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官方好幾天都沒有廣播了,說明他們也遇到了困難,至少是沒有能力來救援的。
一切都要靠自己。
兩個月來,王成的身體強壯了許多,因為心中那股緊迫感,現在也變得自律了一些。
早晨8點起床,一般是電飯煲煮碗粥,配榨菜吃。中午可能泡兩包火雞麵,也可能蒸米飯配土豆,撒上鹽和調料。泡火雞麵的開水原本是要倒掉的,現在可不能,倒進保溫杯裏,渴了就喝。
水管早就結冰了,沒法用,水都是純淨水來著,要節約。
這天王成喝完粥,再給碗倒點水,把碗晃蕩著吸溜幹淨,再用紙巾一擦,齊活了。沒辦法就這個條件。
剛準備跑跑步就響起了敲門聲,還挺有禮貌,響了三聲。
“那個,兄弟你那邊還有水嗎?我的飲料都喝完了,我還有些餅幹零食,和你換些水可以嗎?”是室友的聲音。
有水嗎?有!
能換嗎?不能換!
有一就有二。
想個什麽理由好呢?
“兄弟,你在嗎?能聽到嗎?”室友的聲音打破了王成的沉思。
王成隔著門說道:“在呢,兄弟,我也沒水,都是在窗戶邊把冰敲下來,化成水的。”
“那能喝嗎?”
“沒水也不在乎能不能喝了,燒開就行。”
王成當然不是喝化的水,而是用化的水刷牙,擦拭身體,不然早臭了。
“那好吧,你這邊還有沒有其他食物,我用餅幹和零食換,這兩周都快給我吃吐了。”
王成想著,他的東西省著吃,也差不多能吃個三周的樣子,所以他說的應該沒問題。
但是王成可不想換,他的物資全是硬貨。不是罐頭就是火腿腸,還有大米和土豆。
傻子才去換零食呢。
隻好拒絕道:“不好意思哈,兄弟,我也沒多少吃的,你在群裏問問,看有沒有人和你換。指不定哪家的物資多,小朋友饞嘴,就和你換了。”
室友聽出了拒絕,也沒說啥,悻悻地走了。
......
王成的最後一項是揮刀,開始是連揮一百下,現在是三百下,每次揮完胳膊都很酸痛。
今日三百下揮完,王成習慣性拿起手機查看消息。
“恩?今天沒有新消息。”
仔細一看,沒有信號。
王成嚐試發了一條消息,轉了半天圈圈,最後一個發送失敗的提示。
看來基礎設施快要堅持不住了。
估計用不了多久電也要停了。
室友也沒繼續過來找王成,估計是被拒絕了就放棄了,餅幹零食也不是不能吃。
沒信號,老家也徹底顧不上了,之前每天還能通通電話,知道父母的情況不算糟,每天又囉嗦好幾遍求生規則。現在王成隻需要保證自己能存活下去就好了。
手機消息都是昨天以前的,現在就隻有看表功能了。
消息隻有官方辟謠和勉勵通告,也沒有受災情況。
這麽冷的天氣不知道要凍死餓死多少人。
......
剛吃過午飯,大門被敲響了。
“咚咚咚”
“咚咚咚”
我和室友都沒有出去開門,也沒有迴應。
“啪啪啪”
敲門變成了拍門。
“有沒有人啊,開開門。”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啪啪啪”
“我是物業經理王大海,你們開開門,我們要重新做一下物業登記,都配合一下。”
物業經理王大海,王成是知道的,見沒見過麵不一定,但是群裏確實有這個人。如今很多人有負麵情緒,一點就著。他就協助居委會陳秀秀時常在群裏調節矛盾,維持基本的秩序,力所能及的做著事情。
不過外麵的人是不是本人就不曉得了。
室友出了房間門,在客廳停頓了一下,看樣子在猶豫要不要開門。
王成的房間是客廳改造的,距離大門很近,門外聲音沒有刻意放低,所以聽得很清楚。
“這305業主在家嗎?”王大海問道。
“我看看,305是出租房,有三個租戶,兩個男的,一個女的。”旁邊的人迴答道。
“那就是有人在住嘛。”
聽到這裏,室友估計也不好意思裝沒人,所以把大門打開了。
王大海看到門開了,就帶著人闖進來了。
“你們這裏現在住著幾個人?”王大海問道。
“兩個人。”
“還有一個人呢。”
“在房間裏。”說著指著王成的房間。
“咚咚咚”
王成的房間門被敲響了。
“開下門,出來做一下物業登記。”
王成當然不會開門。
“我身體有點不舒服,怕出去傳染給你們,咳咳,房間裏就我一個人住。”王成裝作有氣無力的樣子。
王大海也沒在意,繼續問:“之前登記有三個人,還有個女的呢?”
室友迴道:“不知道她在哪,降溫前就沒迴來,不熟也沒問。不過她好像也被拉進了業主群。”
“是哪個?”
室友隻給王大海看。
“今天來有兩個事情,一個是做登記,看看還有多少人活著。”說著王大海歎了口氣。、
“另一個就是統計哪家缺物資,缺多少。”
“我們有衛星電話,一直和官方保持聯係,等官方物資送到,就根據各家物資緊缺情況配送。”
“你們還有多少吃的?”
這一番話有理有據有希望。
但是大家會說實話嗎?
顯然是不會的。
“缺,太缺了,我隻剩兩盒餅幹了,也沒有飲用水。今天吃完,明天就沒得了。”
“那個,官方有沒有說什麽時候把物資送到啊?”
顯然室友是聰明的,他稍微省著點,吃個一周沒問題的,還問出了關鍵問題。
“物資到了之後,我們肯定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的,請你放心。”說了跟沒說一樣,但有安慰人的作用。
“我們走訪了很多家,幾乎都說缺吃的,光說缺沒用,我們得知道缺多少。”
“你把你的房間門打開,我們記錄一下你有多少物資,以便於後期配送。”
室友遲疑了,半晌沒有動作。
王大海也看出了一些端倪,便說:“你要講實話,如果不那麽缺的話,我們就不進去看了。”
“大家都很困難,更要團結一心才對。如果我們不把數量了解清楚,就給你配送了,實際你又不缺,那真正缺少物資的家庭就會因為你而忍饑挨餓,那樣你真的會好受嗎?小夥子,人不能自私。”
......
官方好幾天都沒有廣播了,說明他們也遇到了困難,至少是沒有能力來救援的。
一切都要靠自己。
兩個月來,王成的身體強壯了許多,因為心中那股緊迫感,現在也變得自律了一些。
早晨8點起床,一般是電飯煲煮碗粥,配榨菜吃。中午可能泡兩包火雞麵,也可能蒸米飯配土豆,撒上鹽和調料。泡火雞麵的開水原本是要倒掉的,現在可不能,倒進保溫杯裏,渴了就喝。
水管早就結冰了,沒法用,水都是純淨水來著,要節約。
這天王成喝完粥,再給碗倒點水,把碗晃蕩著吸溜幹淨,再用紙巾一擦,齊活了。沒辦法就這個條件。
剛準備跑跑步就響起了敲門聲,還挺有禮貌,響了三聲。
“那個,兄弟你那邊還有水嗎?我的飲料都喝完了,我還有些餅幹零食,和你換些水可以嗎?”是室友的聲音。
有水嗎?有!
能換嗎?不能換!
有一就有二。
想個什麽理由好呢?
“兄弟,你在嗎?能聽到嗎?”室友的聲音打破了王成的沉思。
王成隔著門說道:“在呢,兄弟,我也沒水,都是在窗戶邊把冰敲下來,化成水的。”
“那能喝嗎?”
“沒水也不在乎能不能喝了,燒開就行。”
王成當然不是喝化的水,而是用化的水刷牙,擦拭身體,不然早臭了。
“那好吧,你這邊還有沒有其他食物,我用餅幹和零食換,這兩周都快給我吃吐了。”
王成想著,他的東西省著吃,也差不多能吃個三周的樣子,所以他說的應該沒問題。
但是王成可不想換,他的物資全是硬貨。不是罐頭就是火腿腸,還有大米和土豆。
傻子才去換零食呢。
隻好拒絕道:“不好意思哈,兄弟,我也沒多少吃的,你在群裏問問,看有沒有人和你換。指不定哪家的物資多,小朋友饞嘴,就和你換了。”
室友聽出了拒絕,也沒說啥,悻悻地走了。
......
王成的最後一項是揮刀,開始是連揮一百下,現在是三百下,每次揮完胳膊都很酸痛。
今日三百下揮完,王成習慣性拿起手機查看消息。
“恩?今天沒有新消息。”
仔細一看,沒有信號。
王成嚐試發了一條消息,轉了半天圈圈,最後一個發送失敗的提示。
看來基礎設施快要堅持不住了。
估計用不了多久電也要停了。
室友也沒繼續過來找王成,估計是被拒絕了就放棄了,餅幹零食也不是不能吃。
沒信號,老家也徹底顧不上了,之前每天還能通通電話,知道父母的情況不算糟,每天又囉嗦好幾遍求生規則。現在王成隻需要保證自己能存活下去就好了。
手機消息都是昨天以前的,現在就隻有看表功能了。
消息隻有官方辟謠和勉勵通告,也沒有受災情況。
這麽冷的天氣不知道要凍死餓死多少人。
......
剛吃過午飯,大門被敲響了。
“咚咚咚”
“咚咚咚”
我和室友都沒有出去開門,也沒有迴應。
“啪啪啪”
敲門變成了拍門。
“有沒有人啊,開開門。”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啪啪啪”
“我是物業經理王大海,你們開開門,我們要重新做一下物業登記,都配合一下。”
物業經理王大海,王成是知道的,見沒見過麵不一定,但是群裏確實有這個人。如今很多人有負麵情緒,一點就著。他就協助居委會陳秀秀時常在群裏調節矛盾,維持基本的秩序,力所能及的做著事情。
不過外麵的人是不是本人就不曉得了。
室友出了房間門,在客廳停頓了一下,看樣子在猶豫要不要開門。
王成的房間是客廳改造的,距離大門很近,門外聲音沒有刻意放低,所以聽得很清楚。
“這305業主在家嗎?”王大海問道。
“我看看,305是出租房,有三個租戶,兩個男的,一個女的。”旁邊的人迴答道。
“那就是有人在住嘛。”
聽到這裏,室友估計也不好意思裝沒人,所以把大門打開了。
王大海看到門開了,就帶著人闖進來了。
“你們這裏現在住著幾個人?”王大海問道。
“兩個人。”
“還有一個人呢。”
“在房間裏。”說著指著王成的房間。
“咚咚咚”
王成的房間門被敲響了。
“開下門,出來做一下物業登記。”
王成當然不會開門。
“我身體有點不舒服,怕出去傳染給你們,咳咳,房間裏就我一個人住。”王成裝作有氣無力的樣子。
王大海也沒在意,繼續問:“之前登記有三個人,還有個女的呢?”
室友迴道:“不知道她在哪,降溫前就沒迴來,不熟也沒問。不過她好像也被拉進了業主群。”
“是哪個?”
室友隻給王大海看。
“今天來有兩個事情,一個是做登記,看看還有多少人活著。”說著王大海歎了口氣。、
“另一個就是統計哪家缺物資,缺多少。”
“我們有衛星電話,一直和官方保持聯係,等官方物資送到,就根據各家物資緊缺情況配送。”
“你們還有多少吃的?”
這一番話有理有據有希望。
但是大家會說實話嗎?
顯然是不會的。
“缺,太缺了,我隻剩兩盒餅幹了,也沒有飲用水。今天吃完,明天就沒得了。”
“那個,官方有沒有說什麽時候把物資送到啊?”
顯然室友是聰明的,他稍微省著點,吃個一周沒問題的,還問出了關鍵問題。
“物資到了之後,我們肯定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的,請你放心。”說了跟沒說一樣,但有安慰人的作用。
“我們走訪了很多家,幾乎都說缺吃的,光說缺沒用,我們得知道缺多少。”
“你把你的房間門打開,我們記錄一下你有多少物資,以便於後期配送。”
室友遲疑了,半晌沒有動作。
王大海也看出了一些端倪,便說:“你要講實話,如果不那麽缺的話,我們就不進去看了。”
“大家都很困難,更要團結一心才對。如果我們不把數量了解清楚,就給你配送了,實際你又不缺,那真正缺少物資的家庭就會因為你而忍饑挨餓,那樣你真的會好受嗎?小夥子,人不能自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