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媽媽輕輕的撥開了肖寒的手,然後在一旁輕聲的安撫他。
肖寒的內心世界敞開,手也逐漸的鬆開了。
肖媽媽坐在床沿上,用一種慈愛的目光看著自己的兒子,如今,兒子長大了,已經成為了一個英俊瀟灑,帥氣俊朗的小夥了。自己多麽希望能夠跟他永遠生活下去。但是,雛鳥長大了都要離開母親,更何況是自己的兒子呢?肖寒遲早有結婚生子的一天,到時候,自己就成為外人了。
“兒子!”肖媽媽用手輕輕的撫摸著肖寒的麵頰,臉上慈愛的目光一直都沒有誰散去。
……………………
劉奶奶的葬禮定在了七月二十八。
這一天,距離中元節已經沒有幾天了,據說,這一天是一個很好的日子,是一個下葬的日子。所以,劉家人都選擇了這一天。日子定下來了,追悼會就安排在了陵園。
劉小蕾掏錢,租下了陵園裏麵的一個追悼堂,最大氣的一個長安殿。裏麵擺滿了密密麻麻的花圈,劉奶奶的遺體放在了最中間,玻璃棺材周邊,環繞著一圈白色的花。
這一天,複興社區大半的居民都來了,劉奶奶是複興社區的老好人,大家對她都十分的尊重,再加上她的年紀有這麽大,所以,大家也都來了。本著一顆尊重長輩的心。
那一天,長安殿門口聚集了不少人,密密麻麻有兩百多人。眾人都穿著深色的衣服,緩緩的朝著這裏走來。並且排成隊伍朝著長安殿裏麵走去。
柳家人都在靈堂之前接待賓客。
劉小蕾哭得稀裏嘩啦,這幾天,劉小蕾確實哭的難受,哭的眼睛都腫了。
肖寒和母親也在追悼的隊伍之中,他們排在隊伍的最後,緩步的朝著靈堂裏走去。雖然大夏天,雖然太陽很大,雖然溫度很高,但是,卻依然無法阻擋眾人來送劉奶奶最後一程。
肖寒和母親進入了追悼堂。
“有客到。”殯儀館的司儀大喊道。
眾人紛紛抬頭看著肖寒和他的母親。
“賓客請鞠躬,一鞠躬……”司儀聲音很大。
肖寒三次深鞠躬。然後和母親一起上香。
劉家人對肖寒還禮,也紛紛鞠躬。
劉小蕾披麻戴孝,頭上戴著白色的麻布,肖寒緩步朝著對方走了過去,輕聲安撫道:“小蕾,別哭了,節哀順便。”
“小寒……”劉小蕾撲在肖寒的懷裏,哽咽道:“我……我媽這輩子好苦,我想想就覺得心酸。我現在終於……終於體會了那一句話,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待。”
“是啊!”肖寒點頭,道:“至少……你還有父親啊。你的父親年紀大了,正承受著失去另一半的痛苦,你不應該哭,而應該給他一些安慰。子欲養而親不待,你可以把你的孝心都花在你父親的身上。不是嗎?”
“嗯!”劉小蕾點頭。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人生之中最痛苦的事情。分明自己有了能力,有了孝敬親人的能力,但是,在自己最有能力,最輝煌的時候,自己的親人卻離自己而去。這才是最悲慘的事情。
劉小蕾深吸了一口氣,道:“你說的沒錯!”
說完,劉小蕾收起了眼淚,她緩步朝著自己的父親走去。
劉大爺一直坐在椅子上抹淚,沒有人在乎他的感受,每個人來了之後都對著靈堂三鞠躬,然後上了三炷香便走了。留下來的很少,劉大爺一直哽咽著。
“爸!”劉小蕾走了過去,道:“媽走了,以後我陪著你。”
“傻丫頭!”劉大爺輕輕拍著劉小蕾的肩膀,道:“你有心就好了。”
“不,以後我再也不走了,也不任性了。”劉小蕾搖頭,道:“就算嫁人,我也隻嫁在臨江市,絕對不嫁出去,因為我要陪著你。我要對您盡孝。”
“傻丫頭。”劉大爺抱著劉小蕾,老淚不斷往下落。
最終,劉奶奶被火化了,安葬在了陵園之中,劉家三兄妹掏錢,買了一塊墓地。
大兒子劉大軍抱著骨灰盒朝著墓地走去,墓園的工作人員已經打開了墓地,隻要把骨灰盒放進去,那麽,他們就會立刻用水泥把墓地封死,防止有盜墓賊盜取骨灰。
“等等!”此時,劉大爺急忙喊道。
“怎麽了?”一行人立刻停了下來。
“有……有事,我有點事。”劉大爺急忙說道:“我……我想迴一趟家,拿一點東西放在我老伴的墓裏。”
“我陪你去!”劉大軍急忙說道。
“還是我去吧。”劉小蕾急忙說道:“肖寒,你開了車嗎?”
“開了!”肖寒急忙點頭,他鬆開了母親的手,急忙往前擠了過去。
“大哥,二哥,我和肖寒帶爸迴家一趟吧,你們在這裏先等會!”劉小蕾說道。
“行!”兩兄弟立刻點頭。
既然肖寒開了車,他們自然也就沒什麽好說的。畢竟,開車肯定比走路要快得多啊。
所以,他們果斷的在原地等待。
肖寒立刻把車子開了過來,然後帶著劉小蕾和劉大爺朝著複興社區直奔而去。
肖寒一直很納悶,他好奇的問道:“劉大爺,你要迴家拿什麽呢?”
“一件東西!”劉大爺認真的說道:“這東西對她來說太重要了。”
“哦?”肖寒一聽,便點頭,道:“那也是,如果對劉奶奶很重要的東西,還是讓這東西一直陪在她身邊吧。”
劉小蕾一直不明白家裏還有什麽重要的東西。
“爸,到底是什麽?”劉小蕾問道。
“等會你們就知道了。”劉大爺抹著眼淚。
到了家裏之後,那個昏暗的家裏,還有一些暗臭。
果然,這個家裏沒有一個女人是不行的,劉小蕾不在家裏,這個家裏就亂糟糟的,劉大爺現在又是一個人居住了,所以,房子又一次變得亂糟糟的。沒有人收拾,一個男人,而且還是一個老人,更加沒心情收拾房子了,劉大爺每天都要照顧劉奶奶,哪兒來的時間收拾。
劉大軍已經搬出去了,劉小蕾出資給劉大軍買了房子,劉大軍二婚之後就很少迴家,每天很努力的工作賺錢,想要早點兒把房子的貸款換掉,這樣就能夠輕鬆一點兒。
返迴家裏,劉大爺哆哆嗦嗦的打開了一個十分陳舊的箱子,然後把裏麵的東西都翻了出來,最後,他從箱子底下拿出了一樣東西,那是一塊黑色的布包裹著。
劉大爺顫顫巍巍的打開了那一塊黑布,然後從裏麵取出了一套很小的衣服。
“爸,這……這是什麽?”劉小蕾錯愕的問道。
“這是你媽年輕的時候織的一套衣服。”劉大爺歎息了一口氣,道:“這衣服本來是給第一個孩子穿的,可是,孩子一出生就生病了,穿了沒幾天就走了。後來,我怕你媽睹物思人,所以就把關於那孩子的東西全部都丟了,唯獨留下了這一套你媽親手做的衣服,一直沒丟掉。現在,你媽走了,我就把這孩子的衣服放在她身邊吧,也好讓她心裏有個安慰。說不定,那孩子會去找她。”
說到這裏,劉小蕾的眼淚又下來了。
“爸……”劉小蕾喊了一聲。
當初,母親承受著如此之大的痛苦,難道父親就沒有嗎?他不僅要承受著如此之大的痛苦,而且還要每天照顧自己的妻子,還要親手把那個孩子所有的東西都丟了。想到這裏,劉小蕾突然覺得自己的父親是一個十分偉大的人。
“小蕾我們趕緊過去吧。”肖寒急忙說道:“大夥都在等著,還等著時間下葬呢。”
“嗯!”劉小蕾點頭。
隨後,他們迅速的趕往了陵園。
抵達現場,劉大爺親手把這一套孩子的衣服放在了劉奶奶的骨灰盒上。墓園的工作人員立刻蓋上了水泥板,然後用水泥封死。想要打開,也隻能找墓園的工作人員。否則,誰也打不開。
就在下葬的那一刻,原本郎朗的晴空,突然之間就漂浮著一朵白雲,雲層黑壓壓的。一陣陣冷風吹來。
“哇,舒服!”
“涼快啊,這天氣,真是太好了。”
之前還被太陽曬得睜不開眼睛的眾人,突然感覺到冷風吹來,他們頓時感覺涼快一截。
做了最後的祭拜之後,眾人紛紛下山。劉大爺一家人還在墓地跪著,劉大爺坐在墓碑旁,看著墓碑上的頭像,他叼著煙鬥,深吸了一口,道:“老伴,我很快就會來陪你了。你在地下等著我吧。”
墓地是兩人的,就在劉奶奶旁邊,已經預留好了劉大爺的墓地。劉大爺似乎看到了自己百年之後的容身之地。他內心無比的安詳,無比的安靜。
人都走了,就剩下劉大爺一家和肖寒母子二人。
“老劉,你就別難過了。”肖媽媽在一旁輕聲安撫,道:“子女都有出息,嬸子他這一輩子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唉……”劉大爺歎息了一口氣。
“走吧。”肖寒開口說道。
天氣陰沉,冷風陣陣,這山頭上,似乎陰氣逼人。
“走吧!”劉大軍開口道。
肖寒的內心世界敞開,手也逐漸的鬆開了。
肖媽媽坐在床沿上,用一種慈愛的目光看著自己的兒子,如今,兒子長大了,已經成為了一個英俊瀟灑,帥氣俊朗的小夥了。自己多麽希望能夠跟他永遠生活下去。但是,雛鳥長大了都要離開母親,更何況是自己的兒子呢?肖寒遲早有結婚生子的一天,到時候,自己就成為外人了。
“兒子!”肖媽媽用手輕輕的撫摸著肖寒的麵頰,臉上慈愛的目光一直都沒有誰散去。
……………………
劉奶奶的葬禮定在了七月二十八。
這一天,距離中元節已經沒有幾天了,據說,這一天是一個很好的日子,是一個下葬的日子。所以,劉家人都選擇了這一天。日子定下來了,追悼會就安排在了陵園。
劉小蕾掏錢,租下了陵園裏麵的一個追悼堂,最大氣的一個長安殿。裏麵擺滿了密密麻麻的花圈,劉奶奶的遺體放在了最中間,玻璃棺材周邊,環繞著一圈白色的花。
這一天,複興社區大半的居民都來了,劉奶奶是複興社區的老好人,大家對她都十分的尊重,再加上她的年紀有這麽大,所以,大家也都來了。本著一顆尊重長輩的心。
那一天,長安殿門口聚集了不少人,密密麻麻有兩百多人。眾人都穿著深色的衣服,緩緩的朝著這裏走來。並且排成隊伍朝著長安殿裏麵走去。
柳家人都在靈堂之前接待賓客。
劉小蕾哭得稀裏嘩啦,這幾天,劉小蕾確實哭的難受,哭的眼睛都腫了。
肖寒和母親也在追悼的隊伍之中,他們排在隊伍的最後,緩步的朝著靈堂裏走去。雖然大夏天,雖然太陽很大,雖然溫度很高,但是,卻依然無法阻擋眾人來送劉奶奶最後一程。
肖寒和母親進入了追悼堂。
“有客到。”殯儀館的司儀大喊道。
眾人紛紛抬頭看著肖寒和他的母親。
“賓客請鞠躬,一鞠躬……”司儀聲音很大。
肖寒三次深鞠躬。然後和母親一起上香。
劉家人對肖寒還禮,也紛紛鞠躬。
劉小蕾披麻戴孝,頭上戴著白色的麻布,肖寒緩步朝著對方走了過去,輕聲安撫道:“小蕾,別哭了,節哀順便。”
“小寒……”劉小蕾撲在肖寒的懷裏,哽咽道:“我……我媽這輩子好苦,我想想就覺得心酸。我現在終於……終於體會了那一句話,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待。”
“是啊!”肖寒點頭,道:“至少……你還有父親啊。你的父親年紀大了,正承受著失去另一半的痛苦,你不應該哭,而應該給他一些安慰。子欲養而親不待,你可以把你的孝心都花在你父親的身上。不是嗎?”
“嗯!”劉小蕾點頭。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人生之中最痛苦的事情。分明自己有了能力,有了孝敬親人的能力,但是,在自己最有能力,最輝煌的時候,自己的親人卻離自己而去。這才是最悲慘的事情。
劉小蕾深吸了一口氣,道:“你說的沒錯!”
說完,劉小蕾收起了眼淚,她緩步朝著自己的父親走去。
劉大爺一直坐在椅子上抹淚,沒有人在乎他的感受,每個人來了之後都對著靈堂三鞠躬,然後上了三炷香便走了。留下來的很少,劉大爺一直哽咽著。
“爸!”劉小蕾走了過去,道:“媽走了,以後我陪著你。”
“傻丫頭!”劉大爺輕輕拍著劉小蕾的肩膀,道:“你有心就好了。”
“不,以後我再也不走了,也不任性了。”劉小蕾搖頭,道:“就算嫁人,我也隻嫁在臨江市,絕對不嫁出去,因為我要陪著你。我要對您盡孝。”
“傻丫頭。”劉大爺抱著劉小蕾,老淚不斷往下落。
最終,劉奶奶被火化了,安葬在了陵園之中,劉家三兄妹掏錢,買了一塊墓地。
大兒子劉大軍抱著骨灰盒朝著墓地走去,墓園的工作人員已經打開了墓地,隻要把骨灰盒放進去,那麽,他們就會立刻用水泥把墓地封死,防止有盜墓賊盜取骨灰。
“等等!”此時,劉大爺急忙喊道。
“怎麽了?”一行人立刻停了下來。
“有……有事,我有點事。”劉大爺急忙說道:“我……我想迴一趟家,拿一點東西放在我老伴的墓裏。”
“我陪你去!”劉大軍急忙說道。
“還是我去吧。”劉小蕾急忙說道:“肖寒,你開了車嗎?”
“開了!”肖寒急忙點頭,他鬆開了母親的手,急忙往前擠了過去。
“大哥,二哥,我和肖寒帶爸迴家一趟吧,你們在這裏先等會!”劉小蕾說道。
“行!”兩兄弟立刻點頭。
既然肖寒開了車,他們自然也就沒什麽好說的。畢竟,開車肯定比走路要快得多啊。
所以,他們果斷的在原地等待。
肖寒立刻把車子開了過來,然後帶著劉小蕾和劉大爺朝著複興社區直奔而去。
肖寒一直很納悶,他好奇的問道:“劉大爺,你要迴家拿什麽呢?”
“一件東西!”劉大爺認真的說道:“這東西對她來說太重要了。”
“哦?”肖寒一聽,便點頭,道:“那也是,如果對劉奶奶很重要的東西,還是讓這東西一直陪在她身邊吧。”
劉小蕾一直不明白家裏還有什麽重要的東西。
“爸,到底是什麽?”劉小蕾問道。
“等會你們就知道了。”劉大爺抹著眼淚。
到了家裏之後,那個昏暗的家裏,還有一些暗臭。
果然,這個家裏沒有一個女人是不行的,劉小蕾不在家裏,這個家裏就亂糟糟的,劉大爺現在又是一個人居住了,所以,房子又一次變得亂糟糟的。沒有人收拾,一個男人,而且還是一個老人,更加沒心情收拾房子了,劉大爺每天都要照顧劉奶奶,哪兒來的時間收拾。
劉大軍已經搬出去了,劉小蕾出資給劉大軍買了房子,劉大軍二婚之後就很少迴家,每天很努力的工作賺錢,想要早點兒把房子的貸款換掉,這樣就能夠輕鬆一點兒。
返迴家裏,劉大爺哆哆嗦嗦的打開了一個十分陳舊的箱子,然後把裏麵的東西都翻了出來,最後,他從箱子底下拿出了一樣東西,那是一塊黑色的布包裹著。
劉大爺顫顫巍巍的打開了那一塊黑布,然後從裏麵取出了一套很小的衣服。
“爸,這……這是什麽?”劉小蕾錯愕的問道。
“這是你媽年輕的時候織的一套衣服。”劉大爺歎息了一口氣,道:“這衣服本來是給第一個孩子穿的,可是,孩子一出生就生病了,穿了沒幾天就走了。後來,我怕你媽睹物思人,所以就把關於那孩子的東西全部都丟了,唯獨留下了這一套你媽親手做的衣服,一直沒丟掉。現在,你媽走了,我就把這孩子的衣服放在她身邊吧,也好讓她心裏有個安慰。說不定,那孩子會去找她。”
說到這裏,劉小蕾的眼淚又下來了。
“爸……”劉小蕾喊了一聲。
當初,母親承受著如此之大的痛苦,難道父親就沒有嗎?他不僅要承受著如此之大的痛苦,而且還要每天照顧自己的妻子,還要親手把那個孩子所有的東西都丟了。想到這裏,劉小蕾突然覺得自己的父親是一個十分偉大的人。
“小蕾我們趕緊過去吧。”肖寒急忙說道:“大夥都在等著,還等著時間下葬呢。”
“嗯!”劉小蕾點頭。
隨後,他們迅速的趕往了陵園。
抵達現場,劉大爺親手把這一套孩子的衣服放在了劉奶奶的骨灰盒上。墓園的工作人員立刻蓋上了水泥板,然後用水泥封死。想要打開,也隻能找墓園的工作人員。否則,誰也打不開。
就在下葬的那一刻,原本郎朗的晴空,突然之間就漂浮著一朵白雲,雲層黑壓壓的。一陣陣冷風吹來。
“哇,舒服!”
“涼快啊,這天氣,真是太好了。”
之前還被太陽曬得睜不開眼睛的眾人,突然感覺到冷風吹來,他們頓時感覺涼快一截。
做了最後的祭拜之後,眾人紛紛下山。劉大爺一家人還在墓地跪著,劉大爺坐在墓碑旁,看著墓碑上的頭像,他叼著煙鬥,深吸了一口,道:“老伴,我很快就會來陪你了。你在地下等著我吧。”
墓地是兩人的,就在劉奶奶旁邊,已經預留好了劉大爺的墓地。劉大爺似乎看到了自己百年之後的容身之地。他內心無比的安詳,無比的安靜。
人都走了,就剩下劉大爺一家和肖寒母子二人。
“老劉,你就別難過了。”肖媽媽在一旁輕聲安撫,道:“子女都有出息,嬸子他這一輩子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唉……”劉大爺歎息了一口氣。
“走吧。”肖寒開口說道。
天氣陰沉,冷風陣陣,這山頭上,似乎陰氣逼人。
“走吧!”劉大軍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