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兒臣拜見父皇
嬌寵丫鬟,和漂亮郡主貼貼 作者:可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禦書房……
禦書房內,燭光搖曳,皇上坐在龍椅上,眉頭微皺,似在思索著什麽。
太子恭敬地站在一旁,方卓則在一旁輕聲稟報。
“啟稟皇上,寧國公稱家中妻兒今日受了驚嚇,特向皇上討要賞賜,以安撫眾人。”方卓低著頭,聲音平穩地說道。
皇上聽後,微微哼了一聲,看向太子道:“他還討上賞了?朕還幫他清了府裏叛徒呢。再說,那謠言都是他自己傳的。”
太子見狀,上前一步,稟報道:“父皇,兒臣還有一事稟報。歐陽家小兒子提前被送走了,如今意外在蘇辰家中,並未派人進去抓捕。”
皇上微微頷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既如此,入了奴籍便罷了,朕也算還初雪那丫頭的賞了。”
這時,趙安小心翼翼走了進來,恭敬行禮後啟稟道:“皇上,兩位公主求見。”
皇上頭也未抬,手中的筆依舊在奏章上書寫著,隻是隨口應道:“長寧和悅寧這兩個丫頭,今日找朕找了一天了,讓她們進來吧。”
不多時,長寧公主和悅寧公主手捧著精致的茶點,緩緩走進禦書房。
兩位公主皆身著華麗的宮裝,衣袂飄飄,蓮步輕移。
她們走到皇上麵前,輕輕福了一福身,動作優雅而端莊,齊聲道:“兒臣拜見父皇。”
長寧公主微微抬起頭,眼睛裏還帶著些許委屈,聲音輕柔地說道:
“父皇,今日國公府被圍,可把女兒嚇壞了。女兒一直擔心郡主姐姐呢,父皇您還不見女兒,女兒心中實在是忐忑不安。”
說著,她的眼眶微微泛紅,仿佛又迴想起了當時的驚恐場景。
悅寧公主在一旁也連連點頭,附和道:“是啊,父皇,怎能圍國公府呢?寧大人一直忠心耿耿,還有郡主姐姐,女兒當時真是害怕極了。”
皇上端起茶水抿了一口,緩緩搖頭道:“前幾天也不見你們害怕,你們就親近靜安,都不相信朕嗎?”
長寧公主輕輕吸了吸鼻子,哼道:“女兒聽說初雪,在國公府被圍之時,不顧一切地衝了進去,對郡主姐姐忠心耿耿,女兒懇請父皇賞賜初雪和郡主姐姐。”
皇上聽後,放下手中的筆,嗬嗬笑了起來,眼神中帶著一絲寵溺,輕聲責怪道:
“你們兩個小丫頭,操的心還不少。天色已晚,你們趕緊迴去休息,莫要在此打擾朕處理政務。”
長寧公主不依,走上前拉住皇上的手臂輕輕搖晃著,撒嬌道:“父皇,您和太子哥哥都還未休息,女兒們怎能安心迴去呢?”
太子見狀,微微一笑,走上前說道:“長寧,悅寧,父皇今日忙碌許久,北境戰爭剛有結果。”
“你們放心,國公府之事父皇自有打算,定會妥善處理。你們且先迴去休息,莫要讓父皇擔心。”
長寧公主和悅寧公主對視一眼,見太子哥哥都如此說了,也不好再繼續糾纏。
長寧公主鬆開皇上的手臂,再次福了福身道:“那女兒們聽父皇和太子哥哥的話,先行告退。父皇也莫要太過勞累,女兒們明日再來請安。”
悅寧公主也跟著行禮告退。
兩位公主轉身,緩緩走出禦書房,身影逐漸消失在夜色之中。
禦書房內又恢複了平靜,皇上看著兩位公主離去的方向,微微搖頭,眼中卻滿是慈愛。
隨後,皇上收斂神情,重新拿起筆,繼續專注於政務。
太子見皇上再次陷入沉思,猶豫片刻後,輕聲問道:“父皇,那石泰於此次事件頗有功勞,兒臣鬥膽請問,該如何嘉獎於他?”
皇上微微頓筆,思索片刻後道:“他妹妹又是靜安身邊的丫頭,如今還被關著呢,待朕大軍歸來再做定奪。”
言畢,皇上似是想起了什麽,話鋒一轉問道:“朕以為北境或更容易接受,欲先在北境試點女子學堂之事,你意下如何?”
太子微微頷首,恭敬地迴應道:“兒臣以為,可令男女同堂學習,同時下令多修建些學堂,以應日後之需。”
太子猶豫許久,還是接著道:“此事已商議許久,這時定然不會再有人反對,待民眾逐漸習慣後,他日若重啟女子為官之途,也並非不能。”
皇上微微皺眉,神色堅定道:“男女同堂讀書倒可一試,然女子為官之事,朕意已決,斷無更改餘地。”
太子心中雖有想法,但見皇上態度堅決,便不再言語。
皇上怕是也沒幾年了,屆時登基後,怕是更容易達成。
此時,皇上又緩緩開口道:“丁家男子一律問斬,女子充入教坊司,下人一律發賣。
歐陽家和杜家,男子流放,小兒與女子打入奴籍。不願離去的下人,重新發賣便是。”
說罷,皇上的目光重新落迴奏章之上,室內再度陷入寂靜,唯有那燭光依舊搖曳閃爍。
夜色如墨,深沉地籠罩著京城。
萬籟俱寂之中,也不知何時,遠處傳來了“咚——咚——”的聲音。
那沉悶而有節奏地迴蕩在空曠的街巷,一下一下地踏在這寂靜的夜幕之上,也預示著三更了。
短短半日,歐陽家的熱鬧與威嚴不複存在。
地牢裏的歐陽家人,或絕望或悔恨,徒留一座座精美的房舍在幽暗中靜靜矗立。
天邊的啟明星還未閃爍,夜幕依舊濃重如磐。
而初雪已伺候郡主起身,整理好衣衫,向著主院出發去請安。
來到主院,下人的數量明顯減少,往昔的熱鬧喧囂不再。
然而,各自主子身旁的親信依舊忠誠地相伴,他們靜悄悄地等候在主屋門外。
微弱的燈火在晨風中明滅不定,映照出一張張略顯疲憊卻堅毅的麵容,她們忠誠而勇敢。
初雪緊跟在郡主身後踏入屋子,屋內燭火搖曳,暖意融融。
郡主蓮步輕移,行至世子妃麵前,優雅地屈膝下蹲福身,輕聲道:“見過大嫂,小妹來給嫂嫂請安。”
初雪亦隨之屈膝行禮,恭敬道:“奴婢給世子妃請安。”
世子妃端坐在正位之上,麵容和藹,嘴角噙著一抹微笑,輕輕抬手虛扶,說道:
“郡主不必多禮,快些起身。瞧你這模樣,昨夜應是睡得安好,倒讓嫂嫂放心了。”
片刻後,寧可可三姐妹結伴而來。
禦書房內,燭光搖曳,皇上坐在龍椅上,眉頭微皺,似在思索著什麽。
太子恭敬地站在一旁,方卓則在一旁輕聲稟報。
“啟稟皇上,寧國公稱家中妻兒今日受了驚嚇,特向皇上討要賞賜,以安撫眾人。”方卓低著頭,聲音平穩地說道。
皇上聽後,微微哼了一聲,看向太子道:“他還討上賞了?朕還幫他清了府裏叛徒呢。再說,那謠言都是他自己傳的。”
太子見狀,上前一步,稟報道:“父皇,兒臣還有一事稟報。歐陽家小兒子提前被送走了,如今意外在蘇辰家中,並未派人進去抓捕。”
皇上微微頷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既如此,入了奴籍便罷了,朕也算還初雪那丫頭的賞了。”
這時,趙安小心翼翼走了進來,恭敬行禮後啟稟道:“皇上,兩位公主求見。”
皇上頭也未抬,手中的筆依舊在奏章上書寫著,隻是隨口應道:“長寧和悅寧這兩個丫頭,今日找朕找了一天了,讓她們進來吧。”
不多時,長寧公主和悅寧公主手捧著精致的茶點,緩緩走進禦書房。
兩位公主皆身著華麗的宮裝,衣袂飄飄,蓮步輕移。
她們走到皇上麵前,輕輕福了一福身,動作優雅而端莊,齊聲道:“兒臣拜見父皇。”
長寧公主微微抬起頭,眼睛裏還帶著些許委屈,聲音輕柔地說道:
“父皇,今日國公府被圍,可把女兒嚇壞了。女兒一直擔心郡主姐姐呢,父皇您還不見女兒,女兒心中實在是忐忑不安。”
說著,她的眼眶微微泛紅,仿佛又迴想起了當時的驚恐場景。
悅寧公主在一旁也連連點頭,附和道:“是啊,父皇,怎能圍國公府呢?寧大人一直忠心耿耿,還有郡主姐姐,女兒當時真是害怕極了。”
皇上端起茶水抿了一口,緩緩搖頭道:“前幾天也不見你們害怕,你們就親近靜安,都不相信朕嗎?”
長寧公主輕輕吸了吸鼻子,哼道:“女兒聽說初雪,在國公府被圍之時,不顧一切地衝了進去,對郡主姐姐忠心耿耿,女兒懇請父皇賞賜初雪和郡主姐姐。”
皇上聽後,放下手中的筆,嗬嗬笑了起來,眼神中帶著一絲寵溺,輕聲責怪道:
“你們兩個小丫頭,操的心還不少。天色已晚,你們趕緊迴去休息,莫要在此打擾朕處理政務。”
長寧公主不依,走上前拉住皇上的手臂輕輕搖晃著,撒嬌道:“父皇,您和太子哥哥都還未休息,女兒們怎能安心迴去呢?”
太子見狀,微微一笑,走上前說道:“長寧,悅寧,父皇今日忙碌許久,北境戰爭剛有結果。”
“你們放心,國公府之事父皇自有打算,定會妥善處理。你們且先迴去休息,莫要讓父皇擔心。”
長寧公主和悅寧公主對視一眼,見太子哥哥都如此說了,也不好再繼續糾纏。
長寧公主鬆開皇上的手臂,再次福了福身道:“那女兒們聽父皇和太子哥哥的話,先行告退。父皇也莫要太過勞累,女兒們明日再來請安。”
悅寧公主也跟著行禮告退。
兩位公主轉身,緩緩走出禦書房,身影逐漸消失在夜色之中。
禦書房內又恢複了平靜,皇上看著兩位公主離去的方向,微微搖頭,眼中卻滿是慈愛。
隨後,皇上收斂神情,重新拿起筆,繼續專注於政務。
太子見皇上再次陷入沉思,猶豫片刻後,輕聲問道:“父皇,那石泰於此次事件頗有功勞,兒臣鬥膽請問,該如何嘉獎於他?”
皇上微微頓筆,思索片刻後道:“他妹妹又是靜安身邊的丫頭,如今還被關著呢,待朕大軍歸來再做定奪。”
言畢,皇上似是想起了什麽,話鋒一轉問道:“朕以為北境或更容易接受,欲先在北境試點女子學堂之事,你意下如何?”
太子微微頷首,恭敬地迴應道:“兒臣以為,可令男女同堂學習,同時下令多修建些學堂,以應日後之需。”
太子猶豫許久,還是接著道:“此事已商議許久,這時定然不會再有人反對,待民眾逐漸習慣後,他日若重啟女子為官之途,也並非不能。”
皇上微微皺眉,神色堅定道:“男女同堂讀書倒可一試,然女子為官之事,朕意已決,斷無更改餘地。”
太子心中雖有想法,但見皇上態度堅決,便不再言語。
皇上怕是也沒幾年了,屆時登基後,怕是更容易達成。
此時,皇上又緩緩開口道:“丁家男子一律問斬,女子充入教坊司,下人一律發賣。
歐陽家和杜家,男子流放,小兒與女子打入奴籍。不願離去的下人,重新發賣便是。”
說罷,皇上的目光重新落迴奏章之上,室內再度陷入寂靜,唯有那燭光依舊搖曳閃爍。
夜色如墨,深沉地籠罩著京城。
萬籟俱寂之中,也不知何時,遠處傳來了“咚——咚——”的聲音。
那沉悶而有節奏地迴蕩在空曠的街巷,一下一下地踏在這寂靜的夜幕之上,也預示著三更了。
短短半日,歐陽家的熱鬧與威嚴不複存在。
地牢裏的歐陽家人,或絕望或悔恨,徒留一座座精美的房舍在幽暗中靜靜矗立。
天邊的啟明星還未閃爍,夜幕依舊濃重如磐。
而初雪已伺候郡主起身,整理好衣衫,向著主院出發去請安。
來到主院,下人的數量明顯減少,往昔的熱鬧喧囂不再。
然而,各自主子身旁的親信依舊忠誠地相伴,他們靜悄悄地等候在主屋門外。
微弱的燈火在晨風中明滅不定,映照出一張張略顯疲憊卻堅毅的麵容,她們忠誠而勇敢。
初雪緊跟在郡主身後踏入屋子,屋內燭火搖曳,暖意融融。
郡主蓮步輕移,行至世子妃麵前,優雅地屈膝下蹲福身,輕聲道:“見過大嫂,小妹來給嫂嫂請安。”
初雪亦隨之屈膝行禮,恭敬道:“奴婢給世子妃請安。”
世子妃端坐在正位之上,麵容和藹,嘴角噙著一抹微笑,輕輕抬手虛扶,說道:
“郡主不必多禮,快些起身。瞧你這模樣,昨夜應是睡得安好,倒讓嫂嫂放心了。”
片刻後,寧可可三姐妹結伴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