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言輸離去後,張劫獨自站在待客大廳,久久未動。張言輸臨走前吐露的隱秘,如巨石投入他原本平靜的心湖,激起層層巨浪。昆侖界張家那位老祖的往昔,竟藏著如此一段痛徹心扉的悲劇,這是他此前無論如何都未曾料到的。


    昆侖界張家的那位老祖,年輕時是族中備受矚目的天才,風采卓然,修行天賦極高,被視為家族未來的希望之星。在一次機緣巧合下,他邂逅了不動明王大尊的女兒空梵寧。空梵寧天生麗質,宛如春日綻放的繁花,氣質脫俗,仿佛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二人目光交匯的瞬間,仿佛有電流劃過,彼此心中都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愫,就此陷入了熱戀。他們一同漫步在山川之間,共賞日出日落;一起在靜謐的山穀中修煉,互相切磋心得。那段時光,無疑是他們生命中最美好的迴憶,充滿了甜蜜與溫馨。


    然而,命運的軌跡卻在此處陡然轉向黑暗的深淵。空梵寧不知為何,竟遭受到一種神秘詛咒的侵襲。這詛咒猶如附骨之疽,悄無聲息地侵蝕著她的身心。起初,隻是偶爾的情緒波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性情愈發乖戾,常常陷入無端的憤怒與悲傷之中。她覺得父親不動明王大尊,將過多的精力投入到守護修行界的事務中,對自己的關懷日益減少,內心逐漸被怨恨填滿。在這種痛苦與怨恨交織的心境下,她做出了一個令人痛心的決定——假扮身份接近自己的哥哥,也就是昆侖界張家的那位老祖。


    在假扮相處的日子裏,空梵寧的內心世界猶如狂風中的湖麵,波瀾起伏。她深愛著自己的戀人,卻又被詛咒帶來的負麵情緒所左右,內心充滿了掙紮與痛苦。她渴望得到哥哥的關愛,試圖從他那裏尋迴一絲溫暖,可同時又因自己的處境而倍感絕望。而昆侖界張家的那位老祖,絲毫沒有察覺到戀人的異樣,依舊全心全意地對待她,將自己的愛毫無保留地給予她。


    直到那猶如噩夢般的一天,七十二品蓮毫無征兆地出現。在修行界的傳說中,七十二品蓮宛如來自地獄的惡魔,她的每一次現身,都伴隨著無盡的死亡與毀滅,所到之處,生靈塗炭,一片荒蕪。她的實力深不可測,令人聞風喪膽。她不知出於何種目的,對空梵寧下了殺手。眼睜睜看著戀人在自己懷中香消玉殞,生命如流星般消逝,昆侖界張家的那位老祖,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那一刻崩塌。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絕望與痛苦,發出了一聲撕心裂肺的咆哮,卻無法挽迴愛人的生命。


    遭受如此沉重的打擊,老祖的靈魂仿佛被抽離了一般。他對塵世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心中唯有無盡的悔恨與痛苦。最終,他毅然選擇出家為僧,遁入空門,試圖在青燈古佛的陪伴下,尋求內心的解脫與安寧。這段隱秘而又悲慘的過往,如同被歲月塵封的舊書,一直深埋在曆史的角落,若非張言輸此次提及,恐怕永遠不會重見天日。


    張劫深知,這段曆史絕非簡單的兒女情長,它是昆侖界張家心中一道難以愈合的傷疤,更是兩脈之間潛在矛盾的根源所在。如今,七十二品蓮再度現身,這無疑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她的再次出現,究竟是偶然,還是背後隱藏著更為險惡的陰謀?張劫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必須盡快采取行動,否則,一場足以顛覆兩脈張家乃至整個修行界的災難或許即將降臨。


    張劫深知,若想化解兩脈張家之間的恩怨,共同應對七十二品蓮的威脅,就必須深入探尋空梵寧的過往,從根源上解開這場悲劇的謎團。他決定不放過任何一絲線索,誓要將真相大白於天下。


    他首先將目光投向了昆侖界張家那堆積如山的古籍典藏。這些古籍,是家族曆經無數歲月積累下來的智慧結晶,記載著家族的興衰榮辱以及修行界的諸多秘聞。張劫日夜翻閱,在那泛黃的書頁間苦苦尋覓,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與空梵寧有關的字眼。然而,數日過去,他收獲甚微,古籍中關於空梵寧的記載寥寥無幾,僅有的一些隻言片語,也未能提供實質性的線索。


    但張劫並未氣餒,他轉而拜訪族中那些德高望重、見多識廣的長老。這些長老們,曆經了修行界的風風雨雨,見證了無數的興衰變遷,或許能知曉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張劫懷著虔誠的態度,逐一拜訪。然而,大多數長老對此事也是知之甚少,隻言片語中,張劫並未得到太多有用的信息。


    就在張劫感到有些絕望之時,一位閻羅族隱居多年的長老,聽聞他的來意後,將他喚至密室。這位長老雖已年邁,身體佝僂,但眼神中卻透著一股曆經歲月沉澱的智慧。他緩緩開口,講述了一些關於神秘詛咒的傳聞。原來,在修行界的黑暗角落,存在著一些邪惡的術法,施咒者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但被詛咒之人卻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這些詛咒,有的是為了複仇,有的是為了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空梵寧所受的詛咒,極有可能是某個強大的敵人,為了對付不動明王大尊而精心設下的惡毒陰謀。


    為了進一步探尋真相,張劫決定踏上前往不動明王大尊昔日領地的旅程。這片領地,曾經輝煌一時,如今卻已荒蕪破敗,隻剩下殘垣斷壁,在風中默默訴說著往昔的榮耀。張劫在這片廢墟中四處探尋,憑借著敏銳的感知和堅定的信念,終於找到了一處隱藏在地下的密室。密室的入口被層層塵土掩蓋,若不仔細尋找,很難發現。


    進入密室後,張劫發現裏麵彌漫著一股陳舊而腐朽的氣息。在密室的角落,他找到了一些古老的信件。這些信件,是不動明王大尊與他的親信之間的通信。信件的紙張已經泛黃,字跡也有些模糊,但張劫憑借著深厚的修行功底,還是辨認出了上麵的內容。從信件中,他拚湊出了部分真相。


    原來,當年不動明王大尊為了守護修行界的和平與安寧,與一股妄圖統治世界的邪惡勢力展開了激烈衝突。這股邪惡勢力極為強大,手段陰狠毒辣。他們在正麵交鋒中無法戰勝不動明王大尊,便將毒手伸向了他的女兒空梵寧。他們找到了一位精通邪惡詛咒術的神秘人物,對空梵寧施加了惡毒的詛咒。


    而空梵寧,在感受到父親因為忙於對抗邪惡勢力,對自己的關懷日益減少後,心中逐漸滋生出怨恨。她覺得自己被父親忽視,在家族中的地位也逐漸被邊緣化。這種被忽視的感覺,如同毒藥一般,在她心中慢慢發酵。再加上詛咒的影響,她的心理逐漸扭曲,最終導致了她假扮身份接近哥哥的悲劇發生。


    張劫感慨萬分,他深知,這場悲劇並非空梵寧一人之過,而是多種複雜因素交織的結果。邪惡勢力的陰謀、父親的疏忽、詛咒的侵蝕,這些因素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將空梵寧緊緊束縛,最終將她推向了萬劫不複的深淵。如今,七十二品蓮再次出現,難道是那股邪惡勢力的餘孽卷土重來?張劫意識到,問題遠比他想象的更加嚴重,而解開兩脈張家之間的恩怨,或許是應對這場危機的關鍵一步。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找到化解恩怨的方法,阻止更大的災難降臨。


    隨著對空梵寧過往的深入了解,張劫越發感覺到七十二品蓮再次出現所帶來的威脅如同烏雲壓頂,令人窒息。在修行界的傳說中,七十二品蓮是一個如同噩夢般的存在,她的每一次現身,都如同死神降臨,伴隨著腥風血雨,無數強者在她手中隕落,無數門派在她的怒火下灰飛煙滅。


    昆侖界張家的那位老祖,雖已出家為僧,遁入空門,試圖以佛法化解心中的仇恨與痛苦,但想必心中對七十二品蓮的仇恨從未消散。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恨,是眼睜睜看著愛人在自己麵前消逝卻無能為力的絕望與憤怒。如今她再次出現,老祖心中會作何感想?


    不過張劫知道,要對抗七十二品蓮這樣的恐怖存在,僅憑昆侖界張家的力量,無疑是以卵擊石。他迫切需要尋求各方助力,組建一支強大的聯盟,才有一線勝算。他首先想到了張言輸,希望能與他攜手,一同說服兩脈長輩,摒棄前嫌,共同應對這場生死危機。然而,自從張言輸迴去後,便如同石沉大海,了無音訊。


    張劫嚐試通過各種方式聯係張言輸,他派出信使,攜帶親筆書信,前往張言輸所在的家族;他施展靈力傳音之術,試圖跨越空間的距離,與張言輸取得聯係。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如同泥牛入海,沒有得到任何迴應。張劫心中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猜測張言輸很可能是被張梵怒關了禁閉。畢竟,張梵怒對兩脈之間的恩怨耿耿於懷,始終難以釋懷,或許並不希望張言輸與昆侖界張家走得太近,破壞他心中對過往恩怨的堅持。


    無奈之下,張劫隻能另尋他法。他決定在修行界廣發英雄帖,希望能召集各路豪傑,共商對抗七十二品蓮的大計。他花費數日時間,精心撰寫了英雄帖,詳細闡述了七十二品蓮的威脅以及當前修行界麵臨的嚴峻形勢,言辭懇切地邀請各方修行者攜手合作,共同守護修行界的和平。然後,他派出眾多弟子,將英雄帖送往修行界的各個角落,希望能得到有誌之士的響應。


    然而,英雄帖發出多日,迴應者卻寥寥無幾。一些修行者認為,七十二品蓮太過強大,與她為敵無異於自尋死路,他們不願輕易涉足這場危險的紛爭,隻想明哲保身,繼續在自己的小天地裏修行。還有一些人則抱著觀望的態度,他們對張劫所說的危機半信半疑,想看看局勢的發展再做決定,不願過早地卷入這場可能帶來滅頂之災的風暴。


    張劫感到無比焦急,時間緊迫,七十二品蓮隨時可能再次出手,給修行界帶來更大的災難。而他卻遲遲無法組建起一支有效的對抗力量,這讓他心急如焚。他深知,不能再這樣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尋找那些隱藏在暗處的高手,說服他們加入自己的陣營。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張劫不辭辛勞,四處奔波。他深入人跡罕至的山林,探尋那些隱居的強者。這些隱居者,往往有著非凡的實力,卻因各種原因選擇遠離塵世,在山林中獨自修行。張劫在山林中穿梭,尋找著他們留下的蛛絲馬跡。有時候,他需要在茂密的叢林中跋涉數日,才能找到一位隱居者的蹤跡。然而,大多數隱居者對他的請求並不感興趣,他們早已厭倦了塵世的紛爭,不願再卷入這場危險的漩渦。


    張劫還前往神秘的遺跡,尋找可能存在的高手。這些遺跡,是修行界曆史的見證,裏麵隱藏著無數的寶藏與機緣,也吸引了許多修行者前來探索。張劫在遺跡中冒險,與各種守護遺跡的怪物戰鬥,同時尋找著誌同道合的人。然而,在遺跡中遇到的修行者,大多隻關心遺跡中的寶藏,對對抗七十二品蓮的事情漠不關心。他們認為,那是張家的事情,與自己無關。


    麵對重重困難,張劫並沒有氣餒。他心中始終堅信,一定能找到誌同道合的人,共同對抗七十二品蓮,守護修行界的和平。他不斷調整自己的策略,思考著如何才能說服更多的人加入。他深知,這場戰鬥不僅是為了張家,更是為了整個修行界的未來,他不能放棄,也不會放棄。


    就在張劫為尋求助力而焦頭爛額,四處碰壁之時,閻人寰找到了他。閻人寰看著張劫疲憊而又堅定的眼神,心中不禁對他多了幾分讚賞。這個年輕人,在如此巨大的壓力麵前,依然沒有放棄,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這種精神實在難能可貴。


    “張劫,我知道你現在麵臨著巨大的困境。你四處奔波,尋求助力,卻收效甚微,心中想必十分焦急。但一味地在外尋求他人的幫助,並非長久之計。”閻人寰緩緩說道,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洪鍾般在張劫耳邊響起。


    張劫看著閻人寰,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問道:“閻前輩,您的意思是?我如今實在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七十二品蓮隨時可能出手,我必須盡快組建起一支能夠與之對抗的力量。”


    閻人寰微微抬頭,目光望向遠方,仿佛穿透了空間的限製,看到了未知的未來。他說道:“修行之路,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在這世間,有一處神秘之地,名為黑暗之淵。傳說中,黑暗之淵隱藏著無盡的機緣,那是一個充滿神秘與危險的地方。在黑暗之淵的深處,或許存在著能夠讓你實力得到巨大提升的機遇。若你能在其中獲得造化,實力必將突破到一個新的境界,到那時,對抗七十二品蓮便多了幾分勝算。”


    張劫心中一動,問道:“閻前輩,您是建議我去黑暗之淵尋找機緣?但我聽聞,黑暗之淵危險重重,裏麵充斥著各種恐怖的黑暗生物和神秘的陷阱,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閻人寰點頭道:“不錯。黑暗之淵的確危險至極,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以你目前的實力,想要對抗七十二品蓮,幾乎沒有勝算。隻有自己的實力突破到一定程度,才能在這場危機中掌握主動權。黑暗之淵雖然危險重重,但也是你唯一的機會。你若能從黑暗之淵中歸來,實力必將大增,不僅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也能為對抗七十二品蓮增添一份強大的助力。”


    張劫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黑暗之淵的危險,那是一個被黑暗籠罩的世界,充滿了未知與恐懼。據說,進入黑暗之淵的人,十有八九都無法活著出來。但為了對抗七十二品蓮,保護兩脈張家以及整個修行界,他別無選擇。他必須抓住這個機會,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也必須勇往直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古神帝之張劫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姚愛運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姚愛運動並收藏萬古神帝之張劫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