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白衣渡江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 作者:捂中生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董璜有些累了。
從成為戰爭代行者以來他無月不戰,大腿上都因為騎馬磨出了繭子。有時候還會因為繭子粗糙膈紅了馬兒嬌嫩的皮膚。
這點,立誓給董璜當牛做馬的鄒瑩可是深有體會。
這年頭,做牛做馬也不容易。
總之,董璜有些打不動了,在達成收複宛城的戰略目標後,他就不想動了。
董璜會累,他手下的精銳也是如此,幾個月間轉戰三四個州,雖然逢戰必勝,但對精力的消耗也很大,士兵們也想要休息一下,放鬆一下。
不僅僅是士兵們,就連董璜軍的馬匹也餓瘦了一大圈,死掉的也不少。
在這種情況下,董璜對於劉勳等人的投降選擇了接受。
這是董璜第一次成建製的受降,董璜發現這種不戰而降竟然也有戰爭點的收入,根據提示,受降的戰爭點收益大概是全殲這支軍隊的收益的二分之一左右。
這讓董璜認識到,並不是隻有正麵殺敵才是唯一的選擇。
有時候收降敵軍反而更有性價比,尤其是在收降一些高階兵種的時候。
雖然說這些兵種大概率帶不出這個世界,但在這個世界也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要不然隻靠董璜那點無限戰爭空間的兵馬,都不夠塞牙縫的。
劉勳投降之後,董璜所部的前鋒勢力一下子推進到了新野,距離襄陽一步之遙,這讓王睿等人一日三驚。
“董賊行動如此之快,恐怕下一步就是我們整個荊州,我們必須趁他們立足未穩忙著收降袁術軍的機會,立即發動對董璜軍的進攻,先下手為強,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軍議上,王睿麾下大將蔡瑁首先開口道。
蔡家是荊州四大家族之一,荊州四大家族向來關係緊密、彼此聯姻、同氣連枝,在荊州就是土皇帝。
蔡瑁本人的姑母則是東漢太尉張溫之妻,他的長姐嫁給黃承彥成為繼室,目前正在張羅著把二姐嫁給王睿——在原來的曆史上,他的二姐嫁給了劉表。
除了走女人外交外,蔡瑁本身也頗有能力,在王睿對抗孫堅、宗賊,在荊州站穩腳跟的過程中,蔡瑁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他還和王睿最信任的族人王倫交好。
這樣的身份,讓他在王睿這裏話語權極重。
在蔡瑁看來,董卓軍的確厲害,但再厲害也是旱鴨子,能夠在水網密布的荊州發揮出多少實力?
有道是南船北馬。
北方騎馬擅長的是上下顛簸前後衝撞,南方劃船卻講究下盤穩當左右開弓,技巧方式都不一樣的!
再者,如今劉勳軍隊剛剛投降,軍心不穩,正是攻擊的好機會。
解除了眼前的危機後,再利用水軍防守襄陽,最後想辦法平定江夏和荊南的叛亂。
蔡瑁分析的頭頭是道,這一刻,他覺得自己已經薑尚、張良附體,談笑間旱鴨子灰飛煙滅。
“將軍,如此行事恐怕不妥!”
出言反對的是同樣為大族出身的文聘。
因為資曆等原因,文聘在軍中的地位並不是特別高,但卻也是少數能夠在王睿麵前說得上話的武將,更何況他覺得自己一心為公,所以也毫無顧忌。
“董璜乃是董卓麾下的大將,自出道以來鮮有敗績,如今如此明目張膽的收編袁術降軍,恐怕正是他的誘敵之計!”
“誠如將軍所言,董卓軍不善水戰,所以我軍應該趁此機會依托水網布置兵力,讓董璜軍的騎兵優勢無從發揮,待到夏日雨季,董璜軍自會退兵;如果我軍主動出迎的話,萬一遇到董璜軍的伏擊,後果不堪設想啊!”
文聘大聲勸說道。
“哼,區區小將,你懂什麽?”
蔡瑁怒斥一聲。
盡管蔡瑁覺得文聘說得多少有點道理,但是覺得麵子受損的他還是出言反駁。
自詡為王睿麾下領兵第一人,蔡瑁不允許自己的權威受到挑釁。
這一刻,蔡瑁首先考慮的不是軍事,而是官場!在官場上,維護權威可比軍事的勝負更加重要!
這就像是明末的黨政,各方考慮的不是“我們再黨政下去大明就沒救了”,而是“不把這些混蛋整死大明就沒救了”!
見手下起了爭執,心中沒有決斷的王睿忍不住把目光投到了族侄王倫以及謀士蒯良蒯越身上。
他覺得這個時候,需要集思廣益。
當然,集思廣益也可以看做是優柔寡斷。
“吾有水軍,可連夜沿漢水北上,出其不意,必能擊破劉勳所部。”
作為戰爭代行者,王倫顯然也是主戰的,隻有戰爭,才能夠得到戰爭點,才能夠生存下去,才能夠變強。
“況且,襄陽堅城,三麵環水,就算我軍戰敗,也能以襄陽城堅守,何懼賊軍!”
王倫再次給王睿吃了一個定心丸。
自從被孫堅擊敗後,王倫就痛定思痛,開始思考自己的優勢是什麽?
陸戰肯定不是孫堅、董卓之流的對手,既然如此,何不發展水軍?
如果能夠憑借水軍割據荊州、江東,那不就是一個大魏吳王嘛!
如果能夠成為大魏吳王,這次的任務還不穩了?
想通了這一點,王倫開始建議王睿大力發展水軍,並最終幫助王睿建立起了冠絕諸侯的絕對優勢的水上力量。
見主公的準小舅子和侄子都一心請戰,很會做人的蒯氏兄弟自然也不好潑冷水,隻好模棱兩可和稀泥。
一會兒說敵軍無備,正是破敵之機;一會兒又說現在不是雨季,水軍之利難以發揮;一會兒又強調王倫、蔡瑁都是天下一等一的人才;一會兒又說文聘說的也有一點點道理。
主打一個廢話文學。
我們要找到問題的關鍵,怎麽找到問題的關鍵呢?那就是找到關鍵問題!
結果,被忽悠迷糊了的王睿還真找到了關鍵的問題:他最迫切的問題是既害怕董卓大軍來襲,又急於用一場勝利來安定人心。
因而王睿最終拍板——打!並將這次行動交給親侄子王倫親自指揮。
意氣風發的王倫一身白衣站在船頭,頗有白衣秀士的風采。
王倫所率領的艦隊,上麵的將士也都身穿白衣裝作商人,浩浩蕩蕩而行。
很顯然,白衣秀士這是在cos呂蒙的白衣渡江。
還別說,這次他還真的成功了。
從成為戰爭代行者以來他無月不戰,大腿上都因為騎馬磨出了繭子。有時候還會因為繭子粗糙膈紅了馬兒嬌嫩的皮膚。
這點,立誓給董璜當牛做馬的鄒瑩可是深有體會。
這年頭,做牛做馬也不容易。
總之,董璜有些打不動了,在達成收複宛城的戰略目標後,他就不想動了。
董璜會累,他手下的精銳也是如此,幾個月間轉戰三四個州,雖然逢戰必勝,但對精力的消耗也很大,士兵們也想要休息一下,放鬆一下。
不僅僅是士兵們,就連董璜軍的馬匹也餓瘦了一大圈,死掉的也不少。
在這種情況下,董璜對於劉勳等人的投降選擇了接受。
這是董璜第一次成建製的受降,董璜發現這種不戰而降竟然也有戰爭點的收入,根據提示,受降的戰爭點收益大概是全殲這支軍隊的收益的二分之一左右。
這讓董璜認識到,並不是隻有正麵殺敵才是唯一的選擇。
有時候收降敵軍反而更有性價比,尤其是在收降一些高階兵種的時候。
雖然說這些兵種大概率帶不出這個世界,但在這個世界也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要不然隻靠董璜那點無限戰爭空間的兵馬,都不夠塞牙縫的。
劉勳投降之後,董璜所部的前鋒勢力一下子推進到了新野,距離襄陽一步之遙,這讓王睿等人一日三驚。
“董賊行動如此之快,恐怕下一步就是我們整個荊州,我們必須趁他們立足未穩忙著收降袁術軍的機會,立即發動對董璜軍的進攻,先下手為強,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軍議上,王睿麾下大將蔡瑁首先開口道。
蔡家是荊州四大家族之一,荊州四大家族向來關係緊密、彼此聯姻、同氣連枝,在荊州就是土皇帝。
蔡瑁本人的姑母則是東漢太尉張溫之妻,他的長姐嫁給黃承彥成為繼室,目前正在張羅著把二姐嫁給王睿——在原來的曆史上,他的二姐嫁給了劉表。
除了走女人外交外,蔡瑁本身也頗有能力,在王睿對抗孫堅、宗賊,在荊州站穩腳跟的過程中,蔡瑁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他還和王睿最信任的族人王倫交好。
這樣的身份,讓他在王睿這裏話語權極重。
在蔡瑁看來,董卓軍的確厲害,但再厲害也是旱鴨子,能夠在水網密布的荊州發揮出多少實力?
有道是南船北馬。
北方騎馬擅長的是上下顛簸前後衝撞,南方劃船卻講究下盤穩當左右開弓,技巧方式都不一樣的!
再者,如今劉勳軍隊剛剛投降,軍心不穩,正是攻擊的好機會。
解除了眼前的危機後,再利用水軍防守襄陽,最後想辦法平定江夏和荊南的叛亂。
蔡瑁分析的頭頭是道,這一刻,他覺得自己已經薑尚、張良附體,談笑間旱鴨子灰飛煙滅。
“將軍,如此行事恐怕不妥!”
出言反對的是同樣為大族出身的文聘。
因為資曆等原因,文聘在軍中的地位並不是特別高,但卻也是少數能夠在王睿麵前說得上話的武將,更何況他覺得自己一心為公,所以也毫無顧忌。
“董璜乃是董卓麾下的大將,自出道以來鮮有敗績,如今如此明目張膽的收編袁術降軍,恐怕正是他的誘敵之計!”
“誠如將軍所言,董卓軍不善水戰,所以我軍應該趁此機會依托水網布置兵力,讓董璜軍的騎兵優勢無從發揮,待到夏日雨季,董璜軍自會退兵;如果我軍主動出迎的話,萬一遇到董璜軍的伏擊,後果不堪設想啊!”
文聘大聲勸說道。
“哼,區區小將,你懂什麽?”
蔡瑁怒斥一聲。
盡管蔡瑁覺得文聘說得多少有點道理,但是覺得麵子受損的他還是出言反駁。
自詡為王睿麾下領兵第一人,蔡瑁不允許自己的權威受到挑釁。
這一刻,蔡瑁首先考慮的不是軍事,而是官場!在官場上,維護權威可比軍事的勝負更加重要!
這就像是明末的黨政,各方考慮的不是“我們再黨政下去大明就沒救了”,而是“不把這些混蛋整死大明就沒救了”!
見手下起了爭執,心中沒有決斷的王睿忍不住把目光投到了族侄王倫以及謀士蒯良蒯越身上。
他覺得這個時候,需要集思廣益。
當然,集思廣益也可以看做是優柔寡斷。
“吾有水軍,可連夜沿漢水北上,出其不意,必能擊破劉勳所部。”
作為戰爭代行者,王倫顯然也是主戰的,隻有戰爭,才能夠得到戰爭點,才能夠生存下去,才能夠變強。
“況且,襄陽堅城,三麵環水,就算我軍戰敗,也能以襄陽城堅守,何懼賊軍!”
王倫再次給王睿吃了一個定心丸。
自從被孫堅擊敗後,王倫就痛定思痛,開始思考自己的優勢是什麽?
陸戰肯定不是孫堅、董卓之流的對手,既然如此,何不發展水軍?
如果能夠憑借水軍割據荊州、江東,那不就是一個大魏吳王嘛!
如果能夠成為大魏吳王,這次的任務還不穩了?
想通了這一點,王倫開始建議王睿大力發展水軍,並最終幫助王睿建立起了冠絕諸侯的絕對優勢的水上力量。
見主公的準小舅子和侄子都一心請戰,很會做人的蒯氏兄弟自然也不好潑冷水,隻好模棱兩可和稀泥。
一會兒說敵軍無備,正是破敵之機;一會兒又說現在不是雨季,水軍之利難以發揮;一會兒又強調王倫、蔡瑁都是天下一等一的人才;一會兒又說文聘說的也有一點點道理。
主打一個廢話文學。
我們要找到問題的關鍵,怎麽找到問題的關鍵呢?那就是找到關鍵問題!
結果,被忽悠迷糊了的王睿還真找到了關鍵的問題:他最迫切的問題是既害怕董卓大軍來襲,又急於用一場勝利來安定人心。
因而王睿最終拍板——打!並將這次行動交給親侄子王倫親自指揮。
意氣風發的王倫一身白衣站在船頭,頗有白衣秀士的風采。
王倫所率領的艦隊,上麵的將士也都身穿白衣裝作商人,浩浩蕩蕩而行。
很顯然,白衣秀士這是在cos呂蒙的白衣渡江。
還別說,這次他還真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