精銳數量也更多了,但是也讓秦軍的整體戰鬥意誌降低了不止一籌。


    甚至還出現了大量戰爭代行者勢力拉攏秦軍將士、希望獲得秦軍將士的效忠的事,導致秦軍的向心力進一步降低。


    戰爭代行者是把雙刃劍,這一刻終於割傷了秦軍。


    秦軍的大潰不可避免。


    老將王齕被敗軍裹挾,好不容易在水軍的配合下逃到了鄧城。


    出征時的二十五萬人,迴來的卻不到一萬,王齕羞憤交加,大吐了一口鮮血,昏迷不醒,三天後離世。


    曆史上的王齕,其實就是在秦始皇三年離世。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三年,蒙驁攻韓,取十三城。王齮死。


    王齮就是王齕。


    但王齕在這個時候死,對秦軍的士氣打擊卻是致命的。


    開始的時候,大虞並不知道王齕昏迷、身死的事,但從秦軍進調度失據上,還是多少能夠察覺出一定的問題。


    隻可惜,秦軍的水軍是真的膽小,寧願壯士斷腕,也不與蔣欽所部決戰,這讓大虞一舉殲滅秦軍水軍的策略落空。


    親眼目睹了王齕戰敗經過的王齕副將王約,隻得接過了守衛鄧城的重擔,但他卻對秦銳士,尤其是新訓練的秦銳士極度不信任。


    然而,不信任也沒辦法。


    王齕出戰的時候,隻給鄧城等地留下了兩萬秦銳士,其中有一萬五千人是入編的秦銳士,銳士老卒隻有五千。


    這些人,王約不得不用。


    王齕倒是帶迴了七千左右的敗兵,但也魚龍混雜,且但就裹挾主將逃跑這一點,王約就有理由把他們全部處死。


    隻可惜,這個時候王約也不能夠這麽做。


    王約隻能夠將王齕的屍體和戰敗的情報一並送到鹹陽,向鹹陽請求援軍。


    作為一個老秦人,他倒是有死守的勇氣。


    王齕戰敗、身死的消息傳到鹹陽,鹹陽朝堂一時失語。


    秦王嬴政剛繼位的時候,有三個輔政將軍,分別是蒙驁、王齕、麃公,王齕算是這段時間軍中的第二人。


    然而,就秦始皇繼位的這短短幾年間,蒙驁長子蒙武戰死,軍中第三人麃公戰敗身亡,如今軍中第二人王齕又慘敗羞憤而死,秦國一時間竟然有種戰將凋零之感。


    禍不單行。


    王齕死亡的消息傳來沒多久,秦國另一員大將李崇死亡的消息也傳來了。


    李崇是李牧的親大伯,年紀已經很大了,又被侄子李牧擊敗,臉上掛不住,所以終究沒有撐過去。


    他的兒子李瑤、孫子李信隻能扶靈守孝。


    二人更是發誓與李牧誓不兩立。


    呂不韋的反應不可謂不迅速,立即命令內史騰總領南陽郡、南郡軍事,並與趙姬達成一致,派遣大將白竭領兵前去救援。


    至於救援所需要的人口、物資之類,呂不韋又瞄向了羅網提供的情報中的那些“富戶”身上,這些不久前幫助軍中將領、士兵捐獻糧食、加官進爵的“富戶”,似乎有私藏兵甲的嫌疑。


    呂不韋並不會把所有人都一棒子打死,但是那些與鄧之戰中失聯的那些心培養的秦銳士等有關的富戶,呂不韋卻一個都不想放過。


    經過一番政治鬥爭,這件事最終由呂不韋自認的自己人李斯以及趙太後的手下內史肆主持,在羅網和秦軍等的配合下,共同行動。


    這次行動,在趙太後、徐庶等人的有意擴大下,拔出蘿卜帶出泥,一共處理了兩千多個戰爭代行者,徐庶等大虞人員斬首的就超過千人。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有很多戰爭代行者的部隊進行了叛亂,但零散的叛亂麵對雷霆一擊的秦軍根本就翻不出任何風浪。


    經過對著兩千多個戰爭代行者所擁有的的三千多座小城邑的掠奪,大秦又狠狠的迴了一波血。


    大秦得到了大量的奴隸、糧草、財富,大虞則幹掉了大量戰爭代行者,可謂是雙贏。


    不過遠水解不了近火,秦庭的增援與應對並不能夠飛奔到鄧城,鄧城的情況也越來越危機。


    就算是以諸葛亮、嶽飛、趙雲、張郃之能,也沒有辦法輕鬆攻占襄陽,他們的策略還是圍點打援。


    為了達到這一策略,大虞再次對秦國的水軍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在不惜代價的進攻之下,秦國殘存的水軍隻能夠死守鄧城水寨,將漢水的製水權拱手相讓。


    大虞軍隨即在樊城築堤堵水開挖水渠,做出水淹樊城的姿態。


    鄧城因為特殊的地理條件,並不適合水攻,但樊城卻不然。


    水攻樊城的可能性極高。


    如果王齕沒有死,那麽就算是王齕慘敗一次,樊城守軍也不至於完全喪失信心,但王約竟然沒有隱瞞王齕死亡的消息,還將王齕的屍體送往鹹陽,這就讓樊城上下徹底惶恐。


    如今,主力慘敗、王齕身死、鄧城被圍、援兵未至,敵軍又一副要水攻的姿態,頓時讓樊城上下人心惶惶。


    距離白起水淹鄢城的事可還沒過去多久,離得鄢城不算遠的樊城上下,自然知道水攻的慘狀。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從樊城北部出現了一直掛著太史大旗的“韓”軍。


    樊城上下當然知道,名義上屬於韓國的太史慈、樂進所部這幾年一直在騷擾南陽盆地,不久前還擊退了南郡太守內史騰。


    如今太史慈所部出現在這裏,是不是意味著南陽郡已經出事了?


    南陽出事,那他們這裏自然就不可能再有援軍,自然就是一片死地了!


    這個時候,投降虞軍的秦軍將領、士兵也紛紛來勸降,宣傳虞軍的大好政策。


    多番因素之下,樊城投降。


    投降之後的樊城守將才知道,那支太史慈的部隊,是虞軍假扮的。


    虞軍全程用了攻心之計。但事已至此,秦軍又能如何呢?


    樊城城頭變化大王旗,意味著鄧城徹底變成了一片死地,其處境甚至比當年被大虞兵圍的郢都還要艱難。


    王約仰天長歎,自知兇多吉少,但卻仍舊想要死戰到底。


    令他意外的是,那些新訓練的秦銳士也都一個個死誌決絕,沒有一點投降的意思,在幾次攻防戰中,更是表現的勇猛無比。


    這讓王約一度以為自己是不是誤會他們了。


    但事實上,這些人隻是知道落到同為戰爭代行者軍隊的大虞軍手中,會是什麽下場而已。


    但凡有一點活著的機會,這些戰爭代行者軍隊寧願賣了王齕也要求活;但如果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他們死戰的意誌也比所有人都要堅決。


    隻是,他們真的沒有活下去的希望嗎?


    答案是否定的!


    他們僅剩的希望是乘船而逃。


    至於逃到哪裏,雖然眾人意見不一,但最終還是有一個叫錢謙益的聰明人給出了一條妙計:“現在虞軍水軍主力其實在防守北方,且我們就算是逃迴秦國,也未必不會被秦國處死,既然如此,何不反其道而行之?


    我們奪取水軍後,出其不意,沿漢水之下,走雲夢,入洞庭,沿湘水逆流而上,一路深入百越之地,乃至去嶺南、去緬甸?


    中原我們暫時是無力爭鋒,但憑我們所部的精銳,去了那些地方,還不是如入無人之境?到時候發展上幾十年,再殺迴來就是!”


    錢謙益的妙計最終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讚同。


    於是,串聯起來的兩萬餘戰爭代行者精銳,在得到了王約的信任之後,突然反叛,入水寨,奪去了水軍之後,立刻順流而下。


    這一舉動,直接把王約搞蒙了。


    望著空無一船的水寨,王約氣得破口大罵。


    諸葛亮等人同樣有些意外,不過他們意外的是這股秦軍竟然沒有北上,而是選擇了南下。


    圍師必闕,鄧城僅剩的水師就是大虞給秦軍留下的後路,為了讓秦軍上鉤,虞軍也確實沒有看的那麽緊,當然了,也的確在漢水周圍尤其是上遊布置了重兵,但秦軍的反其道而行之,卻的確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因為鄧城以南,全部都是大虞的地盤兒。


    不過,問題不大,因為大虞水軍的水下部隊可一直都在盯著呢!——


    準備結婚了,女方陪嫁車房,孩子跟我姓,大概就是這樣子。


    最近可能比較忙,隻能抽空手機碼字,請大家多多包涵!忙過這一兩周就好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捂中生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捂中生友並收藏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