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舉國哀悼(完結)
1932年6月8日,距第一次淞滬會戰結束已一月有餘。上海城的天空被鉛灰色的陰霾所籠罩,壓抑的氛圍如同一塊沉重的巨石,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間。一大早,整座城市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牽引著,人們從大街小巷、各個角落傾城而出,一時間萬巷皆空,所有人的目的地隻有一個——閘北。今天,是為英雄劉國梁舉行葬禮的日子,這位為保衛上海而英勇獻身的義勇軍戰士,已然成為這座城市乃至整個民族心中的不朽豐碑。
北方義勇軍總隊石頭,副總隊錢龍、王春蘭,以及大隊長秦海、李定國、白勇等二十幾人,在接到消息的那一刻,心急如焚,星夜兼程。他們一路風餐露宿,顧不得旅途的疲憊,馬不停蹄地朝著上海趕來。抵達時,他們的衣衫滿是風塵,麵容憔悴,可眼神中流露出的悲慟與堅定,卻令人動容。與此同時,全國各界人士一千多人,懷著對英雄的崇敬與沉痛的緬懷,自發地從四麵八方匯聚於此。上海的民眾們更是傾城出動,他們自發地組成隊伍,全程護送這位拚死保衛上海的民族英雄。
十裏長街,人潮湧動,卻安靜得隻剩下沉重的腳步聲和隱隱的啜泣聲。街邊的店鋪紛紛關門歇業,懸掛起素白的挽聯,空氣中彌漫著焚燒紙錢的淡淡氣息。沒有專人維持秩序,老人、孩子,所有人都神情肅穆,靜靜地佇立在街道兩旁,目光緊緊追隨著緩緩前行的靈柩。他們的眼神中,飽含著敬重、不舍與無盡的哀傷,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隻為送別這位偉大的英雄。
“忠魂化作山河骨,浩氣長存萬古流。將軍,我來親自送送你。”一位操著濃厚湖南口音的老革命,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上前。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臉上寫滿了悲痛,眼眶紅腫,布滿血絲。他小心翼翼地將手中的花圈輕輕放在牌位前,動作輕柔得仿佛生怕驚擾到沉睡的英靈,嘴裏還喃喃自語,訴說著對英雄的敬仰與不舍。若是劉國梁泉下有知,知曉偉人親自前來送別,想必也能含笑九泉了。
“哎!國榮老弟,你這又是何苦呢,為何一定要如此決絕,選擇以身殉國,你讓老哥我情何以堪啊。你讓陶喆給我講的故事,我銘記於心,也深深明白你的意思。今日,我當著你的麵,鄭重宣布,從現在起,我將卸任十九路軍軍長之職。除非國家危難關頭再次需要,否則我蔡廷鍇此生絕不踏入政壇半步,國榮老弟,你可以安心地走了。”蔡廷鍇將軍麵色凝重,神情哀傷,緩緩走上前,雙手顫抖著送上花圈。隨後,他“啪”地一聲立正,身姿挺拔,莊重地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那軍禮飽含著他對戰友的敬重與不舍。最後,他緩緩摘下軍帽,動作遲緩而沉重,接著拔出腰間配槍,雙手捧著,鄭重地遞交給軍政部長何應欽,這一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解脫,卻又滿是無奈與不甘。
“賢初,你這又是何必呢,正值國家危難之際,你怎能就這樣離去!”校長看著蔡廷鍇交出兵權,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神情,那眼神中,既有惋惜,又似乎帶著幾分算計,讓人難以捉摸他此刻究竟是真的動了惻隱之心,還是另有打算。
“校長,我曾答應國榮,此生定要如他一般,一心抵禦外敵。你若執意要我率部前往江西,那我隻能選擇隱退。”蔡廷鍇挺直脊梁,目光堅定地直視著校長的眼睛,毫不退縮。戰爭的硝煙剛剛散去,內戰的陰雲卻又悄然籠罩。校長要求十九路軍開赴江西與我黨作戰,蔡廷鍇不願卷入內戰,毅然借此機會表明自己的態度,直接撂挑子不幹了。校長心裏明白,一旦蔡廷鍇離去,整個十九路軍就會如同一盤散沙,因為幾乎所有的軍官都會毫不猶豫地追隨他,脫下軍裝,離開部隊。
“既然你心意已決,我也不再勉強。有多少人跟著你離開,我可以不過問,但你必須兌現你的諾言。”校長沉思片刻,權衡利弊後心想,蔡廷鍇離開或許也好,如此一來,粵軍便失去了主心骨,也就難以再掀起太大的風浪了。
“校長請講。”蔡廷鍇神色平靜,靜靜地等待著校長的下文,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警惕。
“你帶著他們去熱河吧,協助東北軍收複東北失地。”校長思索一番後,緩緩開口說道,眼神中閃過一絲期待。
“正合我意,隻望校長念及同根同族之情,善待我粵軍的兄弟們。”離別之際,蔡將軍滿臉擔憂,迴過頭,鄭重地凝視著校長,再次囑咐道,眼神中滿是對部下的關切。
這邊的政要們在靈堂一側低聲商談國事,氣氛凝重而壓抑。而另一邊的義勇軍陣營裏,哭聲震天,一片悲戚。
“總隊啊!這才短短半年沒見,你怎麽就忍心拋下我們,不是說好要一起把小鬼子趕出中國嗎?”義勇軍的男性軍官中,大個兒哭得最為撕心裂肺,他雙手抱頭,蹲在地上,肩膀劇烈地顫抖著,那哭聲仿佛要將心中所有的悲痛都宣泄出來,甚至蓋過了一旁同樣悲痛欲絕的王春蘭的哭聲。
“你狗日的,哭這麽大聲幹嘛,總隊走得都不安生。”門神強忍著淚水,眼眶泛紅,抬手重重地拍了一下大個兒的後背,試圖讓他平複情緒。可實際上,他自己也是心裏憋悶得難受,想哭卻又拚命忍住。劉國梁曾對他說過,男兒有淚不輕彈,作為一名軍人,要堅強。但此刻,他的內心早已如刀絞一般。
秦明站在一旁,神色哀傷,時不時抬手假裝抹一下眼淚。其實,全場之中,隻有他一人知曉劉國梁並未犧牲的秘密。可這個秘密如同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他不能向任何人透露,這種滋味,別提有多煎熬了。
原來,當日植田謙吉送給劉國梁的信中,提醒他日本國內有人願保他性命,但條件是他必須前往日本。此事劉國梁隻告知了秦明,並叮囑他在合適的時候再告訴門神,意思是隻要南北兩支義勇軍總隊知道即可,千萬不能讓其他人知曉後泄露給日本軍方,否則劉國梁在日本將陷入極度危險的境地。劉國梁之所以選擇在戰爭結束後前往日本,是打算利用自己的先知能力,在日本攪亂局勢,阻止日本軍方完全把控政府。
原本葬禮計劃從簡,可沒想到校長特意交代,務必將葬禮辦成國葬,以彰顯對英雄的敬重。秦明得知這個消息時,內心五味雜陳,欲哭無淚。他暗自心想,要是司令知道自己的葬禮如此隆重,會作何感想呢?
“張小姐,你已經在這裏守了整整兩天兩夜了,身體會吃不消的,迴去休息一下吧。”秦明走到張珍身旁,輕聲勸道。張珍麵色蒼白如紙,身形消瘦,整個人仿佛被抽去了靈魂,隻剩下一具軀殼。
“沒事兒,讓我再陪陪他,再送他一程。”張珍頭也不抬,機械地迴答道,她的目光始終呆滯地盯著麵前的火盆,雙手不停地往裏麵扔紙錢,動作急促而慌亂,仿佛生怕火堆熄滅,一旦火滅了,就意味著她與劉國梁之間最後的聯係也將徹底斷絕。
“春蘭姐,你們先迴去休息吧,我和珍珍姐留在這兒守著。孩子們還小,長時間這樣熬著,身體受不了。喬亞鑫也參加了葬禮,和張珍一樣,在靈前守了一天一夜了。”王春蘭看著兩個已經在一旁疲憊地睡著的孩子,無奈地輕輕歎了口氣,眼中滿是心疼。她緩緩起身,腳步虛浮,帶著兩個孩子迴屋休息了。
畫麵一轉,來到日本東京都港區六本木的今井町邸。這是一座典型的日式庭院,精致的假山、潺潺的流水、錯落有致的櫻花樹,構成了一幅寧靜祥和的畫麵。然而,屋內的氣氛卻與這美景截然不同。
屋內茶香嫋嫋,劉國梁正與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坐在古樸的棋盤前對弈。棋盤上黑白棋子相互交錯,局勢看似膠著。旁邊,兩個身著豔麗和服的蘿莉妹子,邁著細碎的步伐,恭恭敬敬地為他們斟茶。她們低垂著眼簾,神情專注,動作輕柔,生怕驚擾到對弈的二人。
“老頭,你都悔了多少次棋了,還能不能好好玩?”劉國梁微微皺眉,端起茶杯,輕抿一口,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他放下茶杯,手指隨意地在棋盤邊緣輕輕敲擊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戲謔。
“八嘎,我可是救了你一命,悔幾步棋又何妨?”白發老者三井高棟吹胡子瞪眼,滿臉漲得通紅,活像一個任性的老頑童。他用力地將手中的棋子拍在棋盤上,發出“啪”的一聲脆響,震得棋盤微微晃動。
“你之前不是說,我幫你在股市裏選幾隻賺錢的股票,就算是報答你的救命之恩了嗎,怎麽現在還老拿這事兒說事?”劉國梁靠在椅背上,雙手抱在胸前,嘴角微微上揚,似笑非笑地看著三井高棟,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這個……你現在可是我孫女婿,讓著我老頭子幾步,不是應該的嗎?”三井高棟眼珠子一轉,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仿佛在為自己想出的這個理由而沾沾自喜。他伸手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須,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
“你可別亂講,我可從來沒答應做你孫女婿。我的家在中國,等時機成熟,我是一定要迴去的。”劉國梁故意板起臉,一本正經地說道。他微微眯起眼睛,仔細觀察著三井高棟的表情變化,試圖試探出這個老狐狸的底線。
“哎呀!爺爺,你們別再吵啦,每次下棋都要拌嘴。今天就放過他吧,讓他陪我出去逛街好不好嘛?”三井櫻子像一隻歡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從一旁跑了過來。她穿著一身鮮豔的洋裝,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自從劉國梁來到這裏,她便整天圍著他轉,《和平日報》的事務也全然拋在了腦後。她心裏總覺得,之前就是因為自己沒在劉國梁身邊,才讓乃月美子有了可乘之機。
“你小子,提上褲子就不認賬了?你倆天天同進同出,現在連軍部那幫家夥都知道了。我三井家族的臉麵還要不要了?”三井高棟氣得渾身發抖,手指著劉國梁,半天說不出話來。他的臉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活脫脫像一頭發怒的獅子。
劉國梁見勢不妙,趕緊站起身來,滿臉堆笑地打圓場:“哎,對外我又沒否認過。再說了,您老不就是看中我有點本事,能幫您在生意上出謀劃策嘛。過些日子,我把金融方麵的知識好好教給櫻子她爸爸,不就行了嘛。”說著,他走到三井高棟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試圖安撫這位怒氣衝衝的老爺子。
聽到劉國梁這麽說,三井高棟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一些。他冷哼一聲,說道:“他那榆木腦袋,能學會才怪。不然我也不會費這麽大勁救你。你一心想迴國,不就是為了搞錢買武器裝備,繼續和日本人對抗嗎?在這兒也一樣能做,而且我還能給你提供不少幫助呢。”三井高棟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自從一個月前與三井高棟相識,劉國梁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狡猾至極且精明過人。這老頭心思縝密,仿佛能看穿別人的心思。兩人一起喝茶下棋的日子裏,三井高棟總是時不時地給劉國梁一些小恩小惠,就像用糖果哄小孩一樣,目的就是讓他繼續為自己效力。
1932年6月8日,距第一次淞滬會戰結束已一月有餘。上海城的天空被鉛灰色的陰霾所籠罩,壓抑的氛圍如同一塊沉重的巨石,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間。一大早,整座城市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牽引著,人們從大街小巷、各個角落傾城而出,一時間萬巷皆空,所有人的目的地隻有一個——閘北。今天,是為英雄劉國梁舉行葬禮的日子,這位為保衛上海而英勇獻身的義勇軍戰士,已然成為這座城市乃至整個民族心中的不朽豐碑。
北方義勇軍總隊石頭,副總隊錢龍、王春蘭,以及大隊長秦海、李定國、白勇等二十幾人,在接到消息的那一刻,心急如焚,星夜兼程。他們一路風餐露宿,顧不得旅途的疲憊,馬不停蹄地朝著上海趕來。抵達時,他們的衣衫滿是風塵,麵容憔悴,可眼神中流露出的悲慟與堅定,卻令人動容。與此同時,全國各界人士一千多人,懷著對英雄的崇敬與沉痛的緬懷,自發地從四麵八方匯聚於此。上海的民眾們更是傾城出動,他們自發地組成隊伍,全程護送這位拚死保衛上海的民族英雄。
十裏長街,人潮湧動,卻安靜得隻剩下沉重的腳步聲和隱隱的啜泣聲。街邊的店鋪紛紛關門歇業,懸掛起素白的挽聯,空氣中彌漫著焚燒紙錢的淡淡氣息。沒有專人維持秩序,老人、孩子,所有人都神情肅穆,靜靜地佇立在街道兩旁,目光緊緊追隨著緩緩前行的靈柩。他們的眼神中,飽含著敬重、不舍與無盡的哀傷,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隻為送別這位偉大的英雄。
“忠魂化作山河骨,浩氣長存萬古流。將軍,我來親自送送你。”一位操著濃厚湖南口音的老革命,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上前。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臉上寫滿了悲痛,眼眶紅腫,布滿血絲。他小心翼翼地將手中的花圈輕輕放在牌位前,動作輕柔得仿佛生怕驚擾到沉睡的英靈,嘴裏還喃喃自語,訴說著對英雄的敬仰與不舍。若是劉國梁泉下有知,知曉偉人親自前來送別,想必也能含笑九泉了。
“哎!國榮老弟,你這又是何苦呢,為何一定要如此決絕,選擇以身殉國,你讓老哥我情何以堪啊。你讓陶喆給我講的故事,我銘記於心,也深深明白你的意思。今日,我當著你的麵,鄭重宣布,從現在起,我將卸任十九路軍軍長之職。除非國家危難關頭再次需要,否則我蔡廷鍇此生絕不踏入政壇半步,國榮老弟,你可以安心地走了。”蔡廷鍇將軍麵色凝重,神情哀傷,緩緩走上前,雙手顫抖著送上花圈。隨後,他“啪”地一聲立正,身姿挺拔,莊重地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那軍禮飽含著他對戰友的敬重與不舍。最後,他緩緩摘下軍帽,動作遲緩而沉重,接著拔出腰間配槍,雙手捧著,鄭重地遞交給軍政部長何應欽,這一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解脫,卻又滿是無奈與不甘。
“賢初,你這又是何必呢,正值國家危難之際,你怎能就這樣離去!”校長看著蔡廷鍇交出兵權,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神情,那眼神中,既有惋惜,又似乎帶著幾分算計,讓人難以捉摸他此刻究竟是真的動了惻隱之心,還是另有打算。
“校長,我曾答應國榮,此生定要如他一般,一心抵禦外敵。你若執意要我率部前往江西,那我隻能選擇隱退。”蔡廷鍇挺直脊梁,目光堅定地直視著校長的眼睛,毫不退縮。戰爭的硝煙剛剛散去,內戰的陰雲卻又悄然籠罩。校長要求十九路軍開赴江西與我黨作戰,蔡廷鍇不願卷入內戰,毅然借此機會表明自己的態度,直接撂挑子不幹了。校長心裏明白,一旦蔡廷鍇離去,整個十九路軍就會如同一盤散沙,因為幾乎所有的軍官都會毫不猶豫地追隨他,脫下軍裝,離開部隊。
“既然你心意已決,我也不再勉強。有多少人跟著你離開,我可以不過問,但你必須兌現你的諾言。”校長沉思片刻,權衡利弊後心想,蔡廷鍇離開或許也好,如此一來,粵軍便失去了主心骨,也就難以再掀起太大的風浪了。
“校長請講。”蔡廷鍇神色平靜,靜靜地等待著校長的下文,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警惕。
“你帶著他們去熱河吧,協助東北軍收複東北失地。”校長思索一番後,緩緩開口說道,眼神中閃過一絲期待。
“正合我意,隻望校長念及同根同族之情,善待我粵軍的兄弟們。”離別之際,蔡將軍滿臉擔憂,迴過頭,鄭重地凝視著校長,再次囑咐道,眼神中滿是對部下的關切。
這邊的政要們在靈堂一側低聲商談國事,氣氛凝重而壓抑。而另一邊的義勇軍陣營裏,哭聲震天,一片悲戚。
“總隊啊!這才短短半年沒見,你怎麽就忍心拋下我們,不是說好要一起把小鬼子趕出中國嗎?”義勇軍的男性軍官中,大個兒哭得最為撕心裂肺,他雙手抱頭,蹲在地上,肩膀劇烈地顫抖著,那哭聲仿佛要將心中所有的悲痛都宣泄出來,甚至蓋過了一旁同樣悲痛欲絕的王春蘭的哭聲。
“你狗日的,哭這麽大聲幹嘛,總隊走得都不安生。”門神強忍著淚水,眼眶泛紅,抬手重重地拍了一下大個兒的後背,試圖讓他平複情緒。可實際上,他自己也是心裏憋悶得難受,想哭卻又拚命忍住。劉國梁曾對他說過,男兒有淚不輕彈,作為一名軍人,要堅強。但此刻,他的內心早已如刀絞一般。
秦明站在一旁,神色哀傷,時不時抬手假裝抹一下眼淚。其實,全場之中,隻有他一人知曉劉國梁並未犧牲的秘密。可這個秘密如同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他不能向任何人透露,這種滋味,別提有多煎熬了。
原來,當日植田謙吉送給劉國梁的信中,提醒他日本國內有人願保他性命,但條件是他必須前往日本。此事劉國梁隻告知了秦明,並叮囑他在合適的時候再告訴門神,意思是隻要南北兩支義勇軍總隊知道即可,千萬不能讓其他人知曉後泄露給日本軍方,否則劉國梁在日本將陷入極度危險的境地。劉國梁之所以選擇在戰爭結束後前往日本,是打算利用自己的先知能力,在日本攪亂局勢,阻止日本軍方完全把控政府。
原本葬禮計劃從簡,可沒想到校長特意交代,務必將葬禮辦成國葬,以彰顯對英雄的敬重。秦明得知這個消息時,內心五味雜陳,欲哭無淚。他暗自心想,要是司令知道自己的葬禮如此隆重,會作何感想呢?
“張小姐,你已經在這裏守了整整兩天兩夜了,身體會吃不消的,迴去休息一下吧。”秦明走到張珍身旁,輕聲勸道。張珍麵色蒼白如紙,身形消瘦,整個人仿佛被抽去了靈魂,隻剩下一具軀殼。
“沒事兒,讓我再陪陪他,再送他一程。”張珍頭也不抬,機械地迴答道,她的目光始終呆滯地盯著麵前的火盆,雙手不停地往裏麵扔紙錢,動作急促而慌亂,仿佛生怕火堆熄滅,一旦火滅了,就意味著她與劉國梁之間最後的聯係也將徹底斷絕。
“春蘭姐,你們先迴去休息吧,我和珍珍姐留在這兒守著。孩子們還小,長時間這樣熬著,身體受不了。喬亞鑫也參加了葬禮,和張珍一樣,在靈前守了一天一夜了。”王春蘭看著兩個已經在一旁疲憊地睡著的孩子,無奈地輕輕歎了口氣,眼中滿是心疼。她緩緩起身,腳步虛浮,帶著兩個孩子迴屋休息了。
畫麵一轉,來到日本東京都港區六本木的今井町邸。這是一座典型的日式庭院,精致的假山、潺潺的流水、錯落有致的櫻花樹,構成了一幅寧靜祥和的畫麵。然而,屋內的氣氛卻與這美景截然不同。
屋內茶香嫋嫋,劉國梁正與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坐在古樸的棋盤前對弈。棋盤上黑白棋子相互交錯,局勢看似膠著。旁邊,兩個身著豔麗和服的蘿莉妹子,邁著細碎的步伐,恭恭敬敬地為他們斟茶。她們低垂著眼簾,神情專注,動作輕柔,生怕驚擾到對弈的二人。
“老頭,你都悔了多少次棋了,還能不能好好玩?”劉國梁微微皺眉,端起茶杯,輕抿一口,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他放下茶杯,手指隨意地在棋盤邊緣輕輕敲擊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戲謔。
“八嘎,我可是救了你一命,悔幾步棋又何妨?”白發老者三井高棟吹胡子瞪眼,滿臉漲得通紅,活像一個任性的老頑童。他用力地將手中的棋子拍在棋盤上,發出“啪”的一聲脆響,震得棋盤微微晃動。
“你之前不是說,我幫你在股市裏選幾隻賺錢的股票,就算是報答你的救命之恩了嗎,怎麽現在還老拿這事兒說事?”劉國梁靠在椅背上,雙手抱在胸前,嘴角微微上揚,似笑非笑地看著三井高棟,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這個……你現在可是我孫女婿,讓著我老頭子幾步,不是應該的嗎?”三井高棟眼珠子一轉,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仿佛在為自己想出的這個理由而沾沾自喜。他伸手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須,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
“你可別亂講,我可從來沒答應做你孫女婿。我的家在中國,等時機成熟,我是一定要迴去的。”劉國梁故意板起臉,一本正經地說道。他微微眯起眼睛,仔細觀察著三井高棟的表情變化,試圖試探出這個老狐狸的底線。
“哎呀!爺爺,你們別再吵啦,每次下棋都要拌嘴。今天就放過他吧,讓他陪我出去逛街好不好嘛?”三井櫻子像一隻歡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從一旁跑了過來。她穿著一身鮮豔的洋裝,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自從劉國梁來到這裏,她便整天圍著他轉,《和平日報》的事務也全然拋在了腦後。她心裏總覺得,之前就是因為自己沒在劉國梁身邊,才讓乃月美子有了可乘之機。
“你小子,提上褲子就不認賬了?你倆天天同進同出,現在連軍部那幫家夥都知道了。我三井家族的臉麵還要不要了?”三井高棟氣得渾身發抖,手指著劉國梁,半天說不出話來。他的臉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活脫脫像一頭發怒的獅子。
劉國梁見勢不妙,趕緊站起身來,滿臉堆笑地打圓場:“哎,對外我又沒否認過。再說了,您老不就是看中我有點本事,能幫您在生意上出謀劃策嘛。過些日子,我把金融方麵的知識好好教給櫻子她爸爸,不就行了嘛。”說著,他走到三井高棟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試圖安撫這位怒氣衝衝的老爺子。
聽到劉國梁這麽說,三井高棟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一些。他冷哼一聲,說道:“他那榆木腦袋,能學會才怪。不然我也不會費這麽大勁救你。你一心想迴國,不就是為了搞錢買武器裝備,繼續和日本人對抗嗎?在這兒也一樣能做,而且我還能給你提供不少幫助呢。”三井高棟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自從一個月前與三井高棟相識,劉國梁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狡猾至極且精明過人。這老頭心思縝密,仿佛能看穿別人的心思。兩人一起喝茶下棋的日子裏,三井高棟總是時不時地給劉國梁一些小恩小惠,就像用糖果哄小孩一樣,目的就是讓他繼續為自己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