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慢慢地停在了後土的身邊,一個人從車裏探出,看他的氣勢,應該就是那個大老板。


    “林先生,稍留步”那個大老板對後土非常客氣。


    “你好”後土禮貌地迴應。


    “我姓葛,感謝你的相助,為什麽不聊一會呢?”那個大老板微笑道。


    “不好意思,我還要趕去寺院”後土隨口搪塞道。


    “剛好,我認識這裏一處寺院的方丈,這是我的名片”葛老板遞給後土一張名片。


    後土雙手接了過來。


    “明全方丈是我的好朋友,如果你需要找他,就可以提我的名字”葛老板微笑著介紹。


    “好的,謝謝。你那個司機,可能有問題”後土報以微笑。葛老板眉頭一皺,忽然想到了什麽,立即跟後土告辭了。


    有了葛老板的名片,他的心情格外愉快:明天可以直接去拜訪明全方丈了,哈哈哈,得來絕不費功夫啊。


    “咳咳咳,哪有不費功夫,今天可是冒著生命危險的哦”他有點鄙視自己,決定明天再去拜訪那個方丈,看看葛老板的麵子好不好使。


    次日一早,他就來到寺院門口,要求拜見明全方丈,可是那處寺院沒有人過來搭理他。他聳聳肩,守在入口處,等待方丈的出現。


    不久,一個穿著方丈袈裟的人來到了寺院門口。


    “方丈,我在這裏”後土對著那個方丈大喊。


    那個方丈完全沒有看他一眼,而是徑直走向了門口內的一位大佬。從長相看,那人不是大款就是大腕。


    “勢利眼,這方丈太勢利了”後土輕聲嘟噥道。他想跟著擠進去,但被寺院的人攔在了門外。


    “先生,請迴吧。我們定覺法師,今天肯定沒有時間見你”一個小和尚好意勸道。


    “啥?這裏不是光泉寺?”後土的臉紅了,太唐突了,竟然走錯了地方。


    “光泉寺在前麵,從另一處上去”旁邊有個人對後土說道,臉上卻是滿滿的鄙視。


    後土的臉已經紅得發燙,恨不得立馬找個地縫鑽進去。


    中午時分,他趕到了光泉寺,先買了關於寺院介紹的一本小冊子,然後買票先進入園內,接著再買票進入寺院。


    到了寺院內,他先把寺院遊覽了一遍。這個寺院的廟宇很多,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直指堂、華嚴殿為中軸線,兩邊附以五百羅漢堂、地藏菩薩殿和客堂等諸多建築。


    遊玩寺院的中軸,他又把濟公殿、華嚴閣、聯燈閣、大悲樓和附近古樹等也都勘查了一遍。


    “嗯,殿宇恢宏,建構有序,很不錯”他相中這個地方了,打算以後就在這裏出家了。


    最後,他找到了方丈樓。


    “先生,今天中午是方丈的休息時間,不能見客”一個年輕和尚攔住了他。


    後土也不好強闖,隻能在門口傻傻地等待。


    “先生,方丈不在方丈樓,你還是請迴吧”有個小和尚從方丈樓內走出,好意提醒他道。


    後土不相信啊,繼續等了一個小時後,還是沒有等到方丈出來,但等到了寺院的誦經時間。在寺院主持的帶領下,一群和尚坐在一起坐禪念經。


    後土繼續守在大雄寶殿外,耐心地等待。在和尚們的一片誦經聲中,他的心變得安靜了,仿佛感覺到了佛光普照。


    佛音杳杳,掃除心塵;定慧頓悟,明心見性;不向外求,內無所住......他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感覺自己已經遠離了所有的妖魔鬼怪。


    一個半小時後,誦經結束。當他睜開雙眼的時候,大雄寶殿內的主持和和尚們都已經離開了。


    後土考慮了一下,再次來到方丈樓,希望能拜見明全方丈。那個年輕和尚還守在門口,他的迴複是“我們不知道方丈在哪裏?”


    晚上六點左右,後土終於見到了一個穿著方丈袈裟的老和尚,他戴著一副金色鑲邊的眼鏡,看上去很精神。


    “方丈,明全法師”後土迎了上去。


    “我要去做晚課,沒有時間”明全法師一邊搖手,一邊往前走去,目標方向是大雄寶殿。


    寺院一天兩課都很重要,有早必有晚。寺院經過一天的培福修慧,到了晚上就是“暮應歸攝眾善,歸去淨土。”


    晚課上,明全法師帶領大家開始念誦《佛說阿彌陀經》《禮佛大懺悔文》和《蒙山施食》,通常合稱為“三堂功課”。


    晚課首先誦《佛說阿彌陀經》,又叫《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是淨土宗的主要經典之一,經後附誦《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和(《往生咒》)三遍。


    接著誦《禮佛大懺悔文》,其後誦《蒙山施食》,並同時行施食儀。最後,誦迴向加讚偈念佛,稱“三菩薩”,如是晚課正文完畢。


    在晚課後,繼續打引磬跪白,宋遵式所作《小淨土文》“一心皈命”等,接著是《普賢警眾偈》,再後是三皈依,如是晚課才正式完畢。另外,晚課後又念誦了迴向發願文。


    這些在寺院的小冊子上都有介紹,一番感受後,後土慨歎,這佛家經文還真繁多真複雜。


    “先生,我們要關門了,你明天再過來吧”不知道什麽時候,一個青年和尚站在了後土的麵前。


    後土往四下一看,周圍已經沒人了,他不得不暫時離開。當晚,他就在寺院外的園區石洞裏過了一夜。


    次日一大早,他趁著寺院打掃衛生的時候,溜入了寺院內。他的一身打扮,眾人都以為他是小清潔工。


    這時,寺院正在做教早課誦,這是佛寺中每日必持的修行功課,也是漢傳佛教的佛事活動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法事儀軌。


    在方丈的帶領下,眾和尚念誦《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等各一遍。


    其中《楞嚴咒》為一堂功課,《大悲咒》、《十小咒》和《心經》為一堂功課,所以被稱為“兩堂功課”。


    《楞嚴咒》全稱《大佛頂首楞嚴神咒》,為日課之首。念誦《楞嚴咒》之後,按照規定順序念誦《大悲咒》《十小咒》和《心經》。


    《心經》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玄奘譯,為大部《般若》之中心,賅六百卷經義,所以名為《心經》。


    《心經》誦畢後,唱頌整個般若部的總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次,然後唱“上來現前清淨眾,諷誦楞嚴諸品咒”等十二句迴向偈:


    “天上天下無如佛”四句讚佛偈、彌勒如來檀金色”八句讚佛偈”。最後,念佛號繞行,歸位後稱“三菩薩”,如是早殿正文完畢。


    另外,除了上述正文課誦外,早課後還應念誦迴向發願文,打引磬跪唱《怡山發願文》,即“歸命十方調禦師,演揚清淨微妙法”等,誦唱《彌勒淨土發願文》“一心皈命,兜率內院,彌勒尊佛”等,普為眾生發願,再接三皈依,這樣早殿才正式完畢。


    後土陶醉其中,開始明白寺院的課誦為什麽要定早晚。這是因為出家是一種醒覺的生活,從早晨醒覺,到晚上養息,要時時省察自己的心念。


    這份醒覺和省察除了透過個人的時刻迴光反照,更可以通過團體的共修來達成,從而達到克治修身的目的。


    他學習過王陽明的《心學》,直到這時,才對省察克治有了深刻的理解。修行就是修身,修身就是修心,修心就是循道,佛道豈不是一家哉?


    “轟……”他感覺到自己的腦際發生了些許的變化,心底更加明亮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土心(尋夢環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河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河土並收藏土心(尋夢環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