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張廷玉,大部分人心裏第一個詞就是配享太廟,這足以說明這位漢臣在清朝的地位之高、能力之強、貢獻之深。
張廷玉,字衡臣,大學士張英之子。康熙十一年生於京師,乾隆二十年三月二十日卒於故裏,共享年八十四歲。
張廷玉為康熙三十九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入職南書房。此後更是授侍講學士,擢內閣學士,充經筵講官。曆任刑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禮部尚書、戶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還多次兼任敕撰典籍的總裁官。經曆康雍乾三朝,可謂元老,深得玄燁、胤禛、弘曆三帝信任。
康熙中葉的時候,也可以說是康熙盛世的初期了,張廷玉開始步入仕途。康熙四十三年,玄燁召他去暢春園,詢問其父大學士張英的近況,並命他賦詩,他以兩首七言律詩深得玄燁喜愛。當天就被玄燁下旨入職南書房,特旨帶數珠,著四品官服色。由此,張廷玉身居內廷,承襲父業。張廷玉自己也說:“窮邊絕漠,餘皆珥筆以從”。
張廷玉生活的時代可以說是整個“康乾盛世”時期: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統治進一步強化;封建社會晚期的諸種政治製度已然成熟和完善。主要表現在君主精明強幹,勤於政務,事必躬親,權柄不假於人。玄燁的智擒鼇拜、平定三番、統一台灣、抗擊沙俄、平準噶爾等;胤禛的密設儲位,實行密折製度,設立軍機處,變革八旗製度,打擊“朋黨”,實施“攤丁入畝”,推行“改土歸流”等;弘曆的“以寬大為政”,“罷開墾,停捐納,重農桑”,興兵邊陲,“十全武功”,經營開發邊陲等。
康熙六十一年崩於京郊暢春園,皇四子胤禛繼位大統。慎重地選了張廷玉作為輔佐自己的肱股之臣。至於胤禛如何看重的張廷玉,一是因為學問優長,“氣度端凝,應對明晰”;二是因為他是自己恩師張英之子,有這樣一份情誼在。康雍之交,政務可謂繁忙不已,諭旨每日下數十次,皆是由張廷玉承命應辦。如果遇到緊急的事務,胤禛命他進入大內,口授大概意思,而命他草擬諭旨,禦覽無礙後下發。從此,張廷玉躋身樞臣之列。
胤禛執政初期,繼續深入地調整八旗製度,虛弱下五旗的勢力。然後就是開始收拾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們,對於胤禩、胤禟、胤禵這樣的皇子黨,該殺的殺,改圈禁的圈禁,這都是當初“奪嫡”的後續。
康熙晚年,政治鬥爭不斷,尤其是諸皇子互相明爭暗鬥,角逐儲位,政局動蕩不安,胤禛鑒於這樣的教訓,決定改革以往曆朝曆代的“立嫡立長”的繼位製度,實行秘密建儲的辦法。雍正元年的時候,留下總理事務大臣的胤禩、胤祥、馬奇和隆科多,將密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後,為預防不測,另書寫一份收藏於內府。雍正八年九月,雍正將密旨的內容給張廷玉閱覽,十月正月,又給鄂爾泰看了一下。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崩於圓明園,張廷玉和鄂爾泰告知諸王大臣“大行皇帝因傳位大事,親書密旨。曾示我二人外,外無有知者。此旨收藏宮中應急。請出以正大統。”雍正能夠將極為重要的儲君之事讓張廷玉預先知道,說明張廷玉是已經被胤禛視為肱股之臣。特別是雍正三年和五年的時候,胤禛先後處理了助他奪嫡的內外得力心腹年羹堯與隆科多後,張廷玉成為了雍正的首席智囊,“讚畫軍國大政不可數計”。
弘曆繼位後,奉大行皇帝遺命,由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輔政。弘曆對張廷玉也格外器重,每逢外出巡幸的時候,總是讓他留京總理朝政,夜宿紫禁城;科舉也參與殿試,選拔人才,考察檢舉官吏。
雍正在位十三年,對張廷玉眷注至深,榮冠臣僚,也由此出現了整個滿清(除了清末)看似不可能存在的局麵:黨爭——滿漢臣僚的黨爭。
胤禛生前對他的左膀右臂漢臣張廷玉、滿臣鄂爾泰寵愛有加,甚至給予身後“配享太廟”的殊榮。而張廷玉和鄂爾泰兩股勢力的形成應該說是與雍正帝對他們的殊榮有直接關係。雍正十年的時候,張廷玉迴到故裏去祭奠其父張英,胤禛在其謝恩折子上寫道:“朕即位十一年來,在廷近內大臣,一日不曾相離者,惟卿一人,義固君臣,情同契友”。即使有言官參奏張廷玉和鄂爾泰,胤禛也會予以保全,不必入議。
鄂爾泰入朝後,因為清廷“首崇滿洲”,舊的製度之下,滿洲大學士鄂爾泰應該按照位序在張廷玉之前。乾隆十年,鄂爾泰病故,納親取代了他,雖然張廷玉麵奏說納親應該在他之前,但在心裏也難免有微詞。弘曆自己都說:“若以任用之先後為次序,則當日鄂爾泰即不應在張廷玉之前”。
如果追溯滿漢問題,甚至可以追溯到清朝建立之初,而清廷後麵的種種做法,實際上也加深了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使他們很難協調,明爭暗鬥。在雍正朝以前,哪怕是康熙朝也沒有漢臣可以和滿洲的臣僚相比的局麵,漢臣見到滿臣需要自降半級,甚至需要下跪(後來由於大庭廣眾之下,不太合適,跪的禮儀也就免了)。
張廷玉和鄂爾泰共事十餘年,“往往竟日不交一語”。鄂爾泰隻要有所過失,哪怕是小錯誤小問題,他必要言語譏諷,使得鄂爾泰無地自容。比如暑假的有一天,鄂爾泰曾經脫帽乘涼,嘴上自言自語嘟囔道:“此帽置於何所?”張廷玉微微一笑,說“此帽還是在自家頭頂上為妙”。鄂爾泰當即不悅,又無可奈何,神色凝重達數日之久。
乾隆初年的時候,鄂爾泰和張廷玉相國秉政,門下之士互相推奉,漸漸形成朋黨之勢,“漸至分朋引類,陰為角鬥”。弘曆對此當然也有察覺,又不好對於這兩位元老明說,隻好用世宗的《朋黨論》告誡,但是未嚐所願。
官僚依附和朋黨問題其實更多的是與科舉有很大聯係,唐代的牛李二黨,宋代的朋黨更是鼎盛,明代的東林黨爭之事還依稀在眼前浮現。鄉試主考官、會試知貢舉與及第者成為終生師生,他們常常相互提攜、彼此偏袒、剪除異己,終成朋黨把持朝政。張廷玉屢次主持鄉試、會試,參與殿試,門下生員可謂眾多。而鄂爾泰呢,用人亦不擇門生賢否,不訓伊子以謹防,羅識黨羽,“以張黨為寇仇,語多譏諷”。朝廷中也正式形成了“滿洲則思依附鄂爾泰,漢人則思依附張廷玉”的局麵,在朝廷中,可謂是分門相互,衣缽相傳。
乾隆十三年正月,張廷玉陳疏以老病乞休,弘曆為此專門降旨:“卿受兩朝厚恩,且奉皇考遺命,將來配享太廟。豈有從祀元臣歸天終老之理?”,傳旨慰留。第二年正月,弘曆更是命張廷玉如宋代文彥博為例,十天去一次都堂議事,四五天去一次內廷備顧問。結果當年冬天,張廷玉再一次乞求歸老,弘曆批準以原官致仕。結果張廷玉自己卻上疏表示雍正帝去世前曾經說過自己配享太廟,想讓弘曆寫個憑證。弘曆聽到這個要求,心中實在是不悅,但還是頒發了手詔,並且寫了首詩給予他作為恩榮。張廷玉派自己兒子過去謝恩,弘曆很是不悅,責備張廷玉不親自謝恩,傳旨令他明白迴奏。結果軍機大臣傅恆、汪由敦傳寫諭旨,旨還沒到,張廷玉就到內廷來謝恩,弘曆更為不快,認為軍機處泄露消息,責備了傅恆和汪由敦。廷臣召開會議,請求剝奪張廷玉官爵,罷去配享,弘曆下令削去他的伯爵。
直到乾隆五十年,弘曆親題張廷玉《三老五更議》,又重新評價他:“以今觀之,則廷玉之議為當”。“夫廷玉既有此卓識,何為見及?朕之必不動與浮言,遵皇考遺旨,令彼配享太廟。”於是終清一朝,漢臣中配享太廟者,惟張廷玉一人。
在封建專製主義的統治之下,像張廷玉這樣的官場老油子也難免遭到打擊,甚至從此漢臣權勢又低落了下去,直到清末的西太後被逼無奈,讓權與地方的督撫漢臣,從這一角度來說,張廷玉又何嚐不是君主專製體製之下的犧牲品呢?
張廷玉,字衡臣,大學士張英之子。康熙十一年生於京師,乾隆二十年三月二十日卒於故裏,共享年八十四歲。
張廷玉為康熙三十九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入職南書房。此後更是授侍講學士,擢內閣學士,充經筵講官。曆任刑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禮部尚書、戶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還多次兼任敕撰典籍的總裁官。經曆康雍乾三朝,可謂元老,深得玄燁、胤禛、弘曆三帝信任。
康熙中葉的時候,也可以說是康熙盛世的初期了,張廷玉開始步入仕途。康熙四十三年,玄燁召他去暢春園,詢問其父大學士張英的近況,並命他賦詩,他以兩首七言律詩深得玄燁喜愛。當天就被玄燁下旨入職南書房,特旨帶數珠,著四品官服色。由此,張廷玉身居內廷,承襲父業。張廷玉自己也說:“窮邊絕漠,餘皆珥筆以從”。
張廷玉生活的時代可以說是整個“康乾盛世”時期: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統治進一步強化;封建社會晚期的諸種政治製度已然成熟和完善。主要表現在君主精明強幹,勤於政務,事必躬親,權柄不假於人。玄燁的智擒鼇拜、平定三番、統一台灣、抗擊沙俄、平準噶爾等;胤禛的密設儲位,實行密折製度,設立軍機處,變革八旗製度,打擊“朋黨”,實施“攤丁入畝”,推行“改土歸流”等;弘曆的“以寬大為政”,“罷開墾,停捐納,重農桑”,興兵邊陲,“十全武功”,經營開發邊陲等。
康熙六十一年崩於京郊暢春園,皇四子胤禛繼位大統。慎重地選了張廷玉作為輔佐自己的肱股之臣。至於胤禛如何看重的張廷玉,一是因為學問優長,“氣度端凝,應對明晰”;二是因為他是自己恩師張英之子,有這樣一份情誼在。康雍之交,政務可謂繁忙不已,諭旨每日下數十次,皆是由張廷玉承命應辦。如果遇到緊急的事務,胤禛命他進入大內,口授大概意思,而命他草擬諭旨,禦覽無礙後下發。從此,張廷玉躋身樞臣之列。
胤禛執政初期,繼續深入地調整八旗製度,虛弱下五旗的勢力。然後就是開始收拾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們,對於胤禩、胤禟、胤禵這樣的皇子黨,該殺的殺,改圈禁的圈禁,這都是當初“奪嫡”的後續。
康熙晚年,政治鬥爭不斷,尤其是諸皇子互相明爭暗鬥,角逐儲位,政局動蕩不安,胤禛鑒於這樣的教訓,決定改革以往曆朝曆代的“立嫡立長”的繼位製度,實行秘密建儲的辦法。雍正元年的時候,留下總理事務大臣的胤禩、胤祥、馬奇和隆科多,將密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後,為預防不測,另書寫一份收藏於內府。雍正八年九月,雍正將密旨的內容給張廷玉閱覽,十月正月,又給鄂爾泰看了一下。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崩於圓明園,張廷玉和鄂爾泰告知諸王大臣“大行皇帝因傳位大事,親書密旨。曾示我二人外,外無有知者。此旨收藏宮中應急。請出以正大統。”雍正能夠將極為重要的儲君之事讓張廷玉預先知道,說明張廷玉是已經被胤禛視為肱股之臣。特別是雍正三年和五年的時候,胤禛先後處理了助他奪嫡的內外得力心腹年羹堯與隆科多後,張廷玉成為了雍正的首席智囊,“讚畫軍國大政不可數計”。
弘曆繼位後,奉大行皇帝遺命,由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輔政。弘曆對張廷玉也格外器重,每逢外出巡幸的時候,總是讓他留京總理朝政,夜宿紫禁城;科舉也參與殿試,選拔人才,考察檢舉官吏。
雍正在位十三年,對張廷玉眷注至深,榮冠臣僚,也由此出現了整個滿清(除了清末)看似不可能存在的局麵:黨爭——滿漢臣僚的黨爭。
胤禛生前對他的左膀右臂漢臣張廷玉、滿臣鄂爾泰寵愛有加,甚至給予身後“配享太廟”的殊榮。而張廷玉和鄂爾泰兩股勢力的形成應該說是與雍正帝對他們的殊榮有直接關係。雍正十年的時候,張廷玉迴到故裏去祭奠其父張英,胤禛在其謝恩折子上寫道:“朕即位十一年來,在廷近內大臣,一日不曾相離者,惟卿一人,義固君臣,情同契友”。即使有言官參奏張廷玉和鄂爾泰,胤禛也會予以保全,不必入議。
鄂爾泰入朝後,因為清廷“首崇滿洲”,舊的製度之下,滿洲大學士鄂爾泰應該按照位序在張廷玉之前。乾隆十年,鄂爾泰病故,納親取代了他,雖然張廷玉麵奏說納親應該在他之前,但在心裏也難免有微詞。弘曆自己都說:“若以任用之先後為次序,則當日鄂爾泰即不應在張廷玉之前”。
如果追溯滿漢問題,甚至可以追溯到清朝建立之初,而清廷後麵的種種做法,實際上也加深了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使他們很難協調,明爭暗鬥。在雍正朝以前,哪怕是康熙朝也沒有漢臣可以和滿洲的臣僚相比的局麵,漢臣見到滿臣需要自降半級,甚至需要下跪(後來由於大庭廣眾之下,不太合適,跪的禮儀也就免了)。
張廷玉和鄂爾泰共事十餘年,“往往竟日不交一語”。鄂爾泰隻要有所過失,哪怕是小錯誤小問題,他必要言語譏諷,使得鄂爾泰無地自容。比如暑假的有一天,鄂爾泰曾經脫帽乘涼,嘴上自言自語嘟囔道:“此帽置於何所?”張廷玉微微一笑,說“此帽還是在自家頭頂上為妙”。鄂爾泰當即不悅,又無可奈何,神色凝重達數日之久。
乾隆初年的時候,鄂爾泰和張廷玉相國秉政,門下之士互相推奉,漸漸形成朋黨之勢,“漸至分朋引類,陰為角鬥”。弘曆對此當然也有察覺,又不好對於這兩位元老明說,隻好用世宗的《朋黨論》告誡,但是未嚐所願。
官僚依附和朋黨問題其實更多的是與科舉有很大聯係,唐代的牛李二黨,宋代的朋黨更是鼎盛,明代的東林黨爭之事還依稀在眼前浮現。鄉試主考官、會試知貢舉與及第者成為終生師生,他們常常相互提攜、彼此偏袒、剪除異己,終成朋黨把持朝政。張廷玉屢次主持鄉試、會試,參與殿試,門下生員可謂眾多。而鄂爾泰呢,用人亦不擇門生賢否,不訓伊子以謹防,羅識黨羽,“以張黨為寇仇,語多譏諷”。朝廷中也正式形成了“滿洲則思依附鄂爾泰,漢人則思依附張廷玉”的局麵,在朝廷中,可謂是分門相互,衣缽相傳。
乾隆十三年正月,張廷玉陳疏以老病乞休,弘曆為此專門降旨:“卿受兩朝厚恩,且奉皇考遺命,將來配享太廟。豈有從祀元臣歸天終老之理?”,傳旨慰留。第二年正月,弘曆更是命張廷玉如宋代文彥博為例,十天去一次都堂議事,四五天去一次內廷備顧問。結果當年冬天,張廷玉再一次乞求歸老,弘曆批準以原官致仕。結果張廷玉自己卻上疏表示雍正帝去世前曾經說過自己配享太廟,想讓弘曆寫個憑證。弘曆聽到這個要求,心中實在是不悅,但還是頒發了手詔,並且寫了首詩給予他作為恩榮。張廷玉派自己兒子過去謝恩,弘曆很是不悅,責備張廷玉不親自謝恩,傳旨令他明白迴奏。結果軍機大臣傅恆、汪由敦傳寫諭旨,旨還沒到,張廷玉就到內廷來謝恩,弘曆更為不快,認為軍機處泄露消息,責備了傅恆和汪由敦。廷臣召開會議,請求剝奪張廷玉官爵,罷去配享,弘曆下令削去他的伯爵。
直到乾隆五十年,弘曆親題張廷玉《三老五更議》,又重新評價他:“以今觀之,則廷玉之議為當”。“夫廷玉既有此卓識,何為見及?朕之必不動與浮言,遵皇考遺旨,令彼配享太廟。”於是終清一朝,漢臣中配享太廟者,惟張廷玉一人。
在封建專製主義的統治之下,像張廷玉這樣的官場老油子也難免遭到打擊,甚至從此漢臣權勢又低落了下去,直到清末的西太後被逼無奈,讓權與地方的督撫漢臣,從這一角度來說,張廷玉又何嚐不是君主專製體製之下的犧牲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