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設備運來了
年代:從陝北窯洞開始 作者:兩袖的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向陽,迴去吧。”
“向陽兄弟,送君千裏終須別,什麽時候有空了,記得到香江找我,可惜我那大師宴,你肯定趕不上了。”
“師父,你放心,等我過完生日,肯定會迴來的。”
機場,孫向陽正在送別徐丘一行人。
從孫向陽幫黃錦鈴稱量命格到現在,又過去了四天,這四天的時間,徐丘等人逛遍了周圍幾個生產隊,幫著那邊規劃了一下風水布局,可惜的是,像雙水灣這樣的風水格局,終究沒能再見到。
不過想想也正常,那等風水格局要是真的這麽好找,才奇怪呢。
就算不去供銷社買,也完全可以從別的生產隊買。
要不是雙水灣現在的人越來越不夠用,沙宏成都想直接放兩個生產小隊在那邊。
“好,我等你。”
兩人先是去郵電局給蘇老爺子那邊掛了個長途電話,然後又去商場買了些東西,尤其是衣服,畢竟天氣馬上就要變熱了。
這天上午,程岩跟陳書垣滿臉狂喜的找到孫向陽。
他現在一分一秒都不想等,這些天他吃不好,睡不好,腦子裏全都是那些設備,好在終於等來了。
畢竟跑了容易,可沒有生產大隊開的證明,迴去後也不好過,一封舉報信,後半輩子就完了。
而這次稱量命格,徐丘等人亦是旁觀。
程岩趕忙說道。
不過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光靠人力,那些石礦也難有大作為,如今在雙水灣,也就隻有沙老爺子沒有放棄石雕,每天都閑不住,待在院子裏雕刻一些石頭。
等他們迴去後,就會想辦法把吉普車送來。
也就是他天天眼巴巴的看著村口,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然後便拉著陳書垣過來找孫向陽。
蘇慧晚打趣著說完,便先一步離開。
孫向陽對著黃錦鈴說完,又衝著徐丘跟簡存修幾人說了道別的話。
但實際上,如今買糧食雖然仍舊要糧票,但比起以前,其實已經寬鬆多了,像雙水灣這種情況,隻要有錢,完全可以買到糧食。
直到第二天下午,拉著設備的卡車才緩緩駛入雙水灣。
“能用,都能用,這下子所有設備基本都全了,人雖然少點,不過一樣一樣的來,肯定沒問題。”
現如今,他能做到的基本都做到了,研究所接下來能否出成績,其實他並不在乎,甚至在他看來,前兩年就是扔錢打水漂,給程岩等人練手。
反倒是雙水灣沒有這種情況,畢竟雙水灣如今已經不缺吃的,對待那些知青也算不錯,誰也不會置未來前程於不顧。
等其餘人都走後,孫向陽帶著陳書婷開始逛了起來。
當時徐丘跟簡存修臉上的怪異,震撼,至今曆曆在目。
但現在,有了水塔水渠,有了抽水泵,再想澆地就容易了,這也意味著,今後地裏可以收獲更多的糧食,也讓所有種地的人,看到了希望,更不再羨慕在煤礦工作的那些人。
“我們也去。”
孫向陽想了想說道。
雖然有心想在雙水灣多留一段時間,可惜香江還有不少事情等著他們,這次能夠抽出這麽長時間來雙水灣,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至於雙水灣交公糧的任務,也可以用錢抵。
“那就好,研究所的賬號我留了五十萬,這些錢都可以用來購買材料,需要什麽,盡管說。”
以前隻能靠是先把水挑上來,然後灌到水車裏,再把水車拉到地裏澆水。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當天就把所有設備都搬到研究所裏。
但依著孫向陽的想法,等明年,那邊的地恐怕就得全部放棄了,因為到時候雙水灣的人隻會更加不夠用,已經顧不了那麽多。
程岩激動的說道。
反倒是沙坪壩那邊的石礦資源,有點可惜了。
研究所裏,孫向陽看著滿臉通紅的程岩問道。
但正如孫向陽之前跟老支書說的,整個雙水灣的凝聚力,肉眼可見的比以前強了許多,就連兩邊的關係,也一下子融洽起來,雙水灣的人,真正開始接受了沙坪壩那邊的存在,而沙坪壩,也真正的把這裏當成了自己以後的家。
所以不管幹活還是別的,都格外賣力。
而且沙坪壩那邊原本也有一些耕地,哪怕距離雙水灣有些遠,往來不怎麽方便,沙宏成也沒打算放棄,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至少現在先想辦法種著,就算收成少點也無所謂。
建築隊還是忙著先蓋學校。
如果沒有這些基礎,沒有個兩三年的沉澱,直接就拿出生產工藝來,誰也不會相信。
即便如此,徐丘等人仍舊收獲滿滿,尤其是這次雙水灣之行,對他們來說更是至關重要。
買完東西,孫向陽跟陳書婷坐車先返迴公社,然後又找了一輛驢車迴到雙水灣。
前不久孫向陽還聽說,別的生產隊有知青不管不顧,偷偷跑了。
其實如今的碳纖維研究所難的不是安裝操作這些設備,而是對溫度的掌控,對工藝的優化,對材料的選用,這些才是根本。
這些,老支書跟沙宏成可是掐著指頭算過的。
“向陽隊長,來了,設備運來了。”
此時,這些碳纖維設備,遠遠稱不上高端化,甚至有些笨重,原始,尤其是在程岩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什麽。
不管他們信不信,孫向陽在他們心中更多了幾分神秘色彩。
昨天,孫向陽再次幫助黃錦鈴稱量命格,得到的數字跟之前一樣,黃錦鈴的命劫果然推遲到了十九歲。
不在家裏堆滿幾個糧倉,攢夠幾年的糧食,心裏仍舊會空落落的。
有這兩三年的緩衝,不僅僅雙水灣有了足夠的底氣,孫向陽在香江股市上的那些錢,也會翻好幾番,再借著改開的東風,慢慢的做大。
放眼望去,那長長的車隊,足夠二三十輛卡車,對雙水灣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轟動,隻是看著就讓人心潮澎湃。
所以,在孫向陽的心裏,研究所謀的不是當下,也不是一時,而是謀未來,謀一世。
水渠那邊也在不斷的修建,並且在又開始修建一座水塔,然後買了兩台抽水泵,晚上的時候,可以把水抽到水塔中,等需要用的時候,直接將水塔的水沿著水渠流入地裏,這樣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沒水澆地了。
畢竟自從沙坪壩的人搬遷過來後,原本的學校就已經裝不過來,哪怕又多了兩孔窯洞,也是如此。
程岩迫不及待的說道。
更何況,還有一個天天急不可耐的想要迴香江的黃德誌。
“程工,這些設備可以用嗎?”
原本預計的是一個多月,結果現在足足兩個月才到,就算孫向陽也禁不住有些擔心,是不是在路上出了什麽事情。
主要是以前沒糧食,餓怕了。
至於學校的老師,則從知青裏挑了兩個,暫時負責代課。
雖然學校還沒全部建好,但第一批教室卻是已經完工,足夠將所有一二年級的孩子安排進去。
正是因為關係重大,所以孫向陽才要更加謹慎。
程岩肯定的說道。
不過先前那幾位風水師曾承諾過,要幫雙水灣買一輛車,原本是想弄輛小轎車的,不過雙水灣的路況根本不適合轎車,最終決定換成吉普車。
可惜現在的雙水灣還是太窮了,壓根就掏不出這麽一大筆錢來修水泥路,隻能先將就著,等以後再說。
而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將設備卸下來,然後弄到研究所裏,再安裝起來。
而且,相比那邊的投入產出,完全就不成比例,在孫向陽看來,純粹就是浪費人力。
一開始,孫向陽有心拒絕,但後來想想,如果雙水灣有輛吉普車以後也能方便不少,而且這輛吉普車是掛在研究所的名下,不算出格。
研究所的人,個個都跟瘋了一樣,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甚至有人直接抱著那些設備,又哭又笑。
半個小時後,大隊長孫恩國便跟孫興武,還有程岩以及陳書垣,坐著送煤的拖拉機直奔縣城,然後到了縣城再坐車去俞林。
直到黃錦鈴一步三迴頭,消失在機場,孫向陽才歎了口氣,跟陳書婷,蘇慧晚,等人離開。
而且這兩年,研究所還會繼續招攬一些人,到時候他掌握相關知識後,利用係統升級,弄出真正的生產工藝,再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拿出來。
原本,孫向陽打算領著陳書婷去公園逛逛,沒想到卻被對方拉著來到書店,購買了一批書籍跟學習用品。
以前之所以缺水,是缺容易澆灌的水,在雙水灣幾裏地外有個水庫,如今磚窯就建在這邊,但有水庫不代表不缺水,因為想要從水庫拉水澆地,需要走很遠的路。
如此一來,雙水灣會剩下更多的糧食,哪怕種糧食的耕地仍舊少了些,也足以讓所有人都能吃飽飯。
至於超高溫炭化爐,氧化爐,編織機,這些設備,原理都是一樣的。
“向陽,你們小兩口難得來一次俞林,就好好逛逛吧,我正好還有點別的事情,就不跟你們一起迴去了。”
這麽做看似有些浪費,但卻是必不可少的。
迴到雙水灣後,日子一下子平淡起來。
對於沙老爺子來說,這些事情已經成為他的日常,而且他也從不靠雕刻石頭來賺錢,幾乎大部分石雕,最終都被孫向陽給搬走。
一天下來,根本就澆不了多少地。
這樣以後出行,不管去縣裏,還是俞林,都能方便許多,不用來來迴迴的折騰。
畢竟孫向陽之前跟他們承諾過,隻要好好種地,賺的絕對不會比煤礦那邊少。
孫向陽點點頭說道。
對於別人來說,或許隻是兩三個月的等待,可對於他們來說,卻如同兩三年那般漫長,直至看到這些設備,他們的心才終於落地,不再像之前那般飄著。
其餘人,也都分好了小組,分好了地,開始包工之路。
“到雙水灣了?”
雙水灣雖然沒有吊車,但卻有的是力氣,為了將那些沉重的設備卸下來,足足招唿了上百號青壯勞力,然後在程岩等人的吆喝聲中,成功將其征服。
研究所這邊按部就班的開始安裝,去購買原料,煤礦那邊,經過不斷的磨合優化,產量也在穩步的提升,磚窯那邊,每天的任務都排的滿滿的,幾乎產多少磚,就被拉走多少,根本就不夠用。
不過看他們的樣子,卻是不可能永遠留在雙水灣,尤其是眼下的情況,越來越多的知青想方設法的迴城。
聽到程岩的話,孫向陽點點頭。
那個時候,才是研究所騰飛之時。
不能通過高考的,就通過家裏的關係。
沒有交通工具,的確是有些不方便。
而孫向陽則去找到剛剛成立的建築隊,讓他們抓緊去修路。
“那安裝呢?要不要再請人?”
“那好,我讓人去俞林。”
“還沒有,到俞林了,那邊給公社打了電話,剛剛公社來人通知,讓咱們派人去俞林領路,把設備拉迴來。”
聽到設備終於運來,孫向陽也莫名的鬆了口氣。
盡管從雙水灣到縣城的那條路經常修,但架不住是土路,拉煤的拖拉機一天跑好幾趟,碾壓出深深的車痕,而相比拉煤的拖拉機,那些拉設備的卡車明顯要更重。
如果不好好修一修,很容易陷進去出不來。
用陳書婷的話說,這些學習用品是用來獎勵那些學習好的學生。
“不用,這些設備雖然有一些型號我沒見過,但都有圖紙跟說明書,原理也是一樣的,當初在之前的研究所,那些設備不知道被拆了多少次,我閉著眼睛都能安裝上。”
“也行,我讓大隊長跟孫興武隊長跟你們一塊去。”
果不其然的是,當這種包工開始後,那些種地的社員,儼然把地當成自家的,每天早出晚歸,恨不能所有時間都待在地裏忙活。
除此之外,手裏有糧,心中不慌這個觀念仍舊深入人心,哪怕種地賺的少一點,可隻要換成糧食,仍舊有人心甘情願的種地。
況且,再過不久學校就可以使用了。
盡管沙老爺子沒少吹胡子瞪眼,但孫向陽卻能感受到,對方心裏其實是高興的。
就這樣,時間在雙水灣緩緩的流淌著。
(本章完)
“向陽兄弟,送君千裏終須別,什麽時候有空了,記得到香江找我,可惜我那大師宴,你肯定趕不上了。”
“師父,你放心,等我過完生日,肯定會迴來的。”
機場,孫向陽正在送別徐丘一行人。
從孫向陽幫黃錦鈴稱量命格到現在,又過去了四天,這四天的時間,徐丘等人逛遍了周圍幾個生產隊,幫著那邊規劃了一下風水布局,可惜的是,像雙水灣這樣的風水格局,終究沒能再見到。
不過想想也正常,那等風水格局要是真的這麽好找,才奇怪呢。
就算不去供銷社買,也完全可以從別的生產隊買。
要不是雙水灣現在的人越來越不夠用,沙宏成都想直接放兩個生產小隊在那邊。
“好,我等你。”
兩人先是去郵電局給蘇老爺子那邊掛了個長途電話,然後又去商場買了些東西,尤其是衣服,畢竟天氣馬上就要變熱了。
這天上午,程岩跟陳書垣滿臉狂喜的找到孫向陽。
他現在一分一秒都不想等,這些天他吃不好,睡不好,腦子裏全都是那些設備,好在終於等來了。
畢竟跑了容易,可沒有生產大隊開的證明,迴去後也不好過,一封舉報信,後半輩子就完了。
而這次稱量命格,徐丘等人亦是旁觀。
程岩趕忙說道。
不過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光靠人力,那些石礦也難有大作為,如今在雙水灣,也就隻有沙老爺子沒有放棄石雕,每天都閑不住,待在院子裏雕刻一些石頭。
等他們迴去後,就會想辦法把吉普車送來。
也就是他天天眼巴巴的看著村口,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然後便拉著陳書垣過來找孫向陽。
蘇慧晚打趣著說完,便先一步離開。
孫向陽對著黃錦鈴說完,又衝著徐丘跟簡存修幾人說了道別的話。
但實際上,如今買糧食雖然仍舊要糧票,但比起以前,其實已經寬鬆多了,像雙水灣這種情況,隻要有錢,完全可以買到糧食。
直到第二天下午,拉著設備的卡車才緩緩駛入雙水灣。
“能用,都能用,這下子所有設備基本都全了,人雖然少點,不過一樣一樣的來,肯定沒問題。”
現如今,他能做到的基本都做到了,研究所接下來能否出成績,其實他並不在乎,甚至在他看來,前兩年就是扔錢打水漂,給程岩等人練手。
反倒是雙水灣沒有這種情況,畢竟雙水灣如今已經不缺吃的,對待那些知青也算不錯,誰也不會置未來前程於不顧。
等其餘人都走後,孫向陽帶著陳書婷開始逛了起來。
當時徐丘跟簡存修臉上的怪異,震撼,至今曆曆在目。
但現在,有了水塔水渠,有了抽水泵,再想澆地就容易了,這也意味著,今後地裏可以收獲更多的糧食,也讓所有種地的人,看到了希望,更不再羨慕在煤礦工作的那些人。
“我們也去。”
孫向陽想了想說道。
雖然有心想在雙水灣多留一段時間,可惜香江還有不少事情等著他們,這次能夠抽出這麽長時間來雙水灣,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至於雙水灣交公糧的任務,也可以用錢抵。
“那就好,研究所的賬號我留了五十萬,這些錢都可以用來購買材料,需要什麽,盡管說。”
以前隻能靠是先把水挑上來,然後灌到水車裏,再把水車拉到地裏澆水。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當天就把所有設備都搬到研究所裏。
但依著孫向陽的想法,等明年,那邊的地恐怕就得全部放棄了,因為到時候雙水灣的人隻會更加不夠用,已經顧不了那麽多。
程岩激動的說道。
反倒是沙坪壩那邊的石礦資源,有點可惜了。
研究所裏,孫向陽看著滿臉通紅的程岩問道。
但正如孫向陽之前跟老支書說的,整個雙水灣的凝聚力,肉眼可見的比以前強了許多,就連兩邊的關係,也一下子融洽起來,雙水灣的人,真正開始接受了沙坪壩那邊的存在,而沙坪壩,也真正的把這裏當成了自己以後的家。
所以不管幹活還是別的,都格外賣力。
而且沙坪壩那邊原本也有一些耕地,哪怕距離雙水灣有些遠,往來不怎麽方便,沙宏成也沒打算放棄,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至少現在先想辦法種著,就算收成少點也無所謂。
建築隊還是忙著先蓋學校。
如果沒有這些基礎,沒有個兩三年的沉澱,直接就拿出生產工藝來,誰也不會相信。
即便如此,徐丘等人仍舊收獲滿滿,尤其是這次雙水灣之行,對他們來說更是至關重要。
買完東西,孫向陽跟陳書婷坐車先返迴公社,然後又找了一輛驢車迴到雙水灣。
前不久孫向陽還聽說,別的生產隊有知青不管不顧,偷偷跑了。
其實如今的碳纖維研究所難的不是安裝操作這些設備,而是對溫度的掌控,對工藝的優化,對材料的選用,這些才是根本。
這些,老支書跟沙宏成可是掐著指頭算過的。
“向陽隊長,來了,設備運來了。”
此時,這些碳纖維設備,遠遠稱不上高端化,甚至有些笨重,原始,尤其是在程岩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什麽。
不管他們信不信,孫向陽在他們心中更多了幾分神秘色彩。
昨天,孫向陽再次幫助黃錦鈴稱量命格,得到的數字跟之前一樣,黃錦鈴的命劫果然推遲到了十九歲。
不在家裏堆滿幾個糧倉,攢夠幾年的糧食,心裏仍舊會空落落的。
有這兩三年的緩衝,不僅僅雙水灣有了足夠的底氣,孫向陽在香江股市上的那些錢,也會翻好幾番,再借著改開的東風,慢慢的做大。
放眼望去,那長長的車隊,足夠二三十輛卡車,對雙水灣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轟動,隻是看著就讓人心潮澎湃。
所以,在孫向陽的心裏,研究所謀的不是當下,也不是一時,而是謀未來,謀一世。
水渠那邊也在不斷的修建,並且在又開始修建一座水塔,然後買了兩台抽水泵,晚上的時候,可以把水抽到水塔中,等需要用的時候,直接將水塔的水沿著水渠流入地裏,這樣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沒水澆地了。
畢竟自從沙坪壩的人搬遷過來後,原本的學校就已經裝不過來,哪怕又多了兩孔窯洞,也是如此。
程岩迫不及待的說道。
更何況,還有一個天天急不可耐的想要迴香江的黃德誌。
“程工,這些設備可以用嗎?”
原本預計的是一個多月,結果現在足足兩個月才到,就算孫向陽也禁不住有些擔心,是不是在路上出了什麽事情。
主要是以前沒糧食,餓怕了。
至於學校的老師,則從知青裏挑了兩個,暫時負責代課。
雖然學校還沒全部建好,但第一批教室卻是已經完工,足夠將所有一二年級的孩子安排進去。
正是因為關係重大,所以孫向陽才要更加謹慎。
程岩肯定的說道。
不過先前那幾位風水師曾承諾過,要幫雙水灣買一輛車,原本是想弄輛小轎車的,不過雙水灣的路況根本不適合轎車,最終決定換成吉普車。
可惜現在的雙水灣還是太窮了,壓根就掏不出這麽一大筆錢來修水泥路,隻能先將就著,等以後再說。
而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將設備卸下來,然後弄到研究所裏,再安裝起來。
而且,相比那邊的投入產出,完全就不成比例,在孫向陽看來,純粹就是浪費人力。
一開始,孫向陽有心拒絕,但後來想想,如果雙水灣有輛吉普車以後也能方便不少,而且這輛吉普車是掛在研究所的名下,不算出格。
研究所的人,個個都跟瘋了一樣,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甚至有人直接抱著那些設備,又哭又笑。
半個小時後,大隊長孫恩國便跟孫興武,還有程岩以及陳書垣,坐著送煤的拖拉機直奔縣城,然後到了縣城再坐車去俞林。
直到黃錦鈴一步三迴頭,消失在機場,孫向陽才歎了口氣,跟陳書婷,蘇慧晚,等人離開。
而且這兩年,研究所還會繼續招攬一些人,到時候他掌握相關知識後,利用係統升級,弄出真正的生產工藝,再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拿出來。
原本,孫向陽打算領著陳書婷去公園逛逛,沒想到卻被對方拉著來到書店,購買了一批書籍跟學習用品。
以前之所以缺水,是缺容易澆灌的水,在雙水灣幾裏地外有個水庫,如今磚窯就建在這邊,但有水庫不代表不缺水,因為想要從水庫拉水澆地,需要走很遠的路。
如此一來,雙水灣會剩下更多的糧食,哪怕種糧食的耕地仍舊少了些,也足以讓所有人都能吃飽飯。
至於超高溫炭化爐,氧化爐,編織機,這些設備,原理都是一樣的。
“向陽,你們小兩口難得來一次俞林,就好好逛逛吧,我正好還有點別的事情,就不跟你們一起迴去了。”
這麽做看似有些浪費,但卻是必不可少的。
迴到雙水灣後,日子一下子平淡起來。
對於沙老爺子來說,這些事情已經成為他的日常,而且他也從不靠雕刻石頭來賺錢,幾乎大部分石雕,最終都被孫向陽給搬走。
一天下來,根本就澆不了多少地。
這樣以後出行,不管去縣裏,還是俞林,都能方便許多,不用來來迴迴的折騰。
畢竟孫向陽之前跟他們承諾過,隻要好好種地,賺的絕對不會比煤礦那邊少。
孫向陽點點頭說道。
對於別人來說,或許隻是兩三個月的等待,可對於他們來說,卻如同兩三年那般漫長,直至看到這些設備,他們的心才終於落地,不再像之前那般飄著。
其餘人,也都分好了小組,分好了地,開始包工之路。
“到雙水灣了?”
雙水灣雖然沒有吊車,但卻有的是力氣,為了將那些沉重的設備卸下來,足足招唿了上百號青壯勞力,然後在程岩等人的吆喝聲中,成功將其征服。
研究所這邊按部就班的開始安裝,去購買原料,煤礦那邊,經過不斷的磨合優化,產量也在穩步的提升,磚窯那邊,每天的任務都排的滿滿的,幾乎產多少磚,就被拉走多少,根本就不夠用。
不過看他們的樣子,卻是不可能永遠留在雙水灣,尤其是眼下的情況,越來越多的知青想方設法的迴城。
聽到程岩的話,孫向陽點點頭。
那個時候,才是研究所騰飛之時。
不能通過高考的,就通過家裏的關係。
沒有交通工具,的確是有些不方便。
而孫向陽則去找到剛剛成立的建築隊,讓他們抓緊去修路。
“那安裝呢?要不要再請人?”
“那好,我讓人去俞林。”
“還沒有,到俞林了,那邊給公社打了電話,剛剛公社來人通知,讓咱們派人去俞林領路,把設備拉迴來。”
聽到設備終於運來,孫向陽也莫名的鬆了口氣。
盡管從雙水灣到縣城的那條路經常修,但架不住是土路,拉煤的拖拉機一天跑好幾趟,碾壓出深深的車痕,而相比拉煤的拖拉機,那些拉設備的卡車明顯要更重。
如果不好好修一修,很容易陷進去出不來。
用陳書婷的話說,這些學習用品是用來獎勵那些學習好的學生。
“不用,這些設備雖然有一些型號我沒見過,但都有圖紙跟說明書,原理也是一樣的,當初在之前的研究所,那些設備不知道被拆了多少次,我閉著眼睛都能安裝上。”
“也行,我讓大隊長跟孫興武隊長跟你們一塊去。”
果不其然的是,當這種包工開始後,那些種地的社員,儼然把地當成自家的,每天早出晚歸,恨不能所有時間都待在地裏忙活。
除此之外,手裏有糧,心中不慌這個觀念仍舊深入人心,哪怕種地賺的少一點,可隻要換成糧食,仍舊有人心甘情願的種地。
況且,再過不久學校就可以使用了。
盡管沙老爺子沒少吹胡子瞪眼,但孫向陽卻能感受到,對方心裏其實是高興的。
就這樣,時間在雙水灣緩緩的流淌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