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燙手山芋
大明:開局朱棣被困雨林 作者:武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無奈之下,孔希學隻好推舉一名家世清白,沒做過什麽壞事的孔氏子弟上任。
這人不清楚圍著曲阜縣令前後的彎彎繞繞,興高采烈的上任了,上任第二天,劉岩就過來和他談話。
劉岩也沒問別的,隻是和他聊了聊《論語》,結果這人一句話都答不出來。
沒的說,這任曲阜縣令也被拿下了,而且劉岩還彈劾孔希學識人不明,要求追溯到他兒子身上,把現任衍聖公也給擼了。
曲阜的風波傳到朝廷裏後,朱元璋很是欣喜,他之前收到何秋的來信,請他暫時不要任命曲阜的知縣,心裏還有些疑慮。
如今看到何秋的這三板斧,效果可太好了,比他之前單純下旨奪了衍聖公任命曲阜縣令權力的法子高明多了,也就樂得任由何秋施為。
看到何秋這次彈劾孔希學和他兒子,朱元璋的反應也很快,直接下旨把孔希學和他兒子這一係的襲爵資格剝奪了,換上了他的另一位族兄弟。
這位衍聖公才剛剛上位,何秋就又笑眯眯的找上門了,請他挑選一位新任曲阜知縣。
新任衍聖公那叫一個欲哭無淚啊,早知道不會有這麽好的事,這眼看都在曲阜知縣的位置上折了這麽多人了,現在族裏還有誰敢去當縣令啊。
而且何秋的要求雖然不高,就是沒有案底,也能背誦四書五經,可是眼下的曲阜孔氏真的找不出來這樣的年輕人了。
他們混吃等死了一百多年,元朝治下本來也極為寬鬆,怎麽可能會還繼續努力讀書呢?
就在孔家亂糟糟的商量著新任曲阜知縣人選的時候,何秋已經開始不動聲色的查起了孔希學他們的黑材料。
何秋現在把孔希學快恨死了,怎麽可能這麽輕易讓他過關,隻是把他們這一支的襲爵資格打掉哪夠啊。
何秋是不打算讓孔希學繼續活下去了,就算是活著,何秋也要他生不如死。
一片僵持中,過了半個月了,何秋再次彈劾這位新衍聖公,說他沒有才能,這麽久了連個曲阜知縣的人選都挑不出來。
私底下更是把這次查到的關於孔希學兄弟幾個的黑材料全部匯總,交給朱元璋了。
朱元璋看到何秋遞交的材料,在心裏又給孔家狠狠地記上了一筆,大明立國才多少年?
孔家在當地已經逼死了十幾戶人家,孔希學親自帶著家仆打死的就有數人,這還是衍聖公,孔家家風可想而知。
沒有猶豫,朱元璋同意了何秋的彈劾,再次罷免衍聖公,這次就是要把曲阜孔家往死裏治。
不過半年多,曲阜縣令和衍聖公都換了好幾個了,但是明麵上也跳不出朝廷的錯來,這些人被拿下的理由都很完善。
就算是朝中精於刑名的大臣,也挑不出錯來,隻能說控價這是壞事做多了,報應來了。
何秋的動作可還不止這些,他把三法司審理的大量關於孔家的案件,匯總在一起,寄到北平,交給之前有聯係的那些出地下書的人,讓他們仿著包青天辦案,來了一本新的辦案小說。
故事大綱還是何秋給的,案子這都是現成的,書一寫成,立刻風靡整個大江南北。
在何秋的這般操作下,曲阜孔家的名聲那真是迎風臭十裏。
別的不說,孔希學下令火燒孔廟,欺師滅祖,這就把讀書人給得罪完了,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幫孔家說話。
本來這些讀書人都是孔家的堅強後盾,可惜啊,孔希學的騷操作親手斬斷了他們之間的聯係。
孔希學已經感到無比的恐懼了,現在他就是在曲阜,也時不時有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讓他總覺得這些人想要殺他。
這麽大的精神壓力之下,孔希學差點沒瘋掉,在族內天天和別人吵架。
他的那些兄弟們都覺得,孔家如今的遭遇就是因為他放火燒了孔廟正殿才導致的。
錦衣衛衙門,何秋看著眼前的劉岩問道。
“如今有多少人願意站出來指證孔希學放火燒孔廟?”
劉岩拱手說道。
“已經有十幾個人願意站出來,指證孔希學了。”
何秋他們這段時間辦了這麽多關於孔家的案子,拿下了不少原本孔希學的心腹,在錦衣衛的刑訊下,沒幾個願意陪著孔希學一起死的。
畢竟錦衣衛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就是要讓孔希學死,他們也都不是傻子,至少站出來揭發孔希學還能爭取減刑,何樂而不為呢?
何秋沉思片刻,還是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
“這些人還不夠啊,畢竟是經過我們的審理,才出麵揭發的,在外人看來不一定能站得住腳,而且這些人也都缺乏分量,沒辦法一錘定音。”
何秋看著他讓錦衣衛整理出來的孔家的關係圖,衍聖公、族長?!
有了,孔家可不止有衍聖公,還有孔家的族長啊!
衍聖公和孔家族長雖然經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可這不代表孔家族長就真的和衍聖公是一條心的。
何況現在孔希學已經成了落水狗,隻要給出來一定的承諾,相信孔家族長孔希玉是不會介意出麵揭發孔希學的。
何秋很快找上了孔希玉,孔希玉見到何秋也有些惶恐,這些天何秋可是經常到孔家抓人,他看到何秋就有些怕了。
何秋也不說廢話,直接和孔希玉說道。
“孔希學火燒祖廟,欺師叛祖,又蓄意襲擊朝廷命官,犯下滔天大罪,若是任由他還這麽活著,至少我是不會放過孔家的。”
孔希玉沉默了,他知道孔希學想要燒死的就是何秋,這麽大的仇,何秋要是還願意放過孔希學才怪。
何況孔希玉本來就是孔希學的族兄弟,兩人的關係不見得有多麽親密,當初站得比較近,隻是因為孔希玉想要當孔氏族長。
而今,孔希學既然沒有利用價值,把他拋出去平息朝廷怒火,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孔希玉試探的問道。
“何大人的意思是?”
何秋說道。
“孔希學必須死,現在我已經找到了十幾個願意出麵揭發他不法事跡的人,隻是都有些缺乏分量,孔族長可以好好考慮一下。”
</p>
無奈之下,孔希學隻好推舉一名家世清白,沒做過什麽壞事的孔氏子弟上任。
這人不清楚圍著曲阜縣令前後的彎彎繞繞,興高采烈的上任了,上任第二天,劉岩就過來和他談話。
劉岩也沒問別的,隻是和他聊了聊《論語》,結果這人一句話都答不出來。
沒的說,這任曲阜縣令也被拿下了,而且劉岩還彈劾孔希學識人不明,要求追溯到他兒子身上,把現任衍聖公也給擼了。
曲阜的風波傳到朝廷裏後,朱元璋很是欣喜,他之前收到何秋的來信,請他暫時不要任命曲阜的知縣,心裏還有些疑慮。
如今看到何秋的這三板斧,效果可太好了,比他之前單純下旨奪了衍聖公任命曲阜縣令權力的法子高明多了,也就樂得任由何秋施為。
看到何秋這次彈劾孔希學和他兒子,朱元璋的反應也很快,直接下旨把孔希學和他兒子這一係的襲爵資格剝奪了,換上了他的另一位族兄弟。
這位衍聖公才剛剛上位,何秋就又笑眯眯的找上門了,請他挑選一位新任曲阜知縣。
新任衍聖公那叫一個欲哭無淚啊,早知道不會有這麽好的事,這眼看都在曲阜知縣的位置上折了這麽多人了,現在族裏還有誰敢去當縣令啊。
而且何秋的要求雖然不高,就是沒有案底,也能背誦四書五經,可是眼下的曲阜孔氏真的找不出來這樣的年輕人了。
他們混吃等死了一百多年,元朝治下本來也極為寬鬆,怎麽可能會還繼續努力讀書呢?
就在孔家亂糟糟的商量著新任曲阜知縣人選的時候,何秋已經開始不動聲色的查起了孔希學他們的黑材料。
何秋現在把孔希學快恨死了,怎麽可能這麽輕易讓他過關,隻是把他們這一支的襲爵資格打掉哪夠啊。
何秋是不打算讓孔希學繼續活下去了,就算是活著,何秋也要他生不如死。
一片僵持中,過了半個月了,何秋再次彈劾這位新衍聖公,說他沒有才能,這麽久了連個曲阜知縣的人選都挑不出來。
私底下更是把這次查到的關於孔希學兄弟幾個的黑材料全部匯總,交給朱元璋了。
朱元璋看到何秋遞交的材料,在心裏又給孔家狠狠地記上了一筆,大明立國才多少年?
孔家在當地已經逼死了十幾戶人家,孔希學親自帶著家仆打死的就有數人,這還是衍聖公,孔家家風可想而知。
沒有猶豫,朱元璋同意了何秋的彈劾,再次罷免衍聖公,這次就是要把曲阜孔家往死裏治。
不過半年多,曲阜縣令和衍聖公都換了好幾個了,但是明麵上也跳不出朝廷的錯來,這些人被拿下的理由都很完善。
就算是朝中精於刑名的大臣,也挑不出錯來,隻能說控價這是壞事做多了,報應來了。
何秋的動作可還不止這些,他把三法司審理的大量關於孔家的案件,匯總在一起,寄到北平,交給之前有聯係的那些出地下書的人,讓他們仿著包青天辦案,來了一本新的辦案小說。
故事大綱還是何秋給的,案子這都是現成的,書一寫成,立刻風靡整個大江南北。
在何秋的這般操作下,曲阜孔家的名聲那真是迎風臭十裏。
別的不說,孔希學下令火燒孔廟,欺師滅祖,這就把讀書人給得罪完了,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幫孔家說話。
本來這些讀書人都是孔家的堅強後盾,可惜啊,孔希學的騷操作親手斬斷了他們之間的聯係。
孔希學已經感到無比的恐懼了,現在他就是在曲阜,也時不時有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讓他總覺得這些人想要殺他。
這麽大的精神壓力之下,孔希學差點沒瘋掉,在族內天天和別人吵架。
他的那些兄弟們都覺得,孔家如今的遭遇就是因為他放火燒了孔廟正殿才導致的。
錦衣衛衙門,何秋看著眼前的劉岩問道。
“如今有多少人願意站出來指證孔希學放火燒孔廟?”
劉岩拱手說道。
“已經有十幾個人願意站出來,指證孔希學了。”
何秋他們這段時間辦了這麽多關於孔家的案子,拿下了不少原本孔希學的心腹,在錦衣衛的刑訊下,沒幾個願意陪著孔希學一起死的。
畢竟錦衣衛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就是要讓孔希學死,他們也都不是傻子,至少站出來揭發孔希學還能爭取減刑,何樂而不為呢?
何秋沉思片刻,還是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
“這些人還不夠啊,畢竟是經過我們的審理,才出麵揭發的,在外人看來不一定能站得住腳,而且這些人也都缺乏分量,沒辦法一錘定音。”
何秋看著他讓錦衣衛整理出來的孔家的關係圖,衍聖公、族長?!
有了,孔家可不止有衍聖公,還有孔家的族長啊!
衍聖公和孔家族長雖然經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可這不代表孔家族長就真的和衍聖公是一條心的。
何況現在孔希學已經成了落水狗,隻要給出來一定的承諾,相信孔家族長孔希玉是不會介意出麵揭發孔希學的。
何秋很快找上了孔希玉,孔希玉見到何秋也有些惶恐,這些天何秋可是經常到孔家抓人,他看到何秋就有些怕了。
何秋也不說廢話,直接和孔希玉說道。
“孔希學火燒祖廟,欺師叛祖,又蓄意襲擊朝廷命官,犯下滔天大罪,若是任由他還這麽活著,至少我是不會放過孔家的。”
孔希玉沉默了,他知道孔希學想要燒死的就是何秋,這麽大的仇,何秋要是還願意放過孔希學才怪。
何況孔希玉本來就是孔希學的族兄弟,兩人的關係不見得有多麽親密,當初站得比較近,隻是因為孔希玉想要當孔氏族長。
而今,孔希學既然沒有利用價值,把他拋出去平息朝廷怒火,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孔希玉試探的問道。
“何大人的意思是?”
何秋說道。
“孔希學必須死,現在我已經找到了十幾個願意出麵揭發他不法事跡的人,隻是都有些缺乏分量,孔族長可以好好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