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我們如何猜測,這個謎底很快就要揭曉了。
確定沒有危險後,眾人一起爬上銅人,很輕鬆的就將最外層金色外殼打開。
裏麵是一套規模小一些的四方盒子,底座跟金色外殼相連。
果然啊,這玩意兒根本就不是棺材,連一個成年人平躺都放不下,看上去更像是個容器。
尤其是內層的金屬蓋子,竟然是鏤空的,輕鬆就可以拿起來。
從鏤空的部分往裏看,這套棺槨隻有兩層,並不像曾經聽聞的報道中的佛祖舍利那樣,有五層六層那麽多。
沒有套娃,處理起來輕鬆不少。
看清最內層所為何物的時候,所有人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內部根本沒有古人屍骸,隻有一身擺放整齊的衣服。
在這次下地倒鬥之前,我就聽說過有種墓,叫衣冠塚。
裏麵沒有墓主屍體,而是存放墓主生前的遺物,來代替墓主下葬。
這麽看的話,眼前的這麽大一座唐墓,隻是衣冠塚嗎?
四眼這時候開口,問道:“這衣服,看起來怎麽像道袍啊。”
張道爺點了點頭:“你小子沒看錯,的確是道袍。”
沈歸也跟著說道:“唐代是一個很特殊的朝代。那個時候經濟繁榮國運昌盛。在這種大背景之下,佛教和道教同時都很盛行,如果是有背景,尤其是專門為皇室服務的和尚道士,死後也會得到很高規格的下葬。”
聽完他們的解釋,我更關心的卻是另外的問題,直接開口問道:“這玩意兒值錢嗎?你們說的這個道袍,大概能值多少錢啊?
沈歸迴答道:“像這種整套,而且又保存完好的古代服飾,在古董中屬於稀有物品,可遇而不可求,價值不菲,特別具備收藏和展示價值。”
話鋒一轉,朝著張真人說說道:“道家之物,您是權威,給大夥講講這道袍的來曆吧。”
張道爺低頭端詳一番棺中道袍,便說道:“你們看,這件袍服的顏色是紫色。所以,這是一件‘天仙洞衣’。”
“官服以紫為尊,世人有這種普遍認知,是從唐宋時期開始的。紫色作為高級的服色,並不僅限於官服,帝王‘賜紫’的做法也被用於道、釋領域。”
“道家以紫色道袍為最上等,可以理解為對紫微星的崇拜,朝廷以賜紫色道袍,來定義那些位高權重的修道者。”
“道教盛行的古代,曆史上,多位帝王都層招納道士,進入宮殿任職,為帝王造天書、燒仙丹。修道之人,也就有了官職等級劃分。”
“普通的道士,著青衣道服,也被稱之為常服,高等級的道士則穿紫色的道服,紫色道袍被稱為天仙洞衣。”
“紫色,是一種很神奇的顏色。接近於玄和黑,其色彩代表修仙和天道,體現了高級的身份;同時,紫色沒有紅色那麽豔麗,不會壓製象征天子龍雲的黃色,也利於區分君臣上下。”
我算是聽明白了,感情這紫色的道袍,是帝王賜給有官銜的道士的。就說麽,提到這方麵,道爺咋這麽興奮,這是專業對口了。
不知道咱的這位真人活在唐代,能給封個什麽官。別到時候一進宮,把人家後宮三千給霍霍了。
沈歸卻眉頭緊皺,沉聲說道:“天仙洞衣不假,可這座墓,就顯得更奇怪了。”
“墓裏放一套紫袍,又是衣冠塚,這乃是皇室的極高規格下葬禮遇,這說明墓主人,在唐代肯定是鼎鼎大名的某位道家高人。”
“怎麽看現在的架勢,卻專門為此人安排了一場死後炮烙之刑呢?這是要在他死後,把屍體燒成灰不成?”
我聽得入神,不由的插嘴問道:“是啊,要真是個罪人,為啥不活著的時候給剮了?死後燒一身衣服算怎麽迴事……”
這些疑問,此刻無從考證。
整座墓沒有碑文,沒有陪葬品,除了幾尊炮烙銅人,甚至可以說是座空墓。這讓人怎麽琢磨都想不通。
隻有四眼特別高興,咧嘴直笑:“墓裏沒古屍不是挺好的嗎?省得嚇人呢。要真打開棺材,裏麵有個上千年的骷髏頭子,多恐怖啊。“
這個時候,也沒人關心墓主人究竟是誰了。
唯一能判斷的是,這裏更像是某種懲罰死人的刑場,或者說,像是焚屍爐。
我看大家都不動彈,有點著急,忙問道:“沈領隊,既然這裏沒有別的寶貝,道袍又挺值錢的,幹脆扒貨走人吧。”
沈歸不住搖頭,說道:“且慢拿貨,這裏沒想象中那麽簡單。”
他沒有讓大家動棺槨中的道袍,而是翻身下地。繞著銅人轉了好幾圈,重新觀察起來。
還用手電,對其敲敲打打拍了一拍,確定其內部傳出的聲響。
足足研究了六七分鍾,才說道: “我知道問題所在了。並非古墓中不能有生物,不能有昆蟲,但是任何生物生存都需要條件。”
“尤其是這種巨型的飛蛾,也就是鬼齒蛾,他們雖然盛喜歡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但必須要有水源,且溫度適宜,才可以繁衍生息。這座墓室,顯然並不具備潮濕有水源的特點。”
“不但沒水,還異常幹燥。那麽,它們是怎麽形成如此規模種群的?”
沈公子的分析,倒是提醒了我們。的確,無論是蚊蟲飛蛾,都需要水源才能繁衍。
這裏是生火燒屍體的地方,哪兒見得到一滴水啊?
可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空的衣冠塚可以忽略不計,這裏最特殊的,就是銅人炮烙柱了。
如果藏著一些隱秘,也必然跟這些大銅人有關。
沈歸一邊讓眾人暫時離開半空懸棺,一邊吩咐說道:“既然這幾根柱子是燒火的刑具,可以試著發揮它們的作用。”
“重啟炮烙之刑,點燃銅人,來看看會發生些什麽。”
確定沒有危險後,眾人一起爬上銅人,很輕鬆的就將最外層金色外殼打開。
裏麵是一套規模小一些的四方盒子,底座跟金色外殼相連。
果然啊,這玩意兒根本就不是棺材,連一個成年人平躺都放不下,看上去更像是個容器。
尤其是內層的金屬蓋子,竟然是鏤空的,輕鬆就可以拿起來。
從鏤空的部分往裏看,這套棺槨隻有兩層,並不像曾經聽聞的報道中的佛祖舍利那樣,有五層六層那麽多。
沒有套娃,處理起來輕鬆不少。
看清最內層所為何物的時候,所有人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內部根本沒有古人屍骸,隻有一身擺放整齊的衣服。
在這次下地倒鬥之前,我就聽說過有種墓,叫衣冠塚。
裏麵沒有墓主屍體,而是存放墓主生前的遺物,來代替墓主下葬。
這麽看的話,眼前的這麽大一座唐墓,隻是衣冠塚嗎?
四眼這時候開口,問道:“這衣服,看起來怎麽像道袍啊。”
張道爺點了點頭:“你小子沒看錯,的確是道袍。”
沈歸也跟著說道:“唐代是一個很特殊的朝代。那個時候經濟繁榮國運昌盛。在這種大背景之下,佛教和道教同時都很盛行,如果是有背景,尤其是專門為皇室服務的和尚道士,死後也會得到很高規格的下葬。”
聽完他們的解釋,我更關心的卻是另外的問題,直接開口問道:“這玩意兒值錢嗎?你們說的這個道袍,大概能值多少錢啊?
沈歸迴答道:“像這種整套,而且又保存完好的古代服飾,在古董中屬於稀有物品,可遇而不可求,價值不菲,特別具備收藏和展示價值。”
話鋒一轉,朝著張真人說說道:“道家之物,您是權威,給大夥講講這道袍的來曆吧。”
張道爺低頭端詳一番棺中道袍,便說道:“你們看,這件袍服的顏色是紫色。所以,這是一件‘天仙洞衣’。”
“官服以紫為尊,世人有這種普遍認知,是從唐宋時期開始的。紫色作為高級的服色,並不僅限於官服,帝王‘賜紫’的做法也被用於道、釋領域。”
“道家以紫色道袍為最上等,可以理解為對紫微星的崇拜,朝廷以賜紫色道袍,來定義那些位高權重的修道者。”
“道教盛行的古代,曆史上,多位帝王都層招納道士,進入宮殿任職,為帝王造天書、燒仙丹。修道之人,也就有了官職等級劃分。”
“普通的道士,著青衣道服,也被稱之為常服,高等級的道士則穿紫色的道服,紫色道袍被稱為天仙洞衣。”
“紫色,是一種很神奇的顏色。接近於玄和黑,其色彩代表修仙和天道,體現了高級的身份;同時,紫色沒有紅色那麽豔麗,不會壓製象征天子龍雲的黃色,也利於區分君臣上下。”
我算是聽明白了,感情這紫色的道袍,是帝王賜給有官銜的道士的。就說麽,提到這方麵,道爺咋這麽興奮,這是專業對口了。
不知道咱的這位真人活在唐代,能給封個什麽官。別到時候一進宮,把人家後宮三千給霍霍了。
沈歸卻眉頭緊皺,沉聲說道:“天仙洞衣不假,可這座墓,就顯得更奇怪了。”
“墓裏放一套紫袍,又是衣冠塚,這乃是皇室的極高規格下葬禮遇,這說明墓主人,在唐代肯定是鼎鼎大名的某位道家高人。”
“怎麽看現在的架勢,卻專門為此人安排了一場死後炮烙之刑呢?這是要在他死後,把屍體燒成灰不成?”
我聽得入神,不由的插嘴問道:“是啊,要真是個罪人,為啥不活著的時候給剮了?死後燒一身衣服算怎麽迴事……”
這些疑問,此刻無從考證。
整座墓沒有碑文,沒有陪葬品,除了幾尊炮烙銅人,甚至可以說是座空墓。這讓人怎麽琢磨都想不通。
隻有四眼特別高興,咧嘴直笑:“墓裏沒古屍不是挺好的嗎?省得嚇人呢。要真打開棺材,裏麵有個上千年的骷髏頭子,多恐怖啊。“
這個時候,也沒人關心墓主人究竟是誰了。
唯一能判斷的是,這裏更像是某種懲罰死人的刑場,或者說,像是焚屍爐。
我看大家都不動彈,有點著急,忙問道:“沈領隊,既然這裏沒有別的寶貝,道袍又挺值錢的,幹脆扒貨走人吧。”
沈歸不住搖頭,說道:“且慢拿貨,這裏沒想象中那麽簡單。”
他沒有讓大家動棺槨中的道袍,而是翻身下地。繞著銅人轉了好幾圈,重新觀察起來。
還用手電,對其敲敲打打拍了一拍,確定其內部傳出的聲響。
足足研究了六七分鍾,才說道: “我知道問題所在了。並非古墓中不能有生物,不能有昆蟲,但是任何生物生存都需要條件。”
“尤其是這種巨型的飛蛾,也就是鬼齒蛾,他們雖然盛喜歡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但必須要有水源,且溫度適宜,才可以繁衍生息。這座墓室,顯然並不具備潮濕有水源的特點。”
“不但沒水,還異常幹燥。那麽,它們是怎麽形成如此規模種群的?”
沈公子的分析,倒是提醒了我們。的確,無論是蚊蟲飛蛾,都需要水源才能繁衍。
這裏是生火燒屍體的地方,哪兒見得到一滴水啊?
可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空的衣冠塚可以忽略不計,這裏最特殊的,就是銅人炮烙柱了。
如果藏著一些隱秘,也必然跟這些大銅人有關。
沈歸一邊讓眾人暫時離開半空懸棺,一邊吩咐說道:“既然這幾根柱子是燒火的刑具,可以試著發揮它們的作用。”
“重啟炮烙之刑,點燃銅人,來看看會發生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