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皇後見李曉安然無恙,絲毫沒有中毒的跡象,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起來:難道齊妃這次並未下毒?
然而事實卻是,正因為齊妃這愚蠢至極的實名製下毒行徑,才使得李曉僥幸逃過一劫,未遭其毒手。
更為糟糕的是,三阿哥已經知道了。
而皇後呢,則再一次被齊妃這無可救藥的愚笨給氣得七竅生煙,直恨不能親自出手好好教訓一番這個不知深淺的女人!
出了正月的第一次清安,本來是可以不來的,但她還是來了。
因為她想看看甄嬛對她的態度,以及看看齊妃這個鐵憨憨有什麽反應,畢竟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齊妃在某些情況下殺傷力還是蠻大的,得防著點,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被坑到。
她正麵帶笑意地瞧著齊妃坐在那兒,眼神不停地左右躲閃,目光遊離不定,就是始終不敢直視於她。
這時,甄嬛悠悠地開了口:“要說溫貴人可真是好福氣啊!
瞧瞧這六阿哥方才剛剛滿周歲罷了,這肚子裏頭呀,居然就又懷上一個啦。
算起來,怕是得有五個多月將近六個月了吧,那像我這樣的沒有福氣喲。”
一旁的李曉輕柔地撫摸著自己微微隆起的腹部,微笑著迴應道:“確已六個多月了呢,說來也是巧,正是在皇後娘娘舉辦的那場盛大的牡丹宴上,太醫診斷出來的喜脈。”
此言一出,刹那間整個場麵變得鴉雀無聲,仿佛時間都在此刻凝固住了一般。
在場的眾人皆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甄嬛,靜靜地等待著她會作何反應。
甄嬛麵露哀傷之色,幽幽地道:“唉,隻怪我自己沒那份福氣,竟不小心把腹中的孩兒給摔沒了。”
然而,還未等甄嬛再繼續說下去,李曉便毫不客氣地打斷了她的話頭:“莞貴人這話究竟是什麽意思?
難不成您覺得,當時我不該伸手去拉住慎嬪嗎?
莫不是要讓我放任不管,任由慎嬪摔倒在地來給您當肉墊子,以保住您肚子裏的孩子?
亦或者,幹脆就讓我自己趴倒在地上,給您做那個墊背之人?”
這話一出口,所有人都驚呆了。
華妃嘲諷道:“莞貴人自己沒本事,保不住孩子還怪別人沒幫你保住。”
慎嬪生氣道:“甄嬛你什麽意思,你這是在詛咒本宮的七阿哥嗎。”
齊妃也諷刺道:“就是,要怪也是怪你自己。”
麗嬪:“當時溫貴人可是如護雛的母雞般保護著慎嬪呢。”
曹貴人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莞貴人或許是覺得,溫貴人如那偷食的貓,搶走了她的孩子,畢竟莞貴人這邊剛流產,溫貴人那兒就有了。”
皇後嗔怒:“放肆,休要胡言亂語。”
華妃不理皇後,接著嘲諷:“臣妾瞧著啊,莞貴人似乎就是這麽認為的。”
李曉:“莞貴人當時可是無人知曉你有身孕的呀。”
甄嬛一副受到了莫大的傷害的樣子:“皇後,嬪妾沒了孩子,已然心如刀絞,還要遭受如此汙蔑,這叫嬪妾如何承受。”
皇後一副也被氣的的樣子:“好了,你們都莫要信口胡謅,莞貴人沒了孩子,已是悲痛欲絕了。”
李曉無語,在心裏翻了白眼:“皇後嬪妾也不想針對莞貴人,是莞貴人先開的頭的。”
華妃似笑非笑:“皇後這話說的好沒道理,明明就是莞貴人自己起的頭。”
皇後震怒!:“放肆休要一派胡言,非要攪得後宮不得安寧嗎。”
華妃\/齊妃:“是,臣妾等知錯。”
其他人:“是,嬪妾等知錯。”
皇後:“好了,都是姐妹莫要在那裏胡言亂語。
莞貴人你也是,那隻是一場意外,莫要和眾姐妹離了心。”
華妃\/齊妃:“是,臣妾謹遵皇後教誨。”
其他人:“是,嬪妾謹遵皇後教誨。”
皇後:“好了,今天就到這,散了吧?
華妃:“臣妾告退。”齊妃也趕緊的溜了。
其他人:“嬪妾告退。”
眾人出了景仁宮的門都在那漫漫的走著,等著李曉和甄嬛在幹一架呢。
可惜沒能讓大家如意,李曉先一坐暖轎走了。
之後去請安的時候,隻要一有機會就懟甄嬛,後來皇後看她一直沒出事,就讓她不用去請安了。
估計是又想在產房裏動手腳,畢竟隻要她一死,就有兩個孩子沒娘,有的是人願意出手。
這天李曉正在軟榻吃著水果,趙海就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趙海一臉神秘地湊近李曉說道:“小主,您知道嗎?外麵現在到處都在傳言說皇上要冊封華妃為皇貴妃啦!
而且啊,還有消息傳來,說是華妃的哥哥在打仗的時候不小心把腿給打折了呢。”
李曉聽聞此言,好奇地問道:“這麽大的事兒,你都是從哪兒聽來的呀?”
趙海連忙擺擺手,解釋道:“嗨,小主,這是年後就有人開始在傳的。
如今這事兒早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了,根本無需費神就能知曉。”
一旁的海棠聽到這裏,忍不住插嘴道:“若是真如此,那這華妃日後怕是再也囂張不起來咯!”她的臉上流露出一絲幸災樂禍的神情。
李曉微微皺起眉頭,輕斥道:“好了,你們都莫要多嘴議論此事。
咱們隻管做好自己分內之事便好,這種時候切不可四處瞎湊熱鬧。
依我看呐,華妃此刻指不定正氣得暴跳如雷呢。”
趙海趕忙點頭哈腰應承著:“小主說得極是,奴才們定然謹記在心,絕不會跑去湊這份熱鬧的,請小主放心便是。”
李曉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好,都各司其職去吧。”眾人紛紛應聲退下。
自那以後,李曉的日子過得倒也算是平靜安穩。
際了每次請安,她都會早早起身去給皇後請安,迴到自己的住處,都會親自把自己跟孩子用的東西檢查一遍。
除去請安這一日常事務之外,李曉將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學習製作孩子衣物當中。
她仔細地挑選著布料,一針一線地縫製著,每一個細節都傾注了她滿滿的愛意。
然而事實卻是,正因為齊妃這愚蠢至極的實名製下毒行徑,才使得李曉僥幸逃過一劫,未遭其毒手。
更為糟糕的是,三阿哥已經知道了。
而皇後呢,則再一次被齊妃這無可救藥的愚笨給氣得七竅生煙,直恨不能親自出手好好教訓一番這個不知深淺的女人!
出了正月的第一次清安,本來是可以不來的,但她還是來了。
因為她想看看甄嬛對她的態度,以及看看齊妃這個鐵憨憨有什麽反應,畢竟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齊妃在某些情況下殺傷力還是蠻大的,得防著點,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被坑到。
她正麵帶笑意地瞧著齊妃坐在那兒,眼神不停地左右躲閃,目光遊離不定,就是始終不敢直視於她。
這時,甄嬛悠悠地開了口:“要說溫貴人可真是好福氣啊!
瞧瞧這六阿哥方才剛剛滿周歲罷了,這肚子裏頭呀,居然就又懷上一個啦。
算起來,怕是得有五個多月將近六個月了吧,那像我這樣的沒有福氣喲。”
一旁的李曉輕柔地撫摸著自己微微隆起的腹部,微笑著迴應道:“確已六個多月了呢,說來也是巧,正是在皇後娘娘舉辦的那場盛大的牡丹宴上,太醫診斷出來的喜脈。”
此言一出,刹那間整個場麵變得鴉雀無聲,仿佛時間都在此刻凝固住了一般。
在場的眾人皆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甄嬛,靜靜地等待著她會作何反應。
甄嬛麵露哀傷之色,幽幽地道:“唉,隻怪我自己沒那份福氣,竟不小心把腹中的孩兒給摔沒了。”
然而,還未等甄嬛再繼續說下去,李曉便毫不客氣地打斷了她的話頭:“莞貴人這話究竟是什麽意思?
難不成您覺得,當時我不該伸手去拉住慎嬪嗎?
莫不是要讓我放任不管,任由慎嬪摔倒在地來給您當肉墊子,以保住您肚子裏的孩子?
亦或者,幹脆就讓我自己趴倒在地上,給您做那個墊背之人?”
這話一出口,所有人都驚呆了。
華妃嘲諷道:“莞貴人自己沒本事,保不住孩子還怪別人沒幫你保住。”
慎嬪生氣道:“甄嬛你什麽意思,你這是在詛咒本宮的七阿哥嗎。”
齊妃也諷刺道:“就是,要怪也是怪你自己。”
麗嬪:“當時溫貴人可是如護雛的母雞般保護著慎嬪呢。”
曹貴人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莞貴人或許是覺得,溫貴人如那偷食的貓,搶走了她的孩子,畢竟莞貴人這邊剛流產,溫貴人那兒就有了。”
皇後嗔怒:“放肆,休要胡言亂語。”
華妃不理皇後,接著嘲諷:“臣妾瞧著啊,莞貴人似乎就是這麽認為的。”
李曉:“莞貴人當時可是無人知曉你有身孕的呀。”
甄嬛一副受到了莫大的傷害的樣子:“皇後,嬪妾沒了孩子,已然心如刀絞,還要遭受如此汙蔑,這叫嬪妾如何承受。”
皇後一副也被氣的的樣子:“好了,你們都莫要信口胡謅,莞貴人沒了孩子,已是悲痛欲絕了。”
李曉無語,在心裏翻了白眼:“皇後嬪妾也不想針對莞貴人,是莞貴人先開的頭的。”
華妃似笑非笑:“皇後這話說的好沒道理,明明就是莞貴人自己起的頭。”
皇後震怒!:“放肆休要一派胡言,非要攪得後宮不得安寧嗎。”
華妃\/齊妃:“是,臣妾等知錯。”
其他人:“是,嬪妾等知錯。”
皇後:“好了,都是姐妹莫要在那裏胡言亂語。
莞貴人你也是,那隻是一場意外,莫要和眾姐妹離了心。”
華妃\/齊妃:“是,臣妾謹遵皇後教誨。”
其他人:“是,嬪妾謹遵皇後教誨。”
皇後:“好了,今天就到這,散了吧?
華妃:“臣妾告退。”齊妃也趕緊的溜了。
其他人:“嬪妾告退。”
眾人出了景仁宮的門都在那漫漫的走著,等著李曉和甄嬛在幹一架呢。
可惜沒能讓大家如意,李曉先一坐暖轎走了。
之後去請安的時候,隻要一有機會就懟甄嬛,後來皇後看她一直沒出事,就讓她不用去請安了。
估計是又想在產房裏動手腳,畢竟隻要她一死,就有兩個孩子沒娘,有的是人願意出手。
這天李曉正在軟榻吃著水果,趙海就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趙海一臉神秘地湊近李曉說道:“小主,您知道嗎?外麵現在到處都在傳言說皇上要冊封華妃為皇貴妃啦!
而且啊,還有消息傳來,說是華妃的哥哥在打仗的時候不小心把腿給打折了呢。”
李曉聽聞此言,好奇地問道:“這麽大的事兒,你都是從哪兒聽來的呀?”
趙海連忙擺擺手,解釋道:“嗨,小主,這是年後就有人開始在傳的。
如今這事兒早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了,根本無需費神就能知曉。”
一旁的海棠聽到這裏,忍不住插嘴道:“若是真如此,那這華妃日後怕是再也囂張不起來咯!”她的臉上流露出一絲幸災樂禍的神情。
李曉微微皺起眉頭,輕斥道:“好了,你們都莫要多嘴議論此事。
咱們隻管做好自己分內之事便好,這種時候切不可四處瞎湊熱鬧。
依我看呐,華妃此刻指不定正氣得暴跳如雷呢。”
趙海趕忙點頭哈腰應承著:“小主說得極是,奴才們定然謹記在心,絕不會跑去湊這份熱鬧的,請小主放心便是。”
李曉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好,都各司其職去吧。”眾人紛紛應聲退下。
自那以後,李曉的日子過得倒也算是平靜安穩。
際了每次請安,她都會早早起身去給皇後請安,迴到自己的住處,都會親自把自己跟孩子用的東西檢查一遍。
除去請安這一日常事務之外,李曉將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學習製作孩子衣物當中。
她仔細地挑選著布料,一針一線地縫製著,每一個細節都傾注了她滿滿的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