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華貴妃派人來通知,不是讓她防備,而是讓她配合的意思。


    最後,李曉還是決定自己以身犯險賭一把,但還是要以防萬一自己死了孩子們會跟著出事。


    又想起在原來的劇情裏,華貴好的哥哥可是和敦親王一起造過反的,沒準到時候會拿自己做文章,不得不防。


    就在這樣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裏,李曉正與她的兩個可愛兒子一同坐在飯桌前享用著美味佳肴。


    一家人其樂融融,氣氛溫馨無比。然而,誰也沒有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即將打破這份寧靜。


    當時李曉隻是先品嚐一下兒子碗中的湯羹,之後突然臉色驟變,痛苦地捂住腹部,身體搖搖欲墜。


    一旁的孩子們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嚇得驚慌失措,連忙唿喊著身邊的宮人前來幫忙。


    很快,宮中的太醫們匆匆趕來,但盡管他們竭盡全力進行救治,李曉卻依然陷入了深度昏迷之中,情況危急萬分。


    得知此事後的太後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將皇後傳喚至慈寧宮問話。


    當皇後踏入慈寧宮的時候,太後滿臉怒容地質問道:“皇後啊皇後,你為什麽要對那無辜的孩子下手?那是皇帝的孩子。”


    皇後一臉委屈地辯解道:“太後明鑒,這絕對不是臣妾做的,是她們在自導自演的陷害臣妾。”


    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激烈的爭吵聲在慈寧宮內迴蕩不息。


    就在此時,華貴妃看準時機,暗中派人將皇帝引到了慈寧宮。


    皇帝來到殿外,聽到太後與皇後正在爭執不休,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疑慮。


    他正想進去詢問事情的緣由,便聽到太後指責皇後心狠手辣,對純原皇後出手也就算了,現在還殘害皇嗣。


    皇帝再也不想聽下去推門進去,並表示他要廢後,太後不允許和皇帝發生了口角。


    最終竟導致太後被氣得昏厥過去,隻是沒想到太後會就此與世長辭。


    就在眾人還沉浸在太後離世的悲痛之中時,華貴妃的手下趁機將一份所謂的“皇後謀害皇嗣以及純你皇後”的鐵證呈到了皇帝麵前。


    這讓皇帝怒不可遏,盛怒之下的皇帝當即下令廢除皇後之位,並將其打入冷宮。


    一時之間,前朝後宮議論紛紛,人心惶惶。不知何時起宮裏流傳出太後是被皇帝和皇後給氣死的。


    時光匆匆流逝,轉眼已過半月有餘。一直昏迷不醒的李曉終於緩緩睜開了雙眼。


    當她蘇醒之後,海棠趕忙將這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於她。


    聽完這些消息,李曉在想華貴妃果然是想用她的死來來說事。


    休養了三個月後,李曉感覺自己沒什沒什麽大礙了,但太醫說她因為中毒會影響壽命。


    最近她感覺宮裏侍衛巡邏的次數變多了,或許華貴妃的兄長的謀反計劃已經被皇帝察覺。


    沒過多久宮裏迎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宮變,整個宮廷都被卷入了一片混亂與血腥之中。


    李曉早在亂起來前她把慎嬪母子叫到了永和宮,幸虧李曉早有準備,她們成功地抵擋住了這場屠殺。


    然而動亂開始,華貴妃就趁機在宮裏是屠殺宮妃和皇嗣。


    但三阿哥和圓明園的四五兩位阿哥全都慘遭毒手。而宮妃裏隻有李曉,慎嬪和安淩容活了下來。


    皇帝自己也被華貴妃所傷,雖然沒有當場死亡,但也差不多了。


    最終弘晳的手下打著清君側的名頭殺進了皇宮,並以皇帝氣死太後,毒殺親子,在明知有人造反也不也不多加防備。


    導致皇子和後宮嬪妃無辜被殺為由,讓皇帝自請退位,皇帝本來還想退位給七阿哥弘昭。


    但在方施壓下還是沒成功,最後是皇室宗親提出讓廢太子長子弘晳登基。


    最後朝臣也同意了,畢竟廢太子的優秀是有目共睹的。


    雍正五年夏廢太子長子弘晳登基。


    新帝即位後就把廢帝關進了宗仁府,其餘活下來的後妃和皇子則被圈禁在原來的雍親王府。


    次年盛景元年三月,廢帝因為有傷久治不愈離世,同年年底新帝就李曉等人放了出來,同時被放出來的還有廢帝的其他兄弟。


    ~~~


    這後麵的事是李曉沒想到的,在她原本的計劃是利用,華貴妃殺掉弘旭的其他兄弟,之所以會把慎嬪接過去也是為了不突兀。


    畢竟如果隻有自己的孩子活了下來,以皇帝那多疑的性格,一定會懷疑她的。


    但安淩容能保下自己和孩子,屬實是讓她沒想到的。


    盛景十二年夏,又是選秀年。最後皇帝給弘旭和弘晨各自賜了位蒙古福晉。


    弘晨嫡福晉塔喇巴齊克氏,格格方氏。


    弘旭嫡福晉巴林氏,格格王氏。


    弘毅嫡福晉巴雅拉氏,格格陳氏。


    弘陽嫡福晉紮庫塔氏,格格李氏。


    雍親王府東院最大的清輝堂屋慎嬪處,不現在應該稱唿為太側福晉。


    李曉現在也要被叫一聲太側福晉,住在西院最大的容輝堂,皇帝好心給她兩都升了側福晉。


    富察氏無奈的發著牢騷:“皇上怎會給弘晨指蒙古出身的嫡福晉,我本來還想上弘晨娶富察家的女兒好親上加親呢。”


    李曉安慰道:“沒事的,不是還可以娶側福晉的嗎。”


    富察氏:“側福晉那還是算了吧,我娘家侄女還是嫡福晉的好,我可沒想和娘家結仇。”


    李曉:“可不是嗎,還是當嫡福晉好,在過不久弘晨的福晉就要進門了,


    姐姐以後可不要在說些讓兒媳婦不會的話,不然會影響孩子們的生活的。”


    富察氏:“你沒放心我也不是那麽沒分寸的。”


    李曉:“那就好,姐姐說話妹妹還能不相信嗎。”


    兩人說了好會話過後就告辭離開了。


    之後幾個月裏王府裏連著辦了四場喜宴,幾個孩子娶了妻得了郡王爵位。


    李曉和富察氏兩人商量了一下,最後還是覺得分家自己過比較好。


    因為弘旭的上是名義上的的長子,所以弘旭的其它兄弟都搬了出去。


    包括弘毅這同母生的弟弟也是一樣的,但李曉還是留在雍群王府和長子住。


    之後的那些年裏她通過收買包衣家族裏的下人,在現代邪術化妝術的幫助下。


    偷偷的潛入把他們貪汙的,所有錢財通通給沒收了,用以充實自己的空間。


    盛景二十年李曉因為中二病再次發作的原因,她上書給皇帝表示世界那麽大,她想帶著孩子去看看。


    在李曉三番五次的上書下,皇帝最後還是能同意了,但還是派人跟著,名為保護,實為監視。


    但李曉會在意嗎,不她不會,因為有皇帝的人保護她隻會更安全。


    在接下來的悠悠歲月中,她毅然決然地帶著孫子們,踏上了一段段充滿驚喜與感動的旅程。


    她們一路向北去,去到廣袤無垠的蒙古草原。


    當微風輕輕拂過,茂密的草叢如海浪般起伏搖曳。


    潔白的羊群和健壯的牛群若隱若現,仿佛一幅生動的畫卷展現在眼前。


    孩子們興奮地奔跑著,歡笑聲迴蕩在遼闊的草原上空。


    接著,她們轉身南下,奔赴那如詩如畫的煙雨江南。


    蒙蒙細雨如輕紗般籠罩著古老的街巷,青石板路被雨水浸潤得油光發亮。


    河道兩旁的垂柳依依,隨風輕舞,宛如羞澀的少女。


    雨滴打在屋簷上,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與潺潺流淌的河水交織成一曲美妙的樂章。


    而後,她們又馬不停蹄地奔向波濤洶湧的大海邊。


    極目遠眺,一望無際的深藍色海洋波瀾壯闊,雄渾而神秘。


    海浪拍打著岸邊的礁石,濺起朵朵白色浪花。


    她帶著孩子們赤著腳丫,在沙灘上盡情嬉戲玩耍,感受著大海的寬廣與力量。


    不僅如此,她們還曾涉足盛京,領略那裏厚重的曆史文化底蘊。


    也曾登上雄偉壯觀的布達拉宮,俯瞰腳下壯麗的山河美景。


    這一路走來,孩子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心中留下了無數美好的迴憶。


    然而,命運總是無常該來的終歸還是會來。


    就在一次旅行途中,她突然病倒了,原本還算強健的身體也是每況愈下。


    盡管經曆了病痛的折磨,但她始終堅強樂觀,努力陪伴著孩子們繼續前行。


    最終,在離開京城整整五年之後,李曉拖著還有些虛弱的身軀,帶著孩子們緩緩歸來。


    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依然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等待著她們續寫新的故事篇章。


    迴到京城後她又開始了宅家生活,偶爾串串門,就是每天這種知識。


    一直活到了七十多歲,這天李曉突然感覺自精神大好,這讓她想起了迴光返照這個詞。


    於是她兩個孩子和來兒媳婦叫到了床前,和他們交代了一番。


    讓他們要和睦相處,相互扶持,最後在不舍也還是在孩子們的哭聲中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我要獨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很純的小趴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很純的小趴菜並收藏快穿之我要獨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