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震驚蒙古人的高爐(下)
大明:開局朱棣被困雨林 作者:武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這段流程,要是換以前自然會很慢,可是如今有了水力鍛錘這些東西,就快的很了。
那些蒙古貴族們看的眼睛都直了,他們從來沒見過真正的鐵鍋鑄造,沒想到居然這麽簡單,說好的要一個月左右鑄成呢?
而在高爐旁圍觀的那些蒙古降人們,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高爐煉鐵的盛況,但不管哪一次看,他們都覺得這就像是神跡!
突然,一旁的巴特屈膝跪下,膝行到何秋麵前,吻著他的鞋子,帶著些泣聲說道。
“偉大的侯爺,我能學怎麽煉鐵嗎?”
巴特也不是個傻子,他在工坊幹活的這些天,已經打探清楚了,高爐煉鐵的法子就是眼前這位很年輕的侯爺弄出來的。
何秋饒有興趣的看著巴特,點了點頭說道。
“那是自然,不過你要是真的學了這些技術,恐怕這輩子都離不開工坊了。”
“這些技術說到底還是要保密的,總不能讓你學走了,幫著別人來打我大明。”
至於幫哪個別人,在這說這句話,意義不言自明。
巴特咧著嘴大笑,激動地說道。
“不,不會。我向長生天發誓,永世效忠大明!”
何秋擺了擺手,“永世就算了,我隻看你表現,不看你這些誓言,誓言到底空洞些。”
一旁的阿思蘭氣的大罵道。
“巴特,你可是我部族的勇士啊!怎麽能這樣就背叛了先祖呢?”
巴特站起來,對阿思蘭說道。
“這些鐵鍋讓我看到,蒙古早完了,蒙古人的夢也該醒了,最好安心在大明效忠,否則,你們會死的很難看!”
這下,巴特算是犯了眾怒,不止,其他的蒙古大貴族們也一並的在那罵他。
說到底,眼前的這群人是蒙古人中的頑固派,有些事實他們恐怕是不願意承認的。
何秋在心裏這樣想著,眼前巴特對當年在蒙古部族的生活的批判,也到了尾聲。
“一口鐵鍋,幾條人命,我為什麽不能因為這個,效忠於大明?”
附近的蒙古降人們紛紛點頭,可不是嗎,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在大明,哪一樣不比草原上強多了。
就是那些蒙古的大貴族們,也否認不了這點。
要知道自從蒙元逃竄草原之後,朱元璋就實施了限製貿易的政策,嚴禁鐵器、茶葉等東西流入草原。
這麽一來,就使得草原上的鐵價暴漲,一口鐵鍋,一副鐵甲,就能換到很多奴隸。
就是他們這些蒙古上層的貴族們,在當初逃竄的時候,帶上了很多金銀細軟也沒啥用。
連貿易都斷了,就是有再多金銀細軟也沒用啊!
在草原上,這些東西能買到糧食嗎?
更多的人南下搶掠,為的也不是金銀細軟,而是為了糧食,特別是災年的時候,蒙古人南下,為了就是一口救命糧。
現在不用搶掠,不用賣命就能得到管飽的糧食,還有結實的鐵鍋,這些蒙古人又不是天生殺人狂,何必再給高層賣命呢?
一旁的阿思蘭還想說些什麽,何秋直接站出來打斷他的話,指著高爐說到。
“就單單這一座工坊,每天上萬斤生鐵,就是打造成兵器,那也是海量的。”
何秋的話有些意味深長,直接讓這群蒙古貴族們清醒了過來。
再看向這座高爐的時候,他們的眼裏就全是恐懼了。
是啊,這樣一做爐子的生鐵產量破萬,這些東西能造多少刀劍?能造多少盔甲?
這還隻是一天的量,要是一年呢?
這些蒙古貴族有些絕望了,在心中哀嚎道,長生天啊,你為什麽要把這樣的災禍降在你人間的蒙古子民身上?
這群蒙古貴族們又不是傻子,他們之前心存僥幸,有些小心思,那也是覺得大明離不開他們這群人。
可是現在,單單這一座工坊的鋼鐵產量就可以做到,武裝百萬雄師,這麽強大的力量,就是大元強盛的時候,都不一定能對付得了,何況現在?
所謂對他們的優待,隻可能存在於大明的實力不足以完全掌控草原的時候,可現在呢?
大明的人口有將近萬萬人,草原上不過百萬;還有無數的精兵強將,再加上無數的鋼鐵刀劍、盔甲。
要是接著跟大明作對,自家的這點家底,那不是就要被直接碾壓?
雙方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同行的蒙古貴族們,心裏的小心思全都淡了下去,不停的開始吹讚,大明的實力,大有一副不讓我當大明的狗,我就死給你看的樣子。
何秋在一旁笑而不語,他剛才說的話其實還有有些問題的。
這高爐確實能日產萬斤生鐵,可是他也不是每天都能開張的。
現在這幾尊高爐,最受限的就是缺乏原材料,鐵礦和煤礦想從別處運到北平,可沒那麽容易。
要不然還真的是可以輕輕鬆鬆的武裝起百萬大軍,一路橫推。
等到了晚上,今天受到這麽大衝擊的蒙古貴族們,又聚在了一起,商議著今天的事情。
討論到最後,他們也都放棄了,認命般的給朝廷上表,放棄自身對部族的統治權,把這些部族之民全部交給何秋處理。
這可是真的大出血了。
蒙古王公們對部族的統治權還是很強的,甚至到了後世,有些部族的人都還更認那群蒙古貴族。
讓他們把這麽大一塊權力放下來,可不怎麽容易。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朝廷對方孝孺的斥責也到了,方孝孺整個人都收到了極大的打擊,變得萎靡不振。
眼看人都快不行了一樣,何秋就動起了歪腦筋,把方孝孺放在工地上,專門教導蒙古人仁義道德。
這差事也比較符合方孝孺心目中的教化之道,於是還是磨磨蹭蹭的接下來。
藍玉也帶著大批部將離開了北平,正式的封賞已經商定下來了,定的是“涼國公”。
零零散散一大堆事,不過這些都影響不了何秋現在火熱的心情,因為朱玉穎就要生了!
掰掰手指一算,何秋已經在密雲這的大營呆了整整半年多,一直在盯著蒙古降人的安頓工作,不好脫身。
可現在這麽光明正大的理由都有了,何秋理所當然的把活都交給了黃子澄和朱高熾這些人。
他自己則是急匆匆的趕迴了北平城,幸福的等著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出世。
</p>
這段流程,要是換以前自然會很慢,可是如今有了水力鍛錘這些東西,就快的很了。
那些蒙古貴族們看的眼睛都直了,他們從來沒見過真正的鐵鍋鑄造,沒想到居然這麽簡單,說好的要一個月左右鑄成呢?
而在高爐旁圍觀的那些蒙古降人們,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高爐煉鐵的盛況,但不管哪一次看,他們都覺得這就像是神跡!
突然,一旁的巴特屈膝跪下,膝行到何秋麵前,吻著他的鞋子,帶著些泣聲說道。
“偉大的侯爺,我能學怎麽煉鐵嗎?”
巴特也不是個傻子,他在工坊幹活的這些天,已經打探清楚了,高爐煉鐵的法子就是眼前這位很年輕的侯爺弄出來的。
何秋饒有興趣的看著巴特,點了點頭說道。
“那是自然,不過你要是真的學了這些技術,恐怕這輩子都離不開工坊了。”
“這些技術說到底還是要保密的,總不能讓你學走了,幫著別人來打我大明。”
至於幫哪個別人,在這說這句話,意義不言自明。
巴特咧著嘴大笑,激動地說道。
“不,不會。我向長生天發誓,永世效忠大明!”
何秋擺了擺手,“永世就算了,我隻看你表現,不看你這些誓言,誓言到底空洞些。”
一旁的阿思蘭氣的大罵道。
“巴特,你可是我部族的勇士啊!怎麽能這樣就背叛了先祖呢?”
巴特站起來,對阿思蘭說道。
“這些鐵鍋讓我看到,蒙古早完了,蒙古人的夢也該醒了,最好安心在大明效忠,否則,你們會死的很難看!”
這下,巴特算是犯了眾怒,不止,其他的蒙古大貴族們也一並的在那罵他。
說到底,眼前的這群人是蒙古人中的頑固派,有些事實他們恐怕是不願意承認的。
何秋在心裏這樣想著,眼前巴特對當年在蒙古部族的生活的批判,也到了尾聲。
“一口鐵鍋,幾條人命,我為什麽不能因為這個,效忠於大明?”
附近的蒙古降人們紛紛點頭,可不是嗎,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在大明,哪一樣不比草原上強多了。
就是那些蒙古的大貴族們,也否認不了這點。
要知道自從蒙元逃竄草原之後,朱元璋就實施了限製貿易的政策,嚴禁鐵器、茶葉等東西流入草原。
這麽一來,就使得草原上的鐵價暴漲,一口鐵鍋,一副鐵甲,就能換到很多奴隸。
就是他們這些蒙古上層的貴族們,在當初逃竄的時候,帶上了很多金銀細軟也沒啥用。
連貿易都斷了,就是有再多金銀細軟也沒用啊!
在草原上,這些東西能買到糧食嗎?
更多的人南下搶掠,為的也不是金銀細軟,而是為了糧食,特別是災年的時候,蒙古人南下,為了就是一口救命糧。
現在不用搶掠,不用賣命就能得到管飽的糧食,還有結實的鐵鍋,這些蒙古人又不是天生殺人狂,何必再給高層賣命呢?
一旁的阿思蘭還想說些什麽,何秋直接站出來打斷他的話,指著高爐說到。
“就單單這一座工坊,每天上萬斤生鐵,就是打造成兵器,那也是海量的。”
何秋的話有些意味深長,直接讓這群蒙古貴族們清醒了過來。
再看向這座高爐的時候,他們的眼裏就全是恐懼了。
是啊,這樣一做爐子的生鐵產量破萬,這些東西能造多少刀劍?能造多少盔甲?
這還隻是一天的量,要是一年呢?
這些蒙古貴族有些絕望了,在心中哀嚎道,長生天啊,你為什麽要把這樣的災禍降在你人間的蒙古子民身上?
這群蒙古貴族們又不是傻子,他們之前心存僥幸,有些小心思,那也是覺得大明離不開他們這群人。
可是現在,單單這一座工坊的鋼鐵產量就可以做到,武裝百萬雄師,這麽強大的力量,就是大元強盛的時候,都不一定能對付得了,何況現在?
所謂對他們的優待,隻可能存在於大明的實力不足以完全掌控草原的時候,可現在呢?
大明的人口有將近萬萬人,草原上不過百萬;還有無數的精兵強將,再加上無數的鋼鐵刀劍、盔甲。
要是接著跟大明作對,自家的這點家底,那不是就要被直接碾壓?
雙方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同行的蒙古貴族們,心裏的小心思全都淡了下去,不停的開始吹讚,大明的實力,大有一副不讓我當大明的狗,我就死給你看的樣子。
何秋在一旁笑而不語,他剛才說的話其實還有有些問題的。
這高爐確實能日產萬斤生鐵,可是他也不是每天都能開張的。
現在這幾尊高爐,最受限的就是缺乏原材料,鐵礦和煤礦想從別處運到北平,可沒那麽容易。
要不然還真的是可以輕輕鬆鬆的武裝起百萬大軍,一路橫推。
等到了晚上,今天受到這麽大衝擊的蒙古貴族們,又聚在了一起,商議著今天的事情。
討論到最後,他們也都放棄了,認命般的給朝廷上表,放棄自身對部族的統治權,把這些部族之民全部交給何秋處理。
這可是真的大出血了。
蒙古王公們對部族的統治權還是很強的,甚至到了後世,有些部族的人都還更認那群蒙古貴族。
讓他們把這麽大一塊權力放下來,可不怎麽容易。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朝廷對方孝孺的斥責也到了,方孝孺整個人都收到了極大的打擊,變得萎靡不振。
眼看人都快不行了一樣,何秋就動起了歪腦筋,把方孝孺放在工地上,專門教導蒙古人仁義道德。
這差事也比較符合方孝孺心目中的教化之道,於是還是磨磨蹭蹭的接下來。
藍玉也帶著大批部將離開了北平,正式的封賞已經商定下來了,定的是“涼國公”。
零零散散一大堆事,不過這些都影響不了何秋現在火熱的心情,因為朱玉穎就要生了!
掰掰手指一算,何秋已經在密雲這的大營呆了整整半年多,一直在盯著蒙古降人的安頓工作,不好脫身。
可現在這麽光明正大的理由都有了,何秋理所當然的把活都交給了黃子澄和朱高熾這些人。
他自己則是急匆匆的趕迴了北平城,幸福的等著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