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算清賬
穿成惡婆婆,村裏荒年都吃上肉了 作者:落日晚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大山走後沒多久,沈長眠坐著淩家的馬車迴了家
一迴家,他就直奔鍾庭月在的東屋。
“迴來了。”鍾庭月眼皮頭沒抬一下,“繡坊忙,你媳婦昨晚沒迴來,不用擔心如何解釋了。”
沈長眠聽後鬆了口氣,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
他又沒幹什麽出格的事,有什麽好瞞著宋卿蓉的?
“我還是迴頭和卿蓉說一聲吧。”沈長眠坐下身子,喝了口茶,“要不說,往後卿蓉從別人嘴裏知曉,更會胡思亂想了。”
“你們屋裏頭的事,我不管。”鍾庭月把剝好的橘子遞給沈長眠,“與淩先生相處如何?”
“如見舊友。”沈長眠感慨一聲,“後悔沒早些相識。淩先生的才學,實在是令我欽佩。”
“若無事,你也可主動去登門拜訪。”鍾庭月看向窗外,“時辰不早了,去換身衣服,去學堂教書吧。澤華和鍾玨,這段時間就不來了。趁還在家的功夫,讓他們倆好好陪陪爹娘吧。”
沈長眠見鍾庭月讓自己主動拜訪,也知自己娘是認可了淩雲崢。
他心中歡喜,點頭答應,便出了屋。
看著屋外飄雪,鍾庭月心中盤算著,年後要做的事。
除去老二的鋪子改成酒館,她的生意也得提上日程了。
她打算開個小吃鋪子,弄些現代新式的吃食進行售賣。
這段時間,她手裏也積攢了不少的銀錢。
等她這邊生意步入正軌,也就不從大房二房手裏抽成了。
到時候,也差不多可以分家,享福了。
正想著,溫錦繡拿著賬本,從外麵進了屋。
拍了拍身上的雪,溫錦繡坐下身子,“娘,這是去年的賬本,你瞧瞧。”
接過賬本,大意的翻了翻,看著最後溫錦繡的統計,鍾庭月挑了挑眉。
這竹製作坊,去年還真是沒少賺。
鹵菜的總收益,也超乎鍾庭月的預料。
不過更令鍾庭月驚訝的,應該是去年的花銷。
“去年除了重建作坊,和租鋪子,也沒什麽大花銷,怎花了這麽多?”
總共賺的,減去這花銷,去年一年就剩了不到五十兩。
“作坊還有些貨款沒有結算。”溫錦繡解釋,“我剛剛算了算,估摸著有三百多兩。”
“按照規矩,這年底應當是清賬的時候。”鍾庭月皺眉,“拿貨的商人,連這些規矩都不懂嗎?”
溫錦繡歎了口氣,“我想著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他們說現在手頭緊,我就心軟了。這幾家承諾,二十那天就來把貨款結清。”
鍾庭月聽後頗為無奈,“錦繡,娘知道你是好心。但人善被人欺,生意人在這方麵是要不得的。平日罷了,但年底這賬一定要結清。若他們肯按時來,這事就算了。若還推辭,咱們可不能慣著這種毛病。”
“娘說的是,往後兒媳不會了。”溫錦繡現在也覺得自己不妥,就因這貨款沒結清,她這賬本都不好對。
“語蓮鹵菜鋪的賬,你找個日子過去,幫著她算算。”鍾庭月還是有些不放心湯語蓮,“她在這方麵馬虎,我怕迴頭算了算去對不上賬。再一個要過年了,算好賬,你們兩房也得研究研究,出多少銀子。”
”至於老三那邊,繡坊剛開業,娘就先給他們墊上。但今年這年過了後,娘往後不會在給家裏出一分錢,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現在三房都有了各自的事業,繡坊那邊也不是死等織棉布,宋卿蓉已經接下些繡花織布的訂單,賺的銀子也足夠養活自己屋裏。
三家都沒什麽要她出錢扶持的了,她這當娘的,也算是把事都做盡了。
溫錦繡是個明白人,聽鍾庭月這麽一說,她點了點頭,“那娘,我們三方這邊也得定個標準。你看,每月給娘你多少銀子合適?”
溫錦繡是個孝順的兒媳,她也想讓鍾庭月盡早的享福。
“我還沒到,需要你們出贍養費的地步呢。”鍾庭月無奈一笑,“娘有自己的打算,等年後,娘也要弄自己的生意了。你們賺的銀子,自己個兒留著,娘手頭有。”
“娘,這是兩碼事。”溫錦繡依舊堅持,“我知娘你不缺錢,但這錢是我們各自的孝心。娘現在不需要我們照顧,那我們也隻能用著方法,盡自己的孝道不是。”
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鍾庭月若在反駁,那豈不是寒了孩子的一片孝心?
“娘,你就收下吧。”溫錦繡見鍾庭月沒吭聲,繼續道,“就當圓我們的心了。”
見此,鍾庭月頗為無奈,“好好好,那這錢娘就收下了。”
能用的上便用,用不上就攢在自己手裏,往後若家裏出什麽事,也能拿出來應急不是。
見鍾庭月答應,溫錦繡臉上有了笑意。
“對了,年貨你看著置辦就成。別舍不得花錢,該買買,這是咱們日子好起來的頭一個年,不能太差。”鍾庭月合上賬本,“淩掌櫃這次送來了不少,你挑挑看看。咱們吃不完用不上的,就留著過年送禮用。除了咱們各自的娘家,應當也沒什麽別的親戚了。”
得了鍾庭月的囑咐,溫錦繡出了屋前去辦。
下午,沈大山牽著兩頭馬進了院。
聽見動靜,鍾庭月推開窗,發現沈二海也跟著迴來了。
“二海木活做完了?”
“今天下雪,就做了些簡單的,做完就迴來了。”沈二海迴應,“正好趁這個功夫,和大哥弄個馬棚。”
聞言鍾庭月關上窗,穿好棉襖出了屋。
看著院裏這兩頭馬匹,鍾庭月問了句:“花了多少錢?”
“七十兩。”沈大山聲音微弱,“馬車就先不弄了,那老管家說,次些的馬車至少都要幾百兩。我和二海琢磨,弄個牛車這樣的,改改先用著。”
聽到這個價格,鍾庭月還覺得挺劃算的。
“兩匹馬七十兩還真不貴,這馬匹也是老管家找人幫你挑的?”
“娘是一匹七十兩。”沈二海解釋,“好點的牛還能賣到三十兩呢,三十五兩一匹馬咋可能呢。”
兩匹馬,那就是一百四十兩。
聽見這個數,鍾庭月有些肉疼。
不過肉疼歸肉疼,她倒是沒埋怨兩人。
一是這的確是所需品,二兩人花的都是自己房裏的銀子,她當然不好說什麽。
“成,有了馬匹,你們往後做什麽也方便。”鍾庭月扯了扯嘴角,“至於馬車的確不急,想弄個什麽將就著用吧。這牛,也別賣了,說到底也是咱家的功臣,拉到作坊那養著吧,說不定迴頭還能用上。”
沈大山和沈二海點了點頭,隨後卸下牛車的木料,開始琢磨馬棚。
看著漫天飛雪,鍾庭月唿出一口熱氣。
上前摸了摸溫順的馬兒,轉頭瞧著兩個兒子忙碌的身影,她笑著搖了搖頭。
今年的雪不小,所謂瑞雪兆豐年,今年一定是個好年。
一迴家,他就直奔鍾庭月在的東屋。
“迴來了。”鍾庭月眼皮頭沒抬一下,“繡坊忙,你媳婦昨晚沒迴來,不用擔心如何解釋了。”
沈長眠聽後鬆了口氣,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
他又沒幹什麽出格的事,有什麽好瞞著宋卿蓉的?
“我還是迴頭和卿蓉說一聲吧。”沈長眠坐下身子,喝了口茶,“要不說,往後卿蓉從別人嘴裏知曉,更會胡思亂想了。”
“你們屋裏頭的事,我不管。”鍾庭月把剝好的橘子遞給沈長眠,“與淩先生相處如何?”
“如見舊友。”沈長眠感慨一聲,“後悔沒早些相識。淩先生的才學,實在是令我欽佩。”
“若無事,你也可主動去登門拜訪。”鍾庭月看向窗外,“時辰不早了,去換身衣服,去學堂教書吧。澤華和鍾玨,這段時間就不來了。趁還在家的功夫,讓他們倆好好陪陪爹娘吧。”
沈長眠見鍾庭月讓自己主動拜訪,也知自己娘是認可了淩雲崢。
他心中歡喜,點頭答應,便出了屋。
看著屋外飄雪,鍾庭月心中盤算著,年後要做的事。
除去老二的鋪子改成酒館,她的生意也得提上日程了。
她打算開個小吃鋪子,弄些現代新式的吃食進行售賣。
這段時間,她手裏也積攢了不少的銀錢。
等她這邊生意步入正軌,也就不從大房二房手裏抽成了。
到時候,也差不多可以分家,享福了。
正想著,溫錦繡拿著賬本,從外麵進了屋。
拍了拍身上的雪,溫錦繡坐下身子,“娘,這是去年的賬本,你瞧瞧。”
接過賬本,大意的翻了翻,看著最後溫錦繡的統計,鍾庭月挑了挑眉。
這竹製作坊,去年還真是沒少賺。
鹵菜的總收益,也超乎鍾庭月的預料。
不過更令鍾庭月驚訝的,應該是去年的花銷。
“去年除了重建作坊,和租鋪子,也沒什麽大花銷,怎花了這麽多?”
總共賺的,減去這花銷,去年一年就剩了不到五十兩。
“作坊還有些貨款沒有結算。”溫錦繡解釋,“我剛剛算了算,估摸著有三百多兩。”
“按照規矩,這年底應當是清賬的時候。”鍾庭月皺眉,“拿貨的商人,連這些規矩都不懂嗎?”
溫錦繡歎了口氣,“我想著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他們說現在手頭緊,我就心軟了。這幾家承諾,二十那天就來把貨款結清。”
鍾庭月聽後頗為無奈,“錦繡,娘知道你是好心。但人善被人欺,生意人在這方麵是要不得的。平日罷了,但年底這賬一定要結清。若他們肯按時來,這事就算了。若還推辭,咱們可不能慣著這種毛病。”
“娘說的是,往後兒媳不會了。”溫錦繡現在也覺得自己不妥,就因這貨款沒結清,她這賬本都不好對。
“語蓮鹵菜鋪的賬,你找個日子過去,幫著她算算。”鍾庭月還是有些不放心湯語蓮,“她在這方麵馬虎,我怕迴頭算了算去對不上賬。再一個要過年了,算好賬,你們兩房也得研究研究,出多少銀子。”
”至於老三那邊,繡坊剛開業,娘就先給他們墊上。但今年這年過了後,娘往後不會在給家裏出一分錢,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現在三房都有了各自的事業,繡坊那邊也不是死等織棉布,宋卿蓉已經接下些繡花織布的訂單,賺的銀子也足夠養活自己屋裏。
三家都沒什麽要她出錢扶持的了,她這當娘的,也算是把事都做盡了。
溫錦繡是個明白人,聽鍾庭月這麽一說,她點了點頭,“那娘,我們三方這邊也得定個標準。你看,每月給娘你多少銀子合適?”
溫錦繡是個孝順的兒媳,她也想讓鍾庭月盡早的享福。
“我還沒到,需要你們出贍養費的地步呢。”鍾庭月無奈一笑,“娘有自己的打算,等年後,娘也要弄自己的生意了。你們賺的銀子,自己個兒留著,娘手頭有。”
“娘,這是兩碼事。”溫錦繡依舊堅持,“我知娘你不缺錢,但這錢是我們各自的孝心。娘現在不需要我們照顧,那我們也隻能用著方法,盡自己的孝道不是。”
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鍾庭月若在反駁,那豈不是寒了孩子的一片孝心?
“娘,你就收下吧。”溫錦繡見鍾庭月沒吭聲,繼續道,“就當圓我們的心了。”
見此,鍾庭月頗為無奈,“好好好,那這錢娘就收下了。”
能用的上便用,用不上就攢在自己手裏,往後若家裏出什麽事,也能拿出來應急不是。
見鍾庭月答應,溫錦繡臉上有了笑意。
“對了,年貨你看著置辦就成。別舍不得花錢,該買買,這是咱們日子好起來的頭一個年,不能太差。”鍾庭月合上賬本,“淩掌櫃這次送來了不少,你挑挑看看。咱們吃不完用不上的,就留著過年送禮用。除了咱們各自的娘家,應當也沒什麽別的親戚了。”
得了鍾庭月的囑咐,溫錦繡出了屋前去辦。
下午,沈大山牽著兩頭馬進了院。
聽見動靜,鍾庭月推開窗,發現沈二海也跟著迴來了。
“二海木活做完了?”
“今天下雪,就做了些簡單的,做完就迴來了。”沈二海迴應,“正好趁這個功夫,和大哥弄個馬棚。”
聞言鍾庭月關上窗,穿好棉襖出了屋。
看著院裏這兩頭馬匹,鍾庭月問了句:“花了多少錢?”
“七十兩。”沈大山聲音微弱,“馬車就先不弄了,那老管家說,次些的馬車至少都要幾百兩。我和二海琢磨,弄個牛車這樣的,改改先用著。”
聽到這個價格,鍾庭月還覺得挺劃算的。
“兩匹馬七十兩還真不貴,這馬匹也是老管家找人幫你挑的?”
“娘是一匹七十兩。”沈二海解釋,“好點的牛還能賣到三十兩呢,三十五兩一匹馬咋可能呢。”
兩匹馬,那就是一百四十兩。
聽見這個數,鍾庭月有些肉疼。
不過肉疼歸肉疼,她倒是沒埋怨兩人。
一是這的確是所需品,二兩人花的都是自己房裏的銀子,她當然不好說什麽。
“成,有了馬匹,你們往後做什麽也方便。”鍾庭月扯了扯嘴角,“至於馬車的確不急,想弄個什麽將就著用吧。這牛,也別賣了,說到底也是咱家的功臣,拉到作坊那養著吧,說不定迴頭還能用上。”
沈大山和沈二海點了點頭,隨後卸下牛車的木料,開始琢磨馬棚。
看著漫天飛雪,鍾庭月唿出一口熱氣。
上前摸了摸溫順的馬兒,轉頭瞧著兩個兒子忙碌的身影,她笑著搖了搖頭。
今年的雪不小,所謂瑞雪兆豐年,今年一定是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