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澤城外的兵馬司駐軍幾乎全數散落在了錦窯城和壺澤城之間的那條嶄新山路中,隻不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一次朝廷的兵馬卻不是隻為打殺山匪而來。


    在每一支營隊兵馬中都跟隨著壺澤城城主和“金瓶潭”西四城其他城主的心腹文官下屬,他們翻山越嶺不辭艱辛地奔走於荒郊野嶺,將那些隱居潛藏在山野中的村莊寨子都一一找了出來,不再一概以山匪處決,而是實實在在地探訪那些百姓群居處的環境和水土,將商路和沿途所有村落寨子之間都打通了脈絡勾連。


    甚至有一些落草為寇卻隻是劫富濟貧並未肆意燒殺搶掠的匪寇山寨也得了許多機會,朝廷官兵隻是處決了那些罪大惡極的領頭之人,至於剩下之人同樣有重新開辟山寨村落而居的機會,朝廷一視同仁,打通商路和山寨之間的聯係,由朝廷兵馬親自看護著往來商貿,即便是最簡單的炭火販賣,朝廷都緊緊護著這些村落的來往,擺明了就是要展示一種態度,讓所有伺機而動的山匪都掂量清楚“金瓶潭”西四城和錦窯城鞏固此商路的決心。


    與此同時,壺澤城城主楊立源已經書寫好了一份奏疏,卻不是直接呈給廟堂中樞,而是將署名楊立源和兵馬司分部統領薑彧的奏章送往寶鹽城那位掌管“金瓶潭”十三城的郡守手中,有了那位楊立源的傳道恩師從中斡旋和作為樞紐,那份奏疏就確保了能夠直接送到皇帝陛下的案頭,並且真真正正地入眼上心。


    楊立源對於自己的籌劃信心十足,當然也是因為在壺澤城的雷厲風行之下已經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並且楊立源還結合鬆瓶國上下的情況,給出了不同地界應對那些匪寇和散落村寨的法子。


    雖然無法盡善盡美,但至少給出了種種可能性,那些坐鎮四方的封疆大吏不是目光短淺之人,即便真的有些背後支撐著山匪遊寇,可是如果能夠將舉國上下的商路都清剿幹淨,這份功德和之後更加源源不斷暢通的商貿足夠填補他們的胃口了。


    楊立源不是初入官場的愣頭青,不會覺得自己這麽一個還窩在壺澤城的城主,能夠撼動舉國上下已經根深蒂固的利益群體,所以倒不如退一步,給出皆大歡喜的辦法,還能推進治政奏疏的下行。


    隻不過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那個最早給出這些種種可能性的其實隻是一個年紀輕輕的讀書少年郎,那個在小時候讀了許多書聽了許多故事卻總覺得遠在天邊、直到此時走過了山水萬程又翻閱了聖賢書才覺得原來自己也可以做些什麽的少年,沒有留在壺澤城的城主府中,隻是協助楊立源和薑彧將一些治政疑慮查漏補缺,然後就跟著兩個同行少年迴到了那座位於牧蒙峰上的僻靜村落中。


    身穿道袍、佛衣和儒衫的三個少年卷起袖管和褲管和所有馬家寨百姓一起下地耕地、施肥澆種,儼然似是久居於此的村野百姓。


    牧蒙峰山後的溪澗岸邊已經勉強開墾出了一處足以栽種培育桑樹的林子,同時在張謙弱和真頁的協助下,馬家寨的百姓也終於將牧蒙峰山下的幾處密林翻整填平做了耕地,隻是需要去往附近各處山頭挖掘搬遷適宜播種稻米的泥土。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即便此前馬家寨都習慣了瓷器打交道,但畢竟是住在鄉野的人,對於耕種自然還是不陌生,而且此時能夠有這些勉力維持的營生哪怕隻是足夠自給自足也讓馬家寨百姓滿足欣慰了。


    三個少年親力親為絲毫沒有自矜讀書人身份,聽馬家族長馬駱的說法,三人還是拒絕了壺澤城城主的盛情主動迴到馬家寨中來的,包括那些經過馬家寨附近而送來糧食種子的軍隊兵馬也是看在君策的麵子上才願意“多此一舉”,這不僅沒有讓馬家寨百姓覺得三個少年開始遙不可及,反而更加覺得親近和由衷感恩。


    就連寨子裏那些拎著籃子抱著水桶跟在大人身後一同去往田地和林裏的孩子都願意跟在三個少年身後,因為君策能夠講那些光怪陸離的江湖故事,張謙弱會神神道道地杜撰道士降妖除魔的驚心動魄,真頁也會笑著說些佛門典故,雖然背後的深意孩子們自然是不懂的,不過能夠說的有趣,引得孩子們樂嗬樂嗬也就足夠了。


    君策站在田地裏填土,烈日照耀下他緩緩直起身,額頭上的汗水順著臉頰淌落,若是站在溪邊或是眼前有一麵鏡子,就能看見君策此時臉上縱橫交錯的土轍子,君策隻是抬起手背隨意擦拭眉眼,視線這才稍微清晰一些,不遠處張謙弱和真頁站在一起,不知道手裏攥著泥土的二人怎麽還有氣力一如往常地在論道爭辯。


    君策搖了搖頭,看向附近那些雖然汗流浹背但卻露出由衷笑意眉眼的馬家寨百姓,不知為何,此時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君策,覺得現在的自己比當時站在城主府裏和楊立源說那些話並且得到認同的時候要更覺得開心和自豪。


    也許是少年想起了以前還在方寸島上的時候,其實在二叔離去之後以及顧枝徐從稚他們到來之前他一直是一個人獨自收麥子的,那時風吹過,秋日的暖意依舊灼熱著他滿身的汗水,那時倒也不覺得苦,隻是難免有些無趣。


    田壟上有幾個跟在母親身邊來到田地裏的孩子蹦跳著招手,嗓音清脆悠揚地喊著:“大哥哥,大哥哥,喝水啦!”


    君策拍了拍手露出微笑,沒有察覺到不遠處的張謙弱和真頁已經不約而同停下話語看向了他,然後會心一笑。


    他們三人走過尚在培土的田地來到小徑上,一個身穿縫補短衫的小男孩雙手捧著大白碗高高舉起手臂站在君策身前,君策微微彎腰接過水碗,認認真真道了謝,小男孩咧嘴笑著又不好意思地背負雙手,君策端著水碗和張謙弱還有真頁一起走到不遠處的樹蔭下休息。


    君策喝了一口水,聲音微微沙啞地問道:“清浚,這處田地還要多久才能徹底培土到適宜栽種的耕地?”君策雖然在方寸島上也有著幾畝田地,但是平日裏的開墾耕種卻都是交給了那個至今君策都不知道真實姓名的漢子,所以君策頂多知道些天時說法和播種收割的講究,其他田地的好壞和施肥的多少可以算是知之甚少。


    張謙弱雙手捧著碗扭了扭脖子,看著不遠處的田地,想了想說道:“估計再有兩三天就可以播種了,到時候借助不遠處的溪澗,還有商路上運來的牛羊雞鴨什麽的,也算是將馬家寨打造成尋常村落了,再然後就是如何從自給自足到往外走,這些規劃和決策就是馬家寨上下自己的抉擇了,我們也幫不上太多忙。”


    君策點點頭,真頁沒有像張謙弱那樣依靠著樹幹,而是挺直胸膛站著,他輕聲說道:“之後我們就可以繼續遠遊了。”


    張謙弱轉頭看了一眼君策,說道:“如今才過去了多長時間?那些策略不可能完全傳達到鬆瓶國各個地方的,至少還要在中樞議上一段時間,也要看看壺澤城的手段成效如何才可以作為國策推行,所以我們哪怕在這留上個一兩年的恐怕都看不到最終的結果。”


    君策知道張謙弱是在開解自己,擔心初次遠遊又主動參與進世事中的自己會走向一個極端,非要事事處處都按著自以為的正確而立竿見影,他端著水碗說道:“放心吧,我知道的,如今我也有些明白道德穀的那道戒律的根源所在了。”


    真頁低聲說道:“道德穀山上人不得隨意參與山下政事,既是不願意那些讀了聖賢書就覺得自己滿腔本事的人隨意指點朝政,也是為了道德穀山上能有始終純粹堅定的求學問道之心。也許這也是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另一個關鍵所在吧,許多自以為已經足夠清楚了解的道理和規矩其實隻有等到真正置身其中的時候才會由衷感悟。”君策飲盡碗中的清水,輕聲道:“從漸悟到頓悟。”


    真頁會心一笑,張謙弱嘶了一聲,故作震驚地看著君策,感歎道:“君策,你是打算學貫儒釋道三教學問啊?真是好大的宏願,佩服佩服,好在咱三教的老祖宗都是明白人,講究一個兼收並蓄,倒也不至於說你不敬,隻是一些個老古董讀書人恐怕就要指責你大逆不道了。”


    君策搖搖頭,笑道:“我也沒說我是個讀書人啊。”不知何時三個少年身邊多了一個蹲在地上不說話的年輕人,沒有身穿平常習慣的錦衣玉帶而是披著一件尋常粗布衣衫,那個年輕人抬起頭茫然地看著君策,問道:“你不是說過你是一個讀書人嗎?”


    君策垂下眼簾看著那個消失了一段時間又突然出現的雷尚雷大公子,君策歪著頭問道:“我說過嗎?”


    雷尚眨了眨眼睛,搖搖頭一本正經說道:“一定是我聽錯了,你怎麽可能是一個讀書人呢?”


    君策端著空蕩蕩的水碗差點就要當頭砸下去,張謙弱哈哈大笑,真頁也低頭輕笑,雷尚卻不敢笑出聲,隻是看著那個不知為何明明對所有人都和顏悅色隻對自己沒什麽好臉色的君策,一副狗腿子的模樣不說話了。


    君策咳嗽一聲,問道:“你不是從壺澤城跟著高騁去寶鹽城了嗎?怎麽又迴來了?”雷尚這才站起身緩緩卷起袖管,抬頭說道:“我想好了,我還是迴來跟著你們一起幫馬家寨百姓開墾栽種吧,不然總覺得背後有人在戳我的脊梁骨。”


    君策邁步走向田壟隨口說道:“可沒人逼你迴來,你和馬家寨的綁架仇怨和吃住之恩都已經兩清了,沒什麽好糾結的。”雷尚卻搖搖頭說道:“不對,我覺得這麽算不對,哪能那麽容易就清了的,那一日若不是你們馬家寨就要被我害慘了,所以我不能視而不見。”


    君策停下腳步看著雷尚說道:“所以你是出於對馬家寨的愧疚還是出於對我們的感恩迴來的?”雷尚側身麵對著君策,斟酌著說道:“都有?”


    君策隻是看著雷尚的雙眼,不遠處有孩子的喧嘩聲傳來,君策的視線望去,看見有幾個馬家寨的漢子牽著幾頭牛走向田地,馬駱笑容滿麵跟在一旁,對著雷尚連連點頭似在致謝。


    君策問道:“那些牛是你送來的?”雷尚撓了撓頭小聲說道:“六頭牛,十隻羊,幾十隻雞鴨鵝,寶鹽城的雷家人不多,隻能送來這些了,之後會讓錦窯城那邊再送來一些。”君策卻說道:“已經很夠了。”


    雷尚疑惑不解,君策卻重複了一番雷尚剛才的話:“都有?”雷尚不知所措地跟在重新邁步走向田地裏的君策身後。


    君策彎腰將水碗遞給小男孩,那個小男孩仰起頭看著雷尚,鼓起勇氣還是低聲問道:“這位大哥哥,那天你那個故事還沒說完呢。”雷尚愣了愣,君策卻已經拍著雷尚的肩膀笑道:“沒事,待會就讓這個大哥哥給你們好好把故事講完。”那個小男孩頓時樂開花,笑得合不攏嘴。


    雷尚跟著君策走進田地裏開始培土,期間雷尚小心翼翼看了眼君策的背影然後跑到了還算比較好相處的張謙弱那邊,低聲問道:“為什麽君策說我送來那些牛羊和雞鴨鵝已經很夠了啊,再多一些馬家寨的日子不是會更好過嗎?”


    張謙弱彎腰埋土低頭笑道:“對於馬家寨來說,此時的雪中送炭和將來的錦上添花自然都是好事,可是若一頓飯就把一個餓慣了的人撐死了,那還有什麽將來好說的?”雷尚聽的不是很明白,卻大致清楚自己這麽做還是足夠好了。


    張謙弱接過雷尚捧在懷裏的耕土,解釋道:“這些道理君策也許現在也還是說不明白,可是這些可大可小的道理更像是生活裏積攢出來的經驗之談,所以不用覺得我們說話高深莫測好像很厲害的樣子,隻要願意多看一些多想一些,總是能夠攢足幾個支撐處事和遠行的道理的。”張謙弱最後看著雷尚笑道:“要不是看你願意幫馬家寨多說幾句,現在還願意迴來,君策和我恐怕都不會和你說這些。”


    雷尚這句話聽懂了,也想明白了不久前的那個問題,他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麽會在寶鹽城和林家二少主一同飲酒作樂的酒桌上突然站起身離席,然後備好了牛羊和其他物資直接馬不停蹄趕來了馬家寨,因為他忽然就覺得這樣做是對的是好的,比起以往他那些和狐朋狗友一起走街串巷叫囂著的行俠仗義要更落在實處,是能夠真真正正幫到他人並且讓自己心滿意足的作為。


    雷尚大步流星走到君策身邊,抬起髒兮兮的手掌就拍著胸膛高聲說道:“我明白了,我會迴來是因為我想迴來。”


    君策彎著腰抬起頭看著揚起下巴的雷尚,疑惑問道:“你幹嘛呢?幹活啊。”雷尚愣了愣,“哦”了一聲跟在君策身後繼續翻掘填土,沒有看到身前彎腰低頭的君策露出了笑意。


    一直忙活到了時近黃昏,雷尚已經被幾個孩子拉著坐在樹下開始繪聲繪色講故事了,就連一些跟在大人身邊一起幹活的少年少女都控製不住地走過去側耳聆聽,大人們卻也不喊罵,隻是笑容擠滿了滄桑臉龐,眼裏滿是苦盡甘來的由衷溫和。


    雷尚就留在了馬家寨中,依舊是和三個少年擠在一個屋子裏,躺在地上的雷尚卻難得睡了這段時間來的安穩覺,倒是短短幾日就讓他反而不習慣了那些錦緞棉被,一閉眼就到天亮了,他精神煥發地跟著三個少年下地上山,雖然每天深夜迴了屋子總要喊上幾句腰酸背痛,可是三個少年還有馬家寨的百姓卻都能看見這個第一次見麵隻是養尊處優公子哥的雷家少爺已經大不相同。


    這一日三個少年收拾好了行李終於就要離開馬家寨繼續遠遊求學了,壺澤城城主楊立源和兵馬司分部統領薑彧卻恰好一同巡守來了此處。


    楊立源和薑彧坐在沒有茶水也沒有蠟燭的昏暗屋子裏,楊立源卻臉上揚著笑意,他看著君策眼神明亮說道:“我老師還有幾個翰林學士也都一同上書了,如今壺澤城和錦窯城之間的山路已經初見成效,那些依靠培植山匪的富商和權貴也依舊有的賺自然不會從中作梗。恐怕過不了多久鬆瓶國的匪寇亂象就能一掃而空了。”


    君策隻是輕輕點頭,楊立源最後鄭重其事問了一句:“你真的不願意留下來考取功名為鬆瓶國效力嗎?”隻是說完之後楊立源就自己輕輕搖頭,釋然笑道:“算了,當我沒說過好了,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卻還是希望以後還能有機會遇見你們的,到時候你應該也能夠多喝幾杯了,一定要好好喝個痛快。”


    已經和楊立源挑明了盟友關係的薑彧也笑著說道:“楊城主還是藏了好幾壺好酒的,到時候可要嚐一嚐。”君策笑著說了聲“好”。


    最後雷尚手牽著幾個孩子和馬家寨的百姓一同站在寨子門後送別三個少年,君策看著雷尚點點頭卻沒有多說什麽,雖然此時馬家寨看著欣欣向榮前途光明,可是之後難以避免的還是會有許多天災人禍突如其來,君策相信馬家寨百姓的堅韌也願意相信重新迴到這裏的雷尚到時一定不會袖手旁觀,所以君策最後隻是和張謙弱還有真頁各執一禮鄭重行禮,馬家寨百姓也在馬駱的帶領下彎腰低頭致意。


    楊立源和薑彧騎著馬站在寨子門口看著這一幕,他們將會順路護送三個少年去往壺澤城,然後穿行“金瓶潭”各大城池去往寶鹽城,楊立源看著那個彎腰作揖的儒衫少年,輕聲說道:“世間多少年。”


    三個少年終於再次啟程,穿過壺澤城走上了綿延商路,去往“金瓶潭”中樞處的鬆瓶國四大名城之一寶鹽城,臨行前楊立源送了君策最後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藏太平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舟子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舟子曰並收藏地藏太平刀最新章節