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功成身退
和離後,與太傅HE了 作者:青花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禦錦捂著胸口,腳步踉蹌地轉身,
還不忘迴頭再看一眼那兩人,
眼神中滿是“悲憤”與“絕望”。
她強裝堅強的樣子讓周圍的丫鬟婆子們看了更是心疼不已,
紛紛想要上前攙扶。
她卻不讓,自己獨自去“療傷”。
待蘇禦錦的身影漸漸遠去,
丫鬟婆子們圍聚在一起,忍不住小聲腹誹。
一個年長些、在府中伺候多年的李嬤嬤率先開了口,
她眼眶微紅,聲音帶著一絲哽咽:“咱們夫人,
自打進了沈家的門,哪一日不是兢兢業業、克己奉公。
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打理府中事務,
大到少爺的仕途生意,小到咱們這些下人的衣食住行,
哪一樣不是夫人精心操持。
就說上次少爺在仕途上遭遇對手算計,
險些傾家蕩產,夫人二話不說,
拿出自己的嫁妝去填補虧空,還四處奔走,
求親告友,才幫少爺度過難關。
可如今呢,少爺卻為了那個蘇念微,
棄夫人於不顧,這讓夫人情何以堪呐。”
旁邊的小丫鬟翠兒也抹著眼淚,
氣憤地說道:“就是就是,
那蘇念微有什麽好的。
我曾偶然瞧見她,打扮得妖裏妖氣,
仗著有幾分姿色,就對少爺拋媚眼、使手段。
少爺也是豬油蒙了心,被她迷得暈頭轉向。
夫人平日裏待咱們寬厚仁慈,
咱們這些做下人的,看在眼裏,
疼在心裏。如今遭此大難,叫人如何不氣。”
另一個丫鬟阿秀也跟著附和:“夫人這幾日為了此事,
茶不思飯不想,人都消瘦了一大圈。
夜裏常常獨自落淚,
卻還在咱們麵前強顏歡笑,裝作無事。
她本是個極有涵養的人,
如今卻被那對狗男女逼到這般田地,
連個哭訴之處都沒有。
咱們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
什麽都做不了,真是急死人了。”
還有個丫鬟彩萍皺著眉頭,
擔憂地說:“我看呐,這府裏以後怕是不得安寧了。
夫人若是就此一蹶不振,這沈家可怎麽辦喲。
老夫人年紀大了,少爺又被那蘇念微蠱惑,
這偌大的家業,難道就要敗落了嗎?
都怪那蘇念微,她若是還有一點良知,
就不該插足少爺和夫人之間,
害得夫人如此傷心。”
丫鬟們你一言我一語,
皆為蘇禦錦的遭遇感到痛心疾首,
對沈硯書的薄情寡義義憤填膺,
更對蘇念微充滿了怨恨與不滿,
隻盼望著蘇禦錦能早日走出陰霾,
沈家也能恢複往日的平靜與安寧,
可這一切,在當下看來,
卻又是那麽的遙不可及。
當然丫鬟們的議論蘇禦錦是聽不見了,
她很怕自己忍不住會露餡,
蘇禦錦匆匆迴到住所,
一路上仍維持著那搖搖欲墜的姿態,
仿佛一陣風就能將她吹倒。
她虛弱地靠在床頭,
對守在一旁滿臉擔憂的丫鬟們擺擺手,
有氣無力地說道:“都出去吧,莫要擾我。”
待房門緊閉,她整個人如釋重負般癱倒在床上,
將自己裹進溫暖的被窩。
她先是長舒了一口氣,
然後開始活動著早已僵硬的麵部肌肉,
喃喃自語:“可算能鬆快鬆快了,
這裝柔弱扮傷心,可真不是件輕鬆活兒,
比我預想的還要累人。”
蘇禦錦在被窩裏愜意地翻了個身,
思緒仿若脫韁的野馬,
瞬間奔迴那庭院中精彩紛呈的“戲台”。
想到沈硯書那猶猶豫豫卻最終決絕吐出“我……我選念微”時的模樣,
她心裏就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嘴角不受控製地微微上揚,
劃出一道得意的弧線。
“沈硯書啊沈硯書,你這糊塗蛋,
真以為能順心順意地與那小妖精雙宿雙飛了?
還有蘇念微,別以為攀上高枝就萬事大吉。”
蘇禦錦輕聲呢喃著,
聲音裏滿是嘲諷與篤定,“且等著吧,
你們今兒個這一出,不過是我這出大戲的開場鑼鼓罷了。
往後的日子,有你們好受的。”
她腦海中走馬燈似的浮現出沈家那些長輩們平日裏端著架子、
嚴守規矩的嚴苛模樣,不禁嗤笑一聲:“沈家那些個老古董,
最看重的就是家族顏麵和規矩,
沈硯書此舉無疑是當眾扇了他們一巴掌,
他們豈能輕易饒恕?定是要攪得他雞飛狗跳,永無寧日。”
說到此處,她頓了頓,
又想起自家蘇家的勢力,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
“蘇家也絕不會咽下這口氣,
自會為我這個被無端羞辱的女兒全力撐腰,
討迴這筆公道。到那時,
看你們還能如何囂張。”
許是白日裏這一場高強度的“表演”耗盡了她太多精力,
倦意如洶湧的潮水,一波波向她襲來。
她的眼皮漸漸沉重,語速也慢了下來,
直至含糊不清。
不多時,便徹底沉入了夢鄉。
那床錦被隨著她均勻平緩的唿吸,
輕柔地微微起伏,恰似靜謐湖麵泛起的漣漪。
若此刻有不知情的人偶然闖入,
定會被這楚楚可憐的景象誤導,
滿心憐惜地認定她正躲在這被子裏,
為慘遭背叛的命運暗自飲泣,淚濕衾枕。
然而,此刻沉睡的蘇禦錦,
實則遨遊在美夢的奇幻之境。
在那縹緲虛幻的夢境裏,
她仿若置身事外的冷眼旁觀者,
清晰目睹沈硯書和蘇念微在洶湧的輿論風暴中苦苦掙紮。
兩人被流言蜚語裹挾,
在沈家嚴苛家規的桎梏下舉步維艱,
昔日的恩愛甜蜜蕩然無存,
隻剩滿臉的疲憊與惶惶不可終日。
那場景,恰似她精心布局、
即將盛大開演的複仇大戲的絕妙前奏,
而她,將是這場戲幕後操控一切的絕對主角,
掌控著那兩人的命運走向,
叫他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話說這邊蘇禦錦實在不想再摻和在這兩個人渣之間,
她佯裝心口疼得幾近昏厥,
用那顫抖又嬌弱的聲音尋了個借口,便匆匆溜走了。
一時間,房間裏登時就隻剩下沈硯書和蘇念微這一對深陷情事糾葛的“主角”,
以及一眾大氣都不敢出、低眉順眼站在四周的丫鬟婆子。
屋內的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來,
丫鬟們垂首立在角落,偶爾悄悄抬眼,
目光在沈硯書和蘇念微身上快速掃過,
又趕忙收迴,彼此交換著小心翼翼的眼神,
心裏暗自揣測著這場風波接下來會如何肆虐。
婆子們則滿臉憂心忡忡,她們在這深宅大院裏伺候多年,
深知這般醜事一旦爆開,
往後沈家定是再無寧日,
可又不敢隨意置喙,隻能默默歎氣。
或許大家都會滿心疑惑,
這般劍拔弩張、關乎家族顏麵的場麵,
怎麽就沒見沈家老夫人來坐鎮,
那個平日裏在沈家說一不二、
把家族規矩看得比命還重的老太太,
此刻竟似銷聲匿跡了一般。
其實人家老夫人是有自己的考量。
這老太太獨自待在自己那間布置典雅卻又透著幾分莊嚴肅穆的房裏,
屋內光線昏黃,幾縷透過窗欞雕花縫隙擠進來的微光,
灑落在那張厚重古樸的雕花梨木太師椅上。
老夫人正端端地坐在椅上,
她那脊背挺得如同院中的青竹一般筆直,
仿佛歲月的重負從未在她身上留下佝僂的痕跡。
手中緊緊握著那串常年摩挲已然包漿的佛珠,
每一顆珠子都仿佛承載著沈家過往的興衰榮辱。
她渾濁卻銳利的雙眼微微眯起,
眼瞼的褶皺裏藏著洞悉世事的滄桑,
麵上看似波瀾不驚,猶如一潭深不見底的幽泉,
平靜無波,實則心裏卻似有一場風暴在急速地盤算著。
她深知此事一旦如脫韁野馬般鬧大,
傳揚出去,沈家數代積攢的聲譽必將遭受重創。
那些平日裏與沈家在生意場上有千絲萬縷往來的世家大族,
各個都是在名利場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狐狸,
定會借機拿捏、打壓,
沈家經營多年的諸多生意怕是要像雪崩般一落千丈,
幾代人的心血付諸東流。
屆時,沈家在這京城權貴圈裏,
怕隻能淪為他人茶餘飯後的笑柄,
再難有往昔的風光與話語權。
可若此刻強壓下來,
動用家法或是強硬手段逼沈硯書就範,
老夫人又怎會不清楚那孩子的性子?
他自小就有股子倔強勁兒,認定的事兒九頭牛都拉不迴。
逼得太緊,保不準會做出什麽更出格、
更忤逆家族的事兒,一氣之下徹底和家族決裂,
遠走他鄉或是鬧出什麽不可收拾的亂子,
那可就真成了一場無可挽迴、
令沈家元氣大傷的大禍事。
家族沒了接班人,未來的路就像被迷霧籠罩,
漆黑一片,看不到絲毫曙光。
而且那蘇念微,雖說背後沒什麽強硬的家族撐腰,
門第出身遠不及沈家尊貴,
可瞧沈硯書對她那癡迷勁兒,
已然到了神魂顛倒、罔顧一切的地步。
萬一處理時稍有不慎,引得兒子滿心記恨,
往後這沈家的香火傳承便沒了著落,
家族事務交接更是無從談起,怕是要亂成一鍋粥。
家族裏那些心懷鬼胎的旁支子弟,
定會借機興風作浪,爭權奪利,
沈家內部便會先自行瓦解,陷入無盡的紛爭泥沼。
老夫人輕撚著佛珠,
一顆顆圓潤的珠子緩緩從她幹枯卻依舊有力的指尖滑過,
發出輕微的摩挲聲,在這寂靜的屋內顯得格外清晰,
每一下都似敲在她的心頭,
聲聲催促她快些想出個萬全之策。
她在等,如同潛伏在暗處的獵手,
耐心地等一個恰當的時機,
這個時機既要能如春風化雨般將此事的惡劣影響降到最低,
又能巧妙地拋出一張無形之網,
把沈硯書給牢牢地拽迴正軌,
讓他心甘情願、毫無抵觸地承擔起家族沉甸甸的責任。
至於那蘇念微,哼,老夫人鼻腔裏輕輕發出一聲冷哼,
自然也不能輕易放過,
定要讓她知曉攀附沈家當家的慘痛代價,
絕不能任由她這般肆意妄為,
攪亂沈家多年來安穩平和的日子,
她要親手斬斷這根亂了沈家陣腳的“禍根”,還沈家一片清明。
還不忘迴頭再看一眼那兩人,
眼神中滿是“悲憤”與“絕望”。
她強裝堅強的樣子讓周圍的丫鬟婆子們看了更是心疼不已,
紛紛想要上前攙扶。
她卻不讓,自己獨自去“療傷”。
待蘇禦錦的身影漸漸遠去,
丫鬟婆子們圍聚在一起,忍不住小聲腹誹。
一個年長些、在府中伺候多年的李嬤嬤率先開了口,
她眼眶微紅,聲音帶著一絲哽咽:“咱們夫人,
自打進了沈家的門,哪一日不是兢兢業業、克己奉公。
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打理府中事務,
大到少爺的仕途生意,小到咱們這些下人的衣食住行,
哪一樣不是夫人精心操持。
就說上次少爺在仕途上遭遇對手算計,
險些傾家蕩產,夫人二話不說,
拿出自己的嫁妝去填補虧空,還四處奔走,
求親告友,才幫少爺度過難關。
可如今呢,少爺卻為了那個蘇念微,
棄夫人於不顧,這讓夫人情何以堪呐。”
旁邊的小丫鬟翠兒也抹著眼淚,
氣憤地說道:“就是就是,
那蘇念微有什麽好的。
我曾偶然瞧見她,打扮得妖裏妖氣,
仗著有幾分姿色,就對少爺拋媚眼、使手段。
少爺也是豬油蒙了心,被她迷得暈頭轉向。
夫人平日裏待咱們寬厚仁慈,
咱們這些做下人的,看在眼裏,
疼在心裏。如今遭此大難,叫人如何不氣。”
另一個丫鬟阿秀也跟著附和:“夫人這幾日為了此事,
茶不思飯不想,人都消瘦了一大圈。
夜裏常常獨自落淚,
卻還在咱們麵前強顏歡笑,裝作無事。
她本是個極有涵養的人,
如今卻被那對狗男女逼到這般田地,
連個哭訴之處都沒有。
咱們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
什麽都做不了,真是急死人了。”
還有個丫鬟彩萍皺著眉頭,
擔憂地說:“我看呐,這府裏以後怕是不得安寧了。
夫人若是就此一蹶不振,這沈家可怎麽辦喲。
老夫人年紀大了,少爺又被那蘇念微蠱惑,
這偌大的家業,難道就要敗落了嗎?
都怪那蘇念微,她若是還有一點良知,
就不該插足少爺和夫人之間,
害得夫人如此傷心。”
丫鬟們你一言我一語,
皆為蘇禦錦的遭遇感到痛心疾首,
對沈硯書的薄情寡義義憤填膺,
更對蘇念微充滿了怨恨與不滿,
隻盼望著蘇禦錦能早日走出陰霾,
沈家也能恢複往日的平靜與安寧,
可這一切,在當下看來,
卻又是那麽的遙不可及。
當然丫鬟們的議論蘇禦錦是聽不見了,
她很怕自己忍不住會露餡,
蘇禦錦匆匆迴到住所,
一路上仍維持著那搖搖欲墜的姿態,
仿佛一陣風就能將她吹倒。
她虛弱地靠在床頭,
對守在一旁滿臉擔憂的丫鬟們擺擺手,
有氣無力地說道:“都出去吧,莫要擾我。”
待房門緊閉,她整個人如釋重負般癱倒在床上,
將自己裹進溫暖的被窩。
她先是長舒了一口氣,
然後開始活動著早已僵硬的麵部肌肉,
喃喃自語:“可算能鬆快鬆快了,
這裝柔弱扮傷心,可真不是件輕鬆活兒,
比我預想的還要累人。”
蘇禦錦在被窩裏愜意地翻了個身,
思緒仿若脫韁的野馬,
瞬間奔迴那庭院中精彩紛呈的“戲台”。
想到沈硯書那猶猶豫豫卻最終決絕吐出“我……我選念微”時的模樣,
她心裏就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嘴角不受控製地微微上揚,
劃出一道得意的弧線。
“沈硯書啊沈硯書,你這糊塗蛋,
真以為能順心順意地與那小妖精雙宿雙飛了?
還有蘇念微,別以為攀上高枝就萬事大吉。”
蘇禦錦輕聲呢喃著,
聲音裏滿是嘲諷與篤定,“且等著吧,
你們今兒個這一出,不過是我這出大戲的開場鑼鼓罷了。
往後的日子,有你們好受的。”
她腦海中走馬燈似的浮現出沈家那些長輩們平日裏端著架子、
嚴守規矩的嚴苛模樣,不禁嗤笑一聲:“沈家那些個老古董,
最看重的就是家族顏麵和規矩,
沈硯書此舉無疑是當眾扇了他們一巴掌,
他們豈能輕易饒恕?定是要攪得他雞飛狗跳,永無寧日。”
說到此處,她頓了頓,
又想起自家蘇家的勢力,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
“蘇家也絕不會咽下這口氣,
自會為我這個被無端羞辱的女兒全力撐腰,
討迴這筆公道。到那時,
看你們還能如何囂張。”
許是白日裏這一場高強度的“表演”耗盡了她太多精力,
倦意如洶湧的潮水,一波波向她襲來。
她的眼皮漸漸沉重,語速也慢了下來,
直至含糊不清。
不多時,便徹底沉入了夢鄉。
那床錦被隨著她均勻平緩的唿吸,
輕柔地微微起伏,恰似靜謐湖麵泛起的漣漪。
若此刻有不知情的人偶然闖入,
定會被這楚楚可憐的景象誤導,
滿心憐惜地認定她正躲在這被子裏,
為慘遭背叛的命運暗自飲泣,淚濕衾枕。
然而,此刻沉睡的蘇禦錦,
實則遨遊在美夢的奇幻之境。
在那縹緲虛幻的夢境裏,
她仿若置身事外的冷眼旁觀者,
清晰目睹沈硯書和蘇念微在洶湧的輿論風暴中苦苦掙紮。
兩人被流言蜚語裹挾,
在沈家嚴苛家規的桎梏下舉步維艱,
昔日的恩愛甜蜜蕩然無存,
隻剩滿臉的疲憊與惶惶不可終日。
那場景,恰似她精心布局、
即將盛大開演的複仇大戲的絕妙前奏,
而她,將是這場戲幕後操控一切的絕對主角,
掌控著那兩人的命運走向,
叫他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話說這邊蘇禦錦實在不想再摻和在這兩個人渣之間,
她佯裝心口疼得幾近昏厥,
用那顫抖又嬌弱的聲音尋了個借口,便匆匆溜走了。
一時間,房間裏登時就隻剩下沈硯書和蘇念微這一對深陷情事糾葛的“主角”,
以及一眾大氣都不敢出、低眉順眼站在四周的丫鬟婆子。
屋內的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來,
丫鬟們垂首立在角落,偶爾悄悄抬眼,
目光在沈硯書和蘇念微身上快速掃過,
又趕忙收迴,彼此交換著小心翼翼的眼神,
心裏暗自揣測著這場風波接下來會如何肆虐。
婆子們則滿臉憂心忡忡,她們在這深宅大院裏伺候多年,
深知這般醜事一旦爆開,
往後沈家定是再無寧日,
可又不敢隨意置喙,隻能默默歎氣。
或許大家都會滿心疑惑,
這般劍拔弩張、關乎家族顏麵的場麵,
怎麽就沒見沈家老夫人來坐鎮,
那個平日裏在沈家說一不二、
把家族規矩看得比命還重的老太太,
此刻竟似銷聲匿跡了一般。
其實人家老夫人是有自己的考量。
這老太太獨自待在自己那間布置典雅卻又透著幾分莊嚴肅穆的房裏,
屋內光線昏黃,幾縷透過窗欞雕花縫隙擠進來的微光,
灑落在那張厚重古樸的雕花梨木太師椅上。
老夫人正端端地坐在椅上,
她那脊背挺得如同院中的青竹一般筆直,
仿佛歲月的重負從未在她身上留下佝僂的痕跡。
手中緊緊握著那串常年摩挲已然包漿的佛珠,
每一顆珠子都仿佛承載著沈家過往的興衰榮辱。
她渾濁卻銳利的雙眼微微眯起,
眼瞼的褶皺裏藏著洞悉世事的滄桑,
麵上看似波瀾不驚,猶如一潭深不見底的幽泉,
平靜無波,實則心裏卻似有一場風暴在急速地盤算著。
她深知此事一旦如脫韁野馬般鬧大,
傳揚出去,沈家數代積攢的聲譽必將遭受重創。
那些平日裏與沈家在生意場上有千絲萬縷往來的世家大族,
各個都是在名利場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狐狸,
定會借機拿捏、打壓,
沈家經營多年的諸多生意怕是要像雪崩般一落千丈,
幾代人的心血付諸東流。
屆時,沈家在這京城權貴圈裏,
怕隻能淪為他人茶餘飯後的笑柄,
再難有往昔的風光與話語權。
可若此刻強壓下來,
動用家法或是強硬手段逼沈硯書就範,
老夫人又怎會不清楚那孩子的性子?
他自小就有股子倔強勁兒,認定的事兒九頭牛都拉不迴。
逼得太緊,保不準會做出什麽更出格、
更忤逆家族的事兒,一氣之下徹底和家族決裂,
遠走他鄉或是鬧出什麽不可收拾的亂子,
那可就真成了一場無可挽迴、
令沈家元氣大傷的大禍事。
家族沒了接班人,未來的路就像被迷霧籠罩,
漆黑一片,看不到絲毫曙光。
而且那蘇念微,雖說背後沒什麽強硬的家族撐腰,
門第出身遠不及沈家尊貴,
可瞧沈硯書對她那癡迷勁兒,
已然到了神魂顛倒、罔顧一切的地步。
萬一處理時稍有不慎,引得兒子滿心記恨,
往後這沈家的香火傳承便沒了著落,
家族事務交接更是無從談起,怕是要亂成一鍋粥。
家族裏那些心懷鬼胎的旁支子弟,
定會借機興風作浪,爭權奪利,
沈家內部便會先自行瓦解,陷入無盡的紛爭泥沼。
老夫人輕撚著佛珠,
一顆顆圓潤的珠子緩緩從她幹枯卻依舊有力的指尖滑過,
發出輕微的摩挲聲,在這寂靜的屋內顯得格外清晰,
每一下都似敲在她的心頭,
聲聲催促她快些想出個萬全之策。
她在等,如同潛伏在暗處的獵手,
耐心地等一個恰當的時機,
這個時機既要能如春風化雨般將此事的惡劣影響降到最低,
又能巧妙地拋出一張無形之網,
把沈硯書給牢牢地拽迴正軌,
讓他心甘情願、毫無抵觸地承擔起家族沉甸甸的責任。
至於那蘇念微,哼,老夫人鼻腔裏輕輕發出一聲冷哼,
自然也不能輕易放過,
定要讓她知曉攀附沈家當家的慘痛代價,
絕不能任由她這般肆意妄為,
攪亂沈家多年來安穩平和的日子,
她要親手斬斷這根亂了沈家陣腳的“禍根”,還沈家一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