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站在曹營的大帳外,心事重重。


    風從轅門掠過,卷起一片塵土,使他看起來更加落寞。


    他默默注視著遠去的隊伍,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焦慮。


    曹操顯然又在催促襄陽的鐵索戰船工程,可這項工程對時節有著嚴苛的要求,若是完成得太早,豈不是讓江東陷入危機?


    “大事難料啊……”


    龐統喃喃自語。


    他明白,曹操的計劃一旦成功,不僅江東不保,他自己也會背上不可推卸的責任。


    然而,這一切他都無法親自阻止。


    如今身陷曹營,被嚴密監視,任何與外界,特別是荊州的聯係,都被切斷。


    與此同時,在一個不遠處的小營帳中,顧澤正滿臉凝重。


    他心中隱隱感覺到,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孔明,你能明白我的意圖嗎?”


    顧澤暗自希冀著。


    他的鐵索連環計,是希望孔明和周瑜能在適當時候合力打破曹營的攻勢。


    “顧先生?”


    身後傳來徐庶的聲音。


    他猶豫了一下,隨即踏進營帳,看到顧澤端坐在案前,眉間結著深鎖。


    “徐庶,你也該明白,我們的處境愈發艱難,尤其在這節骨眼上。”


    顧澤沒抬頭,隻是低聲說道。


    徐庶點頭,他知道大局當前,任何閃失都可能帶來不可挽迴的後果。


    “我聽聞夏侯兄弟已經動身前往襄陽了,似乎是受司馬懿授意。”


    “司馬懿……”


    顧澤沉吟片刻。


    “他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謀士,總是能洞悉別人的計劃。”


    “先生,我們該如何應對?”


    徐庶問道。


    “現階段,我隻能寄希望於荊州的孔明和江東的聰明才智,希望他們能抓住時機。”


    顧澤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不安和期待。


    然而在襄陽,夏侯惇和夏侯淵策馬疾馳,心中對顧澤的算計嗤之以鼻。


    在他們看來,這位曾經與劉備勾連的軍師早已失去與他們爭鋒的資格。


    於是,他們更加迫切地想要通過這次任務,證明自己的忠誠和實力。


    “趙雲那個白袍小將,能耐雖大,也不能阻我們兄弟。”


    夏侯惇對身邊的夏侯淵說道。


    “隻要堵住他的退路,這件事情就八九不離十了。”


    夏侯淵自信地點頭。


    然而,遠在幾百裏之外的江東,非但未能感受到曹營的施壓,反而因一個意外來客而熱鬧起來。


    “周郎,孔明先生有重要情報要與您商議。”


    一個小將急匆匆地跑來,打斷了周瑜的思緒。


    周瑜心生好奇,點了點頭:“速速帶他來。”


    當諸葛亮步入營帳,他臉上掛著一如既往的鎮定。


    兩位軍師對視片刻,周瑜便知今日非同尋常。


    “孔明,有何高見?”


    周瑜率先開口。


    “曹操急於鐵索連環,正是我等施計之機。”


    諸葛亮言簡意賅,他知道雙方心領神會,便不再多言。


    兩人對笑,心中盡是將要出奇製勝的喜悅與期待。


    江東,柴桑郡的天氣炎熱,數隻蜻蜓在水麵上翩翩起舞。


    諸葛亮與魯肅步入孫權的府邸,微微躬身行禮,孫權立即起身相迎,滿麵春風地說道:“孔明先生,魯肅先生,你們遠道而來,可是有大事相商?”


    諸葛亮微微一笑,略顯頑皮地說道:“主公確是慧眼,我們這次前來,確有一議。”


    他掃視四周,把目光投向孫權,“劉備想與孫家議定親事,借此成就孫劉聯盟,共擊曹賊。”


    魯肅沉吟接道:“不錯,若我等能與劉備聯姻,再加之周郎神機妙算,必能在此大好時機逆轉局勢。”


    孫權搓了搓下巴,皺眉思索片刻後,點了點頭:“確是好主意。不過我可聽聞,劉備已有二位夫人,此次重提婚約,他能妥善處理麽?”


    諸葛亮微微歎息:“這正是我們此行的關鍵,為促成大業,劉備將二位夫人安排於後院獨居。隻待婚事定奪,再做其他考慮。”


    場麵一時陷入沉默。


    諸葛亮略帶不安地看向孫權,他心知孫家雖秉承忠義,卻也因以往的恩怨而猶豫不決。


    而魯肅則若有所思地打量著孫權,等待他的最終答複。


    這時,孫權終於打破了僵局,緩緩開口:“兩位所言不無道理,但這婚事若要成,還需家母首肯。周郎,何不請她來,共商此策?”


    魯肅慌忙致謝,讚譽孫權的英明決策,而諸葛亮則在心中盤算著如何勸說。


    與此同時,另一邊,關羽步入後院。


    他看見甘夫人與糜夫人默然無聲地端坐著,憂心忡忡,不由得心生憐憫。


    他快步上前,椅子一拖,坐在她們身邊,神情鄭重。


    “嫂嫂,主公雖暫時為大局所迫,但絕不會棄兩位不顧。”


    關羽沉穩的語氣中,夾雜著些許內疚。


    甘夫人搖了搖頭,有些黯然:“二弟,我非貪圖榮華之人,隻盼劉備能常懷初衷,而今卻為了權勢……唉。”


    糜夫人低聲附和:“當年我兄長為他獻城相助,如今不過過眼雲煙。”


    關羽默不作聲,心中愈加痛楚。


    他深知她們對劉備的失望,卻又無能為力,隻能安慰著:“嫂嫂,昔日顧澤也是這樣被委屈了,如今卻成了曹操的智囊。”


    提到顧澤,甘夫人與糜夫人臉上露出一絲懷念的神色。


    糜夫人感慨道:“顧軍師確實良才,劉備若不棄,如今何至於此?”


    關羽聞言,心頭劇震,不禁迴憶起昔日顧澤的睿智與忠誠,心中後悔無比,思緒如潮。


    驟然間,院內的沉寂被遠處的急促腳步聲打破,帶著一絲緊張的氣息,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變故與抉擇。


    隨著遠處的步伐聲愈來愈近,甘夫人和糜夫人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彼此心中都升起一絲不安。


    關羽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情緒的變化,他站起身,邁步向門外走去,準備迎接這位不速之客。


    院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呂蒙急切地走進來,他麵色凝重,略顯疲態,顯然一路奔波而來。


    關羽見是呂蒙,心中雖有疑惑,但作為曾經的對手,他對呂蒙的能力是頗為認可的。


    “關將軍,”


    呂蒙微微拱手,略顯急切地說:“吳國太已在大廳恭候多時,還請你同我一同前往。”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那裏,周都督、諸葛先生亦在。”


    關羽微微點頭,他明白此時不能耽擱,於是轉身對甘夫人和糜夫人說道:“二位嫂嫂勿憂,我這就前去,還會帶迴好消息的。”


    隨即,他跟隨呂蒙一同前往大廳。


    與此同時,在孫權的府內,周瑜一麵悄然觀察著入座的孔明,一麵心中盤算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談判。


    孫權端坐席上,神色凝重,顯然經過一番深思熟慮。


    魯肅、孔明二人雙雙踏入大廳,諸葛亮臉上掛著不動聲色的微笑,他笑道:“吳侯,今日之會,乃是為江東與劉皇叔之聯盟,這可是一樁雙贏之事啊。”


    周瑜不由輕哼一聲,心中略有不滿。


    孫權察覺到了周瑜神色間的微妙變化,卻也不便當場點破,隻是正色道:“孔明,有何見教?”


    諸葛亮微微頷首,站定開口道:“皇叔自遇長阪坡一役後,便與甘、糜二位夫人失散,周郎這次將她們送還,倒也巧合。但吳侯,請恕亮直言,周郎或是有意借機阻撓婚事。”


    孫權眉頭微皺,側目看向周瑜,似欲詢問。


    周瑜豈能不知諸葛亮之意?


    但他自有考量,連忙答道:“我不過是想給皇叔一個全家團聚的機會,還請吳侯明察!”


    魯肅見狀,忙從中和解:“此事若能有個協商,想必定能曉以大義,成全婚事,亦可鞏固盟約。”


    孫權看了看眾人,心中明白,事到如今,再無迴旋餘地。


    他點頭示意,終是說道:“既如此,便速速安排,我也會派人前去稟明家母。”


    諸葛亮頷首微笑,心下暗道,這位東吳主公果然見多識廣,壺中自有乾坤。


    而魯肅也長舒了一口氣,似終於卸去重任。


    此時,關羽正快步走入,見眾人皆在,便向孫權和周瑜拱手道:“多謝大都督護送我家嫂嫂,她們已安然無恙。”


    魯肅見此情狀,心中一塊石頭落地,微微一笑。


    各種籌算與鋒芒,在此刻似乎都成了無形的橋梁,隻待時日催化。


    至於之後的風雲變幻,早已埋下伏筆。


    大廳內的爭論風波似乎已暫時平息,但這紛擾的時局卻不允許每個人心中都得以寧靜。


    諸葛亮和魯肅一道走出了吳侯宮,微風掠過,似乎也想扯去些人世間的煩惱。


    魯肅歎了口氣,側身看向諸葛亮,輕聲責怪道:“孔明,剛才的話未免言辭犀利,隻恐惹怒了周郎。吳蜀之間同舟共濟,方能共抗曹操,何必在這時節內鬥呢?”


    諸葛亮嘴角掛起一絲淡然的笑,“魯子敬,你多慮了。嫉賢妒能,於此事非我,乃是周郎也。”


    言辭雖輕,卻不時透出幾分無奈與機智,他頓了頓,“周瑜遠在鄱陽,卻抽不開身,偏又不遺餘力地護送劉夫人而至,豈不是唯恐我孫劉聯盟若為堅固,豈非壞了他的大計?”


    魯肅語塞,既知無從辯駁,又難以全然認同。


    往昔在鄱陽時,周瑜的一番“智絕需用,不然必毀”


    的斷語猶在耳畔,此刻思及,忍不住責怪周瑜狹隘。


    他輕歎一聲,心中微亂,卻終究因為大局仍要與諸葛同心。


    在另一邊,孫權已徑直迴了內院,見到吳國太,並無過多鋪墊,先提起天下大勢。


    孫權神情凝重,兒子開口便是幽幽一歎:“母親,雖說如今已與蜀形成聯盟,可天下局勢岌岌可危,不容小覷。”


    吳國太抬起頭來,有些疑惑地問:“兒啊,有何危急之事?”


    “西涼馬超、漢中張魯與益州劉璋,皆是地方勢力。如今對曹操亦有些許忌憚,若無及早聯合其勢,恐怕不久後都得降於曹氏,到那時便是我們江東難以抵擋的大敵。”


    吳國太聽罷,大驚失色,連忙追問:“那我們該如何?”


    孫權微微一笑,緩緩說道:“如今,若是劉備出麵勸說四方勢力合兵造反,則可形成合圍之勢,曹操必然顧此失彼。”


    吳國太雖不懂兵法,此時也明白事關重大,連連點頭,而心中則已然明白那婚事的重要性。


    這個世道,似乎永遠隻有陰謀與鞠躬盡瘁,以奠定一方安穩。


    隻是,唯有在這暗流湧動間,才能生出無限機遇。


    諸葛、魯肅、孫權他們每個人心中都埋下了自己的思量,等待時局的洗練與檢驗。


    吳國太站在庭院中央,心神未定,但她知道自己的決定會為江東帶來起碼暫時的安定。


    因此,她果斷地支持了孫劉的聯姻計劃。


    她與孫權一起籌劃婚禮的細節,從禮儀到賓客名單,她都仔細斟酌,生怕有一絲紕漏,可以說是一絲不苟。


    就在此時,諸葛亮和魯肅正在密室中召開一次緊急會議。


    魯肅先開口,“諸葛先生,如今孫劉的聯姻已經在即,我們要如何確保計劃順利實施?”


    諸葛亮略微一笑,眼神中卻透著一絲銳利,“魯大人,我已經察覺到曹操的間諜在江東蠢蠢欲動。看來這場婚事已經讓他們坐立不安。我計劃安排一支隊伍,專門用來迷惑這些間諜。這樣,孫尚香的動身計劃就可在暗中進行。”


    魯肅點了點頭,沉思片刻,“有您的安排,我就放心多了。隻不過,是否需要我們的人暗中隨行,以確保她的安全?”


    諸葛亮沉靜地答道,“自是無妨,安全為重。”


    彼時,在許昌,曹操已接獲情報。


    得知孫劉即將聯姻,他冷冷地哼了一聲。


    轉身看向召迴來的顧澤,說道:“顧軍師,這次的局勢關係重大。孫劉聯姻,無異於在我後方樹立了一道堅固的壁壘,我們必須從內部瓦解。”


    顧澤靜靜地站在一旁,幾經思索,心中倏然掠過往昔與劉備共事時的不快。


    他望著窗外,聲音淡然,“主公,若論瓦解,唯有人心。我們可從劉備手下入手,盡可能引發他們的內鬥。”


    曹操眯起眼睛,點了點頭,“你的意思是,從關羽和張飛入手?”


    顧澤沒有迴答,神色卻是默認。


    與此同時,孫尚香在內宅收拾行裝,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不確定。


    雖然她的婚事是為了穩固同盟,但她對劉備其人知之甚少。


    夜風輕吹,帶著花香。


    她用手撫過猶在梳妝台上的長劍,深吸一口氣,喃喃道,“希望這次選擇能換來江東的安寧。”


    婚期將至,各方勢力的明爭暗鬥愈演愈烈,每個人都在心中默聲祈願,又無可奈何地等待著大局的鋪展。


    江東的夜色,在那些微小的細節中,暗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首席軍師:我勝天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筆長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筆長生並收藏三國首席軍師:我勝天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