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陽村山路間的軍營外,看守的將士沒有阻攔蒼南城城主呂謙麟和降魔殿第九正司參洺的到來。
呂謙麟腳步匆匆地走到了中軍帳外,可是通報的護衛卻過了許久都隻說盤戈大大將軍還在與幾位將軍大人商議對策,所以呂謙麟隻能始終站在營帳外等候,倒是參洺被準許走入帳中,與其他幾位降魔殿正司一同參與行軍策略的商討。
參洺走入營帳,除了圍在堪輿圖前的幾位披掛重甲的將軍外,還有三位同樣身穿紫色官服的降魔殿中人站在營帳角落,雖然盤戈給足了禮數準許降魔殿一同參與商議,但向來不願意摻和廟堂之事的降魔殿也識趣地始終旁觀,隻需要最終執行陛下的旨意便是了。
看見了第九正司的到來,其餘幾位降魔殿正司都有些意外,但也還是神色肅穆,參洺與輕輕點頭的盤戈行過一禮,便走到了幾位正司身邊。
此次主領降魔殿中人行事的第七正司看向參洺低聲問道:“你怎麽來了?”
降魔殿中的十八位正司之間,除了第一正司和第二正司地位超然以外,其餘正司並無職位高低之分,雖然如今第三正司唳鈞也因為就任京城主壇而多了些權勢地位,可其他正司依舊是平職同責,所以參洺雖然是第九正司,卻並不需要對第七正司執下屬之禮。
參洺雙眼看向不遠處繪滿行軍路線的堪輿圖,低聲迴道:“朝廷給你們的旨意是什麽?”
此時已經到了所有事情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時候,所以第七正司也無需再隱瞞,他緩緩說道:“降魔殿需要在大軍壓境之時偷偷潛入賦陽村中搜尋那位‘地藏顧枝’的行蹤,若是能夠隻讓大軍作為壓迫震懾所用,而依靠降魔殿找到並勸動那位隱姓埋名的武道宗師,自然再好不過,如果沒辦法,就要作為大軍開拔的先鋒,率先與那‘地藏顧枝’動手。”
參洺微微皺眉,問道:“這道旨意是直接給到你們三人,還是唳鈞通過降魔殿發布的任務?”第七正司歎了口氣,說道:“旨意直接送到了言封城的降魔殿外,我不得不接。”
參洺不解道:“從來沒有過旨意越過京城主壇直接傳達至降魔殿正司手中的先例,為何要刻意避開京城主壇?”第七正司看向參洺,說道:“你知道為什麽的。”
參洺自然知道為什麽,因為唳鈞絕對不會答應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那位第三正司大人可不是與冀央和麟書那樣出身武林的江湖人,而是當年曾在前朝擔任將軍的朝臣,所以唳鈞若是得到了這道旨意,定要與皇帝陛下直言進諫,那時陛下和朝廷就無法如此輕易地調動降魔殿。
可是若旨意直接送至地方降魔殿,隻能通過京城主壇與朝廷廟堂討價還價的幾位正司便不得不接過旨意,而且,今日受命來此的幾位降魔殿正司,無一不是十八位正司中武道修為的佼佼者,擺明了朝廷也是有意為之,無論目的真的隻是為了借助降魔殿的力量逼迫那位“地藏顧枝”,還是和傳言那樣要削弱日漸離心的降魔殿,都是一舉多得的好主意。
降魔殿即便再地位超然權勢獨到,也終究隻是奇星島王朝的座下機構,隻要還在奇星皇帝的治下,便都要遵循旨意,所以今日降魔殿不得不卷入這場逼迫之事中,還隻能作為旁觀者和衝鋒在前的先鋒。
此時的降魔殿,不再隻是那一個負責裁決審判的陰森衙門,而是象征著奇星島王朝所掌握在手中的武林勢力,這便是降魔殿想要將武林江湖也納入督察之中的自食其果。
盤戈和幾位將軍的商議已經結束,他看向降魔殿的正司,問道:“幾位大人可有其他見解?”第七正司搖搖頭,盤戈便不再言語,揮揮手示意幾位將軍可以先行退下去早做準備。
然後盤戈坐在椅子上,突然想起了什麽,看向參洺問道:“第九正司大人,是與呂城主一起來的?”參洺上前一步拱手抱拳道:“迴大將軍的話,呂城主如今就在帳外等候。”
盤戈揉了揉眉頭,招招手示意身旁的護衛道:“請呂城主進來吧。”護衛聽命走出帳外,幾位降魔殿正司也識趣地告辭,盤戈沒有多說什麽,隻是點點頭。
營帳門簾掀開,幾位降魔殿正司走了出去,呂謙麟愁眉不展邁步走進營帳。
呂謙麟看著坐在堪輿圖下的盤戈,畢恭畢敬地行禮道:“蒼南城城主呂謙麟,見過大將軍。”盤戈抬眼看向呂謙麟,聲音低沉道:“呂城主,我記得我們已經說過此事了,難道呂城主又想起了什麽忘記的事情,要來教我大軍行事?”
呂謙麟直起身子,還是沒有絲毫畏懼,直言道:“請大將軍三思而行。”
盤戈揮揮手道:“呂謙麟,此事已經沒有轉圜退卻的餘地了,這是皇帝陛下的旨意,本就與你蒼南城城主府無關的事情,莫非你還要抗旨不成?”
盤戈不願再與呂謙麟多做糾纏,他知道眼前這個在官場上聲名鵲起的後起之秀將來定是能在廟堂中樞也有些舉足輕重的位置,即便位居內閣之中也不是不可能,可是如今他終究隻是一個小小的城主,能夠站在自己這位大將軍的麵前多說幾句話就已經算是自己對他的看重了,更不可能在大軍壓境的緊迫之時還耗費時間去聽一些無關緊要的勸諫。
呂謙麟沒有退卻,看向盤戈的雙眼繼續說道:“大將軍,下官自然不敢置喙陛下的旨意,更不敢做出抗旨之事。可一個小小賦陽村怎何至於要如此聲勢浩蕩的大軍壓境,此時正值魔君‘死而複生’的亂世前兆時機,如此作為怕是要引起百姓的懼怕和恐慌,大軍圍堵此處已是興師動眾,若是真的開拔行軍,豈不是要讓天下人都以為朝廷容不下一座偏居山野的小小村落?”
盤戈冷笑一聲,看著呂謙麟說道:“呂城主真的好一番能說會道,莫不是以為如今大軍已經蓄勢待發了,還能夠因了城主大人的三言兩語就輕易退卻不成?那豈不是更大的笑話,原來我奇星島王朝的精銳大軍,還不敢直麵一個小山村?”
呂謙麟唿出一口氣,緩緩道:“賦陽村不能動。”盤戈冷哼一聲,神色冷漠看著呂謙麟。
呂謙麟上前一步,聲音急切道:“賦陽村是安國公的祖籍故地!莫非朝廷還要在先生辭世之後,擾亂其故鄉安寧?”盤戈神色微變,但隨即就猛地一拍身前的身子,一聲巨響驚得呂謙麟下意識退後了一步。
盤戈站起身麵容猙獰低吼道:“呂謙麟!莫要在此危言聳聽,今日你所說的話不僅僭越失禮,還有抗旨之嫌,若是你還要繼續這般胡言亂語,那我今日便要先將你拿下,聽候陛下發落。”
呂謙麟自知失言,即便自己意識到了賦陽村是魏崇陽的祖籍故地,也不該在此時當著盤戈的麵這般直白言語,否則便是要將不敬已逝安國公的罪名安在了整座朝廷的身上,這可是動搖奇星島王朝根本的大罪!
呂謙麟神色糾結,還是低聲呢喃道:“可是,若今日大軍真的闖入了賦陽村,那麽一切就覆水難收了,王朝要背負責任,更要受了全天下江湖人的指責,即便那位‘地藏顧枝’真的願意出山又如何,奇星島王朝就能完全將這位隱居山林的武道宗師掌握在手中了?是以賦陽村百姓的性命來逼迫,那位武道宗師豈會真的心甘情願?”
盤戈眼神冰冷看著呂謙麟,一字一句緩緩道:“呂謙麟。直到此時你這個聰明人還看不明白為何要這般興師動眾嗎?難道真的隻是為了一個‘地藏顧枝’?不,奇星島王朝要的,是那個江湖人中的天下第一,奇星島的旗幟下,要有全天下所有江湖人的民心所向。”
呂謙麟皺著眉輕輕搖頭,說道:“奇星島能夠有今日之複興,依靠的不是什麽所向無敵的武道宗師,也不是意氣風發甘願赴湯蹈火的江湖人,而是所有還願意相信奇星島旗幟仍舊能夠飄搖汪洋中之上的人心,奇星島新政的根本何在?就是這哪怕千瘡百孔卻依舊願意舍棄此身自由為王朝興複添磚加瓦的天下民心,是看著豪閥氏族轟然傾塌便明白王朝能夠為奇星島帶來屬於天下人的真正自由,所以百姓們追隨著奇星島的旗幟,心甘情願。”
呂謙麟一揮手指向營帳外,他神色悲苦,聲音顫抖說道:“可今日,若是在王朝百廢待興之時出了這般圍剿逼迫之事,此前朝廷所給予天下人的所有暢想都要不攻自破,就連好不容易縫補起來的人心還要再次支離破碎,那時便不再隻是如何收攏民心的問題了,而是奇星島將要重新搭建的王朝恐怕都搖搖欲墜,還何談在未來的亂世中安然無恙,護佑整座島嶼太平?”
呂謙麟的話語沒有了相較爭鬥的心思,而隻是這位“小小”的城主發自肺腑的所有治政理念根本所在,呂謙麟此時已經放棄了去做那阻止大軍圍剿逼迫賦陽村的事情,因為他知道,皇帝陛下和廟堂中樞深思熟慮下做出此舉定是為了那不久後便要到來的亂世在做後手準備,可是呂謙麟也明白,一旦此事真的發生了,那麽朝廷此前為魔君“死而複生”而在奇星島民心之間所作的縫補便要功虧一簣。
除非,呂謙麟嘴角露出苦笑,他心中清楚,皇帝陛下此時為何還在光明島尚未迴朝,因為在此事中將要做出犧牲的,不隻是那位無可奈何的武道宗師,也不隻是無辜遭逢大難的賦陽村村民,還有朝廷中許多甘願為了王朝大業赴湯蹈火的忠臣。
所以想要破解眼前的困局,呂謙麟做最壞的打算,便是除非要整座島嶼都將賦陽村都當作從未存在過,而今日發生在此的所有事情,便任由傳聞和故事隨意編撰,終究遠離了真相。
盤戈看著呂謙麟,揮揮手,身旁的護衛將這位言語僭越的城主大人綁了起來,呂謙麟神色茫然,耳中聽見中軍營帳外的戰鼓敲響,轟隆隆地砸在人心上。
盤戈邁步走向營帳門簾,路過呂謙麟身旁的時候,這位從當年傾覆戰亂的血與火中崛起的大將軍低聲說道:“呂謙麟,也許你所說的一切都言之有理,可難道陛下就看不透這麽簡單的事情嗎?難道整座奇星島王朝的朝廷都是傻子,隻有你呂謙麟一個人旁觀者清?呂謙麟,也許隻有等到你有朝一日站在了更高的地方,才能夠明白如今發生的一切,究竟是不是三兩句所謂的‘諫言’便可以義正詞嚴的?”
盤戈走出營帳,跨上馬背,親自率領親軍去往賦陽村,身後還有降魔殿的幾位正司相隨,雖然大軍已經圍住了整座賦陽村,但盤戈也不是隻知道衝鋒陷陣的莽夫,若是能夠不動用大軍自然再好不過,至少要先見過了那位大名鼎鼎的“地藏顧枝”再說。
看著降魔殿的紫色官服,盤戈想起了當年他第一次來到奇星島南境見到的那位第一正司冀央,那也是他第一次聽聞“地藏顧枝”的名字,而此後那個名字便傳遍了整座汪洋。
“地藏顧枝”,是奇星島民族的英雄,更是奇星島能夠有如今複興的精神旗幟所在。
盤戈來到村頭,等候多時的劉村長上前跪倒在地行禮喊道:“草民參見大將軍。”
盤戈居高臨下看著劉村長,開門見山問道“‘地藏顧枝’何在?”
劉村長抬起頭,神色茫然喃喃道:“‘地藏顧枝’?”盤戈抬眼看向遠處的青瀲山,神色冷淡說道:“莫非你是要告訴我,你們整座村子都不知道那位大名鼎鼎的武道宗師就在村子裏?”
劉村長神色劇變,一瞬間他就明白了盤戈所說的“地藏顧枝”是誰,他強壓下心中的猜測和驚詫,迴道:“迴稟大人,賦陽村確實有一位少年顧枝,可那人不過是蒼南城中的一個尋常木匠,此時並未在村子裏。”
盤戈垂眼看向神色不像作偽的劉村長,盤戈低聲自語道:“看來那位隱姓埋名的宗師,還真是打定了主意要大隱隱於市啊,就連出身的故地都全然不知曉他的真實身份。”
盤戈問道:“不在村子裏?”劉村長點點頭說道:“是,顧枝已經有一年多未曾迴到村子裏來,想來是城裏的生意太過忙碌,所以難以迴鄉。”
盤戈點點頭,眼神戲謔道:“是嗎?可據我所知,那位蒼南城泥陽巷的木匠,可是也已經離開蒼南城一年有餘了,莫不是還在別處有買賣要做?”
劉村長再次拜倒在地,高聲應道:“草民並不知道顧枝如今下落何處,隻知他在蒼南城中的生意,其他一無所知了。”
盤戈不再多說,揮揮手,然後一夾馬腹當先走入賦陽村,他高聲喊道:“搜!”
話音落下,跟隨在身後的護衛便湧入了賦陽村中,盤戈在村口處抬頭看了一眼懸掛在村門上的匾額,他微微皺眉,然後收迴視線。
劉村長還跪在地上,感受到高頭大馬從自己身旁走過,還有數不清的披甲將士闖入了村子裏,他直起身子,神色茫然,卻還是高聲喊道:“顧枝此時並不在村子裏,請大將軍三思而行!”盤戈置若罔聞。
馬蹄踏入村口,遠處山間小路走來兩個少年身影。
一把刀突然落在了所有人的身前,煙塵四起。
呂謙麟腳步匆匆地走到了中軍帳外,可是通報的護衛卻過了許久都隻說盤戈大大將軍還在與幾位將軍大人商議對策,所以呂謙麟隻能始終站在營帳外等候,倒是參洺被準許走入帳中,與其他幾位降魔殿正司一同參與行軍策略的商討。
參洺走入營帳,除了圍在堪輿圖前的幾位披掛重甲的將軍外,還有三位同樣身穿紫色官服的降魔殿中人站在營帳角落,雖然盤戈給足了禮數準許降魔殿一同參與商議,但向來不願意摻和廟堂之事的降魔殿也識趣地始終旁觀,隻需要最終執行陛下的旨意便是了。
看見了第九正司的到來,其餘幾位降魔殿正司都有些意外,但也還是神色肅穆,參洺與輕輕點頭的盤戈行過一禮,便走到了幾位正司身邊。
此次主領降魔殿中人行事的第七正司看向參洺低聲問道:“你怎麽來了?”
降魔殿中的十八位正司之間,除了第一正司和第二正司地位超然以外,其餘正司並無職位高低之分,雖然如今第三正司唳鈞也因為就任京城主壇而多了些權勢地位,可其他正司依舊是平職同責,所以參洺雖然是第九正司,卻並不需要對第七正司執下屬之禮。
參洺雙眼看向不遠處繪滿行軍路線的堪輿圖,低聲迴道:“朝廷給你們的旨意是什麽?”
此時已經到了所有事情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時候,所以第七正司也無需再隱瞞,他緩緩說道:“降魔殿需要在大軍壓境之時偷偷潛入賦陽村中搜尋那位‘地藏顧枝’的行蹤,若是能夠隻讓大軍作為壓迫震懾所用,而依靠降魔殿找到並勸動那位隱姓埋名的武道宗師,自然再好不過,如果沒辦法,就要作為大軍開拔的先鋒,率先與那‘地藏顧枝’動手。”
參洺微微皺眉,問道:“這道旨意是直接給到你們三人,還是唳鈞通過降魔殿發布的任務?”第七正司歎了口氣,說道:“旨意直接送到了言封城的降魔殿外,我不得不接。”
參洺不解道:“從來沒有過旨意越過京城主壇直接傳達至降魔殿正司手中的先例,為何要刻意避開京城主壇?”第七正司看向參洺,說道:“你知道為什麽的。”
參洺自然知道為什麽,因為唳鈞絕對不會答應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那位第三正司大人可不是與冀央和麟書那樣出身武林的江湖人,而是當年曾在前朝擔任將軍的朝臣,所以唳鈞若是得到了這道旨意,定要與皇帝陛下直言進諫,那時陛下和朝廷就無法如此輕易地調動降魔殿。
可是若旨意直接送至地方降魔殿,隻能通過京城主壇與朝廷廟堂討價還價的幾位正司便不得不接過旨意,而且,今日受命來此的幾位降魔殿正司,無一不是十八位正司中武道修為的佼佼者,擺明了朝廷也是有意為之,無論目的真的隻是為了借助降魔殿的力量逼迫那位“地藏顧枝”,還是和傳言那樣要削弱日漸離心的降魔殿,都是一舉多得的好主意。
降魔殿即便再地位超然權勢獨到,也終究隻是奇星島王朝的座下機構,隻要還在奇星皇帝的治下,便都要遵循旨意,所以今日降魔殿不得不卷入這場逼迫之事中,還隻能作為旁觀者和衝鋒在前的先鋒。
此時的降魔殿,不再隻是那一個負責裁決審判的陰森衙門,而是象征著奇星島王朝所掌握在手中的武林勢力,這便是降魔殿想要將武林江湖也納入督察之中的自食其果。
盤戈和幾位將軍的商議已經結束,他看向降魔殿的正司,問道:“幾位大人可有其他見解?”第七正司搖搖頭,盤戈便不再言語,揮揮手示意幾位將軍可以先行退下去早做準備。
然後盤戈坐在椅子上,突然想起了什麽,看向參洺問道:“第九正司大人,是與呂城主一起來的?”參洺上前一步拱手抱拳道:“迴大將軍的話,呂城主如今就在帳外等候。”
盤戈揉了揉眉頭,招招手示意身旁的護衛道:“請呂城主進來吧。”護衛聽命走出帳外,幾位降魔殿正司也識趣地告辭,盤戈沒有多說什麽,隻是點點頭。
營帳門簾掀開,幾位降魔殿正司走了出去,呂謙麟愁眉不展邁步走進營帳。
呂謙麟看著坐在堪輿圖下的盤戈,畢恭畢敬地行禮道:“蒼南城城主呂謙麟,見過大將軍。”盤戈抬眼看向呂謙麟,聲音低沉道:“呂城主,我記得我們已經說過此事了,難道呂城主又想起了什麽忘記的事情,要來教我大軍行事?”
呂謙麟直起身子,還是沒有絲毫畏懼,直言道:“請大將軍三思而行。”
盤戈揮揮手道:“呂謙麟,此事已經沒有轉圜退卻的餘地了,這是皇帝陛下的旨意,本就與你蒼南城城主府無關的事情,莫非你還要抗旨不成?”
盤戈不願再與呂謙麟多做糾纏,他知道眼前這個在官場上聲名鵲起的後起之秀將來定是能在廟堂中樞也有些舉足輕重的位置,即便位居內閣之中也不是不可能,可是如今他終究隻是一個小小的城主,能夠站在自己這位大將軍的麵前多說幾句話就已經算是自己對他的看重了,更不可能在大軍壓境的緊迫之時還耗費時間去聽一些無關緊要的勸諫。
呂謙麟沒有退卻,看向盤戈的雙眼繼續說道:“大將軍,下官自然不敢置喙陛下的旨意,更不敢做出抗旨之事。可一個小小賦陽村怎何至於要如此聲勢浩蕩的大軍壓境,此時正值魔君‘死而複生’的亂世前兆時機,如此作為怕是要引起百姓的懼怕和恐慌,大軍圍堵此處已是興師動眾,若是真的開拔行軍,豈不是要讓天下人都以為朝廷容不下一座偏居山野的小小村落?”
盤戈冷笑一聲,看著呂謙麟說道:“呂城主真的好一番能說會道,莫不是以為如今大軍已經蓄勢待發了,還能夠因了城主大人的三言兩語就輕易退卻不成?那豈不是更大的笑話,原來我奇星島王朝的精銳大軍,還不敢直麵一個小山村?”
呂謙麟唿出一口氣,緩緩道:“賦陽村不能動。”盤戈冷哼一聲,神色冷漠看著呂謙麟。
呂謙麟上前一步,聲音急切道:“賦陽村是安國公的祖籍故地!莫非朝廷還要在先生辭世之後,擾亂其故鄉安寧?”盤戈神色微變,但隨即就猛地一拍身前的身子,一聲巨響驚得呂謙麟下意識退後了一步。
盤戈站起身麵容猙獰低吼道:“呂謙麟!莫要在此危言聳聽,今日你所說的話不僅僭越失禮,還有抗旨之嫌,若是你還要繼續這般胡言亂語,那我今日便要先將你拿下,聽候陛下發落。”
呂謙麟自知失言,即便自己意識到了賦陽村是魏崇陽的祖籍故地,也不該在此時當著盤戈的麵這般直白言語,否則便是要將不敬已逝安國公的罪名安在了整座朝廷的身上,這可是動搖奇星島王朝根本的大罪!
呂謙麟神色糾結,還是低聲呢喃道:“可是,若今日大軍真的闖入了賦陽村,那麽一切就覆水難收了,王朝要背負責任,更要受了全天下江湖人的指責,即便那位‘地藏顧枝’真的願意出山又如何,奇星島王朝就能完全將這位隱居山林的武道宗師掌握在手中了?是以賦陽村百姓的性命來逼迫,那位武道宗師豈會真的心甘情願?”
盤戈眼神冰冷看著呂謙麟,一字一句緩緩道:“呂謙麟。直到此時你這個聰明人還看不明白為何要這般興師動眾嗎?難道真的隻是為了一個‘地藏顧枝’?不,奇星島王朝要的,是那個江湖人中的天下第一,奇星島的旗幟下,要有全天下所有江湖人的民心所向。”
呂謙麟皺著眉輕輕搖頭,說道:“奇星島能夠有今日之複興,依靠的不是什麽所向無敵的武道宗師,也不是意氣風發甘願赴湯蹈火的江湖人,而是所有還願意相信奇星島旗幟仍舊能夠飄搖汪洋中之上的人心,奇星島新政的根本何在?就是這哪怕千瘡百孔卻依舊願意舍棄此身自由為王朝興複添磚加瓦的天下民心,是看著豪閥氏族轟然傾塌便明白王朝能夠為奇星島帶來屬於天下人的真正自由,所以百姓們追隨著奇星島的旗幟,心甘情願。”
呂謙麟一揮手指向營帳外,他神色悲苦,聲音顫抖說道:“可今日,若是在王朝百廢待興之時出了這般圍剿逼迫之事,此前朝廷所給予天下人的所有暢想都要不攻自破,就連好不容易縫補起來的人心還要再次支離破碎,那時便不再隻是如何收攏民心的問題了,而是奇星島將要重新搭建的王朝恐怕都搖搖欲墜,還何談在未來的亂世中安然無恙,護佑整座島嶼太平?”
呂謙麟的話語沒有了相較爭鬥的心思,而隻是這位“小小”的城主發自肺腑的所有治政理念根本所在,呂謙麟此時已經放棄了去做那阻止大軍圍剿逼迫賦陽村的事情,因為他知道,皇帝陛下和廟堂中樞深思熟慮下做出此舉定是為了那不久後便要到來的亂世在做後手準備,可是呂謙麟也明白,一旦此事真的發生了,那麽朝廷此前為魔君“死而複生”而在奇星島民心之間所作的縫補便要功虧一簣。
除非,呂謙麟嘴角露出苦笑,他心中清楚,皇帝陛下此時為何還在光明島尚未迴朝,因為在此事中將要做出犧牲的,不隻是那位無可奈何的武道宗師,也不隻是無辜遭逢大難的賦陽村村民,還有朝廷中許多甘願為了王朝大業赴湯蹈火的忠臣。
所以想要破解眼前的困局,呂謙麟做最壞的打算,便是除非要整座島嶼都將賦陽村都當作從未存在過,而今日發生在此的所有事情,便任由傳聞和故事隨意編撰,終究遠離了真相。
盤戈看著呂謙麟,揮揮手,身旁的護衛將這位言語僭越的城主大人綁了起來,呂謙麟神色茫然,耳中聽見中軍營帳外的戰鼓敲響,轟隆隆地砸在人心上。
盤戈邁步走向營帳門簾,路過呂謙麟身旁的時候,這位從當年傾覆戰亂的血與火中崛起的大將軍低聲說道:“呂謙麟,也許你所說的一切都言之有理,可難道陛下就看不透這麽簡單的事情嗎?難道整座奇星島王朝的朝廷都是傻子,隻有你呂謙麟一個人旁觀者清?呂謙麟,也許隻有等到你有朝一日站在了更高的地方,才能夠明白如今發生的一切,究竟是不是三兩句所謂的‘諫言’便可以義正詞嚴的?”
盤戈走出營帳,跨上馬背,親自率領親軍去往賦陽村,身後還有降魔殿的幾位正司相隨,雖然大軍已經圍住了整座賦陽村,但盤戈也不是隻知道衝鋒陷陣的莽夫,若是能夠不動用大軍自然再好不過,至少要先見過了那位大名鼎鼎的“地藏顧枝”再說。
看著降魔殿的紫色官服,盤戈想起了當年他第一次來到奇星島南境見到的那位第一正司冀央,那也是他第一次聽聞“地藏顧枝”的名字,而此後那個名字便傳遍了整座汪洋。
“地藏顧枝”,是奇星島民族的英雄,更是奇星島能夠有如今複興的精神旗幟所在。
盤戈來到村頭,等候多時的劉村長上前跪倒在地行禮喊道:“草民參見大將軍。”
盤戈居高臨下看著劉村長,開門見山問道“‘地藏顧枝’何在?”
劉村長抬起頭,神色茫然喃喃道:“‘地藏顧枝’?”盤戈抬眼看向遠處的青瀲山,神色冷淡說道:“莫非你是要告訴我,你們整座村子都不知道那位大名鼎鼎的武道宗師就在村子裏?”
劉村長神色劇變,一瞬間他就明白了盤戈所說的“地藏顧枝”是誰,他強壓下心中的猜測和驚詫,迴道:“迴稟大人,賦陽村確實有一位少年顧枝,可那人不過是蒼南城中的一個尋常木匠,此時並未在村子裏。”
盤戈垂眼看向神色不像作偽的劉村長,盤戈低聲自語道:“看來那位隱姓埋名的宗師,還真是打定了主意要大隱隱於市啊,就連出身的故地都全然不知曉他的真實身份。”
盤戈問道:“不在村子裏?”劉村長點點頭說道:“是,顧枝已經有一年多未曾迴到村子裏來,想來是城裏的生意太過忙碌,所以難以迴鄉。”
盤戈點點頭,眼神戲謔道:“是嗎?可據我所知,那位蒼南城泥陽巷的木匠,可是也已經離開蒼南城一年有餘了,莫不是還在別處有買賣要做?”
劉村長再次拜倒在地,高聲應道:“草民並不知道顧枝如今下落何處,隻知他在蒼南城中的生意,其他一無所知了。”
盤戈不再多說,揮揮手,然後一夾馬腹當先走入賦陽村,他高聲喊道:“搜!”
話音落下,跟隨在身後的護衛便湧入了賦陽村中,盤戈在村口處抬頭看了一眼懸掛在村門上的匾額,他微微皺眉,然後收迴視線。
劉村長還跪在地上,感受到高頭大馬從自己身旁走過,還有數不清的披甲將士闖入了村子裏,他直起身子,神色茫然,卻還是高聲喊道:“顧枝此時並不在村子裏,請大將軍三思而行!”盤戈置若罔聞。
馬蹄踏入村口,遠處山間小路走來兩個少年身影。
一把刀突然落在了所有人的身前,煙塵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