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2號地球,這正是我們過去所生活的星球,天空中滿滿的二氧化碳和塵埃顆粒,這顆星球從我出生以來,就沒有幹淨過,也隻有在物種博物館中才可以看到清澈的海洋和熱帶植物,所有地區都被高溫覆蓋著,溫度甚至能在幾秒內殺死路過的一隻貓狗,地麵幾乎除了稀疏的交通工具,沒有任何活著的跡象。
絕大部分人在21世紀90年代開始後都在地下生存,所有大樓都連通著地下交通,就連餐廳也不例外,人們可以在地下自由穿梭,交通工具與車都會在地下行駛,超導懸浮車比比皆是,科技的發達程度如果按照100年前的樣貌來看,真的是超乎想象的發展,每個交通工具都在有序的行駛,似乎都在按照既定的路線行駛,完美的交通係統似乎可以將每輛車的行駛路線規避開,使他們順利通行,並不會擁擠或者擦碰,而所有的車子也似乎都沒有司機,車門是對立開啟,由中間上車後,向兩邊對立坐下,不分車頭與車尾,可以快速向兩邊行駛。
縱然是這樣的地下生活也並不會讓人覺得黑暗,所有的軌道上方都有類似玻璃一樣的材質,既可以透光,還可以打上半透明廣告,地下也不算熱,甚至還比幾十年前更加涼爽,而在地麵看來,似乎就像一塊石板一樣,根本看不到地下的情況。
地麵不透的部分是用來吸附太陽能的能源材料,類似隔音棉一樣可以對地下起到隔熱隔音的效果,而地下的玻璃麵板之所以能看到天空,是因為那裏可以通過熱能發電產生玻璃成像,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大型的虛擬天空燈,可以模擬一天時間內的光線明暗度和色溫來產生照明效果和時間溫差效果。
而在城市中心的綠洲物種博物館內,所有的動物盡收眼底,就像一座小型原始森林,場景大到難以想象,光是海洋部分,就異常龐大。
物種博物館的生物根據食物鏈關係做了開放時間的交叉展示,為了避免出現物種滅絕他們是真的認真研究了每個物種之間的關係。
這座宏偉的博物館是由大同世界後的全球最頂尖環境公司‘綠洲’所創辦,整個物種博物館中,具備四種氣候調節,可以根據物種的原居住地調節區域的溫度變化,更像一個小型的生態圈,容納的每一個動物都異常的溫順乖巧,像是被馴服已久的一樣,但這也其實歸功於現代生物基因技術的完美。
將基因片段中的dar32號基因屏蔽後,就可以將生物的憤怒情緒降至最低,這也可以大大減少生物間弱肉強食的關係,雖然這相當違背生物法則,但畢竟先天並沒有法則,按照適者生存的態度,如果恐龍時代沒有隕石的降臨,恐怕人類早要滅絕幾百次了,就像原始地球在人類到來以前所經曆的那樣,正是因為有了生物才會有規則,而規則就是約束生物多樣性的唯一方式,當然,那是沒有數量限製的規則,而博物館需要控製數量,所以必須要讓所有動物和生物“和睦相處”才行。
放眼整個星球,暗紅色與深褐色的海水充斥著整個星球,相反的,在陸地區域看起來反而是淺咖的顏色,整顆星球在太空來看就像桌麵的黑色幕布上擺放著一顆紅棕色的寶石,鑲嵌在了碩大的突刺岩石上,宇宙賦予的色彩簡直絢爛奪目,但同時也讓人在漆黑中看到了“活著”的希望。
在大部分人渾渾噩噩的一生中,已經全然不知離汙染開始過去了多久…地球的嚴重程度已經達到了巔峰,漫天的黑雲與汙濁的空氣汙染了每一處角落,甚至連電塔基架的螺栓中都有一股油膩浸透的感覺,曾在100年前,在宇宙看來這是一顆非常耀眼的藍色星球,而現在太陽頻繁爆發黑子活動,這也使得電力經常出現嚴重“跳閘”,遮天的黑雲也根本無法產生熱能能源,就算無法產生熱能,地麵的溫度也高的無法涉足,而現在的地下城中一片死寂,沒有了往日的繁華與秩序,所有的一切都像死掉了許久一樣,可明明還活著,但卻和死了沒什麽區別,多數人熬不住炎熱的高溫,就連地下也像一個蒸籠一樣,不斷冒著熱氣,地麵自然災害一直不斷發生,而這顆星球裏麵,隻有一處還在“活著”,地下城物種博物館裏的物種全部已經轉移到此處,這裏就是真正的“綠洲”,處在地表下800米深的地下城。
在地球剛進入月相太陽紀不久後,綠洲已經悄無聲息的從一家靠理念和淨化產品運營的小公司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家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企業,而背後的資本雖然沒有顯露真身,但很顯然這個地球上已經沒有人不知道他們的存在,光明13家族的風向向來都是低調進入,然後掌控市場。
不久後,綠洲已然是全球最大的一家環境設備及汙染處理公司,當然,他們旗下的公司數不勝數,能源和博物館,以及生物科技類公司和人工智能也都在他們的涉獵範圍以內,即便不是業內最出名的公司,但卻擁有這些行業裏的頂尖資源,可以說是非常龐大的團體,而他的所有曆代掌門人從創立至今從未在媒體露過麵,但卻一直在內部操縱整個世界的變化。
在世界溫度已經達到巔峰的時刻,幾乎所有的公司都無法正常生存,交通及建設公司都已經蕩然無存,而水資源和環境淨化治理公司卻非常的炙手可熱。
在全球經曆過多次太陽災難後,綠洲在地下800米的地方建立了更深的地下城,然後在地下1000米的地方建立了特殊環境庇護所,保護所甚至在建立初期,外界並不知道,但實際上是通過了國際政府頒布的特殊保護法案才創立的。
順便一提,國際政府現在也無法左右綠洲的行為,畢竟高層也需要在地下深處躲避災難,而他們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通過綠洲的設備在地下800米的地方成立一座世界範圍的超大地下城,隻屬於富人、有用之人和政府相關人員的社區,所有國家的剩餘人類幾乎都在這個地下800米的區域中生存,這座碩大的城市將原有的地球生存環境縮小了一圈,這裏可以容納近300萬人。
但很遺憾,即便是地下1000米的特殊庇護所,也並不是庇護所有人的,這裏有星球所有末期的物種和植物與微生物儲存。
綠洲在地下1000米深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圓球狀的空間,空間外壁用特殊製成的金屬包裹,這就像一個蛋,從均勻的外力擠壓是無法輕易將蛋擊破的,並且可以保存內部溫度不向外流失,而蛋的內部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的金屬外表麵有聯通到地表的熱能吸收裝置,通過地表設置好的熱能吸收設備,吸收地麵的溫度或太陽能轉換為電能輸入到地下800米深的“鼴鼠社區”和綠洲公司的內部,再通過電能轉換成大型的天空景色通過綠洲旗下的幻鏡公司生產的投影玻璃,投射影像中的天空到玻璃表麵。
而這種特殊玻璃可投射影像的分辨率已經達到真正的16k,在細節方麵無可挑剔,並且在玻璃內部具有動態跟蹤單元,玻璃是稍微內凹的鏡麵形態,通過綠洲研發的係統可以隨時改變幻鏡帶來的空間感,這無縫銜接的天空頂棚就像是真的天空一樣,甚至比真的天空還好看數倍,已經達到可以以假亂真的地步,而綠洲的下半部分,也就是從圓球的中線以下則是綠洲的核心建築區域與地下環境工程區域,而在中心點的周圍,建立的有知識儲備庫,與實驗基地和生理艙,而在草木叢生的樹林中,赫然孤立著一座白色的建築,這座建築在地下部分具備一個完全可以不依靠外界而生存的實驗空間,分布著多個實驗室。
這顆巨大的球甚至比800米深的“鼴鼠社區”還要下降200米,這裏的一切看上去像極了天圓地方的形容方式,光明會的陰謀中曾經提到的天圓地方地平論似乎和這樣的場景如出一轍,甚至說這是在地球內部的另一個地球,曾經我也一度懷疑,這真的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麽?
這裏,也是我出生的地方,我是被人工培育出來的,但我也是這個星球的人類,在這裏擁有最先進的基因工程,同時也是綠洲在砍掉環境產業後的核心,最早星球上的人類大部分都可以通過“性”來繁衍下一代,但由於星球汙染加重,海洋與陸地和大氣均被汙染,加上地表的熱度,根本沒有機會生出更安全健康的下一代,人類對於生育的意識也逐漸淡薄,經曆了第五太陽紀的毀滅周期13年,在2025年以後,根本沒有人對未來抱有希望,似乎完全的無痛生育才是他們想要的,而正是綠洲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通過最先進的生物醫療技術,將精子與卵子篩選提取後,進行體外人工胚胎發育,再通過生理艙進行模擬胚胎培育,而他們同時也擁有一種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技術。
這種技術是通過光錐輻射對體內所有細胞進行無損更迭,一個正常人的細胞更迭在將近45歲時,會被基因下達停止更新迭代的功能,這是造物主的意思,他在創造人類時,已經根據地球的荷載量計算人類最高可存在數量後,就沒打算讓人類擁有長生不老。
既然有繁殖迭代的功能,就一定會有死亡的功能,否則地球可承受不了這麽大的體量,而光錐所要做的就是打開基因中的可控基因組,通過激活egr可控基因對整個人體基因進行編程,然後通過光錐的輻射對其進行適體加速,然後再次激活細胞的再生功能,也就是可以極大的延緩衰老的過程,將自身變異為一個全新的人類,以此來改變身體對於能量的攝入與消耗和排出,將細胞的代謝速度減緩並且延長細胞分裂壽命,這樣的新型人類,據說如果長期受到輻射,最終末期會自動退化消失掉生殖器與毛發,並且在營養液的作用下,會將骨骼的生長發育時間延長,最終會變成一個光禿禿的長壽人類。
但實際上並沒有人能活到那個時間,就算通過了試驗,m32號地球也已經在強烈的太陽風作用下,幾乎已經毀滅,所以並沒有人知道在試驗後活下去的人類,是否能撐住天災,這,或許也是造物主的‘想法’。
當然,我並沒有從出生後進行光錐實驗,而是在基因階段就已經做好了調配,所以我的壽命依然如同普通的“複製人”一樣,平均壽命都在200年左右,我的基因據說是馬嘉教授在綠洲研究時,和綠洲簽署了秘密協議,作為試驗對象特意留下的,而我也是綠洲第一個通過單體基因複刻出的人類。
簡單的說,我和克隆人沒什麽區別,隻是技術更加成熟,基因通過光錐編程後更加優質而已,無論是體能還是智力,都在普通人之上,並且在基因階段就經過了篩選和調配,在我的身體中,生病的概率甚至低於普通人類的百分之5,並且得到惡性病的概率更低,而這也是綠洲認定的已經實驗過許多次優化基因的方式,隻是我的壽命會相比本體更加長壽,如果普通人的壽命是極限100歲,那麽我這種優化後的基因誕生的人類,基礎壽命就在200歲左右,也就是說,我的衰老速度要完全低於常人,普通人在45歲左右細胞就開始減緩分裂,而我在100歲左右才會開始減緩分裂,因此我也被綠洲作為了特殊培養對象,而我的名字,雖然他們為了欺騙我故意告訴我是因為我的誕生是個奇跡所以才起的magar-馬嘉,如果沒有說錯,甚至我的長相也會和馬嘉教授十分相似,近乎一人,但其實我知道我的父親也是馬嘉,或者說,在某種意義上,我同樣也是馬嘉教授本人!
絕大部分人在21世紀90年代開始後都在地下生存,所有大樓都連通著地下交通,就連餐廳也不例外,人們可以在地下自由穿梭,交通工具與車都會在地下行駛,超導懸浮車比比皆是,科技的發達程度如果按照100年前的樣貌來看,真的是超乎想象的發展,每個交通工具都在有序的行駛,似乎都在按照既定的路線行駛,完美的交通係統似乎可以將每輛車的行駛路線規避開,使他們順利通行,並不會擁擠或者擦碰,而所有的車子也似乎都沒有司機,車門是對立開啟,由中間上車後,向兩邊對立坐下,不分車頭與車尾,可以快速向兩邊行駛。
縱然是這樣的地下生活也並不會讓人覺得黑暗,所有的軌道上方都有類似玻璃一樣的材質,既可以透光,還可以打上半透明廣告,地下也不算熱,甚至還比幾十年前更加涼爽,而在地麵看來,似乎就像一塊石板一樣,根本看不到地下的情況。
地麵不透的部分是用來吸附太陽能的能源材料,類似隔音棉一樣可以對地下起到隔熱隔音的效果,而地下的玻璃麵板之所以能看到天空,是因為那裏可以通過熱能發電產生玻璃成像,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大型的虛擬天空燈,可以模擬一天時間內的光線明暗度和色溫來產生照明效果和時間溫差效果。
而在城市中心的綠洲物種博物館內,所有的動物盡收眼底,就像一座小型原始森林,場景大到難以想象,光是海洋部分,就異常龐大。
物種博物館的生物根據食物鏈關係做了開放時間的交叉展示,為了避免出現物種滅絕他們是真的認真研究了每個物種之間的關係。
這座宏偉的博物館是由大同世界後的全球最頂尖環境公司‘綠洲’所創辦,整個物種博物館中,具備四種氣候調節,可以根據物種的原居住地調節區域的溫度變化,更像一個小型的生態圈,容納的每一個動物都異常的溫順乖巧,像是被馴服已久的一樣,但這也其實歸功於現代生物基因技術的完美。
將基因片段中的dar32號基因屏蔽後,就可以將生物的憤怒情緒降至最低,這也可以大大減少生物間弱肉強食的關係,雖然這相當違背生物法則,但畢竟先天並沒有法則,按照適者生存的態度,如果恐龍時代沒有隕石的降臨,恐怕人類早要滅絕幾百次了,就像原始地球在人類到來以前所經曆的那樣,正是因為有了生物才會有規則,而規則就是約束生物多樣性的唯一方式,當然,那是沒有數量限製的規則,而博物館需要控製數量,所以必須要讓所有動物和生物“和睦相處”才行。
放眼整個星球,暗紅色與深褐色的海水充斥著整個星球,相反的,在陸地區域看起來反而是淺咖的顏色,整顆星球在太空來看就像桌麵的黑色幕布上擺放著一顆紅棕色的寶石,鑲嵌在了碩大的突刺岩石上,宇宙賦予的色彩簡直絢爛奪目,但同時也讓人在漆黑中看到了“活著”的希望。
在大部分人渾渾噩噩的一生中,已經全然不知離汙染開始過去了多久…地球的嚴重程度已經達到了巔峰,漫天的黑雲與汙濁的空氣汙染了每一處角落,甚至連電塔基架的螺栓中都有一股油膩浸透的感覺,曾在100年前,在宇宙看來這是一顆非常耀眼的藍色星球,而現在太陽頻繁爆發黑子活動,這也使得電力經常出現嚴重“跳閘”,遮天的黑雲也根本無法產生熱能能源,就算無法產生熱能,地麵的溫度也高的無法涉足,而現在的地下城中一片死寂,沒有了往日的繁華與秩序,所有的一切都像死掉了許久一樣,可明明還活著,但卻和死了沒什麽區別,多數人熬不住炎熱的高溫,就連地下也像一個蒸籠一樣,不斷冒著熱氣,地麵自然災害一直不斷發生,而這顆星球裏麵,隻有一處還在“活著”,地下城物種博物館裏的物種全部已經轉移到此處,這裏就是真正的“綠洲”,處在地表下800米深的地下城。
在地球剛進入月相太陽紀不久後,綠洲已經悄無聲息的從一家靠理念和淨化產品運營的小公司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家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企業,而背後的資本雖然沒有顯露真身,但很顯然這個地球上已經沒有人不知道他們的存在,光明13家族的風向向來都是低調進入,然後掌控市場。
不久後,綠洲已然是全球最大的一家環境設備及汙染處理公司,當然,他們旗下的公司數不勝數,能源和博物館,以及生物科技類公司和人工智能也都在他們的涉獵範圍以內,即便不是業內最出名的公司,但卻擁有這些行業裏的頂尖資源,可以說是非常龐大的團體,而他的所有曆代掌門人從創立至今從未在媒體露過麵,但卻一直在內部操縱整個世界的變化。
在世界溫度已經達到巔峰的時刻,幾乎所有的公司都無法正常生存,交通及建設公司都已經蕩然無存,而水資源和環境淨化治理公司卻非常的炙手可熱。
在全球經曆過多次太陽災難後,綠洲在地下800米的地方建立了更深的地下城,然後在地下1000米的地方建立了特殊環境庇護所,保護所甚至在建立初期,外界並不知道,但實際上是通過了國際政府頒布的特殊保護法案才創立的。
順便一提,國際政府現在也無法左右綠洲的行為,畢竟高層也需要在地下深處躲避災難,而他們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通過綠洲的設備在地下800米的地方成立一座世界範圍的超大地下城,隻屬於富人、有用之人和政府相關人員的社區,所有國家的剩餘人類幾乎都在這個地下800米的區域中生存,這座碩大的城市將原有的地球生存環境縮小了一圈,這裏可以容納近300萬人。
但很遺憾,即便是地下1000米的特殊庇護所,也並不是庇護所有人的,這裏有星球所有末期的物種和植物與微生物儲存。
綠洲在地下1000米深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圓球狀的空間,空間外壁用特殊製成的金屬包裹,這就像一個蛋,從均勻的外力擠壓是無法輕易將蛋擊破的,並且可以保存內部溫度不向外流失,而蛋的內部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的金屬外表麵有聯通到地表的熱能吸收裝置,通過地表設置好的熱能吸收設備,吸收地麵的溫度或太陽能轉換為電能輸入到地下800米深的“鼴鼠社區”和綠洲公司的內部,再通過電能轉換成大型的天空景色通過綠洲旗下的幻鏡公司生產的投影玻璃,投射影像中的天空到玻璃表麵。
而這種特殊玻璃可投射影像的分辨率已經達到真正的16k,在細節方麵無可挑剔,並且在玻璃內部具有動態跟蹤單元,玻璃是稍微內凹的鏡麵形態,通過綠洲研發的係統可以隨時改變幻鏡帶來的空間感,這無縫銜接的天空頂棚就像是真的天空一樣,甚至比真的天空還好看數倍,已經達到可以以假亂真的地步,而綠洲的下半部分,也就是從圓球的中線以下則是綠洲的核心建築區域與地下環境工程區域,而在中心點的周圍,建立的有知識儲備庫,與實驗基地和生理艙,而在草木叢生的樹林中,赫然孤立著一座白色的建築,這座建築在地下部分具備一個完全可以不依靠外界而生存的實驗空間,分布著多個實驗室。
這顆巨大的球甚至比800米深的“鼴鼠社區”還要下降200米,這裏的一切看上去像極了天圓地方的形容方式,光明會的陰謀中曾經提到的天圓地方地平論似乎和這樣的場景如出一轍,甚至說這是在地球內部的另一個地球,曾經我也一度懷疑,這真的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麽?
這裏,也是我出生的地方,我是被人工培育出來的,但我也是這個星球的人類,在這裏擁有最先進的基因工程,同時也是綠洲在砍掉環境產業後的核心,最早星球上的人類大部分都可以通過“性”來繁衍下一代,但由於星球汙染加重,海洋與陸地和大氣均被汙染,加上地表的熱度,根本沒有機會生出更安全健康的下一代,人類對於生育的意識也逐漸淡薄,經曆了第五太陽紀的毀滅周期13年,在2025年以後,根本沒有人對未來抱有希望,似乎完全的無痛生育才是他們想要的,而正是綠洲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通過最先進的生物醫療技術,將精子與卵子篩選提取後,進行體外人工胚胎發育,再通過生理艙進行模擬胚胎培育,而他們同時也擁有一種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技術。
這種技術是通過光錐輻射對體內所有細胞進行無損更迭,一個正常人的細胞更迭在將近45歲時,會被基因下達停止更新迭代的功能,這是造物主的意思,他在創造人類時,已經根據地球的荷載量計算人類最高可存在數量後,就沒打算讓人類擁有長生不老。
既然有繁殖迭代的功能,就一定會有死亡的功能,否則地球可承受不了這麽大的體量,而光錐所要做的就是打開基因中的可控基因組,通過激活egr可控基因對整個人體基因進行編程,然後通過光錐的輻射對其進行適體加速,然後再次激活細胞的再生功能,也就是可以極大的延緩衰老的過程,將自身變異為一個全新的人類,以此來改變身體對於能量的攝入與消耗和排出,將細胞的代謝速度減緩並且延長細胞分裂壽命,這樣的新型人類,據說如果長期受到輻射,最終末期會自動退化消失掉生殖器與毛發,並且在營養液的作用下,會將骨骼的生長發育時間延長,最終會變成一個光禿禿的長壽人類。
但實際上並沒有人能活到那個時間,就算通過了試驗,m32號地球也已經在強烈的太陽風作用下,幾乎已經毀滅,所以並沒有人知道在試驗後活下去的人類,是否能撐住天災,這,或許也是造物主的‘想法’。
當然,我並沒有從出生後進行光錐實驗,而是在基因階段就已經做好了調配,所以我的壽命依然如同普通的“複製人”一樣,平均壽命都在200年左右,我的基因據說是馬嘉教授在綠洲研究時,和綠洲簽署了秘密協議,作為試驗對象特意留下的,而我也是綠洲第一個通過單體基因複刻出的人類。
簡單的說,我和克隆人沒什麽區別,隻是技術更加成熟,基因通過光錐編程後更加優質而已,無論是體能還是智力,都在普通人之上,並且在基因階段就經過了篩選和調配,在我的身體中,生病的概率甚至低於普通人類的百分之5,並且得到惡性病的概率更低,而這也是綠洲認定的已經實驗過許多次優化基因的方式,隻是我的壽命會相比本體更加長壽,如果普通人的壽命是極限100歲,那麽我這種優化後的基因誕生的人類,基礎壽命就在200歲左右,也就是說,我的衰老速度要完全低於常人,普通人在45歲左右細胞就開始減緩分裂,而我在100歲左右才會開始減緩分裂,因此我也被綠洲作為了特殊培養對象,而我的名字,雖然他們為了欺騙我故意告訴我是因為我的誕生是個奇跡所以才起的magar-馬嘉,如果沒有說錯,甚至我的長相也會和馬嘉教授十分相似,近乎一人,但其實我知道我的父親也是馬嘉,或者說,在某種意義上,我同樣也是馬嘉教授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