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蘇禦錦這邊,深知京城中的世家大族猶如錯綜複雜的根係,在京城這片土地上勢力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


    若能爭取到他們的支持,相府在這場驚濤駭浪般的風波中便能穩如泰山,勝券在握。


    她如同一位精心挑選士兵的將軍,精心挑選了幾位平日裏能言善辯、心思猶如針尖般細密的丫鬟,


    將自己飽含誠意與憂慮的親筆書信交到她們手中,鄭重地叮囑她們務必將信安全、準確地送到各世家大族府邸。


    信中,蘇禦錦言辭懇切,宛如泣血,詳細闡述了相府目前正深陷的困境,猶如暴風雨中的扁舟,搖搖欲墜。


    同時,她還深入分析了寧王那陰險狡詐的陰謀一旦得逞,可能對整個京城乃至朝廷帶來的毀滅性危害,仿佛一場遮天蔽日的災難即將降臨。


    她言辭激昂地唿籲各世家大族,以大局為重,摒棄前嫌,攜手並肩,共同對抗寧王這一妄圖破壞天下太平的惡勢力。


    與此同時,蘇禦錦聰慧的腦海中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宮中的德妃娘娘。


    德妃出身名門望族,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性格賢良淑德,在宮中向來頗具威望,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


    她與相府向來情誼深厚,淵源頗深,蘇禦錦當機立斷,決定親自入宮,麵見德妃。


    蘇禦錦精心挑選了一套素色華服,那華服剪裁得體,麵料上乘,盡顯她的端莊與優雅。


    她儀態萬千地踏入皇宮,每一步都走得沉穩而堅定,仿佛在向這座神秘的宮殿宣告著自己的決心。


    見到德妃後,她依照宮中禮儀,盈盈下拜,而後抬起頭,眼中滿是憂慮與信任,將寧王那令人發指的陰謀一五一十、毫無保留地告知德妃。


    德妃聽後,原本溫婉的柳眉瞬間緊緊蹙起,宛如春日裏突然遭受霜打的柳葉,眼中閃過一絲難以遏製的憤怒,


    那憤怒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沒想到寧王竟如此膽大妄為,目無王法,妄圖擾亂這來之不易的朝綱。


    禦錦,你且放寬心,本宮定會在皇上麵前為相府美言,力證相府的清白。”


    在蘇禦錦和父親夜以繼日的不懈努力下,朝堂之上漸漸匯聚起一股強大的對抗寧王的勢力。


    這股勢力如同匯聚的洪流,越來越洶湧澎湃。


    而寧王那邊,聽聞相府在四處積極活動,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心中慌亂不已。


    他妄圖加快彈劾相府的進程,企圖先下手為強,卻驚恐地發現,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如同被一雙無形的眼睛緊緊盯著,毫無秘密可言。


    終於,在一次早朝時,蘇相聯合幾位誌同道合的大臣,如同勇士般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在朝堂上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寧王那隱藏在黑暗中的陰謀。


    寧王見狀,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卻仍妄圖負隅頑抗,矢口否認這一切。


    但當蘇相不慌不忙地拿出那一份份確鑿無疑的證據時,他頓時如被抽去脊梁的癩皮狗,啞口無言,往日的囂張氣焰消失得無影無蹤。


    皇帝聽聞後,龍顏大怒,怒目圓睜,仿佛要噴出火來,當即下令嚴查寧王,絕不姑息。


    經過一番深入細致的徹查,寧王的累累罪行被一一坐實,猶如鐵桶一般,毫無辯駁的餘地。


    皇帝念及與寧王的手足之情,終究還是心生憐憫,沒有將他處死,而是將他貶為庶人,流放至遙遠的邊疆,讓他在那荒蕪之地反思自己的過錯。


    寧王的黨羽們見大勢已去,紛紛如鳥獸散,被朝廷一一鏟除。至此,相府終於成功化解了這場幾乎滅頂的危機。


    經此一役,蘇禦錦的名聲如同春風般迅速傳遍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


    她的智慧如同諸葛亮般睿智,勇氣恰似花木蘭般無畏,讓眾人對她刮目相看,讚歎不已。


    而相府,在蘇禦錦和父親的全力守護下,更加穩固地屹立在朝堂之上,


    如同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繼續為朝廷的穩定和繁榮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成為朝廷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離後,與太傅HE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花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花月並收藏和離後,與太傅HE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