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浩不禁在心中暗自慨歎:“如果這最後一個皇朝並非清朝,也許我們的華夏民族早已屹立於世界之巔了!”


    說起清朝的統治者,人們往往認為他們僅僅是盲目地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對外部世界日新月異的發展一無所知。


    然而事實真就如此嗎?


    實則不然,身為統治階層的他們,對於西方世界蓬勃發展的先進武器和前沿科技心知肚明。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清楚知曉,他們為何執意緊閉國門,不願讓本國子民接觸並學習新知識呢?


    個中緣由,說來並不複雜。


    要知道,清朝的統治者內心深處充滿了對漢族的恐懼與忌憚。


    迴溯往昔,在清朝之前,他們長期處於被漢族壓製的境地,屢屢遭受挫敗。


    特別是麵對大明皇朝那位雄才大略的洪武大帝朱元璋,還有被譽為大明戰神的朱祁鎮時,更是一敗塗地、望風而逃。


    曾經慘痛的經曆令他們心有餘悸,成為統治者後,自然不敢輕易敞開國門,放任百姓去了解那個廣袤多彩的外部世界。


    因為一旦如此,他們唯恐漢族民眾覺醒,掌握更多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從而威脅到自身的統治地位。


    於是乎,他們所能采取的手段便是極力禁錮百姓的思想,妄圖將其牢牢掌控在手中。


    也正因如此,清朝最終走向覆滅實乃曆史之必然。


    它宛如一座封閉腐朽的牢籠,壓抑著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使其逐漸落後於時代潮流。


    當世界其他國家在科技進步和社會變革的道路上高歌猛進之時,清朝卻依然固步自封,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泡影之中。


    這樣的王朝注定無法長久存續,終會在曆史的滾滾洪流中被淘汰出局,成為後人評說的一段滄桑過往。


    毫不誇張地講,遙想當年。


    那慈禧太後賠償給日不落帝國的銀兩,如果按照如今的匯率換算成華夏幣的話,咱們 14 億華夏子民啊,每個人起碼能夠分到多達 200 萬!


    正因如此,那些西方國家的人民才能過得這般輕鬆自在、逍遙愜意。


    要知道,他們肆意揮霍享用的財富,原本可都是屬於咱堂堂大華夏的真金白銀呐!


    曾幾何時,咱們華夏民族本應含著金鑰匙呱呱墜地,生來便處於如同羅馬般繁榮昌盛之地。


    隻可惜啊,晚清時期那幫昏庸無能的統治者裏頭出了一個糊塗透頂的弱智,愣是將咱們從雲端狠狠拽落,令咱們淪為了牛馬。


    除此之外,還有一樁鮮為人知之事。


    在晚清那個時代,眾人皆誤以為是由於清朝窮困潦倒才遭受他國欺淩。


    然而事實真相卻並非如此,實際上,彼時晚清的經濟實力依舊雄踞全球首位,是世界第一!


    其經濟體量竟然是當時小小的櫻花之國的整整五倍有餘,更是強大的日不落帝國的足足六倍之多!


    每每想到此處,李文浩心中便愈發覺得憋屈憤恨不已,怒不可遏。


    隻見他緊緊咬著牙關,腮幫子因為極度的憤怒而高高鼓起,一雙拳頭攥得咯咯作響,仿佛下一刻就要捏碎什麽似的。


    此刻的他,真是恨不能立刻提刀上馬,衝入敵陣之中,將那群蠻橫無禮的蠻夷殺個片甲不留!


    然而,每當李文浩腦海中浮現出大秦時期的那個世界時,原本緊握的拳頭卻不由自主地鬆開了。


    那是一個已然沒有匈奴人存在的時代,但此刻他的思緒早已飄向遠方。


    “等到下一次我能夠重迴大秦之時,索性就給嬴政一張詳盡的世界地圖吧!


    讓他率先率領大軍西征,將那些可惡的西方人統統斬於劍下!


    接著揮師南下,直搗非洲大陸,把那群黑奴盡數擒拿,令他們世世代代為我們華夏民族所奴役!”


    李文浩滿腔憤慨地在內心暗暗思忖著。


    其實,也怪不得李文浩會如此怒不可遏。


    這一切皆源於他近日偶然間觀看到的一則視頻,其上方醒目的標題赫然寫著——《女大學生下跪求黑人男友不要離開》。


    就在他目睹這條新聞的瞬間,手中緊握著的水晶杯竟因憤怒而失手捏碎,瞬間化作無數碎片散落一地。


    此情此景,使得李文浩愈發堅定了要讓中華之國重振雄風、再度登上世界之巔的決心。


    他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祖國的子民不再自卑怯懦,而是能夠昂首挺胸、堂堂正正地屹立於世界之巔!


    “哈哈哈!今日朕甚是高興,朕定要重重地賞賜於你們!”


    李世民龍顏大悅,爽朗的笑聲響徹整個朝堂。


    他身姿挺拔地重新坐迴到那象征無上權力的高台之上,正欲開口宣布賞賜之事。


    然而,就在此時。


    台下的李文浩心急如焚,麵色漲紅,一雙眼睛緊緊盯著李世民,瘋狂地使著眼色,示意皇上暫且不要急於賞賜眾人。


    原來,李文浩深知唐太宗李世民此前曾慷慨地將大量先進技術贈予那些異族人。


    正是此舉,成為了日後大唐走向覆滅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是令華夏民族遭受了巨大的災難。


    而這一點,恰恰也是眾多所謂“唐黑”們用來抨擊李世民的關鍵所在。


    李文浩堅信,隻要能夠對這些技術實施嚴格的管控措施,便可以確保它們不會輕易外流。


    遙想當年,阿拉伯人為了習得這些技術,耗費了數百年的光陰方才有所成就。


    因此,對於當下的情況,李文浩絲毫不擔憂這些珍貴的技術會被迅速傳播開來。


    畢竟,隻要沒有人去傳授,即便異族人再如何聰慧好學,也難以掌握其中的精髓奧秘。


    更何況,這些核心技術通常牢牢掌控在上層人士手中,一旦發現有人膽敢私自將其傳授給異族之人,隻需稍加調查,便能輕而易舉地追查到源頭。


    李世民敏銳地捕捉到了李文浩臉上流露出的微妙神情,但卻無法洞悉其中深意。


    滿心疑惑之下,他終於按捺不住,緩緩開口問道:“太子啊,看你這副模樣,莫非是有什麽重要之事亟待宣布?不妨直言相告於朕。”


    李文浩聞聽此言,輕點下頭,隨即向前邁出一步,恭敬地躬身作揖,朗聲答道:“父皇,兒臣覺得對於這些西域各國予以賞賜乃是理所應當之舉。


    然而,所賞之物務必具備咱們大唐獨特的文化內涵。


    如此一來,不僅能讓受賞者親身領略我大唐文化之博大精深,更可借由他們之手將我大唐文化廣泛傳播開來,進而增進各方之間的和睦與融洽。”


    李世民細細聆聽著李文浩這番言辭,心中暗自思忖片刻後,不禁微微頷首,表示認同。


    接著,他饒有興致地追問道:“既然太子對此已有這般見解,不知你意欲賞賜給他們何種物品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聽泉鑒寶:少爺連麥,震驚全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跳旋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跳旋律並收藏聽泉鑒寶:少爺連麥,震驚全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