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結束,魯肅更是連夜返迴了柴桑。


    雖在宴會之上,他極為從容,且周瑜之言必然有損孫劉之聯盟。


    然魯肅仍一言未發,此宴會之際,文武眾將皆在此地。


    若當真與公瑾糾纏相持不下,實為不明智之選擇。


    故此聽得周瑜欲將二位夫人送往柴桑之時,魯肅便感覺事出不對。


    直到宴會結束,他便迅然返迴。


    返迴住處他便迅速聯絡下人。


    “孔明先是何在?”


    “尚且不知。”


    魯肅聞言滿目擔憂,若當真如此,恐怕孫劉之聯盟將會不攻自破了。


    公瑾如此自私,意圖欲用二位夫人牽製劉備,其心意未免太過明顯。


    若當真如此,恐孫吳聯盟之勢危矣。


    其果真不是明智之舉,他離開之前便已吩咐下人時刻留意諸葛亮的消息。


    可下人未曾知曉便意味著諸葛孔明尚且不在柴桑。


    不過按照自己推斷,想必不是他便會抵達此處。


    到那時再與他明言卻也不遲。


    果不出魯肅所料。


    不是諸葛亮便抵達柴桑,其順勢返迴便已得知劉備兄弟已然被軟禁在了柴桑舍地。


    欲見劉備卻無可奈何,此必是周瑜出謀,否則何必至此?


    方今孫劉兩家的聯絡員也就隻有魯肅一人。


    寫在自己的設計當中,魯肅更是支持孫劉聯盟之人。


    此事一出,隻有先會見魯肅,與其共同商議,日後打算才能有所緩解。


    當前之重策,唯有先解救劉備在圖下謀,才是上上之選。


    故此諸葛亮二話沒說便迅速前往魯肅住處。


    更要質問魯肅,吳侯為何如此?


    魯肅處,他居於自己舒適之內,潛心研讀謀政之法。


    下人便迅速趕來。


    “先生,諸葛亮求見。”


    魯肅一聽,連忙收起手中書簡,迅速起身迎接。


    他心中以人知曉,諸葛孔明得知此事勢必要與自己理論。


    果不其然,諸葛孔明正為此事而來。


    “臥龍先生……”


    進入正堂,魯肅拜會,卻見得諸葛亮隻是手持羽扇,背對自己未曾言語。


    “先生何故如此輕慢?”


    魯肅疑惑,反倒更像質問。


    諸葛亮聞言迅速迴頭,快步兩行便出現在魯肅麵前。


    “子敬何故這般質問,今番卻又說我輕慢。”


    “你豈當我不知?我家主公已被爾等軟禁於此,子敬卻如此質問於我。”


    “是何道理?”


    麵對諸葛亮的反質問,魯肅慌了。


    雖然他已料到如此,然諸葛亮到此之時,他果然仍未把持得住。


    “臥龍先生,請聽我一言。”


    “事到如今又有何聽言?如今曹軍未破,吳侯竟然軟禁我家主公。”


    “這是何道理?此非但不能穩固軍心,反而更會降低士氣。”


    “孫劉聯盟之事將不攻自破矣。”


    諸葛亮麵目情急,魯肅又怎不是如此?


    隻是一切都有理在先,即便魯肅心中有惑,卻也不得不如此。


    “臥龍先生,非是我等不誠,實在是劉使君方才醉酒,提的那反詩。”


    “此次有謀反之意,若當真有限,有何安哉?”


    “故此非是我家主公將劉使君軟禁,先生更是心明之人,如今兩國交戰,此戰爭之際,由此行為實為不妥。”


    提出此話,諸葛亮未曾言語。


    魯肅所言確實有幾分道理,如今正是兩軍交戰之際。


    劉使君做法實在容易。是異人斷生謀反之心。


    如此錯念之詩必會帶來不可逆的影響。


    魯肅便是以此為出發點,對諸葛亮進行了全麵的反駁。


    其目的自然十分明顯。


    一便是解釋自己,並非不誠。


    二便是講述一切,都是劉備不妥在先,吳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若是說武侯聯盟之心不誠,反倒不如說是劉備醉酒所寫的那反詩才導致如此。


    曹軍趁此機會寫下文章,更是出言抨擊,進行反駁。


    “吳侯自然知曉此為大戰在即之時,故此特侍候劉使君在此地歇息。”


    “以免劉使君旁生直接,更是為劉使君日後出兵討賊,養精蓄銳之舉措也。”


    好家夥,所有的話都被魯肅說了。


    現在諸葛亮倒想反駁,卻又不知如何是好。


    畢竟話風都被魯肅攥在手裏,再想以此事質問,恐怕也是極為不妥。


    不過劉備提反詩之事,曹操以此做文章,其目的更是十分明顯。


    諸葛亮聰慧過人,又豈會被此事叨擾?


    故此便迅速轉機,放聲大笑,手持羽扇更是從容不迫。


    “哈哈,子敬過慮了,此曹操之計策也,無非是想借此事挑撥離間。”


    “使得我孫劉聯盟大事不成,故此江東大軍不攻自破,荊州之地也盡歸他手。”


    “僅此而已。”


    “此事無需多慮,且讓我請見吳侯,願為吳侯解釋嚴明此事之根源,且勞煩子敬了。”


    吳侯府。


    孫權早已恭候多時了。


    魯肅在來此之前便以寫信言明諸葛孔明將親往吳侯府上拜訪。


    並且已經言明其中用意。


    故此孫權十分知曉諸葛孔明前來,意在拯救劉備。


    他雖心有顧忌,卻仍然設宴款待諸葛孔明。


    宴會之上,僅有他們三人而已。


    諸葛亮坐於客座,未曾出言,反而十分愜意,台下歌女起舞。樂詞歌賦典雅至極。


    孫權見狀,倒是有些疑惑,此人此意來此,莫非是說服自己解除劉備的軟禁嘛?


    可是直至現在他卻仍然未曾有任何動機,非但沒有出言,反而倒顯得極為愜意。


    這一點倒確實讓自己疑惑。


    無奈之下孫權隻得主動開口。


    “臥龍先生,請。”


    “請。”


    二人端起酒杯,推杯換盞,雖是表麵愜意,然而各自都揣著想法。


    “臥龍先生此次前來莫非是已有退敵良策?”


    “退敵良策,亮已成竹在胸,無需憂慮。”


    “既如此我想先生來此地並非是找我喝酒的吧。”


    諸葛亮微微一笑,手持雨傘把手輕搖。


    故而起身:“吳侯對此事已然是心知肚明,以我對子靜了解兩前來之前,子敬必然已經寫信通報吳侯。”


    “故此,我隻等吳候開口,再也不遲。”


    孫權詫異,雖心中大驚,卻也仍然百般敬佩。


    此話確實是讓自己無法繼續接下去了,也隻能開門見山,有所一言。


    “臥龍先生此次前來無非說服我解除玄德的軟禁,然先生不知,孤如此做法是為保護玄德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首席軍師:我勝天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筆長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筆長生並收藏三國首席軍師:我勝天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