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等到朱元璋進行軍製改革後,算是拿了筆十兩的銀錢,本來倒是可以安然迴到家鄉的,他不少同袍就是這樣做的。


    可是這名老卒當年的家鄉都幾十年沒迴去了,家裏沒一個親人,迴去能幹嗎?


    但是把他安排在北平,他自己又不太樂意,北平消費多高啊,他這麽把年紀,拿著十幾兩銀子,在北平連個水花都打不起來。


    本來還拿著這筆錢娶了個老婆,留在北平附近的小村子裏,可這婚後婆娘嫌他年紀大,卷了他的錢直接跑了。


    開始這名老卒還覺得挺遺憾的,後麵算是琢磨出來味了,怕不是這婆娘就是騙婚的吧?


    可是人都已經不知道到哪了,就是老卒想要追究都找不到人了。


    無奈之下,這名老卒隻能重新迴到山中的這座哨所,這裏他本來就很熟悉,已經住在這十幾年了。


    再加上從他駐守在這開始,蒙古人就沒入侵過,這裏本來也就能算是一個烽火台,就算是真的要南下,也不會從山裏走。


    何況這邊山裏還有他們當年駐紮的時候,開辟的幾畝薄田,在這過日子也不至於餓死。


    他本人也是久經戰陣了,當年因為受傷,雖然腿腳不太好,但是那手弓箭本事可一直沒有放下,也能時不時的打來點野味,補貼下家用,毛皮下山換錢去。


    朱元璋聽的直皺眉頭,這和他預想中的可不太一樣。


    “你也是為國效力的壯士,怎麽能讓你淪落到此等地步?”


    本來朱元璋也和朱棣規劃過,改革衛所製度,用募兵替代世兵,將軍中還有戰鬥力的人選出來。


    其他的年紀大的,或者有傷殘的都可以退役,退役後可以在大寧分到幾畝田地,當一名地主。


    大寧當地現在還是蒙古人居多,這不利於大明的統治,所以隻要有士卒願意,朝廷都會把他們安排在那。


    雖然地要重新開墾,但怎麽也是一個保障。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選擇銀兩了,朱元璋也是廢了不小的力氣,從財政中摳出了一筆錢,用來當他們的遣散費的。


    這名老卒選了銀兩,卻被婆娘騙了錢跑了,朱元璋下意識的就認為這裏麵肯定有些問題。


    說不定是有專門的人來針對這些退伍的老卒們的,要不然怎麽會那麽巧?


    而且朱元璋很在意一件事,這名老卒現在顯然不在大明的戶籍統計中了,按照當下的說法就是,老者成為了一名‘流民’。


    朱元璋經曆過元末的社會崩潰,知道流民多了,會有什麽後果。


    何況這名老者還不是一般的流民,是軍中出身的,會弓箭,有火銃的流民。


    若是這類人多了,地方上恐怕就會盜匪四起了。


    一想到大明鄉間恐怕有不少類似這名老卒這樣的人,手中有弓弩或者火銃,以往殺過人,卻退伍在鄉間過的窮困潦倒,朱元璋的心就崩了起來。


    朱元璋相當擔心這些老卒們在鄉間鬧出什麽動靜,要是一個處理不好,恐怕就會落草為寇,聚眾山間,為禍鄉裏了。


    但沒想到的是,聽到朱元璋這麽說之後,這名老卒卻正色起來,教訓起朱元璋了。


    “你這將軍怎麽能這麽說呢?朝廷也並沒有對不起我的地方,銀兩是給了足數的,隻是小老我自己遇人不淑,把它糟蹋完了而已。”


    朱元璋有些驚奇,反問道。


    “若不是朝廷改革軍製,恐怕你還能在衛所安穩的當軍戶,壓根不用像現在這樣,一個人生活在深山老林中,這難道不是朝廷的過錯嗎?”


    這老者膽子倒也很大,不愧是當年跟過常遇春的老卒,對身前的這幾百名士卒視若無睹,直接教訓起了朱元璋。


    “你這名將軍,恐怕是真的離了軍中太久了。軍戶哪裏好了?就是小老這個沒有子嗣的人都知道,軍戶子弟幾乎不能參加科舉,隻能當兵,這是件好事嗎?”


    “更何況,衛所的軍戶那過的是人過的日子嗎?要我說還是陛下有眼光,看到了俺們軍戶的難處,這才把我們解放了出來,不愧是打下天下的雄主啊!”


    雖然聽到這名老卒誇讚自己,朱元璋心中有些高興,但他更好奇這名老卒所說的,軍戶生活不如意的事情。


    包括何秋也是一樣的,何秋雖然知道曆史上大明的軍戶十分費拉不堪,年年有人逃亡,還要花費大量銀子維持,不敢輕動,導致大明的財政越來越爛。


    但是真正說道軍戶的生活,何秋也一點也不了解,他隻是站在曆史下遊,知道了這麽一個事實而已。


    朱元璋也隻是從一些錦衣衛的調查,偶爾有大臣們上的奏折中看到軍戶過的可能並沒有他預想中那麽好,但更深入的他也並不了解隻是霧裏看花罷了。


    藍玉也是一樣的,他們都站的太高了,看不到真正的軍戶生活,說不定藍玉自己都在不經意之間喝了兵血。


    反正至少他們都不如眼前的這名老卒感觸的深。


    這名老卒絮絮叨叨的跟朱元璋講了他當初在衛所的舊事。


    認真的說起來,這名老卒也不過五十幾歲,少年從軍,跟著陳友諒亂打一氣,但是投降的比較早,到了朱元璋軍中又是跟著常遇春的。


    也算得上是一路跟著朱元璋起家的老人了,何況常遇春的常係在軍中是第二大巨頭,縱然常遇春早死,還有藍玉和懿文太子朱標在。


    對於常係出身的一些老人,衛所也不敢輕易欺負,在他們頭上搞些幺蛾子,但也僅此而已了。


    論待遇,他們這些老卒也不怎麽樣,隻是過得去罷了,比起被征召來的農夫那就真的是如同地獄了。


    每年都會有壯丁被征召到衛所,他們來了若是不討好衛所的頭子,那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一場噩夢。


    輕而易舉就能被衛所弄死,就是想說理都沒地說理去。


    衛所是軍隊,沒有民政官,外麵的縣令管不到衛所。


    而應該管的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兩者是有矛盾的,文官看不起武將,武將們也很警惕文官把手伸進軍中。


    五軍都督府裏盤根錯節,是壓根不願意管,畢竟說不定這事就查到自己的老戰友,親家頭上了,弄不好就是又一場大獄。


    兵部沒有權限管,何況就是兵部想管,初衷往往也比較陰暗,想要奪權罷了,因此事情往往就這麽僵了下來。


    特別是法不責眾,就是有人想管,衛所中有人敢出頭作證嗎?衛所中誰人不是人精,一旦出頭,人在衛所跑不了,接下來豈不是被欺淩致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朱棣被困雨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武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渣並收藏大明:開局朱棣被困雨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