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
大明:開局朱棣被困雨林 作者:武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朱高煦有些疑惑。
“可是這又和呂氏可能謀害太子有什麽關係呢?”
何秋笑了笑說道。
“關係可大著呢!當年呂氏的父親因為貪腐被陛下懲戒,你可曾看到你們大伯幫著求情?”
“當初呂本在工地上做勞役,丟了半條命,可是太子都沒有出聲幫忙求情,要知道當初還有不少朝臣受懲處的時候,太子可也是發聲了的。”
“最後還是常氏幫著呂氏勸解太子,太子最後才出聲幫呂本說了情,陛下才沒讓呂本再做苦役,不然可能當年就沒了。”
朱高熾想了想說。
“可是呂氏怎麽也是太子的側妃,我大伯不至於待她父親這麽冷淡吧?”
何秋笑了。
“你們也不看你們大伯當時才多少歲,要是呂本是因為職務出了差錯,可能太子都會幫著求情,可是貪腐、偷工減料,這可是當初太子也極為厭惡的。”
“更何況,在宮中太子和常氏琴瑟和鳴,和呂氏又沒什麽感情,能生下朱允炆,還是常氏不希望自己背上一個善妒的名聲。”
朱高煦更為疑惑了,迫不及待的問道。
“那要這麽看,故太子妃常氏確實對呂氏有大恩德,連我大伯也待她不薄,這婦人怎麽會起這樣的心思呢?”
何秋淡淡的說道。
“要知道這世上不是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真心感激的,還有不少人會把這當成應該的,甚至覺得你沒第一時間幫她就是該死,恐怕呂氏就是這樣的人。”
朱高熾罵了一句:“毒婦!蛇蠍心腸!”
何秋擺了擺手。
“現在還沒到罵的時候,我這也不過是一些猜測,當不得真的。”
朱高煦撇撇嘴說道。
“我看這有八成是真的,就看朱允炆那個刻薄的樣子,肯定是隨了呂氏。再者說了,既然常氏確實對呂氏有恩德,常茂要去東宮的時候,就不應該拒絕。”
何秋樂了,“萬一隻是呂氏覺得常茂對太孫是一種威脅呢?這樣的話,不想見不也是很正常?”
朱高煦嘟囔了起來。
“反正我現在覺得就是呂氏,而且剛才是姐夫你說的是呂氏,現在你又替她開脫,這不是耍我們嗎?”
一邊的朱高熾勸慰道。
“姐夫這也是為了讓我們能獨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總不能別人說什麽,我們就信什麽吧?對吧,姐夫?”
何秋摸了摸朱高熾的腦袋,欣然說道。
“還是高熾懂我啊,高煦你還要好好學學你哥哥。”
朱高煦猶自說到。
“這樣也太不利索了,還是打仗好玩,直接帶著士卒殺就是了。”
何秋看著還在嘴硬的朱高煦,這是不是就是傲嬌?
“你打仗難道一輩子當個衝陣之士,不想成為一名方麵之才嗎?”
朱高煦眨巴眨巴眼睛,想了想委委屈屈的應下了。
“我以後多向著他學就是了。”
朱高熾卻不在意這個,他更關注的是剛才何秋說的這件事,猶豫的向何秋問道。
“姐夫,若你說的這種猜測是真的,難道我們就不管了嗎?任由呂氏母子在這興風作浪,把我大伯的死因完全掩蓋?”
何秋輕聲一笑,頗為自信的說道。
“既然已經猜到可能和她有關,平素裏多關注下,總能找到馬腳的。何況這事就算是真的,我們也沒辦法挑開,想要懲治呂氏還要換個名頭,總不能向天下人說,太子妃嬪謀害太子?”
“這比晉王謀害太子更難以讓人接受,若真如此,民間謠言隻會更為難聽,說不定就會有人往太子或者天子身上潑髒水。”
朱高熾還是有些不滿意。
“這樣真的就便宜呂氏了。”
何秋看著眼前這兩個小子,笑了笑,還是太過年輕啊,這事上哪有那麽多幹脆利落的事,大部分不還是需要妥協。
把朱高熾兄弟兩人勸著出了書房,讓他們還是安心看書,別老是考慮這些問題,如果有想法,可以和朱棣寫幾封信詢問,但一定要用密文。
朱高熾兩人也很懂事的答應了,畢竟這樣的事情實在不適宜訴諸文字,萬一被人知道了,那就是離間天家感情,甚至因為他們的身份,會讓人覺得,是朱棣想要奪取皇位,準備的宣傳策略。
那個時候,朱棣就滿嘴都解釋不清了。
等到他們兄弟二人出去了,何秋坐迴位置上,才又陷入了沉思。
事實上,何秋一開始就特別懷疑朱元璋手下的文臣,參與了這次謀害太子的事情。
畢竟朱元璋要動的是整個官僚體係的利益,是糾纏了千年的土地問題,雖然他的改革確實能讓部分百姓受益,可是損失利益的人手上更有力量,做出什麽事都不奇怪。
更別說,終明一朝,死的不明不白的皇帝多了去了,未來的武宗不就是落水後,本來還好好的,突然就重病身亡了?
如今雖然朱元璋威望極高,是開國之主,但是動不了朱元璋,難道還動不了你朱標?
何況朱標也這麽偏向改革,若是真的讓他繼位了,恐怕又是幾十年綿延改革。
真到了那一步,就是這些文官們不接受,也會被定為祖製,輕易動彈不得了。
可是當時,何秋還覺得可能性不大,畢竟這些文官就是能殺了朱標,又如何能保證繼位之君會是符合他們利益的人選呢?
若是有了呂氏,那一切就能說得通了。
她常年在朱標身邊,對朱標和朱元璋的深厚感情是有了解的,這二人的父子之情的深厚遠超一般的天家父子。
就是出於愧疚,或者補償心理,朱元璋也一定會推太子的子嗣為儲君,隻要這期間,朱允炆表現的足夠孝順,那他的儲君之位就能穩定下來。
說不定還有太監勢力的插手,雖然洪武一朝,宦官基本沒有聲音,但不代表他們沒有自己的訴求,狠下心割了一刀,難道就隻是為了來宮裏伺候人嗎?
他們也是渴望權力的,可是朱元璋不給機會,而朱標對太監也不怎麽看得上眼,雖然對他們的態度不錯,卻不會給他們真正的權力。
若是有呂氏在一旁拉攏,恐怕還真的會有鬼迷心竅的,幫著她做事。
</p>
朱高煦有些疑惑。
“可是這又和呂氏可能謀害太子有什麽關係呢?”
何秋笑了笑說道。
“關係可大著呢!當年呂氏的父親因為貪腐被陛下懲戒,你可曾看到你們大伯幫著求情?”
“當初呂本在工地上做勞役,丟了半條命,可是太子都沒有出聲幫忙求情,要知道當初還有不少朝臣受懲處的時候,太子可也是發聲了的。”
“最後還是常氏幫著呂氏勸解太子,太子最後才出聲幫呂本說了情,陛下才沒讓呂本再做苦役,不然可能當年就沒了。”
朱高熾想了想說。
“可是呂氏怎麽也是太子的側妃,我大伯不至於待她父親這麽冷淡吧?”
何秋笑了。
“你們也不看你們大伯當時才多少歲,要是呂本是因為職務出了差錯,可能太子都會幫著求情,可是貪腐、偷工減料,這可是當初太子也極為厭惡的。”
“更何況,在宮中太子和常氏琴瑟和鳴,和呂氏又沒什麽感情,能生下朱允炆,還是常氏不希望自己背上一個善妒的名聲。”
朱高煦更為疑惑了,迫不及待的問道。
“那要這麽看,故太子妃常氏確實對呂氏有大恩德,連我大伯也待她不薄,這婦人怎麽會起這樣的心思呢?”
何秋淡淡的說道。
“要知道這世上不是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真心感激的,還有不少人會把這當成應該的,甚至覺得你沒第一時間幫她就是該死,恐怕呂氏就是這樣的人。”
朱高熾罵了一句:“毒婦!蛇蠍心腸!”
何秋擺了擺手。
“現在還沒到罵的時候,我這也不過是一些猜測,當不得真的。”
朱高煦撇撇嘴說道。
“我看這有八成是真的,就看朱允炆那個刻薄的樣子,肯定是隨了呂氏。再者說了,既然常氏確實對呂氏有恩德,常茂要去東宮的時候,就不應該拒絕。”
何秋樂了,“萬一隻是呂氏覺得常茂對太孫是一種威脅呢?這樣的話,不想見不也是很正常?”
朱高煦嘟囔了起來。
“反正我現在覺得就是呂氏,而且剛才是姐夫你說的是呂氏,現在你又替她開脫,這不是耍我們嗎?”
一邊的朱高熾勸慰道。
“姐夫這也是為了讓我們能獨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總不能別人說什麽,我們就信什麽吧?對吧,姐夫?”
何秋摸了摸朱高熾的腦袋,欣然說道。
“還是高熾懂我啊,高煦你還要好好學學你哥哥。”
朱高煦猶自說到。
“這樣也太不利索了,還是打仗好玩,直接帶著士卒殺就是了。”
何秋看著還在嘴硬的朱高煦,這是不是就是傲嬌?
“你打仗難道一輩子當個衝陣之士,不想成為一名方麵之才嗎?”
朱高煦眨巴眨巴眼睛,想了想委委屈屈的應下了。
“我以後多向著他學就是了。”
朱高熾卻不在意這個,他更關注的是剛才何秋說的這件事,猶豫的向何秋問道。
“姐夫,若你說的這種猜測是真的,難道我們就不管了嗎?任由呂氏母子在這興風作浪,把我大伯的死因完全掩蓋?”
何秋輕聲一笑,頗為自信的說道。
“既然已經猜到可能和她有關,平素裏多關注下,總能找到馬腳的。何況這事就算是真的,我們也沒辦法挑開,想要懲治呂氏還要換個名頭,總不能向天下人說,太子妃嬪謀害太子?”
“這比晉王謀害太子更難以讓人接受,若真如此,民間謠言隻會更為難聽,說不定就會有人往太子或者天子身上潑髒水。”
朱高熾還是有些不滿意。
“這樣真的就便宜呂氏了。”
何秋看著眼前這兩個小子,笑了笑,還是太過年輕啊,這事上哪有那麽多幹脆利落的事,大部分不還是需要妥協。
把朱高熾兄弟兩人勸著出了書房,讓他們還是安心看書,別老是考慮這些問題,如果有想法,可以和朱棣寫幾封信詢問,但一定要用密文。
朱高熾兩人也很懂事的答應了,畢竟這樣的事情實在不適宜訴諸文字,萬一被人知道了,那就是離間天家感情,甚至因為他們的身份,會讓人覺得,是朱棣想要奪取皇位,準備的宣傳策略。
那個時候,朱棣就滿嘴都解釋不清了。
等到他們兄弟二人出去了,何秋坐迴位置上,才又陷入了沉思。
事實上,何秋一開始就特別懷疑朱元璋手下的文臣,參與了這次謀害太子的事情。
畢竟朱元璋要動的是整個官僚體係的利益,是糾纏了千年的土地問題,雖然他的改革確實能讓部分百姓受益,可是損失利益的人手上更有力量,做出什麽事都不奇怪。
更別說,終明一朝,死的不明不白的皇帝多了去了,未來的武宗不就是落水後,本來還好好的,突然就重病身亡了?
如今雖然朱元璋威望極高,是開國之主,但是動不了朱元璋,難道還動不了你朱標?
何況朱標也這麽偏向改革,若是真的讓他繼位了,恐怕又是幾十年綿延改革。
真到了那一步,就是這些文官們不接受,也會被定為祖製,輕易動彈不得了。
可是當時,何秋還覺得可能性不大,畢竟這些文官就是能殺了朱標,又如何能保證繼位之君會是符合他們利益的人選呢?
若是有了呂氏,那一切就能說得通了。
她常年在朱標身邊,對朱標和朱元璋的深厚感情是有了解的,這二人的父子之情的深厚遠超一般的天家父子。
就是出於愧疚,或者補償心理,朱元璋也一定會推太子的子嗣為儲君,隻要這期間,朱允炆表現的足夠孝順,那他的儲君之位就能穩定下來。
說不定還有太監勢力的插手,雖然洪武一朝,宦官基本沒有聲音,但不代表他們沒有自己的訴求,狠下心割了一刀,難道就隻是為了來宮裏伺候人嗎?
他們也是渴望權力的,可是朱元璋不給機會,而朱標對太監也不怎麽看得上眼,雖然對他們的態度不錯,卻不會給他們真正的權力。
若是有呂氏在一旁拉攏,恐怕還真的會有鬼迷心竅的,幫著她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