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二十四節氣佳肴(2)
萌學園:你是我的奇遇 作者:許安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好似身臨其境,采摘的場景在眼前重現,身體的五感被支配,對美食的感悟更上一層樓:
清新草香的微風拂過臉頰,鳥兒攜眷在枝頭鳴唱,大自然的氣息撲鼻而來。
潺潺清澗裏的螃蟹自由橫行,做成香辣小螃蟹倒也香脆下飯,再來壺清酒豈不美哉。
湖中淤泥隱藏著脆甜的“珍寶”,加工成藕粉搭配清炒藕片和蓮藕排骨湯,也是難得的人間風味。
村民挽起褲腳摸著螺獅,心想今晚的餐桌又能添一道菜,和家人享用這份心滿意足...
影片仍在播放,循循善誘的配音更引腹中的饞蟲共鳴,伴隨著悅耳的烹飪聲。
圓桌的佳肴根據播放進度停止旋轉,眾人的筷子靈活跟隨著廚師動作舞動。
視頻播放哪道菜,他們就迫不及待品嚐,甚至盤中菜肴所剩不多時會互相爭搶,好像這樣做吃起來會格外香。
【立秋:以肉貼膘】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在立秋白天或夜晚,有占卜天氣涼熱的習俗。
忽聞秋風起,便應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以懸秤稱人,立秋與立夏的重量相比,以體重減輕、體型胖瘦作為是否健康的標準。
“苦夏”為體重減輕,民間常用食補的方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肉重新補迴來。
在立秋人們喜歡做板栗燒雞、燉肉、紅燒肉等美食或用板栗秋膘雞、鯽魚豆腐湯等靚湯滋補,達到“以肉貼膘”的目的。
啃秋也是立秋的民俗,人們三五成群,抱著紅瓤西瓜啃,舉著綠瓤香瓜啃,拿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實際是在抒發豐收的喜悅。
在浙江一帶,老人常言:“桃養人”,所以立秋時人人都要吃秋桃,留下的桃核在除夕丟進火爐燒成灰,覺得這樣可以消除一年的瘟疫。
吃渣也是立秋流行的傳統習俗,渣豆腐多用黃豆和蔬菜做成,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小孩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膽固醇當即表示立秋是她最喜歡的節日,在這天就有正當理由勸自己多吃點,不用考慮變胖的問題,“貼秋膘”肯定沒人比她更擅長啦~
【秋分:蟹肥菊黃】
桂香菊花黃,秋分食蟹忙。
秋分時節,閑坐在桂花樹旁的涼亭,院裏的籬笆內種的菊花泛著秋天的黃,空氣細嗅能聞見桂花香,亭內的石桌有剛剛出爐的蟹釀橙,搭配一壺溫熱的菊花飲,向往的生活不過如此。
蟹釀橙,是一道曆史悠久的宮廷菜肴,起於南宋朝時期,後流傳到民間,成為江南地區的傳統名菜,征服諸多美食名家的胃。
蟹釀橙,充滿想象力的橙蟹搭配,通過釀的手法使蟹、橙渾然一體。
黃熟大橙子,切去頂蓋挖出果肉,製成中空的橙,甕內留橙汁,將螃蟹剔出肉膏裝入橙甕,蓋上頂蓋,入鍋蒸過,上桌以醋、鹽調味。
口味的本質與其他蟹橙配並無差異,細節依然是橙香、酸口、蟹肉鮮, 經加熱的橙皮滲出更多芳香油,使橙香倍增。
- - - 文字引自:《宋宴》 蟹釀橙
秋分與春分的根據節氣有所變化,但大致相同,有吃秋菜、送秋牛、放風箏、祭月、豎蛋、粘雀子嘴等秋分習俗。
【立冬:秋收冬藏】
立冬,冬季的開始,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秋季作物已經收獲入庫,動物也藏起來準備冬眠。
人們口口相傳:“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因為餃子形似耳朵,所以人們認為在立冬這天吃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受凍。
有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立冬注意吃生蔥來抵抗冬季濕寒,以減少疾病的。
不同地區的在立冬吃的食物也不相同:
南方人愛吃雞鴨魚肉;在江南水鄉的立冬之夜會全家共食赤豆糯米飯;南京人進食滋補的豬肚雞;漳州的鄉村人家要舂“交冬糍”;福州、潮汕在立冬這天啃甘蔗。
立冬之日適合釀黃酒,冬季的水清冽,氣溫較低,可抑製雜菌繁殖,合適釀酒發酵。
人們在立冬有用各種香草、菊花、金銀花煎湯沐浴的活動,稱為“掃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證健康的身體過冬。
【冬至:團圓】
冬至日,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各地都即將進入最寒冷的階段,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因為“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有“消寒”之意。
冬至是民間傳統的祭祀節日之一,人們通過祭祀活動,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之情。
在冬至節裏,民間有給孩童贈送鞋帽的習慣,希望孩子們能健康成長。
鮮美的羊肉湯,給寒冷的冬至帶來暖意,漢高祖劉邦在冬至品嚐樊噲煮的羊肉後讚不絕口,從此形成冬至吃羊肉的習俗。
冬釀酒在寒冷冬日重要的驅寒角色,將桂花加入米酒釀造,淺酌後口齒留香,也寄托了大家對生活的美好祈願。
人們看重:“要想富,冬至隔夜吃塊熱豆腐。”的說法,在冬至前後會做一次豆腐,做好的豆腐可直接食用,也可製成豆幹、油豆腐等,確保年節不失豆腐風味。
. . . . . .
紀錄片的末尾,以二十四節氣歌結束:
春雨驚春清穀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眾人意猶未盡,肚子吃的圓滾滾,紀錄片勾起他們心裏對華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但其實主要喜歡華國飲食文化。
祈遇表示問題不大,她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讓大家知道華膳坊的招牌係列菜肴,並以此為餌引入人才。
作者小廢話:
本想寫完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和菜肴,但考慮到有些讀者小可愛不愛看,我就簡單寫幾個。
這兩章有點改動,但無傷大雅,不重新看也可以,明天後天會進入主線。
最近幾天現實裏麵比較忙,都是隔一兩天才更新,非常抱歉,預計在19號恢複穩定更新。
清新草香的微風拂過臉頰,鳥兒攜眷在枝頭鳴唱,大自然的氣息撲鼻而來。
潺潺清澗裏的螃蟹自由橫行,做成香辣小螃蟹倒也香脆下飯,再來壺清酒豈不美哉。
湖中淤泥隱藏著脆甜的“珍寶”,加工成藕粉搭配清炒藕片和蓮藕排骨湯,也是難得的人間風味。
村民挽起褲腳摸著螺獅,心想今晚的餐桌又能添一道菜,和家人享用這份心滿意足...
影片仍在播放,循循善誘的配音更引腹中的饞蟲共鳴,伴隨著悅耳的烹飪聲。
圓桌的佳肴根據播放進度停止旋轉,眾人的筷子靈活跟隨著廚師動作舞動。
視頻播放哪道菜,他們就迫不及待品嚐,甚至盤中菜肴所剩不多時會互相爭搶,好像這樣做吃起來會格外香。
【立秋:以肉貼膘】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在立秋白天或夜晚,有占卜天氣涼熱的習俗。
忽聞秋風起,便應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以懸秤稱人,立秋與立夏的重量相比,以體重減輕、體型胖瘦作為是否健康的標準。
“苦夏”為體重減輕,民間常用食補的方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肉重新補迴來。
在立秋人們喜歡做板栗燒雞、燉肉、紅燒肉等美食或用板栗秋膘雞、鯽魚豆腐湯等靚湯滋補,達到“以肉貼膘”的目的。
啃秋也是立秋的民俗,人們三五成群,抱著紅瓤西瓜啃,舉著綠瓤香瓜啃,拿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實際是在抒發豐收的喜悅。
在浙江一帶,老人常言:“桃養人”,所以立秋時人人都要吃秋桃,留下的桃核在除夕丟進火爐燒成灰,覺得這樣可以消除一年的瘟疫。
吃渣也是立秋流行的傳統習俗,渣豆腐多用黃豆和蔬菜做成,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小孩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膽固醇當即表示立秋是她最喜歡的節日,在這天就有正當理由勸自己多吃點,不用考慮變胖的問題,“貼秋膘”肯定沒人比她更擅長啦~
【秋分:蟹肥菊黃】
桂香菊花黃,秋分食蟹忙。
秋分時節,閑坐在桂花樹旁的涼亭,院裏的籬笆內種的菊花泛著秋天的黃,空氣細嗅能聞見桂花香,亭內的石桌有剛剛出爐的蟹釀橙,搭配一壺溫熱的菊花飲,向往的生活不過如此。
蟹釀橙,是一道曆史悠久的宮廷菜肴,起於南宋朝時期,後流傳到民間,成為江南地區的傳統名菜,征服諸多美食名家的胃。
蟹釀橙,充滿想象力的橙蟹搭配,通過釀的手法使蟹、橙渾然一體。
黃熟大橙子,切去頂蓋挖出果肉,製成中空的橙,甕內留橙汁,將螃蟹剔出肉膏裝入橙甕,蓋上頂蓋,入鍋蒸過,上桌以醋、鹽調味。
口味的本質與其他蟹橙配並無差異,細節依然是橙香、酸口、蟹肉鮮, 經加熱的橙皮滲出更多芳香油,使橙香倍增。
- - - 文字引自:《宋宴》 蟹釀橙
秋分與春分的根據節氣有所變化,但大致相同,有吃秋菜、送秋牛、放風箏、祭月、豎蛋、粘雀子嘴等秋分習俗。
【立冬:秋收冬藏】
立冬,冬季的開始,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秋季作物已經收獲入庫,動物也藏起來準備冬眠。
人們口口相傳:“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因為餃子形似耳朵,所以人們認為在立冬這天吃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受凍。
有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立冬注意吃生蔥來抵抗冬季濕寒,以減少疾病的。
不同地區的在立冬吃的食物也不相同:
南方人愛吃雞鴨魚肉;在江南水鄉的立冬之夜會全家共食赤豆糯米飯;南京人進食滋補的豬肚雞;漳州的鄉村人家要舂“交冬糍”;福州、潮汕在立冬這天啃甘蔗。
立冬之日適合釀黃酒,冬季的水清冽,氣溫較低,可抑製雜菌繁殖,合適釀酒發酵。
人們在立冬有用各種香草、菊花、金銀花煎湯沐浴的活動,稱為“掃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證健康的身體過冬。
【冬至:團圓】
冬至日,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各地都即將進入最寒冷的階段,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因為“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有“消寒”之意。
冬至是民間傳統的祭祀節日之一,人們通過祭祀活動,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之情。
在冬至節裏,民間有給孩童贈送鞋帽的習慣,希望孩子們能健康成長。
鮮美的羊肉湯,給寒冷的冬至帶來暖意,漢高祖劉邦在冬至品嚐樊噲煮的羊肉後讚不絕口,從此形成冬至吃羊肉的習俗。
冬釀酒在寒冷冬日重要的驅寒角色,將桂花加入米酒釀造,淺酌後口齒留香,也寄托了大家對生活的美好祈願。
人們看重:“要想富,冬至隔夜吃塊熱豆腐。”的說法,在冬至前後會做一次豆腐,做好的豆腐可直接食用,也可製成豆幹、油豆腐等,確保年節不失豆腐風味。
. . . . . .
紀錄片的末尾,以二十四節氣歌結束:
春雨驚春清穀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眾人意猶未盡,肚子吃的圓滾滾,紀錄片勾起他們心裏對華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但其實主要喜歡華國飲食文化。
祈遇表示問題不大,她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讓大家知道華膳坊的招牌係列菜肴,並以此為餌引入人才。
作者小廢話:
本想寫完二十四節氣的習俗和菜肴,但考慮到有些讀者小可愛不愛看,我就簡單寫幾個。
這兩章有點改動,但無傷大雅,不重新看也可以,明天後天會進入主線。
最近幾天現實裏麵比較忙,都是隔一兩天才更新,非常抱歉,預計在19號恢複穩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