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
大明:開局朱棣被困雨林 作者:武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何秋從宮裏出來之後,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摸了摸後背,已經全被汗濕了。
心裏想著,朱標死後,朱元璋是越來越恐怖了,之前麵見他,開口噴了那麽多嘴炮,都沒見到他有這麽憤怒。
這次不過是想推掉朱允炆的老師的職務,就這般艱難,朱元璋有些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了……
這可真的不是什麽好事啊!
不過現在不是何秋糾結的時候,快步迴到燕王府,何秋的眼神充滿殺氣,朱高煦這小子!
這次何秋可真的是受了無妄之災!要不是之前朱高煦私底下搞出這麽多小動作,何秋怎麽會被朱元璋拉過來教導皇孫們!
何秋進了院子,就看到朱高熾兄弟三個在那鬥蛐蛐,何秋心裏的氣就不打一處來,多好的孩子,怎麽才來應天府就又開始墮落了?
何秋上前一步,大喝一聲。
“都在幹什麽?怎麽才來就玩起來了?”
朱高煦滴溜著眼神,忽然指了指身邊的朱高燧。
“先生,是高燧想玩的,我們兩個不忍心看著弟弟哭,才陪著他一起玩的。”
何秋齜著牙一笑。
“是嗎?”
朱高煦看著何秋的表情不對勁,悄悄往後退了兩步。
不過何秋也有準備,朱棣派來的侍衛可都是聽他指揮的,輕輕示意了下,讓侍衛們堵住院門。
何秋陰森森的說道。
“朱高煦你個臭小子,給我老實交代,之前都幹了什麽!”
本來朱高熾和朱高燧哥倆還有些害怕,不過看到何秋今天好像是針對朱高煦一個,心裏立馬鬆了口氣,恨不得在一邊搬個小馬紮看戲。
朱高煦有些茫然,撓了撓頭說道。
“這……先生你說我幹了什麽?”
何秋冷著一張臉說道。
“我提醒你一下,幫著處理蒙古降人的時候。”
朱高煦嘿嘿一笑,來了精神。
“您說這個呀,我當時就和兄長一起,清點物資,幫忙處理安置蒙古降人時的後勤事宜,可把我們累壞了呢。”
何秋就這麽盯著朱高煦,一言不發。
朱高煦頓覺不妙,不過還是厚著臉皮一直在那吹自己當初有多麽辛苦。
朱高熾在一邊看出了點不對勁,再一聯想當時最轟動的事,心裏就有了底,有些吃驚的說到。
“二弟,不會是你讓人打的東宮的人吧?!”
朱高煦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一下跳腳了,嚷嚷道。
“這事我沒幹,你別瞎說啊!”
何秋白了他一眼,惡狠狠的說道。
“你個臭小子,還裝?陛下今天都和我說了,就是你小子挖的坑,故意忽悠的方孝孺,然後又讓人打的他們。”
朱高煦眼看何秋都知道真相了,實在裝不下去了,就耍無賴的說道。
“這事確實是我幹的,但我也是為了先生你著想啊,你看方孝孺他們一來,就想著把先生定下的策略全部推翻,我這是為你出氣啊!”
何秋沒好氣的看著他,“我用得著你幫我出氣?這事你就是不插手,最後還是會用我的策略。”
朱高煦眨巴眨巴眼,不在這多說了,隻說了一句話,讓何秋瞬間沒了教訓他的心思。
“這事姐姐也參與了,還是用的她商會的人打的方孝孺!”
何秋很是鬱悶的看著他,剛開始還有些不信,但仔細一想,這事恐怕還真有朱玉穎參與。
要不然,單憑朱高煦一個人,從哪來那麽多人手同一時段把東宮的人打一頓?
何秋歎了口氣,實在沒什麽立場再去教訓朱高煦了,隻能語重心長的說道。
“你小子,以後做什麽事別冒險了,你這事我們都知道背後有人下黑手,不過當初在北平,大多是自己人,不好真的掀開蓋子查,但你看,這不還是讓陛下知道了?”
“世上聰明人多著呢,踏踏實實的,別玩什麽心計最好。”
朱高煦滿臉的不服氣,但嘴上還是嘟囔道。
“知道了。”
何秋看著他很是無力,揮手讓他們三個都去書房待著,好好讀書去。
等到朱高熾兄弟三個走了之後,何秋一人坐在院落裏,想著關於朱允炆的事。
不得不說,朱元璋想得實在太美好了。
這麽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想要他成為合格的帝王,這需要的路還長著呢。
本來他的這個位置,按照宗法就不是什麽第一人選,這裏麵的問題就不小。
而且看朱元璋的意思,恐怕還是要改革,那朱允炆這個孩子真的能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弄不好就是人亡政息!
就像後世雍正大搞改革,官紳一體化納糧什麽的,可是等到他兒子乾隆上台後,手起刀落,很多東西全都又改了迴去。
不說別的,就說能不能把朱允炆教導成朱高煦這個程度,何秋都沒有一點信心。
朱高煦和朱高熾本來資質就挺好的,然後有被何秋拉著到知行書院過集體生活,書院裏有不少平民子弟,他們平日裏就能知道不少民間疾苦。
何況書院還開設的有社會實踐,有時候幫農民種地收糧食,有時候就是幫著何秋做一些雜務,這些都確確實實的開闊了他們的眼界和動手能力。
可是朱允炆有這個條件嗎?
隻看今天朱元璋對他的疼愛,就知道了。
朱元璋是不可能把朱允炆撒到民間體驗生活的,說到底還是一個‘長於婦人之手’的孩子罷了。
就這種情況,何秋教他再多知識有什麽用?
不懂民情,不會體恤百姓,是絕對看不懂朱元璋的改革措施的,而他的身邊又多得是儒臣,這群人說穿了都是既得利益者。
能夠背叛自己階級,站在朱元璋的改革這邊的人不少,可是在東宮的,恐怕就沒幾個了。
這和朱標又完全不同了。
朱標自朱元璋當吳王的時候出生,小時候還是戰亂,生活雖然不錯,可身邊的下人們規矩也沒皇宮的重,有些事耳濡目染之下,也能理解。
何況有馬皇後親自教導,心性仁厚,對百姓也確實很好。
成年了,又經常出去巡視,幫著朱元璋做了不少安置百姓的工作,也能說得上親入民間了。
這些條件都是現在的朱允炆所不具備的,若是朱元璋能夠下狠心,把朱允炆打磨一番,倒也不是沒有希望。
不過一來朱元璋已經老了,沒有那麽多時間了;二來朱標的死讓朱元璋對他留下的兒子充滿了疼愛,隻怕是下不了狠心了。
隔代親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現實基礎的。
</p>
何秋從宮裏出來之後,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摸了摸後背,已經全被汗濕了。
心裏想著,朱標死後,朱元璋是越來越恐怖了,之前麵見他,開口噴了那麽多嘴炮,都沒見到他有這麽憤怒。
這次不過是想推掉朱允炆的老師的職務,就這般艱難,朱元璋有些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了……
這可真的不是什麽好事啊!
不過現在不是何秋糾結的時候,快步迴到燕王府,何秋的眼神充滿殺氣,朱高煦這小子!
這次何秋可真的是受了無妄之災!要不是之前朱高煦私底下搞出這麽多小動作,何秋怎麽會被朱元璋拉過來教導皇孫們!
何秋進了院子,就看到朱高熾兄弟三個在那鬥蛐蛐,何秋心裏的氣就不打一處來,多好的孩子,怎麽才來應天府就又開始墮落了?
何秋上前一步,大喝一聲。
“都在幹什麽?怎麽才來就玩起來了?”
朱高煦滴溜著眼神,忽然指了指身邊的朱高燧。
“先生,是高燧想玩的,我們兩個不忍心看著弟弟哭,才陪著他一起玩的。”
何秋齜著牙一笑。
“是嗎?”
朱高煦看著何秋的表情不對勁,悄悄往後退了兩步。
不過何秋也有準備,朱棣派來的侍衛可都是聽他指揮的,輕輕示意了下,讓侍衛們堵住院門。
何秋陰森森的說道。
“朱高煦你個臭小子,給我老實交代,之前都幹了什麽!”
本來朱高熾和朱高燧哥倆還有些害怕,不過看到何秋今天好像是針對朱高煦一個,心裏立馬鬆了口氣,恨不得在一邊搬個小馬紮看戲。
朱高煦有些茫然,撓了撓頭說道。
“這……先生你說我幹了什麽?”
何秋冷著一張臉說道。
“我提醒你一下,幫著處理蒙古降人的時候。”
朱高煦嘿嘿一笑,來了精神。
“您說這個呀,我當時就和兄長一起,清點物資,幫忙處理安置蒙古降人時的後勤事宜,可把我們累壞了呢。”
何秋就這麽盯著朱高煦,一言不發。
朱高煦頓覺不妙,不過還是厚著臉皮一直在那吹自己當初有多麽辛苦。
朱高熾在一邊看出了點不對勁,再一聯想當時最轟動的事,心裏就有了底,有些吃驚的說到。
“二弟,不會是你讓人打的東宮的人吧?!”
朱高煦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一下跳腳了,嚷嚷道。
“這事我沒幹,你別瞎說啊!”
何秋白了他一眼,惡狠狠的說道。
“你個臭小子,還裝?陛下今天都和我說了,就是你小子挖的坑,故意忽悠的方孝孺,然後又讓人打的他們。”
朱高煦眼看何秋都知道真相了,實在裝不下去了,就耍無賴的說道。
“這事確實是我幹的,但我也是為了先生你著想啊,你看方孝孺他們一來,就想著把先生定下的策略全部推翻,我這是為你出氣啊!”
何秋沒好氣的看著他,“我用得著你幫我出氣?這事你就是不插手,最後還是會用我的策略。”
朱高煦眨巴眨巴眼,不在這多說了,隻說了一句話,讓何秋瞬間沒了教訓他的心思。
“這事姐姐也參與了,還是用的她商會的人打的方孝孺!”
何秋很是鬱悶的看著他,剛開始還有些不信,但仔細一想,這事恐怕還真有朱玉穎參與。
要不然,單憑朱高煦一個人,從哪來那麽多人手同一時段把東宮的人打一頓?
何秋歎了口氣,實在沒什麽立場再去教訓朱高煦了,隻能語重心長的說道。
“你小子,以後做什麽事別冒險了,你這事我們都知道背後有人下黑手,不過當初在北平,大多是自己人,不好真的掀開蓋子查,但你看,這不還是讓陛下知道了?”
“世上聰明人多著呢,踏踏實實的,別玩什麽心計最好。”
朱高煦滿臉的不服氣,但嘴上還是嘟囔道。
“知道了。”
何秋看著他很是無力,揮手讓他們三個都去書房待著,好好讀書去。
等到朱高熾兄弟三個走了之後,何秋一人坐在院落裏,想著關於朱允炆的事。
不得不說,朱元璋想得實在太美好了。
這麽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想要他成為合格的帝王,這需要的路還長著呢。
本來他的這個位置,按照宗法就不是什麽第一人選,這裏麵的問題就不小。
而且看朱元璋的意思,恐怕還是要改革,那朱允炆這個孩子真的能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弄不好就是人亡政息!
就像後世雍正大搞改革,官紳一體化納糧什麽的,可是等到他兒子乾隆上台後,手起刀落,很多東西全都又改了迴去。
不說別的,就說能不能把朱允炆教導成朱高煦這個程度,何秋都沒有一點信心。
朱高煦和朱高熾本來資質就挺好的,然後有被何秋拉著到知行書院過集體生活,書院裏有不少平民子弟,他們平日裏就能知道不少民間疾苦。
何況書院還開設的有社會實踐,有時候幫農民種地收糧食,有時候就是幫著何秋做一些雜務,這些都確確實實的開闊了他們的眼界和動手能力。
可是朱允炆有這個條件嗎?
隻看今天朱元璋對他的疼愛,就知道了。
朱元璋是不可能把朱允炆撒到民間體驗生活的,說到底還是一個‘長於婦人之手’的孩子罷了。
就這種情況,何秋教他再多知識有什麽用?
不懂民情,不會體恤百姓,是絕對看不懂朱元璋的改革措施的,而他的身邊又多得是儒臣,這群人說穿了都是既得利益者。
能夠背叛自己階級,站在朱元璋的改革這邊的人不少,可是在東宮的,恐怕就沒幾個了。
這和朱標又完全不同了。
朱標自朱元璋當吳王的時候出生,小時候還是戰亂,生活雖然不錯,可身邊的下人們規矩也沒皇宮的重,有些事耳濡目染之下,也能理解。
何況有馬皇後親自教導,心性仁厚,對百姓也確實很好。
成年了,又經常出去巡視,幫著朱元璋做了不少安置百姓的工作,也能說得上親入民間了。
這些條件都是現在的朱允炆所不具備的,若是朱元璋能夠下狠心,把朱允炆打磨一番,倒也不是沒有希望。
不過一來朱元璋已經老了,沒有那麽多時間了;二來朱標的死讓朱元璋對他留下的兒子充滿了疼愛,隻怕是下不了狠心了。
隔代親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現實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