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果不其然,在李景隆一行人迴來之後,此事就是高舉輕放,連王特的來曆都沒怎麽查,就直接糊弄過去了。


    朝中大臣們都極有默契的不提此事,試圖讓事情就此掀篇。


    這真的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事情沒鬧大之前,都氣勢洶洶的來為孔家求情,一旦真的做到了,把人抓來了,反而默契的都不吭聲了,將這些文人的兩麵三刀表現的淋漓盡致。


    眼看事情了結了,何秋也就順勢向朱棣表態,請求拿下自己身上錦衣衛指揮使的差事。


    朱棣也很有默契的同意了,何秋這才鬆了一口氣,這是一個好事,這表明朱棣對他還是信任的,若是朱棣真的死活不讓他放下錦衣衛的擔子,何秋反而要擔心了。


    說到底,現在何秋的那套學問取代朱子理學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就是朱棣也更傾向於用何秋教出來的這批人。


    可越是如此,何秋就越不能掌握權力,不然就會成為王安石第二了。


    朱棣可以允許何秋成為大明新的一套意識形態的領袖,但絕對不會允許他變法者加意識領袖一肩擔,若是這樣將皇帝置於何處?


    朱元璋費了那麽大心思,用孟子這本書來迴折騰孔家,為的不就是奪迴儒家的道統,讓這樣的官方解釋權來到皇室手中?


    要是何秋繼續抓著權力不放,豈不是讓朱元璋之前的小動作都為他做了嫁衣?


    朱棣肯定是不允許出現這樣的事的。


    朱棣支持變法,支持何秋搞一套新理論取代程朱理學,將他的思想建設成一個完整的體係。


    可是允許了這點,就絕對不會允許何秋再沾染權力,就是他是勳貴、是駙馬也不行!


    王安石隻有一個,像他那樣集道統與權力於一身的人,他是最後一個,再往前大概也還有王莽了。


    王莽也是一個匯集當時儒家所有希望,搞複古的人物,屬於有理論體係有權力的人。


    至於更早的商君,他們都是法家人士,而非儒家學者,兩者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包括像本來曆史上的王陽明,別看心學那麽厲害,王陽明自身又文武雙全,朝廷真的重用他了嗎?


    封個伯爵就把他打發迴家了,就是心學門人在他活著的時候,也備受打壓,為的是什麽,現在的何秋算是看的很清楚了。


    正因為如此,何秋未來的路也就可以預見了,不出意外會成為和在野的那些大儒一樣,可以教學生,但不可以入仕為官。


    像這次站出來掌管錦衣衛已經是何秋未來權力的極限了,這屬於特例。


    好在何秋也不在意能不能掌握權力,對他來說真的掌權了,反而是件麻煩事,還是教教學生好啊。


    實際上,這次何秋主動向朱棣交權,就是在無聲的表態:我看重的是我的學問能不能大興天下,是道統的傳承,絕不是權力,更不會做王安石第二。


    朱棣看起來也是很清楚的,所以才沒有二話直接收了何秋身上的權力,反正他本來也是侯爵,也不用怕生活上有什麽不足的地方。


    相比於朱棣,朱高熾的腦子就轉的慢一點,還專門跑到何秋這替他打抱不平,覺得朱棣虧待何秋了。


    何秋隻是笑而不語,這其中的一些東西,還是需要朱高熾自己慢慢悟的,就是現在給他掰開了揉碎了說,他也是聽不懂的。


    ……


    洛陽西苑,自從永樂元年重新開始修建後,現在已經成了京師一景。


    不少人覺得它可能比當年隋唐時的西苑更為繁華,這樣的心態其實也是因為現在的大明盛隆漢唐,大明的士子們,心中自然有和隋唐相比的自信了。


    當然,現實也確實如此,隨著鄭和下西洋,大明無數百姓都開始往南洋跑,當今的南洋全部被大明占下,自然而然的,在建築上也吸收了不少南洋的建築風格。


    西苑一開始修建的時候,還隻是單純的中國古典建築風格,後麵就吸收了不少綠教、景教、南洋佛宗等等各處建築的風格,算得上渾然天成。


    大明已經探明了歐洲所在,當初還引起了歐洲的巨大震動,不少歐洲的學者都跑到大明,成為了大明的一份子,以說漢話為榮,雙方的交流也一點都沒有少。


    或者說不是交流,而是大明的知識外傳,縱然何秋一直想要阻止這樣的趨勢,卻終究有心無力,時代的洪流不是他一個人能阻止的。


    算算時間,現在已經是永樂三十年了,朱棣也有快七十歲了,但依舊精神十足,隻是不願再理朝政,專注於培養自己的孫子,長期在西苑修養。


    對外說的就是仰慕太祖之德,打算內禪給太子朱高熾。


    朱高熾的心裏當然有些渴望,但還是依照規矩,要進行三辭五讓的,不然豈不是對朱棣的不尊重?


    這一次,何秋跑到西苑,也是朱棣召見的,這些年裏何秋一直忙碌於整理自己的學說,壓根不關注朝政,反正聰明人那麽多,交給他們就行了。


    到老到老,何秋才敢拿出自己前世學的一些共產主義的東西,將它改頭換麵,闡述成‘天下大同’的理論思想。


    也是因為這事,朱棣不顧年紀,直接把他喊道西苑,兩人剛一見麵,朱棣就氣哼哼的說道。


    “你的學說講到最後,怎麽就講出來了這麽一個反賊的道理?”


    何秋絲毫不畏懼的看著頭發花白的朱棣說道。


    “這不也是千年以降所有有識之士的共同理想嗎?你從裏麵隻看到了反賊,我倒是覺得這才是未來呢!”


    朱棣歎了口氣,沒有說什麽,他自個兒也清楚,這天底下哪裏又不滅的王朝呢?


    就算之前大家都學的程朱之學,不照樣有人造反,難道換成何秋的學問就沒人造反了?


    不可能的,隻是朱棣還是有些不能接受何秋將一些東西說得那麽透徹。


    看出來了這點,何秋嚐試著勸慰朱棣道。


    “江山總歸是要留給後人的,有些問題現在是很難解決的,咱們不可能把所有的心都操完了,要不然大明不就成了諸葛亮去世後的蜀漢?沒有一個人能用的!”


    “道理朕都懂,隻是有些不能接受啊!”


    “有鐵軌、有火槍,拿住錢袋子,抱著槍杆子,你還怕什麽?到了今天,難不成還能有人頂著槍炮造大明的反?”


    “未來大明的敵人隻會在外,不會在內!”


    何秋說的理直氣壯的,可他的心裏明白,槍炮是不可能嚇住所有人的,不然哪來的法國大革命?又哪來的蘇維埃和新中國?


    隻是站在他現在的‘反動’立場上,他也隻能這麽勸朱棣了。


    “唉,你說的也不無道理,那些事還是交由後人解決吧……”


    其實現在大明的問題,一點也不少,最簡單的一點就是內閣的權力越來越大,有時候朱高熾都已經快掌握不住了。


    可以如今大明的疆域,不依仗內閣是不可能的,隻能盡量調整。


    再往深處講,大明的貧富差距也是極大的,隻是好在如今有了西域和中亞的土地,還有南洋的土地,可以將貧苦百姓遷往這些地方減輕了朝廷的壓力。


    可這樣的壓力絕對不會消失,隻是被暫時壓製了,壓製的時間越長,未來爆發的革命就越為猛烈。


    朱棣對這樣的新情況,也拿不出什麽辦法,隻能任由事情發展下去,唯一能做的就是整頓吏治。


    然後由朱高熾主持何秋所提出來的一係列財政改革,商律製定等等,希望借此增加大明的國力。


    畢竟屬於朱棣和何秋的時代,已經要過去了,接下來是他們的後輩們的時光了。


    恰如一名偉人所說,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全書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朱棣被困雨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武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渣並收藏大明:開局朱棣被困雨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